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一直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尤其表现在数学课程建设上。一些国家级的骨干院校对此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明确了具体的细则要求。本文根据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了高职院校生的知识结构和个体特点,系统阐释了高职院校数学建设的构建理念、选择原则以及内容特色。
关键词:数学课程 选择原则 内容特色 建构理念 内容选择
学校作为学生们接受知识,钻研学问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观点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随着知识经验积累的极大丰富和学科门类的不断细化,人类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变得日益庞大,传统的课程安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学生们的知识需求和有限的课时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特别是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数学课程少而学生需求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做好数学课程建设,做好选材方面的工作,精选内容,这也是高职数学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1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课程的内容选择是教学环节的中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选择时需要谨慎对待,做到教授和谐,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基本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材时,切记注意学生和教学两个方面,同时对一些其他因素,如学科知识内容的学术研讨价值和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也要统筹兼顾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地,课程知识的内容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任务是确保学生掌握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那些宝贵经验,并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拓展理论视野,学会一些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为今后开展理论研究,开发科研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社会文明极大进步的现在,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现有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选择也变得日益重要,作为教学改革的当前要务,课程选择承担着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研究方法和衔接知识理论构架的重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统筹兼顾,做到专业理论知识兼顾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的和谐,实现教授平衡。
1.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认识来源于实践,所有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知识也是如此。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学知识内容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培养实用性人才就无从谈起。教育改革家拼击的焦点,一直都围绕着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展开,世界各国均是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当前高校的课程内容有其特有的知识逻辑结构和特点,各专业安排的知识和技能各有不同,无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做到一一对应,不留空白。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课程内容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社会,接受社会并最终适应社会,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1.3 课程安排要适应高校教育的特点
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安排了相关专业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高职院校是特定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环节,根据社会的需求安排了一些特殊专业,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量身定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尤其像数学这种前后连续性较强的课程,落后的面更大。因此,数学内容要尽量与专业问题联系,突出数学知识、方法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数学课时较少,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不影响知识衔接的前提下,要必须做到选够必需的内容。
2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特色
高职数学的学科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删去传统高等数学中较为繁杂与技巧性较强的内容,突出基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应用,使知识线条清楚明确,内容简化,非常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需求。
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有其独特之处,它与传统课程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理论验证,增加了一些实用性模块。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学专业知识的需求。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实用性的特色。传统的数学理论有其严密的系统结构和体系。一直以来,理论研究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都制定了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降低了对一些较难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只做了一些重难点划分,要求学生掌握即可。但与此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学生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仅会用,还要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知识的由来,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做一些无关紧要的理论背景介绍,而是系统的阐述这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发问,课后独立研究,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力求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针对性的特色。高职教育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多数情况下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即可,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相对灵活。尤其表现在高职教育数学课程的安排上,课时量少就要求教師在授课环节把握教授尺度,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遵循“必需、够用”基本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2.3 展现文化教育特色。众所周知,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高职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样不能忽视对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基本文化素质的积淀,高职学生才能圆满完成高职培养的教育目标。
3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建构的理念
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用来指导课程内容建构的思想。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多数学基础薄弱,对专业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同时受学制的影响,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较为浅显,没有深刻的理解,课程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和完善。为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借课程改革之机,重新安排课程内容,有选择地做一些删减和重组,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构建中,必须遵照以下三个理念: 3.1 实用性与科学性并重。既要讲求实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科建构的科学性原则。要做到实用,就必须遵循数学这一实用科学的内在科学要领,通过对几何研究的直观把握、对数学课题内容的经济背景的系统阐述以及研究方法的物理意义的探究来整体把握一些相关理论概念的内在依据以及方法和意义。对一些复杂机械的理论知识要降低要求,整体了解即可,做到有重点有针对的把握,学以致用。讲“实用”乃是以科学的理念去处理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做有机理性的整合,同时兼顾实用意义。
3.2 针对性与系统性兼顾。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就要求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有针对的选择课题项目,同时还要对课题内容有一个系统的研究理念。“针对性”要求在对专业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对相关专业名词术语、定理、推导过程做到足够了解,此外,对于处于同一系统下的课程知识结构进行整理与归纳,同时还要及时弥补一些不足之处。对实用的理论部分予以保留,不合理之处予以删减。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高职数学课程的理论提出背景和专业前沿情况。广大高职院校的数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者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数学专业理论课程的作用。
