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展示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让学生表现欲望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成就感,并在情感能力上得到提升。但每上完一节展示课后,我总觉得缸少一种活跃性、理论基础以及常见的合作教学模式,并结合生活课堂上的实例,步步深入谈到学生的合作能提高学习浓厚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以推动我国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小学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使置身班集体中原本孤立的个体,在合作问题的“聚集”下,排除个体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巧,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我多年来对教学过程的观察交流及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培育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许多合作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只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因此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般说,另一个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巩固“4的组成时,让每两个 人共用4根小棒,照书上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4的组成,然后换位进行。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一定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指定的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此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就让学生轮流当组长,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己,开始“乱说”起来。究其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组间不同质。因此,笔者认为在组建3人以上(含3人)的多人小组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较为科学。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组内同质的现象。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竞争。
  1.3组员编号原则:凡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呢?我认为组员编号的分组原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比如,在组内成绩差的都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好的编为4号。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合作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多人小组活动初期,教师还可以用编号来引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比如,让几号干什么,请几号帮助几号干什么等等。尤其后者,让每组的优秀生带动学困难生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正常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深入钻研教材,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小组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2.1“实践活动”内容:在实验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操作性强,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45页的“摆一摆,想一想”,教材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摆圆片,其他几个学生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这样的内容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2.2操作探究性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波好动、缺乏定性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来的结论,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数的分解和组成”,下册的“图形的拼组”“统计”等等都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我听了一位教师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先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先提出合作任务:“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要求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学生很快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7的6种分法:6和1, 5和2, 4和3, 3和4, 2和5,1和6.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亲历亲为的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巩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设计活动过程,环环实施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乱哄哄的一片,争创学具、争吵发言;有时却相反,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
  3.1做好学具准备,充分自主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在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又能造就更多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成效。在教一年级上册“分类”第二课时,一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提出分类要求后,立刻得出了包括教材在内的四种分法(按颜色、图案、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分),而有些教师预想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分铅笔,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在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10余种不同的分法(除前面介绍的四种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先按颜色分三组,在同种颜色下又按图案或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再分类。显然,第二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充足学具,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为合作作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3.2直观示范,明确合作要求: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作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上册第33页“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此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课前,先培养了一个模拟小组(5)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师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并分别给他们指定一个评委,组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圆柱向大家展示,并说:“请摸圆柱。”参赛的一名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另一名学生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评委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游戏的规则全部呈现完毕时,学生己热情高涨,这时,放手让各小组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3.3及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问巡查监督,把自己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做法对低年级教学是十分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的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4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到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与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都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与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
  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红旗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人际关系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从一年级抓起,养成良好习惯为今后中高年级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各有各的方式方法,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时态的掌握比较困难,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个知识点进行了思考。首先,讲清时态概念,尤其注重讲清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用“分割”法来解释一般过去时的语法概念,用“欲断不断”来解释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并巩固练习;其次要为学生讲解动词的动态与静态意义及其用法;最后帮助学生掌握时态形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英语教学;时态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里面,时态
期刊
【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要想设计一种符合学生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先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从现实的情况看,就数学学科而言,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小,学习方法也较差、兴趣低下、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教师对数学教学也十分头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行之有效方法。  【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的演变。在新的时代,教育的理念已经演变为了终身性的,体育也一样,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学校体育教育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意识;培养  要想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必须建立一个全面健身的王国,全面健身王国的建立需要社会所有的公民都具备很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可以说体育
期刊
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同时针对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美术、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联系更为密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前言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美的本质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它包含着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又不同于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体现出真善统一的特色,它具有人类
期刊
【摘要】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的心理失常,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  【关键词】学习过程体验;健康心理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
期刊
实验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生物教学中最基本有效的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在观察时,观察是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
期刊
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只注重小学语文讲读课的教法,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公开教学,亦是如此。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阅读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现状,我通过翻阅有关资料,总结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把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法归纳为四种,即:诵读法
期刊
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珠心算教学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的基础。  1立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造活动是在灵活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过于单一的训练必定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墨守成规。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知识的操作和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
期刊
中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文学作品占较大比重,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而时下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面对文字时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退化了,他们对文字的刺激不那么敏感甚至有些迟钝。因此,讨论一下阅读时的语言敏感性问题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或许有所裨益。  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对有特点的文字产生直觉的敏锐性,将文字信息还原成人、事、物的敏捷性,情感和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持续性。要达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分层次教学是实施教学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分层次教学使学生都乐意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运动能力,学生自我意识的支配和心理倾向都有一个同层次的发挥,各层次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具有一般的共同特征。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