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体育组教研活动中“多维观课”的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gofly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维观课是体育组教研活动中有效观课的一种新形式,主要从观、听、记、思等维度去观课,实现全面掌握执教者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流程是否恰当、学练方法是否合理等,为有效开展课后评课与教学重构奠定基础。
  一、观课堂的教学处理
  (一)观教学过程,思功能开发
  案例1:在教学“后滚翻”一课中,我们观察到准备活动是绕篮球场慢跑4圈和专门性关节绕环;基本部分是:复习前滚翻(6次),学习肩上推掌(5次),学习肩上推掌(8次),完整练习(14次),前后滚翻组合(8次),绕垫接力跑(3次);结束部分是“韵律操”。
  分析:由该教学过程的内容可以看出,这节课是以技术学习为主,复习前滚翻、学习肩上推掌以及完整练习和组合练习都是为了完成“后滚翻”这一技术而设计的,能力的发展只是技能练习的附属品。
  体育教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依据。观教材的功能开发就是看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功能,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娱乐功能。其主要是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
  (二)观技能教学,寻教学重难点
  案例2:在教学三年级“跪跳起”一课中,分以下4步进行:1.教师讲解示范跪跳起动作(1分钟);2.辅助练习:模仿教师原地跪着向上跳(1分钟);3.完整练习:先模仿教师做跪跳起(2分钟),接着学生自主练习跪跳起(4分钟),然后教师纠错(2分钟);4.巩固练习(4分钟)。
  分析:化解重点、突破难点是体育技能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观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看出执教者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技能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时间的分配来确定该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例2中,从环节上看,教师安排了4个环节,其中第3个环节练习内容最多;从教法选择上看,环节2与环节4是为第3个环节服务的;从时间分配上来看,第3个环节的练习时间最长。由此可见,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第3个环节。
  (三)观练习时间,记练习密度
  案例3:在教学“前滚翻”一课中,在上课前就选定一个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要求该学生身体素质中等,穿着显眼有助辨认。在上课时,利用秒表对测试对象的每一次练习时间都进行记录,即该生开始练习时按下秒表的启动键,该生结束练习时,按下秒表的暂停键。一节课下来,该学生准备活动练习了3’11",基本部分练习了5’12",结束部分练习了2’29",总练习时间为10’52",根据公式:练习密度=练习总时间÷课的总时间,得出本课的练习密度为27.16%。
  分析:由练习密度可以看出,教师在教材处理时忽视了练习次数,从而使练习密度偏低。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一般情况下在20%~40%都属于正常,最佳练习密度要因课而异,如“山羊分腿腾越”这样的技巧类项目因受器材限制,练习密度会相对低一点;而武术类项目则会相对高一点。课堂练习密度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观课的时候要做好练习密度的测试工作。一般,可以采用盯人测试法进行。
  (四)观辅助练习,思教学效果
  案例4:某教师教学“前滚翻”一课中,观课教师首先看流程,看到本课的流程是:1.垫上团身滚动;2.斜坡前滚翻;3.用胸和大腿夹纸前滚翻;4.完整前滚翻。接着从流程找辅助练习:在流程中可以看出,前3种不同姿势的滚翻都是在为第4种滚翻服务,所以,前3种都是本课的辅助练习。最后思考练习效果:通过分析得出,垫上团身练习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团身动作,用胸和大腿夹纸前滚翻能帮助学生在滚动时把身体团得更紧,然而,在利用三张垫子设计的斜坡前滚翻练习中,学生很难做起始动作,从效果看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滚翻动作,可见该辅助练习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理的。
  分析: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辅助练习能使技能学习化难为易,促进动作技能的快速掌握。因此,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会适当地运用一些辅助练习。然而,这些辅助练习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有针对性是值得探讨的,因此,在观课的时候,应找到这些与主技能相关的辅助练习,并思考通过这样的辅助是否真得对技能学习有帮助。像例4这样,通过“看、找、思”三步,就能找到本课辅助练习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可以对不合理的地方做进一步的思考,然后进行“课后二度深化”。
