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的主旨是,“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如何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全靠自我的主观努力去探索。古圣先贤指出:为学,需要有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的意志情感,要在良师益友指引帮助下,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并在逐步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达到成功;教人,要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力潜能、能动性与创造性等发展因素,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把人的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与学会做人,视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即是中国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自我学说;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2-0001-11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任务是什么?教育界各家众说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应该抓住哪些根本问题,如何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去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智力潜能开发,其论述却少得可怜。
教育应该如何直面人的生命,触及人的灵魂,发展人的才性,保护生态平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家园?据此,笔者通过考察中国哲学史、教育史、学习史与心理学史发现,这些问题,正是中国先贤圣哲们普遍重视的重要问题,在他们的经典名著与言论中,均可找到相应答案。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人的生命意义、生命发展、生命价值与自然生态发展等,均有明确认识;对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养成、人际关系处理等社会生活要求,更有大量论说。
如先贤圣哲们普遍关心修身务本,发展天性,改变习性;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要求增长智慧,发展才能,“通晓万物”,“知天之理”;最后发展成为“止于至善”的君子或圣人。这种教育的目的作用,一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如何做人以及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三是能引导受教育者关心仁义道德修养,尊重、珍惜并注重发展自己的生命。
那么,依据上述内容,如何本着“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寻觅中国教育的智慧与核心问题呢?又怎样去总结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逐渐建立起一种关于如何认识人与发展人的人学理论呢?这就需要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把人自身就存在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发展因素,视为教育发展的核心;把人的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与学会做人,视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即是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
1古今教育理念的反差
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由古及今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与社会需要,对社会人的读书学习与发展成才,都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
1.1古人的教育理念与读书学习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自伏羲氏遵循自然规律,创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来,经过三皇五帝的共同努力,用智慧创立了“自然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并逐渐形成一种辩证的、唯物的、朴实的“天道思维”。这种思维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更不是装模作样的。它把“我”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有我的主见,我的思考,我的办法;别人的劳动不能代替我的劳动,我必须通过我的观察、思考、分析与判断,形成我的认识,最终达到与自然相通的自知之明。
伏羲八卦告诉人们:人生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定位,是人在自然界应该占据的位置与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知道应该怎样守位、守信,而不能乱来;要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事才能有速度,见成效。尤其《易经》出现之后,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自然规律的反应,对古代先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天、地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天地人三才”是并列的,这样才能形成大自然,从而说明,人是自然之子,人性是自然产生的。这就是中国的祖先们所讲的“同其光,和其尘”的“天人合一”理论。
再从人的天性或本能来看,古书云“天命之谓性”,人性是生来就具有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本能”,而一切生物的本能又都是力求生存和发展的。既然天或大自然一方面赋予人和一切生物极强烈的生存欲望,另一方面又赋予它们极强烈的发展扩张欲望。所以,古人提倡:作为人,除了要通过学习达到“知天、知性、知人”的自知之明以外,还要注重伦理道德修养,懂得明辨善恶是非,学会做人做事等行为规范。
古人认为,人生一世,无论在宇宙间,在社会上,还是在个人思想里,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一个人能为自身找到一个恰当正确的定位,并使其思想、语言和行动方向都是正确的,那就接近了“自知之明”,也就是学会了认识自我。
先贤圣哲们认为,一个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人与大自然(天)的关系,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而又彼此制约的,所以要进行生态教育;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在社会中与方方面面发生的种种联系,这是进行生活教育的依据;三是人自身的行为、语言、思想意识中的正确与错误的关系,也就是人的修身养性与实践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依据。此三种关系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从古代传统教育提倡的读书学习的目的意义看,他们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认识自我、发展天性、改变习性、使其“知心、知性、知天”的最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为了“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修身养性,学会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为了重德行,增智慧,图治国。这可从《大学》开宗明义倡导的为学宗旨得到证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告知读者,博学广取的原则是:就在于能够使你光明的行为显露出来;通过修身养性使你获得日学日新的自知之明;就在于能把自身的学问与修养溶于百姓,造福社会,贡献人类;从而使自身的修养与智慧才能逐渐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大学》还进一步为学者指明了为学的次第和目标:首先是“格物致知”,即通过推究事物之理而广泛地获得知识,然后是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来修养自己,最后达到能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那么,这种通过诵读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否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古代造就了多少个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发展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都产生过极大影响,这是世人共知的道理。
因为,象《易经》、《老子》、《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的优秀作品,都包含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长期积累的知识智慧结晶,是几千年来所有大学问家和知识分子公认的最好的书。熟读并背诵这些最有价值的经典,并注重置身于社会实践,即可使人直探人性的本源,体验社会的伦理道德,享受人生智慧的甘甜;更可以使人较轻松愉快地理解先人的孝敬之道,学习之道,智慧之道,仁爱之道,忠恕之道与诚信之道。诵记、体察与融合先人的经典之后,即可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待世界,关注人生,从而心胸更加宽广,自然就会用自身的德识才学,去创造美好社会和生活。
正由于此,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时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科学家杨振宁谈他诵读经典达到滚瓜烂熟后的体会是:“……现在,当我的科学研究处于逆境的时候,总是可以从《孟子》中得到启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以“元老政治家”的身份,奉劝当权者应该学习中国人的智慧。
上述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经典内容和智慧精华,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更迭与变化,其中反映人性、表现人性和发展人性的自然规律与智慧内容,一定会有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与核心价值传承下来,这才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真正火种。
1.2今人的教育理念与读书学习目的
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社会、家长或老师,都有“望子成龙”之心,都期望孩子多学知识,考好分数,改变命运,谋求人生;或者是上好大学,出国留学,将来谋得一份好的职业或官职,享受高薪,能赚大钱,从而过上高层次的幸福生活。由于多数人是出于这样的读书学习目的,自然就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显得非常功利性和政治化,因而形成了只重知识技能传授,强调考试分数定优劣的不良社会倾向。而对于如何尊重人性、发展人性,适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是不加顾及的;对于如何通过诵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容,也是很少论及的;对于如何培养人生智慧,发展创造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之不断完善人格的内容等,更是少得可怜。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些极其狭隘的教育思想,就必然导致狭隘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普遍存在。以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可能是文化底蕴深厚、创造才能显赫的高素质人才。
不是么,事实胜于雄辩。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千千万万,并显得非常勤奋聪明,考起试来成绩都非常优秀,但进入社会后,多数往往只能做人家的雇员,最多只是一个器才或将才,却很难成为帅才。究其原因,中国人不是无知识,不聪明,更不是不爱国,无志气,而是文化底蕴较差,缺乏自主性创新思维与人生智慧。