3.3 做好“工具课”和基础文化教育理念推广工作。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推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育上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学术价值,而忽视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引导功用。数学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它更高层次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步入社会进行岗前教育和学术深造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好“工具”课和基础文化教育理念的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4 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
高职数学的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都不相同,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至今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最常见的两种做法就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两者关于高职数学的教材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释自己的合理性,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CBE模式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次大战后,是以加拿大、美國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再由专项能力分析委员会将DACUM大表上的各专项能力进行简要的文字描述,分解为学习步骤、必备知识等。最后由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分析委员会设计成一个一个学习单元,再来确定课程内容及设计方式。
TAFE模式和CBE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主体多元化,既有专家,又包括行业精英和企业人才,能够有效地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经验来弥补课程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有很强的实用性,并能够很好地适应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建设仍存在着很大缺陷,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考虑院系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水平设置课程内容,而是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教学经验,造成了课程过难、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课程目标完不成的严重后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遵循自身特点量身定做,按照在校生的知识水平安排相关内容,做到教授和谐,学有所长。
高职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在类型上是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型和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对理论和知识的掌握上,重点应放在理论知识的应用上。
鉴于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数学课程设置显然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应按照职业的需要,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设置学习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和步骤,以保证受教育者真正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源来源不同,相应的教学教材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各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课程框架,现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公布如下:函数及其性质、极限与连续、一元微积分、微分方程初步、矩阵及相关知识、随机事件与概率、数据处理。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搭配,选择专业需要的章节。
参考文献:
[1]朱郁华.上海市各区县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
[2]张国勇.略论我国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政策[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3]赵元吉.《工程数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8).
[4]马乐元,孙光远,冯瑛.金融危机下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课程建设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6).
[5]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关键词:数学课程 选择原则 内容特色 建构理念 内容选择
学校作为学生们接受知识,钻研学问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观点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随着知识经验积累的极大丰富和学科门类的不断细化,人类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变得日益庞大,传统的课程安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学生们的知识需求和有限的课时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特别是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数学课程少而学生需求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做好数学课程建设,做好选材方面的工作,精选内容,这也是高职数学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1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课程的内容选择是教学环节的中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选择时需要谨慎对待,做到教授和谐,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基本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材时,切记注意学生和教学两个方面,同时对一些其他因素,如学科知识内容的学术研讨价值和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也要统筹兼顾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地,课程知识的内容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任务是确保学生掌握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那些宝贵经验,并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拓展理论视野,学会一些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为今后开展理论研究,开发科研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社会文明极大进步的现在,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现有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选择也变得日益重要,作为教学改革的当前要务,课程选择承担着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研究方法和衔接知识理论构架的重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统筹兼顾,做到专业理论知识兼顾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的和谐,实现教授平衡。
1.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认识来源于实践,所有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知识也是如此。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学知识内容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培养实用性人才就无从谈起。教育改革家拼击的焦点,一直都围绕着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展开,世界各国均是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当前高校的课程内容有其特有的知识逻辑结构和特点,各专业安排的知识和技能各有不同,无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做到一一对应,不留空白。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课程内容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社会,接受社会并最终适应社会,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1.3 课程安排要适应高校教育的特点
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安排了相关专业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高职院校是特定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环节,根据社会的需求安排了一些特殊专业,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量身定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尤其像数学这种前后连续性较强的课程,落后的面更大。因此,数学内容要尽量与专业问题联系,突出数学知识、方法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数学课时较少,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不影响知识衔接的前提下,要必须做到选够必需的内容。
2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特色