  二、听课堂的成败细节
  (一)听教学引导语,关注语言组织
  案例5:某教师在执教“投掷实心球”一课时,观课教师听到的核心教学引导语有:1.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体育课堂,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跳健身操。2.接下来,我们进行投掷练习,听我指令,一组一组练习打圈。3.刚才很多同学没有打到圈,接下来请跟我一起学一下打圈的本领……从这些语言的平实性和张老师命令式的引导,使课堂学习过程如语言一样朴实。可见,这样的教学引导语并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属于教学过渡。
  分析:引导语是有效导入课堂,串联各版块教学的纽带。好的引导语能让学生积极投入练习中,能让枯燥的事情变得乐此不疲。因此,在“多维观课”时,应注重听引导语是否清晰流畅,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前后合理銜接。一般可以关注每个活动前教师说的话,关注其合理性、激趣性,为“二度深化”做准备。如,在例5的看课过程,除了要听这些核心的引导语之外,还要听每次练习后的衔接语、过渡语。只有充分关注这些细节,才会使课堂教学越来越好。
  (二)听讲解精细度,关注动作要领
  案例6:某教师在讲解“行进间投篮”的动作要领时,告诉学生:“从罚球线附近上篮,右手运球,同时出右脚,然后再运一下,出左脚,然后迈出三步上篮的前两步,第一步是右脚,第二步是左脚(起跳脚)。最后左脚跳起,右手投篮。”又如,在接下来的障碍跑中,该教师对比赛方法做了如下表述:“游戏开始后快速向前跑,第一张垫子用爬的方式通过,接着要在第二张垫子上用滚的方式通过,然后用钻的方式通过第三个栏架,最后跳过第四张垫子返回”。根据精煉易懂、表述简单的要求可以发现,执教教师整体表述较为啰嗦,且不利于小学生理解。   分析:讲解是体育教学的特点,每一个技能动作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然而,当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时,在讲解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因此,在“多维观课”的时候应仔细听教师的讲解,以“是否概述得精炼易懂,和做到能用一句话表述绝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的绝不用一句话”为准则去听讲解,以便找到不足。如,在例6中,通过听讲解的精细度,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不足,这些不足就是“二度深化”应考虑的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记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预设的教学环节都会因为学生的表现而改变教学组织。因此,在“多维观课”时,应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并做好有效的记录。
  (一)点评性记录教学失败点
  案例7:某教师在执教小学三年级“分腿腾越山羊”一课时,由于器材受限制,采用跳背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但在跳背环节,很多做“人羊”的学生站立不稳,练习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一节课下来有很多两人小组无法完成跳背动作。又如,在教学五年级“肩肘倒立”一课时,课前预设70%的学生能独立或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肩肘倒立动作,但在实际教学中,最后一环节的展示大概只有40%的学生能做起来,未能完成倒立的主要原因是支撑不稳,虽然课堂上多次强调,但学生并未引起重视。这些现象属于教学失败点,在“多维观课”时应做详细记录。如“山羊分腿腾越”一课可以在这一环节旁点评性记录“人羊不稳,考虑换器材”;再如“肩肘倒立”一课可记录为“支撑不足,考虑改进教法”。
  分析: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善教者难避其失。因此,在进行“多维观课”时,要抓住教学失败点,并做好详细记录,以帮助“二度深化”,实现有效教学。在例7中,通过仔细看课后,将教学中的失败点记录在点评中在课后评课与教学重构时能一目了然。当然,点评除了能记录不足,对于教学优点也可以做适当的记录。
  (二)提示性记录教学疑惑点
  案例8:在一节“前滚翻”课中,游戏环节采用“绕垫跑”,在安排场地时,上课教师很有条理地说,“请各小组依次将垫子放在前面的点上”。接着,只见学生们拿起小垫子,一窝蜂地往前跑,却不知道放在哪里,结果场面一片混乱,没能按照预设的样子摆好。为此,又重新调整位置,浪费了很多时间。基于这一现象,在记录教学过程时,可在后面打一个“?”,并标注“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并不是很理解,考虑改变讲解方式!”