为什么中国人能拼搏出很多奥林匹克冠军或世界级体育名将,却没有出现过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中国现代教育成绩辉煌,人才辈出,为壮大国威、复兴经济、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出现被世界公认的教育家,或其他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更没有出现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的著作。究其原因,除了教育的政治化与功利性要求影响人才发展之外,最缺乏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积淀;最重要的是,忽略了人文文化对道德情操修炼、意志品德感染、人性人格熏陶、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其实是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是教育缺乏灵魂性,缺乏对学习者进行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教育和指导。
更不可思议的是,近年来在我国的高官高职中(部、省、厅级),政商企商中,经常出现被双规被法办者。他们高职高薪,大权在握,享尽荣华,与民天壤之别,却仍然贪得无厌,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终成人民憎恨的罪人。究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缺乏道德修养,不懂人性,不学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没有自知之明。其实这也是只重政治化与功利性教育的苦果。
1.3为孩子发展指出一条成功之路——修炼“童 子功”
中国人勤劳、苦学、聪明是世人公认的。尤其近年来,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的青少年,每次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但中国至今却没有出现过世界顶尖级的青壮年科学家。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人文教育未从娃娃抓起,缺乏熟练诵读经典的智力开发,没有很好接受与积累功底深厚的传统文化,没有修炼出穿透力很强的中华文化精神,缺乏人文文化的“童子功”,所以很难成为素质很高的创造性人才。
从古今读书学习的不同特点看,我们发现一种奇特现象:当今的学子读书学习,教材是先知者编写的现成的各科知识,并非都是躬行践履的亲知,学习者很难进行最重要的体验学习。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向老师和书本学,老师向他的老师和书本学;老师怎样教我,我再怎样教人;学生整天围着书本知识转,去背诵,去分析,去应考;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无趣的;一旦学习失误,考试丢分,就要失去升学机会,因而承受着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再加上教学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天性发展与智力潜能开发,实际上也就剥夺了他们先天就有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而古人读书学习的古籍圣典,都是先贤圣哲们通过向天学、向地学、向人学、向大自然学、向动植物学过之后,亲自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也就是能够普遍反应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法则和规律,老子将其称为“道”或“常”。此后出现的以《四书》、《五经》为经典教材的学习内容,其所以能常释常新,一直传承几千年,并越洋跨海流传于世界,就因为那些经典之作,都来源于中国先贤圣哲们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穿透力有无穷无尽的常效功能。
不是么?请看上世纪我国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郭沫若、鲁迅、茅盾、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杨振宇、毛泽东、邓小平等科学家、文学家或政治思想家,他们多是三、四岁开始识字,从小诵读熟背经典,练就了一身有发展后劲儿的“童子功”。成人之后,虽然不像现在学生学习那样多的数理化和外语等学科,但他们凭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发展了的智慧潜能根基,修身养性得来的如何做人和自知之明,有经风雨、见世面的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需要,科技文明必须的当时,再去攻读其他学科,学习比较潜近的应用性知识技能,乃至吸收外来科技,都会变得轻而易举,既显得得心应手而又会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望子成龙的出路已经显露出来,那就是必须让孩子从小就熟读背诵经典书,注重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为其创造一个人人读经典、人人读好书的优良环境,使其浸润其中,并做到与经典思想同行,与圣贤道德共鸣,与先贤君子为友,把数理化根植于中华文化与语文素养之中。从而享受先人的人格熏陶,领略圣人的智慧之道,体会君子做人的幸福,品味经典精华之情感,尝试人生智慧与创新成功的甘甜。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从完整的人类教育理念出发,教育的灵魂所在,就是如何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
而当前,教育界的最大反差就是,教育者总想如何研究别人,教育他人;其实他们最应当研究的是自身,是自己认识自己。家长的最大弊端就是,总想研究孩子,而不是研究自己。学生则由于不自知,而时常随着教师和家长走进这样那样的误区。这正是教育界的最大失误——都想做个“知人者”,而不懂“自知之明”更可贵。殊不知,教育的真正任务,主要是教育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我,做个真正的“自知之明”者。
2.1自我发展学说的内涵与实质
我国古代学者总结的“人贵于物”的理论,提出的“人为万物灵,厥性智且才”的说法;强调的“习与性成”的理论,“习成而性与成”的说法;认为人是“学而知之”的理论,“积学成圣”“神明自得”的说法等等,都肯定人有识知万物的能力,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主宰者。因而,人是能动的,自主的,是自身行为的指挥者,是控制自身命运的上帝。
这种自我发展的理论由来已久,而先古之人早就认识明确,并把它看成是人们自身学习发展的基本理论,笔者将其称为“自我发展学说”。自我发展学说,主要是讲个体人应该如何认识自我,学会做人;如何根据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需要,采取为国为民服从的态度;如何在人世间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与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并因此而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通过主观努力,勤奋刻苦,使自身发展成为自我完善的理想人,成为建国利民的栋梁之才。
2.2如何认识自我的定位与价值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的、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多方面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说明,人要幸福美满的生活在21世纪,就要学会做一个有较强适应能力、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自知之明者,要学会认识自我在人世间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正确定位和价值。
因为,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此过程体现着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它对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做人首先必须懂得的基本原理。
人受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是人自身发展不能决定的外在因素。而影响人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发展的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可分为客观内因和主观内因两种。所谓客观内因,是在遗传与营养作用下形成的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体能精力等智力因素,它们是靠营养滋生下的天资因素,决定着人的聪明、智慧或愚钝。所谓主观内因,是由人的情感、欲望、思维、方法等决定的,影响个体人形成的志向、情趣、理想、抱负、好奇心、自信心、责任心等非智力因素,它们决定着自我发展的成功或失败。所以,真正的认识自我,就要象珍惜生命和财富一样,去珍惜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智慧潜能和意志情感,并设法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对人自身就存在的发展潜能进行科学认识和了解。
认识自我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练出一套高效学习本领。学会学习分三个层次:即自学,治学,做学问。不管你属于哪个层次的学习,都必须遵循先人总结运用过两千多年的科学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必须具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学习情感、思想、意志和方法;必须有会学、善学与乐学的情趣、志趣和乐趣;必须有勤学善思、严谨做事、以德治学的良好习惯;必须把握穿越时空、跨越疆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自学发展、立言行事或科研创新的科学依据。
认识自我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为生我养我的繁荣昌盛的中国家园尽职尽责。这就需要你必须具有一整套立身处世、做人行事的行为标杆或准则,即人生的基本价值观。也就是关于面对是非、善恶、正误、美丑、好坏等等的全部行为规范。如面对权利与义务、自尊与尊重他人、公平公正与正义、诚实守时与守信、平等自由与合作等具体问题,都能采取虚心诚恳的态度,用公平公正的标准去解决。
认识自我的全球性责任。就是要用“天人合一”思想看问题。人是天地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天地人并列存在,浑然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作为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国家环境,关注地球净土;保护动物植物,关心江河湖海。
然而,长期以来,地球村的子孙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一时的幸福生活,却对大自然采取了极不友好的态度和行动。他们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曾无休止地、不择手段地大量掠夺地球的财富和资源,甚至进行惨无人道的伤害、竞争或灭绝。其结果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错位,相应的人类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大自然的怪罪与惩罚,致使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种种巨大的危险: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水质变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严重,有害垃圾成灾,农药化肥危害,物种面临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等。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认识自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要求人们为生命体与无生命体建立起平等、自由、生存与共的关系,教育地球村的孩子们,学会关心学会爱,主动去亲近自然,审美自然,拥抱自然,发展自然。
2.3做人要有自胜自得之心
人要发展,能否做到自得,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自得,指人在发展进程中能避免丧失自我,不被异化,始终保持自我的主体功能。
古代学者认为,自得的途径就是在正心、修身、养性、尽材成德过程中,勤奋刻苦,虚心学习;在自省、自讼、知过必改基础上,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奋发以进,终能成为自强、自胜的自得者。孔子的做法是:“三人行,必有吾师”;“知过必改”,“改之为贵”;“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决不能文过饰非。孟子要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者也”,主张闻过则喜,“自怨自艾”,要悔恨过错,改恶从善。认为经过改正错误,即可达到自胜,进而成为自得。《吕氏春秋》对此总结的经验是:“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得天下者,必先自得者也”。由此可见,人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发展成为“得天下者”,达到“自得”是首要条件,而“自得”又必须建立在“自胜”、“自强”的基础上。
2.4做人要有立大志、 创大业的自信之心