高职数学的学科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删去传统高等数学中较为繁杂与技巧性较强的内容,突出基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应用,使知识线条清楚明确,内容简化,非常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需求。
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有其独特之处,它与传统课程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理论验证,增加了一些实用性模块。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学专业知识的需求。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实用性的特色。传统的数学理论有其严密的系统结构和体系。一直以来,理论研究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都制定了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降低了对一些较难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只做了一些重难点划分,要求学生掌握即可。但与此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学生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仅会用,还要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知识的由来,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做一些无关紧要的理论背景介绍,而是系统的阐述这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发问,课后独立研究,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力求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针对性的特色。高职教育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多数情况下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即可,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相对灵活。尤其表现在高职教育数学课程的安排上,课时量少就要求教師在授课环节把握教授尺度,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遵循“必需、够用”基本原则。在实用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2.3 展现文化教育特色。众所周知,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高职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样不能忽视对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基本文化素质的积淀,高职学生才能圆满完成高职培养的教育目标。
3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建构的理念
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用来指导课程内容建构的思想。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多数学基础薄弱,对专业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同时受学制的影响,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较为浅显,没有深刻的理解,课程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和完善。为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借课程改革之机,重新安排课程内容,有选择地做一些删减和重组,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构建中,必须遵照以下三个理念: 3.1 实用性与科学性并重。既要讲求实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科建构的科学性原则。要做到实用,就必须遵循数学这一实用科学的内在科学要领,通过对几何研究的直观把握、对数学课题内容的经济背景的系统阐述以及研究方法的物理意义的探究来整体把握一些相关理论概念的内在依据以及方法和意义。对一些复杂机械的理论知识要降低要求,整体了解即可,做到有重点有针对的把握,学以致用。讲“实用”乃是以科学的理念去处理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做有机理性的整合,同时兼顾实用意义。
3.2 针对性与系统性兼顾。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就要求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有针对的选择课题项目,同时还要对课题内容有一个系统的研究理念。“针对性”要求在对专业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对相关专业名词术语、定理、推导过程做到足够了解,此外,对于处于同一系统下的课程知识结构进行整理与归纳,同时还要及时弥补一些不足之处。对实用的理论部分予以保留,不合理之处予以删减。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高职数学课程的理论提出背景和专业前沿情况。广大高职院校的数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者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数学专业理论课程的作用。
3.3 做好“工具课”和基础文化教育理念推广工作。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推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育上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学术价值,而忽视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引导功用。数学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它更高层次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步入社会进行岗前教育和学术深造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好“工具”课和基础文化教育理念的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4 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
高职数学的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都不相同,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至今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最常见的两种做法就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两者关于高职数学的教材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释自己的合理性,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CBE模式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次大战后,是以加拿大、美國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再由专项能力分析委员会将DACUM大表上的各专项能力进行简要的文字描述,分解为学习步骤、必备知识等。最后由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分析委员会设计成一个一个学习单元,再来确定课程内容及设计方式。
TAFE模式和CBE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独特优势,它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主体多元化,既有专家,又包括行业精英和企业人才,能够有效地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经验来弥补课程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有很强的实用性,并能够很好地适应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建设仍存在着很大缺陷,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考虑院系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水平设置课程内容,而是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教学经验,造成了课程过难、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课程目标完不成的严重后果。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遵循自身特点量身定做,按照在校生的知识水平安排相关内容,做到教授和谐,学有所长。
高职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在类型上是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型和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对理论和知识的掌握上,重点应放在理论知识的应用上。
鉴于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数学课程设置显然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应按照职业的需要,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设置学习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和步骤,以保证受教育者真正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源来源不同,相应的教学教材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各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课程框架,现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公布如下:函数及其性质、极限与连续、一元微积分、微分方程初步、矩阵及相关知识、随机事件与概率、数据处理。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搭配,选择专业需要的章节。
参考文献:
[1]朱郁华.上海市各区县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
[2]张国勇.略论我国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政策[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3]赵元吉.《工程数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8).
[4]马乐元,孙光远,冯瑛.金融危机下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课程建设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6).
[5]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