  分析: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以清晰的思路向学生讲述动作方法,或游戏规则,但在实际活动中学生却一知半解,找不到方向,形成了教学的疑惑点。因此,在“多维观课”时,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疑惑点,并在教学环节上标注问号、三角形等提示性符号及文字。如例8中,通过用“?”、“△”等符号在学生理解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提示性标记,并点出问题所在,有助于在教学重构时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三)启发性记录教学感悟点
  案例9:在某教师执教的“跪跳起”研讨课中,当进行到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完整练习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垫上跳起成蹲立,只有一位小朋友跪在垫子边缘,跳起后在地上成蹲立。这时,笔者突然意识到,这样做能降低练习难度。于是,就在旁边写上优化策略:“从高处往下跳练跪跳起动作,能降低学习难度,建议这一环节安排一个练习坡度。”
  分析:这里的教学感悟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然灵光闪现,找到了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与活动的新方法。因此,在“多维观课”时不能放过这些感悟点,必须通过对这些感悟点进行内化,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例9中,根据动态生成的启发,撰写上优化建议,有助于在课后评课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形成对策,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四)描述性记录目标达成度
  案例10:在教学四(1)班“跪跳起”时,上课教师由于第一次教这一内容,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不准,故而将技能目标定位在:“60%的学生能初步完成跪跳起动作,20%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跪跳起动作,10%的学生能漂亮地完成跪跳起动作,还有10%的学生知道跪跳起时用脚背压垫向上腾起。”然而,一节课下来,全班居然只有2位较胖的学生没能做起来。可见,这一技能四年级小朋友能较快掌握,因此在下一個班教学前就需要优化教学目标。故而在教学目标旁边写上优化策略:本课学生能基本能完成达到90%以上,目标偏低。
  分析: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措施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它的达成度是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指标。然而,课前预设时常会出现目标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因此,在“多维观课”时,应关注目标达成度,优化教学目标,不使一个个遗憾在不同的班级重现。一般可采用描述性记录目标达成度。
  本案例中教学目标过低,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在教学重构时,通过调高技能学习目标和渗透体能目标加以优化,实现有效教学。而在现实教学中,有时技能目标会偏高,需要調低;有时又会出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实现等现象,需要优化。
其他文献
煤油灯晨非我的老家在农村,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家乡依然是一穷二白,家乡父老遵循古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早早吃饭早早睡觉,为的是少点一会儿灯,少花一点儿钱,那时的煤油金贵
美国联邦能源部矿物能源办公室联邦能源技术中心 ,最近编写了一份“二十一世纪的洁净能源工厂梦幻21(vision -21)规划”。文章说 ,随着20世纪的过去 ,动力和燃料研究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在保增长中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同时,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也必须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就单个企业来
〔本刊讯〕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学术年会于 2 0 0 0年 1 2月 7日~ 8日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邵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刘福在、省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小小运动会开始了 ,每位“小红军”身着红军服装 ,两条绑带绑在腿上倍觉精神、干练。小朋友拿到这两条绑带后 ,纷纷向我报告他们的发现 :“孙老师 ,这两条绑带上有奇怪的东西
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倒塌破坏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有限质点法对结构的倒塌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有限质点法是基于向量式结构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材料进入非线性阶段后,难以通过梁理论准确描述混凝土截面和钢筋应力状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柔度法和分布式塑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单元材料
孩子长得活泼可爱,是家长们的共同企盼,而且人们也普遍对这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喜爱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教师对那些长相一般甚至显得有些通常意义上的丑陋的孩子是
现在世界各地的高管们都在使用怎样的管理工具应对危机、提升绩效表现?贝恩公司(Bain &Company)从1993年开始,对全球的企业高管就其使用管理工具的情况以及管理工具的效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