古代学者提倡立大志,创大业;其途径都必须通过学习与治学来实现。墨子提出的看法是,人在顺利环境中进取,不能松懈意志;取得成就后,不能被功名利禄声色所诱惑;逆境中进取碰到困难时,也不要气馁;要“穷其性”而反思自己。《学记》也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凡是意志坚定、充满自信的人,在碰到困难险阻时,就一定能发愤图强,更加努力去进取。荀子说的,“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也是讲的只有自信、自强者,才能取得成功。由是观之,由自知、自得发展到自信、自强,是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说明,无论何人,只要通过学习能具备自知、自得、自信、自强等基本素质,其发展就可自强不息了。
2.5做人要成为全之粹之的自由人
人在学习过程中,经过自知、自得,可以发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经过自信、自强,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发展成具有创造才能的人。然而,即使是这种人,在总体水平上还不能说是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真正获得自由发展的人,正如老子说的“真人”、“善人”或“圣人”。他们不把做出的成绩占为己有,不居功自傲,不炫耀自身的贤能。老子结合自身的体会,实事求是地评价圣人说:“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成功了不要自高自大,不要自我吹嘘,不要傲气凌人,不要逞强专横,要把成功归结为不得已。要做到“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样的人,即可成为“死而不亡者寿”的圣人。
荀子认为,“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圣人是积学成圣的结果,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他对一般君子的要求是:“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作为君子,应该广学博取,修身养性,使其“全之”、“尽之”,并做到“诵数(术)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也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达到“权力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的思想境界,就算具备了应有的道德情操和全面自由而又和谐发展的水平。这样的人立身处世,为人为己,言行举止,就能做到“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动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成为非常高尚的自我发展的自知之明者。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自 我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人的发展与成才过程中,能否让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正确认识自我与设计自我,能否让其选择好自身的定位与方向目标,能否让其树立起坚定的志向,是决定其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在古代学者论述的学习发展思想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命题,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据此,在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时,必须与立志为学联系起来。因为,学习或治学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无论是智力的形成与发展,道德的修养与造就,还是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学习习惯的习得等,皆非一日之功,一蹴而成,必须有坚强意志与恒心去支撑。所以,“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在古人看来,立志与为学,立志与开智,立志与修身,立志与入道,立志与创业,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学习者,要想成就德操,发展学业,成为人才,都须把立志放到首位,进行一番认真的自我设计。
3.1要把立志与为学宗旨放到首位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求学与救国》)他把立志求学与救国的目标方向联系起来,作为读书人用来支配自己行为的意向。因为,古人对“志”的作用早有定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是入道先锋。先锋勇,后军方有进步;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陆世仪《思辨录辑要》)说明,立志为学是明瞭万事万物之道理的先锋,先锋勇猛向前,后军才能前进;学习的志气高涨,做学问才能成功。“志”是人的意志表现,往往体现着人的治学决心、信心和恒心,也能表现出志趣和情趣。如孔子提出的为学宗旨是:“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把为道、为仁、为学联系起来,即通过认识世界(道),按规律行事,“泛爱众而亲仁”,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的治学目的。
墨子认为,立志是否坚定,志向是否远大,方向目标是否对头,对人设计自己的意向,发展自己的智能,都起着重大作用。他的说法是:“志不疆(强)者,智不达。”(《修身》)孟子把“志”与“气”联系起来,称为“志气”。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公孙丑上》)他认为,“志”是指挥气的主帅,“气”是充实体内的力量。“夫志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意思是,志到了哪里,气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要坚定其志,不要乱用其气。因为,“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说明,志专注于某一方面,气也随之而转移到这方面。反之,气专注到某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志的转移。可见,“气”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它能体现人的精神力量,显示人的意气情感、喜怒哀乐、欲望与满足等心理活动。因此,有志气的人按照学习目标去进取,就一定能对自己的行为和发展方向有所选择,有所设计,从而发挥出强大的精神作用。相反,为学宗旨不明确,目标模糊,意志不坚定者,就不会很好的设计自己,也不可能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此,明代王阳明的体会是:“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无所抵乎!”(《教条示龙场考生》)为学不立志,目标不明,学习起来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缰绳的马,任意飘荡奔驰,始终找不到目标,就不会达到目的。古人的体验是:“志苟(如果)不立,虽细小之事,犹不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清虞集《尚志斋说》)显而易见,立志与为学宗旨是必须联为一体的,千万不能分割的。
3.2要把立志与道德信念联系起来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需要一个立志与学习修养过程。孔子是我国德育系统理论的创始人,他非常重视道德行为与品质培养,曾把道德信念与行为规范放在育人与自我修养的首位。孔子认为,在德育过程中,立志是极为重要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只要有了追求仁和道的志,他就能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千辛万苦,勇往直前;一个人只有志还是不够的,还要对它充满信心,“笃信好学”,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道德学问的最高境界。在孔子奠基下的儒家学派,普遍强调德操修养与立志为学,形成了中国德育文明的光荣传统,这对后世学者的学习与治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如颜之推就曾体会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指讲述经典为学的清素之业),无履立(操行树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勉学》)有志气的人,才能磨砺自己去从事清苦的学习或治学,没有树立起道德信念的人,最终只能成为才智平庸者。
3.3要把立志与智力开发联系起来
“志于学”,是我国历代治学人都曾提倡的一种光荣传统。所谓“志于学”,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够自发的激发学习动机,鼓舞学习志气,增强学习信心,决心探求学问,努力搞好学业,实现为学的理想和抱负。古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能立志求学,他就会安贫乐道,欣然自学,日积月累,终成人才。因此,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立志问题。如颜渊是他的得意门生,由于“好学”、“志于学”,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生活,但他的为学精神却始终“不改其乐”,终于成为孔门第一才子。
清代颜元在强调立志的作用时曾说:“圣人亦人也,其口鼻耳目与人同,惟能立志用功与人异耳。故圣人是肯作功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圣人。”他认为,只有立大志,下苦功,才能学有成就,才能由庸人变为圣人;而聪明人不肯立志下苦功,到头来也必然成为庸人。所以他鼓励后世学者曰:“就其性质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努力进取,必能成为圣贤。
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对立志与智力开发的独到之见是:“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立下坚定的学习志向,学习信心与思维活动就会随之而产生。所以人的智慧才能也就会天天增加而变得尤为聪明,成为才华横溢的人。并且,“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张子正蒙注》)。如果志向诚恳而坚定,好学乐学的精神就会随着志向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来,从而以不知疲倦的精神学习,就会日益获得新成就。说明,只要有坚强意志参与学习活动之后,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改变,潜意识就能得到焕发,从而萌动强大的学习动力,使智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不断增长,逐渐发展成为日新月异、才华横溢的新人。
古代学者主张,立志要远大,持志要恒久,志趣要结合。宋代张载对此的论述是:“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正蒙至当》)又指出:“学者不宜志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理窟学大原下》)因为,“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所以,“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他把立志与学习、立志与才能、立志与事业、立志与道德品质的发展等结合起来,认为立志远大,持志恒久,是才大事业大、气久德性久的最根本的动力保证。这种思想是极有现实意义的。古人还告诫我们,持志恒久要与学习志趣结合起来:“志则必一”,勿得三心二意,不能志此又志彼,“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为之无志……志不持则无一可用”(王夫之《俟解》)。张载也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理窟义理》)说明,志此不得志彼,志趣一定要专一,不可“一人而两志,朝秦而暮楚”。立志还要与行动相结合,如果志而不能行,其志便会日夕消靡;或者虽然已立志,担心亦泛然无主,悠悠终日,成为虚言。只有志而且做,才能发挥志的作用,达到学有所成。如果志而不久,持志功夫不够,不能踏踏实实按照既定志向去奋斗,只是意念悬想,急于求成,其志也不能开花结果。可见,立志之后,只有持志恒久,下苦功夫,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坚持到底,才会实现学习动机与效果的真正统一,取得理想的辉煌成就。
3.4要有立大志、重大局、创大业的雄心壮志
这是我国思想家和著名学者的光荣传统。孔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要决心达到既定方向,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地为之而奋斗。司马迁遭难,在下“蚕室”、受“腐刑”、忍耻辱、遭摧残、痛不欲生的时刻,想到要实践并继承父亲遗志的宿愿时,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贤圣哲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和光明,于是立大志,重大局,不顾身临极刑痛苦,忍辱负重,竟能“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地完成宏愿,终于创作出流芳万世的宏篇巨著《史记》。
《吕氏春秋》提倡立志为学,必须选择正确发展目标。它指出:“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明者必成。”这里的“谋度”,就是设计自我发展方案之意;“于义”、“于明”,即指选择发展目标。它对其解释曰:“谋(计划)于上,不违天(自然规律);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这是说,选择发展目标,上要合乎自然规律,下要符合人民利益,这样设计自我,必能发展成功。
