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近亲婚姻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宏驰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儿子张成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关村一家科技公司的总裁。1996年,张成的生母冯华去世。五年后,父亲忽然打电话来,张成和弟弟张敢匆匆赶回去一看,家里多了个陌生老太太!她衣着土气,一脸皱纹,满头白发,是从天津农村接来的,父亲准备和她结婚!兄弟俩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父亲忽然去世,留下大笔遗产,张成为继母王秀珠代办遗产继承的手续。他来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市郊,在一本发黄的家谱上看到继母和父亲是表亲!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婚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他还发现两人曾于1955年结婚,1965年离异。只要张成向法院提起诉讼,就意味着王秀珠从这场无效的婚姻里得不到任何遗产。但他仍心存疑惑:父亲为什么对一个村妇如此情深义重?这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能做出不孝不义的事。张成决定再赴天津,搞清楚事实真相。
  追寻真相
  王秀珠的妹妹王佩娥告诉张成,张宏驰和姐姐王秀珠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在那个愚昧的年代,表亲可以成婚。1944年,两人拜了天地。为了支持张宏驰念书,王秀珠来到北京,在有钱人家中浆洗衣物,挣钱供张宏驰读书。张宏驰在求学期间,知道了近亲结婚是违背科学和伦理的。但1955年,王秀珠的父母为了巩固两人的关系,逼他们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
  20世纪60年代初,全中国闹饥荒,为了把粮食省下来给张宏驰吃,又不被人偷去,王秀珠缝了个小布袋拴在腰间,把自己的口粮省下一半放在布袋里,晚上睡觉都攥在手里,等着丈夫每周回来,让他吃一顿饱饭。王秀珠瘦得皮包骨头,却守着她的布袋。她无数次饿晕在大堆要浆洗的被服前,清醒后又拴紧她的布袋继续干活……听着王佩娥的讲述,张成心里波涛汹涌。
  王秀珠自己没有文化,怕将来被丈夫看不起,她也在自学,还想在北京城找一份工作。她卑微地爱着他,希望与他比肩,和这个男人拥有天长地久的美好。1965年夏,王秀珠和妹妹一起到青海去看张宏驰,发现他穿着时髦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油光可鑒。张宏驰很不高兴,提出两人之间已没有感情,并且近亲结婚是违法的。王秀珠想了想,对妹妹说:“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不能拖累他。”就这样,两人平静地在青海办理了离婚手续。老家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她被读大学的丈夫抛弃了,王秀珠还要替他解释:“不是他品性不好,是我们近亲结婚,这是违法的。”
  1967年,张宏驰与张成的妈妈冯华结婚。听闻前夫结婚的消息,王秀珠终于在亲友的撮合下,与一个离异退休职工结了婚。看到两人的照片,张成惊呆了!照片上,王秀珠的丈夫竟是深深刻在他童年记忆中的那位陈叔!
  情深义重
  照片上的男人,正是被爸爸称为“乡下亲戚”的老陈。原来,“文革”期间,王秀珠听说张宏驰成了走资派,她对妹妹说:“张宏驰从小就没有吃过一丁点儿苦,我怕他熬不住啊!他没了工资,两个孩子吃什么?”为了不让冯华尴尬,她那同样善良的丈夫老陈替她去看望张宏驰一家,每个星期都给张家送吃的。后来张宏驰赴英留学,王秀珠夫妇毅然表态:两个孩子,他们寄钱来养。当时,王秀珠的工资是每个月18元,她每个月寄给冯华6元,还有一些粮票、油票。而她自己一件衣裳,却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1990年,老陈因病去世。张宏驰前来为他送终。追悼会上,他老泪纵横,送上亲手写下的挽联:“手足情笃,几度生死未曾离左右;肺腑言箴,从来荣辱不计守炎凉”。那之后,王秀珠回到天津老家安心颐养天年,与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2001年年初,妹妹家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找王秀珠的。七十多岁的王秀珠颤巍巍地走进堂屋,电话的那一头,是76岁的张宏驰。张宏驰对王秀珠说,老伴在几年前也去世了,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却感到孤苦。他说:“你到北京来吧,我们都是没几年光景的人了,一起过吧。谁知道人还有没有下辈子呢?”王秀珠毫不犹豫地说:“好哇。”话一出口,哭得一塌糊涂。在最后的两年里,两人都有些糊涂了,但张宏驰有时会费力地俯过身去吻她,她还像少女一样笑……
  这个平凡的女人贯穿了父亲的整个生命历程。如果连她都没有资格继承遗产,这世上就再没有人有资格了!张成眼含热泪回到北京,与弟弟商议:递交撤诉信。他回到父亲家中看望继母。王秀珠还坐在阳台上,像几个月来没有动过一样。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眯着眼睛,仿佛快要睡着了。阳光罩在她身上,有一种祥和的光辉。
其他文献