总上所述,立志于为学对人的发展作用极大,是使人走上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必不可少的头等大事。可以说,立大志,重大局,刻苦为学,把握时机,主动进取,是学习者设计自我,获得发展与成功的一条客观规律。
4“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待时机 ——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
前述认识自我与设计自我,是人才发展的理性认识和思想基础,要想真正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依据先贤圣哲的体验,还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4.1要立志为学与选择发展目标
“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这是把“立志”看成是向圣人、君子学习发展成功的第一内在因素。因为,志就是个人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并用以支配自己的意向,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的意识或潜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所以,意向活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形成与发展有着能动作用与重要影响。因为“志是入道先锋……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如果一个人能把“志”与“气”融汇在一起,形成“志气”时,那就像孟子所说,人就有了“浩然之气”。这气既包括人的精神力量和意气情感,也包括喜怒哀乐和欲求满足等等。志与气的关系表现为:志,是指挥气的主帅;气,是充实体内的力量;只要把二者融汇协调起来,志到哪里,气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所以一个人只要“志”能专注于学习与治学,“气”也就随之而转移到这方面,从而人就会在欲求与满足的选择上,表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自我特色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如果能把志与趣整合起来,形成“志趣”时那就会像王夫之所说,“则学思从之”,“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使其“才日益而聪明盛”。因为,志趣是一种坚定而积极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心理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志趣作用下,就能使学生学习的趣味盎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好学乐学以进的思想和精神自然不会停止。
立志为学之后,能否正确选择发展目标和方向,便成为发展自我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自我设计的发展方案,经权衡合乎其仁义道德需要,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搞明白事物事理的发展原因,就一定能完成探究目标。在选择发展目标方向时,上要合乎自然规律与社会需要,下要符合人民利益与发展所求,这样学习奋斗,努力进取,必能达于成功。
4.2要认清形势,抓好时机
立大志,创大业,发展自我,不能盲目行事,一定要认清形势,慎重考虑其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对此,古人也有精当论述:“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管子《形势解》)在立志为学选择发展目标时,首先要考虑论证其是否合乎理义,对人民利益与发展有何好处,是不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次要考虑其是否有可行性,如果是社会需要而又很少有人去搞,选择此目标必能成功。管子在《牧民》中又告诉我们:“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办事要考虑可行性,不可能之事坚决不能干,不可得之事坚决不去求索,不可久处的地方绝不久处,不可行之事绝不去做。
古代学者还认为,要发展自我,就必须具备善于抓住时机而举事的本领,方能顺利获得成功。如管子就指出: “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禁藏》)干事业不抓好时机,费尽力气也不能成功。他又说,处事时机一到,就不能失去良机。当时如果不干,过后就不可能了。对此,管子总结的体会是:“成功之术,必有巨获。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乘马》)这里的“德”,即指为民做事的方向;“时”即掌握时机。干大事,创大业,如果符合这两条,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所以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无论是获得,还是给予,都必须掌握时机;符合时机需要的就马上行动去干;不符合的,就等待时机。
《吕氏春秋》的作者,对掌握时机以成就大业,更有明确认识和深刻体会:“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召类》)“圣人之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故圣之所贵唯时也”,“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首时》)。
前述可见,立志为学,选准目标,认清形势,抓好时机,刻苦努力,主动进取,是发展自我,成就人才的一条客观规律。
4.3要认真求师、博学与治学
古代学者普遍讲究尊师重道,强调人有师表,国有国表,认为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求贤师而事之”是为学发展的最佳途径。用荀子的话说,“学莫便乎近其人”,“非吾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求学过程中,如果能同良师益友相亲相处,就能受到启发与感化,进步的起点就会更高,发展速度就会更快,其学习途径也会更加便捷而省力。凡能批评我的过失,批评得正确而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凡是与我相处得最得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因此,学习师友的治学精神和学说,仿效他们立身处事的良好行为规范,就能获得全面的知识技能,养成崇高的道德品质。
尤其荀子特别强调从师的重要性,他说:“有师有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因为,“人无师法,则隆性(放任自流的发展)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如果人的本性放任发展,就不会使人发展成为圣人君子,必须依靠师法教化,才能使人的性情得到顺利发展。所以,不管何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只要能与贤师良友朝夕求处,互相切磋,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好的教化与影响,成为学习圣人君子的楷模。
关于博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问题,也是古代学者普遍重视的大问题。因为,博学是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与技能必不可少的第一阶段,是为自身发展“深其根,固其柢”的打基础过程,就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人要发展,也像参天大树,必须从“毫末”开始生长;要打基础,就要像“千里之行”,必须从“足下”的每一步开始。
博学的作用是,通过“多闻”、“多见”,发展人的感知力;通过“好问”、“好察”,发展人的观察力;通过借助外力、掌握工具、“善假于物”等方法,使人的感知、观察力向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总之,博学是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为发展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基础的,没有博学这个发展感知、观察力的基础阶段,就没有自学、治学与做学问的可能。
自学就是自己学,自己问的过程,当然离不开博学、审问的过程。
治学呢?它是一个很高的学习层次。凡是被称为学者、专家、科学家的学习,都是治学。治学过程有三个特点:一是专心于某个专业或领域,做到“学贵以专”,“术业有专攻”;志趣专一,能集中精神,瞄准目标方向,刻苦攻关,以成就毕生学业;二是治学严谨,珍惜成果,不轻易张扬、卖弄自己的学问,忠实于研究内容的考证依据,善于在实践中实验、验证成果;三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忠诚于立德、立行与立言,他们宁肯牺牲自己的精力、财力或生命,也不愿因研究成果使道德情操受损。
学问呢?通过治学获得了一定成果,就是学问。学问,它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学知、问知与亲知之后得到的“学而知之”或“问而知之”。所以,学问是经过自己学一、学二、学三的知识积累,或向他人请教问一、问二、问三的知识积累的综合,并经过实验、实践而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也可以说学问就是知识经验转化为实用智慧的结果。由此可见,老子在做学问过程中体会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他称之为“道”,实际就是知识经验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逐步积累出来的抽象概念。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感悟和体会。
4.4要注重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普遍重视励练身心与道德修养,并将此思想列入《四书》之首。从《大学》开宗明义指出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明明德”就是使人天生的善性得到发扬光大,说明修身的关键不应求之于外,而应在自身的心性中寻找存养功夫。八条目中前五条都属于修己的范围,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八条目是儒家所主张的修己治人之道的过程和步骤,也是人们为学发展的顺序。这其中“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学习为励练身心打基础;“诚意、正心、修身”是以“正心”为标志,在于使人在修身过程中其心不为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所动摇,而是一心一意为达到“至善”而努力。
做人为什么要正心修身呢?就是为了培养圣人、仁人、君子或贤人,也就是培养发展程度较高的比较自我完善的人。为此,荀子专门作过《劝学》和《修身篇》,孟子有《尽心上、下篇》。
孟子认为,人类先天就具有某些优秀品德存在着,有一种向善良发展的开端,他将其分为“仁”、“义”、“礼”、“智”之四端,凡是能将四端保持住并予以发展的,就能成为君子一类的优秀人才;反之,不能保持四端并将其丧失者,便为庶民。这就是存心不同的原因,那就要通过不同制约手段,去正其心。那么,如何去正其心呢?孟子主张通过学习去发展和扩充人的仁义礼智之心。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告子上》)这个“放心”,就是要将人的“仁”心、善心、“良知”、“良能”加以发展和扩充,使其更加完善和系统,这样才能成为君子或贤人。人只有通过“放心”的学习过程,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因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可见,人通过“放心”,即可达到知性、知天、养性之目的。说明正心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克服自我,达到“立命”才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保持人的本心(存心),培养人的本性(养性),才是培养身心(修身)的目的和要求。
关于修身的方法,修身应达到什么程度,孟子的说法是:“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这是说,修身者的语言要达到虽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立身行事能做到操守简约,但效果却得到广大。君子所言,即便是小事,也有“道”存其中;君子所守,能以自身的修养而施之于他人,从而使天下太平。孟子还认为,修养心性与过分追求物质欲望是相互冲突的,只有克服自身的不正当欲望,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晏子提出的修养方法是,“君子赠人以轩(代称物质财富),不若以言(代称精神财富)。”赠人精神财富,是指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他提倡拜良师结益友,以加强自身修养,其具体方法是:①选择良师,塑造自我。“今夫车轮,山之真木也,良师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揉(指谨慎选择塑造自己的人)。”说明,人应当选择良师来改造自己,使其发展不受损害;②选择能帮助自己克服缺点的人。如和氏之璧,最初被粗陋的石头包着,是良师将非玉之石凿掉后,才成为美玉。人也一样,身上的缺点、弱点只有选择真诚的朋友,才能帮助改掉;③要选择有良好影响的邻居与伙伴。“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择邻就士的目的是,既使自身受到好的影响,也能避免祸患;④要注重选择习染的社会环境,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荀子的修身思想是,“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之人)。”他认为,人的居处、饮食、服饰、动静等,都要以治气(即强理精神状态)来保养身体;只要“以治气养生”,寿命便可以长寿下去。他还说:“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他认为人的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等等,只要能按礼去修身,即可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
荀子认为,修身是一个自我完善过程。人处于贫穷时,如果不失其志向和气节,到处于富贵时,就不会骄横霸道。“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动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为人,不管贫穷或富有,生存状况如何,都不能磨灭其勤劳勇敢的血气;不管如何劳苦,都不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惩处或奖赏人都不要过头。这样便可得到:“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儒效》)他认为,经过严格修身而达到自强的人,便可成为“大儒”或“圣人”;他们一旦遇到发迹的良好时机,便能统一天下;即使怀才不遇时,也能独立贵名。这样有修养的人,无论何时,天、地都是不能埋没的。这种道德修养思想,与孟子的名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自我完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5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
人在发展自我成功立业过程中,只懂正心修身、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明白修己养德的途径和思想方法。
一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在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内容中,“仁”不但是最高的道德概念,而且“仁”的思想也体现在孔子的“忠恕”观念中。他认为,道德修养不但要爱人、亲民,还要和礼、义密切联系起来。一个人不应当只知有己,更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积极帮助别人,这叫对人要“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所不喜欢的事,不要去强加于人,这叫对人要“恕”。孔子实施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准绳,以“仁”为核心,以“忠恕”为一贯。
二是,“积渐尽全”与“善假于物”的思想方法。荀子强调的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积渐尽全”和“善假于物”法。他认为,知识与道德都是积累而成的,圣人就是“人之所积”,“积善成德而神明(睿智)自得,圣心备焉。”另外教育环境逐渐影响的“渐”,可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改变:即“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把学问看作工具,强调利用已有知识,利用“善假于物”的思想方法,也能达到发展自我的学习目的。
三是,博采百家精华的思想方法。古代学者认为,无论是治学、做学问,还是修身养性,只要能做到博采百家,集数十家学问的精华于一身,发扬蜜蜂采蜜的精神,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如《吕氏春秋卷四》就比喻说:“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鸡掌心肉)数千而后足。”喻意,人们向别人学习时,只学其最精华的部分就可以了。其道理是:“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因为,作者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也不必为自身有缺点而自卑。谁都有所不知与有所不能之处,用不着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要把人所知、所能的东西学过来就是了;不管何人,要想发展自我,尽管自身有各种毛病,但只要能做到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注重改造自己,都可发展成为贤才。
《吕氏春秋》还用比喻指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它列举出历史上很多有专长功夫的人才,都是因善于集众人精华于一身而超越前人,创造了奇迹,从而成为高层次的理想人。
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后人要向前人学习,这是文化传承的必需,但现代人应当向古人学什么,怎样学,却是很难做好的。对此,《吕氏春秋察今》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它认为,古代人制订的法律法令,都是依据当时的情况制订的,现代人向古人学习,应当是学习其制订法律法令的根据和方法,这根据就是现实的人、事与情况。《察今》用个案分析的思想方法写道:“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要学会透过观察看本质,要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
五是,识时务,务大事,创大业的思想方法。人要成就像圣王一样的大功业,往往要受时代、环境和个人条件等多方面限制,但只要自身能识时务,立志做大事,创大业,能改变自身之不足的人,也能成就一定功业。反之,只有庸俗之志,只谋图权势、利禄、富贵之结党营私、奸妄朋党之徒,只能是祸国殃民也。还有些在小事上自作聪明的人,经常吹毛求疵的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在主子面前献小殷勤的人,都不会成就大业。只有那些具备大智大勇,重视大局,能从大处着眼,去抓大事的人,才能做出显赫成就。
参考文献
[1]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4]邓启铜,注释.老子大学中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5]杨伯峻.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关键词]自我学说;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2-0001-11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任务是什么?教育界各家众说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应该抓住哪些根本问题,如何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去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与智力潜能开发,其论述却少得可怜。
教育应该如何直面人的生命,触及人的灵魂,发展人的才性,保护生态平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家园?据此,笔者通过考察中国哲学史、教育史、学习史与心理学史发现,这些问题,正是中国先贤圣哲们普遍重视的重要问题,在他们的经典名著与言论中,均可找到相应答案。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人的生命意义、生命发展、生命价值与自然生态发展等,均有明确认识;对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养成、人际关系处理等社会生活要求,更有大量论说。
如先贤圣哲们普遍关心修身务本,发展天性,改变习性;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要求增长智慧,发展才能,“通晓万物”,“知天之理”;最后发展成为“止于至善”的君子或圣人。这种教育的目的作用,一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如何做人以及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三是能引导受教育者关心仁义道德修养,尊重、珍惜并注重发展自己的生命。
那么,依据上述内容,如何本着“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寻觅中国教育的智慧与核心问题呢?又怎样去总结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逐渐建立起一种关于如何认识人与发展人的人学理论呢?这就需要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把人自身就存在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发展因素,视为教育发展的核心;把人的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与学会做人,视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即是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
1古今教育理念的反差
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由古及今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与社会需要,对社会人的读书学习与发展成才,都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
1.1古人的教育理念与读书学习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自伏羲氏遵循自然规律,创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来,经过三皇五帝的共同努力,用智慧创立了“自然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并逐渐形成一种辩证的、唯物的、朴实的“天道思维”。这种思维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更不是装模作样的。它把“我”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有我的主见,我的思考,我的办法;别人的劳动不能代替我的劳动,我必须通过我的观察、思考、分析与判断,形成我的认识,最终达到与自然相通的自知之明。
伏羲八卦告诉人们:人生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定位,是人在自然界应该占据的位置与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知道应该怎样守位、守信,而不能乱来;要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事才能有速度,见成效。尤其《易经》出现之后,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自然规律的反应,对古代先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天、地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天地人三才”是并列的,这样才能形成大自然,从而说明,人是自然之子,人性是自然产生的。这就是中国的祖先们所讲的“同其光,和其尘”的“天人合一”理论。
再从人的天性或本能来看,古书云“天命之谓性”,人性是生来就具有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本能”,而一切生物的本能又都是力求生存和发展的。既然天或大自然一方面赋予人和一切生物极强烈的生存欲望,另一方面又赋予它们极强烈的发展扩张欲望。所以,古人提倡:作为人,除了要通过学习达到“知天、知性、知人”的自知之明以外,还要注重伦理道德修养,懂得明辨善恶是非,学会做人做事等行为规范。
古人认为,人生一世,无论在宇宙间,在社会上,还是在个人思想里,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一个人能为自身找到一个恰当正确的定位,并使其思想、语言和行动方向都是正确的,那就接近了“自知之明”,也就是学会了认识自我。
先贤圣哲们认为,一个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人与大自然(天)的关系,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而又彼此制约的,所以要进行生态教育;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在社会中与方方面面发生的种种联系,这是进行生活教育的依据;三是人自身的行为、语言、思想意识中的正确与错误的关系,也就是人的修身养性与实践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依据。此三种关系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从古代传统教育提倡的读书学习的目的意义看,他们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认识自我、发展天性、改变习性、使其“知心、知性、知天”的最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为了“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修身养性,学会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为了重德行,增智慧,图治国。这可从《大学》开宗明义倡导的为学宗旨得到证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告知读者,博学广取的原则是:就在于能够使你光明的行为显露出来;通过修身养性使你获得日学日新的自知之明;就在于能把自身的学问与修养溶于百姓,造福社会,贡献人类;从而使自身的修养与智慧才能逐渐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大学》还进一步为学者指明了为学的次第和目标:首先是“格物致知”,即通过推究事物之理而广泛地获得知识,然后是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来修养自己,最后达到能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那么,这种通过诵读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否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古代造就了多少个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发展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都产生过极大影响,这是世人共知的道理。