小龙虾曾经身份低贱。何故?一是取之易,只要有心、有闲,下手或下钩于浅河深沟,无虑空手而归。通常它不过是顺手带过的附属品,好比走在马路上,小姑娘向你散发小广告,不拿,深恐坏了她一天的事情,让她多在街头游弋些时间;拿呢,又多半不肯浪费目力,免不了急着找垃圾桶,塞入完事。物以多为贱,是为宿命。二是食者寡,一般人嫌其洗刷麻烦,尤其是要将其身上的“肠”(排泄管)剔出,需要耐心、细心,加之还要扳钳剪须,投入不
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他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  他从茶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卢仝喝了七碗茶,喝出了七种不同的意境。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
美食从来不单纯是一个味觉概念,还涵盖着视觉、嗅觉,当然还应该有听觉。如果你在中国大饭店的夏宫吃饭,厨师长侯新庆可能会为你做一款鸡粥,这是吃鸡不见鸡的典型菜品,犹如川菜之中的鸡豆花。鸡肉打成蓉,做成粥,洁白清雅,犹如临水照花。妙的是搭配在旁边的馓子,酥脆,咀嚼在口,就是一阵一阵的酥麻。我喜欢吃馓子那种簌簌的声音,远胜其味道。  传说慈禧年轻的时候喜欢吃炸猪皮,别有称号是“响铃”,形容其酥脆。到后来,
我有一个姑父,嗜酒。他的早晨常常从下午开始。他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喝完,到街上转一圈,或者打几圈麻将,回来,又是一通喝,然后拥被而睡。睡到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找点咸菜,趴在被窝里再喝,喝得差不多了,把酒瓶子往旁边一推,倒头呼呼大睡,一直到第二天下午。  喝醉了,他常耍酒瘋,骂骂咧咧。谩骂的内容,多少年没有变过:你们这些王八蛋,干吗往我的酒里兑水?  其实,哪里有人给他兑过水。  另一个故事,
目的分析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T2DM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1例患者,根据B超检测有无脂肪肝影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酒
大多数人说“美食”,其实说的是“美味”。讲究食材,讲究烹调,全在于好食材、好烹调能出好味道———味道甘美、口感舒畅,美食才算成立。  现代社会之前,美食美味登峰造极处,荼毒生灵。《清代野记》里有则故事。山东一家餐馆专卖生炒驴肉,在店门口钉四个木桩,把驴子的四足绑在木桩上,客人点驴臀肉或驴肩肉,当即用滚烫的汤水生汆,汆熟后割下,“味极鲜美”,“方下箸时,驴犹哀鸣也”。  当代的美食产业就是美味产业。
舌尖的追求,无关乎绝对,全凭各人喜好。一个有趣的生理现象:味的重量,似与年龄有关。  儿童的味偏轻。人之初,有些东西是不吃的。比如,慈菇、药芹、芫荽,就不喜欢吃,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孩子原本对味觉奢求不多。尘俗中那些经历,让他们品尝到成功或失败,得意或沮丧。品尝太多,味蕾就适应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年轻人味偏重。臭豆腐,物极必反,臭中透出食物丝丝缕缕的醇香,是美女们的大爱。活泼开朗美女喜欢逐“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磐松楼六楼住院病房里,67岁的陈德华先生俯下身来轻轻吻了吻89岁、如今卧病在床的余安迪医生的手。余安迪是陈德华51年前的救命恩人。陈德华说:“父母之外,我一生中最感谢的人就是余医生。”  1962年,15岁的陈先生出现了血尿,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他患上左侧肾结核。住院治疗期间,他不止一次听到其他医生说:“左肾不行了,切除好了。”但时任主治医生的余安迪极力反对,提出尽量把左肾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好莱坞电影里的奢华生活似乎不再是遥远的梦。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落后”的传统农业被“省力高效”的近代农业取代。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让人感到担忧的现象,工厂的浓烟随意排放,工业用水流入江河和海洋,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1974年,藤田和芳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名为《毒气研究中产生的肥料、矿物质让粮食增产》的报道。这篇报道中的主人公高仓熙
在我的个人感觉中,1976年以后的生活渐渐变得热闹起来。知青开始陆续回城,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个个闲得发慌。我也开始重新回到我的知青圈子。如果能把当时个人之间的闲聊记录下来,将会真实地再现一段历史。可惜,谁也不会自觉地对历史负责。在我的记忆里,聊天的内容是极其驳杂的,国际国内,无所不包。影响深刻的是,西方,当然包括美国,渐渐替代了越南、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在谈到西方的时候,也渐渐有了一种想象。对于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