因为,象《易经》、《老子》、《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的优秀作品,都包含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长期积累的知识智慧结晶,是几千年来所有大学问家和知识分子公认的最好的书。熟读并背诵这些最有价值的经典,并注重置身于社会实践,即可使人直探人性的本源,体验社会的伦理道德,享受人生智慧的甘甜;更可以使人较轻松愉快地理解先人的孝敬之道,学习之道,智慧之道,仁爱之道,忠恕之道与诚信之道。诵记、体察与融合先人的经典之后,即可使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待世界,关注人生,从而心胸更加宽广,自然就会用自身的德识才学,去创造美好社会和生活。
正由于此,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时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科学家杨振宁谈他诵读经典达到滚瓜烂熟后的体会是:“……现在,当我的科学研究处于逆境的时候,总是可以从《孟子》中得到启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以“元老政治家”的身份,奉劝当权者应该学习中国人的智慧。
上述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经典内容和智慧精华,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更迭与变化,其中反映人性、表现人性和发展人性的自然规律与智慧内容,一定会有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与核心价值传承下来,这才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真正火种。
1.2今人的教育理念与读书学习目的
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社会、家长或老师,都有“望子成龙”之心,都期望孩子多学知识,考好分数,改变命运,谋求人生;或者是上好大学,出国留学,将来谋得一份好的职业或官职,享受高薪,能赚大钱,从而过上高层次的幸福生活。由于多数人是出于这样的读书学习目的,自然就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显得非常功利性和政治化,因而形成了只重知识技能传授,强调考试分数定优劣的不良社会倾向。而对于如何尊重人性、发展人性,适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是不加顾及的;对于如何通过诵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容,也是很少论及的;对于如何培养人生智慧,发展创造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之不断完善人格的内容等,更是少得可怜。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些极其狭隘的教育思想,就必然导致狭隘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普遍存在。以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可能是文化底蕴深厚、创造才能显赫的高素质人才。
不是么,事实胜于雄辩。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千千万万,并显得非常勤奋聪明,考起试来成绩都非常优秀,但进入社会后,多数往往只能做人家的雇员,最多只是一个器才或将才,却很难成为帅才。究其原因,中国人不是无知识,不聪明,更不是不爱国,无志气,而是文化底蕴较差,缺乏自主性创新思维与人生智慧。
为什么中国人能拼搏出很多奥林匹克冠军或世界级体育名将,却没有出现过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中国现代教育成绩辉煌,人才辈出,为壮大国威、复兴经济、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出现被世界公认的教育家,或其他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更没有出现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的著作。究其原因,除了教育的政治化与功利性要求影响人才发展之外,最缺乏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积淀;最重要的是,忽略了人文文化对道德情操修炼、意志品德感染、人性人格熏陶、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其实是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是教育缺乏灵魂性,缺乏对学习者进行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教育和指导。
更不可思议的是,近年来在我国的高官高职中(部、省、厅级),政商企商中,经常出现被双规被法办者。他们高职高薪,大权在握,享尽荣华,与民天壤之别,却仍然贪得无厌,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终成人民憎恨的罪人。究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缺乏道德修养,不懂人性,不学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没有自知之明。其实这也是只重政治化与功利性教育的苦果。
1.3为孩子发展指出一条成功之路——修炼“童 子功”
中国人勤劳、苦学、聪明是世人公认的。尤其近年来,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的青少年,每次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但中国至今却没有出现过世界顶尖级的青壮年科学家。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人文教育未从娃娃抓起,缺乏熟练诵读经典的智力开发,没有很好接受与积累功底深厚的传统文化,没有修炼出穿透力很强的中华文化精神,缺乏人文文化的“童子功”,所以很难成为素质很高的创造性人才。
从古今读书学习的不同特点看,我们发现一种奇特现象:当今的学子读书学习,教材是先知者编写的现成的各科知识,并非都是躬行践履的亲知,学习者很难进行最重要的体验学习。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向老师和书本学,老师向他的老师和书本学;老师怎样教我,我再怎样教人;学生整天围着书本知识转,去背诵,去分析,去应考;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无趣的;一旦学习失误,考试丢分,就要失去升学机会,因而承受着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再加上教学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天性发展与智力潜能开发,实际上也就剥夺了他们先天就有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而古人读书学习的古籍圣典,都是先贤圣哲们通过向天学、向地学、向人学、向大自然学、向动植物学过之后,亲自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也就是能够普遍反应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法则和规律,老子将其称为“道”或“常”。此后出现的以《四书》、《五经》为经典教材的学习内容,其所以能常释常新,一直传承几千年,并越洋跨海流传于世界,就因为那些经典之作,都来源于中国先贤圣哲们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具有极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穿透力有无穷无尽的常效功能。
不是么?请看上世纪我国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郭沫若、鲁迅、茅盾、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杨振宇、毛泽东、邓小平等科学家、文学家或政治思想家,他们多是三、四岁开始识字,从小诵读熟背经典,练就了一身有发展后劲儿的“童子功”。成人之后,虽然不像现在学生学习那样多的数理化和外语等学科,但他们凭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发展了的智慧潜能根基,修身养性得来的如何做人和自知之明,有经风雨、见世面的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需要,科技文明必须的当时,再去攻读其他学科,学习比较潜近的应用性知识技能,乃至吸收外来科技,都会变得轻而易举,既显得得心应手而又会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望子成龙的出路已经显露出来,那就是必须让孩子从小就熟读背诵经典书,注重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为其创造一个人人读经典、人人读好书的优良环境,使其浸润其中,并做到与经典思想同行,与圣贤道德共鸣,与先贤君子为友,把数理化根植于中华文化与语文素养之中。从而享受先人的人格熏陶,领略圣人的智慧之道,体会君子做人的幸福,品味经典精华之情感,尝试人生智慧与创新成功的甘甜。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我
从完整的人类教育理念出发,教育的灵魂所在,就是如何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
而当前,教育界的最大反差就是,教育者总想如何研究别人,教育他人;其实他们最应当研究的是自身,是自己认识自己。家长的最大弊端就是,总想研究孩子,而不是研究自己。学生则由于不自知,而时常随着教师和家长走进这样那样的误区。这正是教育界的最大失误——都想做个“知人者”,而不懂“自知之明”更可贵。殊不知,教育的真正任务,主要是教育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我,做个真正的“自知之明”者。
2.1自我发展学说的内涵与实质
我国古代学者总结的“人贵于物”的理论,提出的“人为万物灵,厥性智且才”的说法;强调的“习与性成”的理论,“习成而性与成”的说法;认为人是“学而知之”的理论,“积学成圣”“神明自得”的说法等等,都肯定人有识知万物的能力,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主宰者。因而,人是能动的,自主的,是自身行为的指挥者,是控制自身命运的上帝。
这种自我发展的理论由来已久,而先古之人早就认识明确,并把它看成是人们自身学习发展的基本理论,笔者将其称为“自我发展学说”。自我发展学说,主要是讲个体人应该如何认识自我,学会做人;如何根据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需要,采取为国为民服从的态度;如何在人世间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与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并因此而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通过主观努力,勤奋刻苦,使自身发展成为自我完善的理想人,成为建国利民的栋梁之才。
2.2如何认识自我的定位与价值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有责任感的、人格完善的人,即全面和谐多方面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所关注的核心目标。”说明,人要幸福美满的生活在21世纪,就要学会做一个有较强适应能力、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自知之明者,要学会认识自我在人世间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正确定位和价值。
因为,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此过程体现着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它对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做人首先必须懂得的基本原理。
人受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是人自身发展不能决定的外在因素。而影响人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发展的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可分为客观内因和主观内因两种。所谓客观内因,是在遗传与营养作用下形成的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体能精力等智力因素,它们是靠营养滋生下的天资因素,决定着人的聪明、智慧或愚钝。所谓主观内因,是由人的情感、欲望、思维、方法等决定的,影响个体人形成的志向、情趣、理想、抱负、好奇心、自信心、责任心等非智力因素,它们决定着自我发展的成功或失败。所以,真正的认识自我,就要象珍惜生命和财富一样,去珍惜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智慧潜能和意志情感,并设法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对人自身就存在的发展潜能进行科学认识和了解。
认识自我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练出一套高效学习本领。学会学习分三个层次:即自学,治学,做学问。不管你属于哪个层次的学习,都必须遵循先人总结运用过两千多年的科学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必须具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学习情感、思想、意志和方法;必须有会学、善学与乐学的情趣、志趣和乐趣;必须有勤学善思、严谨做事、以德治学的良好习惯;必须把握穿越时空、跨越疆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自学发展、立言行事或科研创新的科学依据。
认识自我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为生我养我的繁荣昌盛的中国家园尽职尽责。这就需要你必须具有一整套立身处世、做人行事的行为标杆或准则,即人生的基本价值观。也就是关于面对是非、善恶、正误、美丑、好坏等等的全部行为规范。如面对权利与义务、自尊与尊重他人、公平公正与正义、诚实守时与守信、平等自由与合作等具体问题,都能采取虚心诚恳的态度,用公平公正的标准去解决。
认识自我的全球性责任。就是要用“天人合一”思想看问题。人是天地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天地人并列存在,浑然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作为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国家环境,关注地球净土;保护动物植物,关心江河湖海。
然而,长期以来,地球村的子孙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一时的幸福生活,却对大自然采取了极不友好的态度和行动。他们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曾无休止地、不择手段地大量掠夺地球的财富和资源,甚至进行惨无人道的伤害、竞争或灭绝。其结果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错位,相应的人类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大自然的怪罪与惩罚,致使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种种巨大的危险: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水质变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严重,有害垃圾成灾,农药化肥危害,物种面临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等。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认识自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要求人们为生命体与无生命体建立起平等、自由、生存与共的关系,教育地球村的孩子们,学会关心学会爱,主动去亲近自然,审美自然,拥抱自然,发展自然。
2.3做人要有自胜自得之心
人要发展,能否做到自得,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自得,指人在发展进程中能避免丧失自我,不被异化,始终保持自我的主体功能。
古代学者认为,自得的途径就是在正心、修身、养性、尽材成德过程中,勤奋刻苦,虚心学习;在自省、自讼、知过必改基础上,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奋发以进,终能成为自强、自胜的自得者。孔子的做法是:“三人行,必有吾师”;“知过必改”,“改之为贵”;“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决不能文过饰非。孟子要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者也”,主张闻过则喜,“自怨自艾”,要悔恨过错,改恶从善。认为经过改正错误,即可达到自胜,进而成为自得。《吕氏春秋》对此总结的经验是:“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得天下者,必先自得者也”。由此可见,人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发展成为“得天下者”,达到“自得”是首要条件,而“自得”又必须建立在“自胜”、“自强”的基础上。
2.4做人要有立大志、 创大业的自信之心
古代学者提倡立大志,创大业;其途径都必须通过学习与治学来实现。墨子提出的看法是,人在顺利环境中进取,不能松懈意志;取得成就后,不能被功名利禄声色所诱惑;逆境中进取碰到困难时,也不要气馁;要“穷其性”而反思自己。《学记》也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凡是意志坚定、充满自信的人,在碰到困难险阻时,就一定能发愤图强,更加努力去进取。荀子说的,“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也是讲的只有自信、自强者,才能取得成功。由是观之,由自知、自得发展到自信、自强,是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说明,无论何人,只要通过学习能具备自知、自得、自信、自强等基本素质,其发展就可自强不息了。
2.5做人要成为全之粹之的自由人
人在学习过程中,经过自知、自得,可以发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经过自信、自强,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发展成具有创造才能的人。然而,即使是这种人,在总体水平上还不能说是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真正获得自由发展的人,正如老子说的“真人”、“善人”或“圣人”。他们不把做出的成绩占为己有,不居功自傲,不炫耀自身的贤能。老子结合自身的体会,实事求是地评价圣人说:“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成功了不要自高自大,不要自我吹嘘,不要傲气凌人,不要逞强专横,要把成功归结为不得已。要做到“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样的人,即可成为“死而不亡者寿”的圣人。
荀子认为,“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圣人是积学成圣的结果,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他对一般君子的要求是:“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作为君子,应该广学博取,修身养性,使其“全之”、“尽之”,并做到“诵数(术)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也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达到“权力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的思想境界,就算具备了应有的道德情操和全面自由而又和谐发展的水平。这样的人立身处世,为人为己,言行举止,就能做到“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动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成为非常高尚的自我发展的自知之明者。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自 我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人的发展与成才过程中,能否让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正确认识自我与设计自我,能否让其选择好自身的定位与方向目标,能否让其树立起坚定的志向,是决定其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在古代学者论述的学习发展思想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命题,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据此,在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时,必须与立志为学联系起来。因为,学习或治学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无论是智力的形成与发展,道德的修养与造就,还是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与学习习惯的习得等,皆非一日之功,一蹴而成,必须有坚强意志与恒心去支撑。所以,“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在古人看来,立志与为学,立志与开智,立志与修身,立志与入道,立志与创业,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学习者,要想成就德操,发展学业,成为人才,都须把立志放到首位,进行一番认真的自我设计。
3.1要把立志与为学宗旨放到首位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求学与救国》)他把立志求学与救国的目标方向联系起来,作为读书人用来支配自己行为的意向。因为,古人对“志”的作用早有定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是入道先锋。先锋勇,后军方有进步;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陆世仪《思辨录辑要》)说明,立志为学是明瞭万事万物之道理的先锋,先锋勇猛向前,后军才能前进;学习的志气高涨,做学问才能成功。“志”是人的意志表现,往往体现着人的治学决心、信心和恒心,也能表现出志趣和情趣。如孔子提出的为学宗旨是:“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把为道、为仁、为学联系起来,即通过认识世界(道),按规律行事,“泛爱众而亲仁”,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的治学目的。
墨子认为,立志是否坚定,志向是否远大,方向目标是否对头,对人设计自己的意向,发展自己的智能,都起着重大作用。他的说法是:“志不疆(强)者,智不达。”(《修身》)孟子把“志”与“气”联系起来,称为“志气”。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公孙丑上》)他认为,“志”是指挥气的主帅,“气”是充实体内的力量。“夫志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意思是,志到了哪里,气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要坚定其志,不要乱用其气。因为,“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说明,志专注于某一方面,气也随之而转移到这方面。反之,气专注到某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志的转移。可见,“气”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它能体现人的精神力量,显示人的意气情感、喜怒哀乐、欲望与满足等心理活动。因此,有志气的人按照学习目标去进取,就一定能对自己的行为和发展方向有所选择,有所设计,从而发挥出强大的精神作用。相反,为学宗旨不明确,目标模糊,意志不坚定者,就不会很好的设计自己,也不可能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此,明代王阳明的体会是:“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无所抵乎!”(《教条示龙场考生》)为学不立志,目标不明,学习起来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缰绳的马,任意飘荡奔驰,始终找不到目标,就不会达到目的。古人的体验是:“志苟(如果)不立,虽细小之事,犹不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清虞集《尚志斋说》)显而易见,立志与为学宗旨是必须联为一体的,千万不能分割的。
3.2要把立志与道德信念联系起来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需要一个立志与学习修养过程。孔子是我国德育系统理论的创始人,他非常重视道德行为与品质培养,曾把道德信念与行为规范放在育人与自我修养的首位。孔子认为,在德育过程中,立志是极为重要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只要有了追求仁和道的志,他就能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千辛万苦,勇往直前;一个人只有志还是不够的,还要对它充满信心,“笃信好学”,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道德学问的最高境界。在孔子奠基下的儒家学派,普遍强调德操修养与立志为学,形成了中国德育文明的光荣传统,这对后世学者的学习与治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如颜之推就曾体会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指讲述经典为学的清素之业),无履立(操行树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勉学》)有志气的人,才能磨砺自己去从事清苦的学习或治学,没有树立起道德信念的人,最终只能成为才智平庸者。
3.3要把立志与智力开发联系起来
“志于学”,是我国历代治学人都曾提倡的一种光荣传统。所谓“志于学”,就是要求学习者能够自发的激发学习动机,鼓舞学习志气,增强学习信心,决心探求学问,努力搞好学业,实现为学的理想和抱负。古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能立志求学,他就会安贫乐道,欣然自学,日积月累,终成人才。因此,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立志问题。如颜渊是他的得意门生,由于“好学”、“志于学”,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生活,但他的为学精神却始终“不改其乐”,终于成为孔门第一才子。
清代颜元在强调立志的作用时曾说:“圣人亦人也,其口鼻耳目与人同,惟能立志用功与人异耳。故圣人是肯作功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圣人。”他认为,只有立大志,下苦功,才能学有成就,才能由庸人变为圣人;而聪明人不肯立志下苦功,到头来也必然成为庸人。所以他鼓励后世学者曰:“就其性质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努力进取,必能成为圣贤。
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对立志与智力开发的独到之见是:“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立下坚定的学习志向,学习信心与思维活动就会随之而产生。所以人的智慧才能也就会天天增加而变得尤为聪明,成为才华横溢的人。并且,“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张子正蒙注》)。如果志向诚恳而坚定,好学乐学的精神就会随着志向自然而然的生发出来,从而以不知疲倦的精神学习,就会日益获得新成就。说明,只要有坚强意志参与学习活动之后,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改变,潜意识就能得到焕发,从而萌动强大的学习动力,使智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不断增长,逐渐发展成为日新月异、才华横溢的新人。
古代学者主张,立志要远大,持志要恒久,志趣要结合。宋代张载对此的论述是:“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正蒙至当》)又指出:“学者不宜志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理窟学大原下》)因为,“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所以,“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他把立志与学习、立志与才能、立志与事业、立志与道德品质的发展等结合起来,认为立志远大,持志恒久,是才大事业大、气久德性久的最根本的动力保证。这种思想是极有现实意义的。古人还告诫我们,持志恒久要与学习志趣结合起来:“志则必一”,勿得三心二意,不能志此又志彼,“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为之无志……志不持则无一可用”(王夫之《俟解》)。张载也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理窟义理》)说明,志此不得志彼,志趣一定要专一,不可“一人而两志,朝秦而暮楚”。立志还要与行动相结合,如果志而不能行,其志便会日夕消靡;或者虽然已立志,担心亦泛然无主,悠悠终日,成为虚言。只有志而且做,才能发挥志的作用,达到学有所成。如果志而不久,持志功夫不够,不能踏踏实实按照既定志向去奋斗,只是意念悬想,急于求成,其志也不能开花结果。可见,立志之后,只有持志恒久,下苦功夫,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坚持到底,才会实现学习动机与效果的真正统一,取得理想的辉煌成就。
3.4要有立大志、重大局、创大业的雄心壮志
这是我国思想家和著名学者的光荣传统。孔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要决心达到既定方向,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地为之而奋斗。司马迁遭难,在下“蚕室”、受“腐刑”、忍耻辱、遭摧残、痛不欲生的时刻,想到要实践并继承父亲遗志的宿愿时,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贤圣哲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和光明,于是立大志,重大局,不顾身临极刑痛苦,忍辱负重,竟能“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地完成宏愿,终于创作出流芳万世的宏篇巨著《史记》。
《吕氏春秋》提倡立志为学,必须选择正确发展目标。它指出:“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明者必成。”这里的“谋度”,就是设计自我发展方案之意;“于义”、“于明”,即指选择发展目标。它对其解释曰:“谋(计划)于上,不违天(自然规律);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这是说,选择发展目标,上要合乎自然规律,下要符合人民利益,这样设计自我,必能发展成功。
总上所述,立志于为学对人的发展作用极大,是使人走上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自我与发展自我必不可少的头等大事。可以说,立大志,重大局,刻苦为学,把握时机,主动进取,是学习者设计自我,获得发展与成功的一条客观规律。
4“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待时机 ——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
前述认识自我与设计自我,是人才发展的理性认识和思想基础,要想真正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依据先贤圣哲的体验,还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4.1要立志为学与选择发展目标
“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这是把“立志”看成是向圣人、君子学习发展成功的第一内在因素。因为,志就是个人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并用以支配自己的意向,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人的意识或潜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所以,意向活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形成与发展有着能动作用与重要影响。因为“志是入道先锋……志气饶,学问乃有成功。”如果一个人能把“志”与“气”融汇在一起,形成“志气”时,那就像孟子所说,人就有了“浩然之气”。这气既包括人的精神力量和意气情感,也包括喜怒哀乐和欲求满足等等。志与气的关系表现为:志,是指挥气的主帅;气,是充实体内的力量;只要把二者融汇协调起来,志到哪里,气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所以一个人只要“志”能专注于学习与治学,“气”也就随之而转移到这方面,从而人就会在欲求与满足的选择上,表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自我特色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如果能把志与趣整合起来,形成“志趣”时那就会像王夫之所说,“则学思从之”,“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使其“才日益而聪明盛”。因为,志趣是一种坚定而积极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心理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志趣作用下,就能使学生学习的趣味盎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好学乐学以进的思想和精神自然不会停止。
立志为学之后,能否正确选择发展目标和方向,便成为发展自我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自我设计的发展方案,经权衡合乎其仁义道德需要,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搞明白事物事理的发展原因,就一定能完成探究目标。在选择发展目标方向时,上要合乎自然规律与社会需要,下要符合人民利益与发展所求,这样学习奋斗,努力进取,必能达于成功。
4.2要认清形势,抓好时机
立大志,创大业,发展自我,不能盲目行事,一定要认清形势,慎重考虑其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对此,古人也有精当论述:“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管子《形势解》)在立志为学选择发展目标时,首先要考虑论证其是否合乎理义,对人民利益与发展有何好处,是不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其次要考虑其是否有可行性,如果是社会需要而又很少有人去搞,选择此目标必能成功。管子在《牧民》中又告诉我们:“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办事要考虑可行性,不可能之事坚决不能干,不可得之事坚决不去求索,不可久处的地方绝不久处,不可行之事绝不去做。
古代学者还认为,要发展自我,就必须具备善于抓住时机而举事的本领,方能顺利获得成功。如管子就指出: “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禁藏》)干事业不抓好时机,费尽力气也不能成功。他又说,处事时机一到,就不能失去良机。当时如果不干,过后就不可能了。对此,管子总结的体会是:“成功之术,必有巨获。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乘马》)这里的“德”,即指为民做事的方向;“时”即掌握时机。干大事,创大业,如果符合这两条,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所以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无论是获得,还是给予,都必须掌握时机;符合时机需要的就马上行动去干;不符合的,就等待时机。
《吕氏春秋》的作者,对掌握时机以成就大业,更有明确认识和深刻体会:“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召类》)“圣人之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故圣之所贵唯时也”,“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首时》)。
前述可见,立志为学,选准目标,认清形势,抓好时机,刻苦努力,主动进取,是发展自我,成就人才的一条客观规律。
4.3要认真求师、博学与治学
古代学者普遍讲究尊师重道,强调人有师表,国有国表,认为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求贤师而事之”是为学发展的最佳途径。用荀子的话说,“学莫便乎近其人”,“非吾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求学过程中,如果能同良师益友相亲相处,就能受到启发与感化,进步的起点就会更高,发展速度就会更快,其学习途径也会更加便捷而省力。凡能批评我的过失,批评得正确而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凡是与我相处得最得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因此,学习师友的治学精神和学说,仿效他们立身处事的良好行为规范,就能获得全面的知识技能,养成崇高的道德品质。
尤其荀子特别强调从师的重要性,他说:“有师有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因为,“人无师法,则隆性(放任自流的发展)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如果人的本性放任发展,就不会使人发展成为圣人君子,必须依靠师法教化,才能使人的性情得到顺利发展。所以,不管何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只要能与贤师良友朝夕求处,互相切磋,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好的教化与影响,成为学习圣人君子的楷模。
关于博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问题,也是古代学者普遍重视的大问题。因为,博学是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与技能必不可少的第一阶段,是为自身发展“深其根,固其柢”的打基础过程,就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人要发展,也像参天大树,必须从“毫末”开始生长;要打基础,就要像“千里之行”,必须从“足下”的每一步开始。
博学的作用是,通过“多闻”、“多见”,发展人的感知力;通过“好问”、“好察”,发展人的观察力;通过借助外力、掌握工具、“善假于物”等方法,使人的感知、观察力向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总之,博学是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为发展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基础的,没有博学这个发展感知、观察力的基础阶段,就没有自学、治学与做学问的可能。
自学就是自己学,自己问的过程,当然离不开博学、审问的过程。
治学呢?它是一个很高的学习层次。凡是被称为学者、专家、科学家的学习,都是治学。治学过程有三个特点:一是专心于某个专业或领域,做到“学贵以专”,“术业有专攻”;志趣专一,能集中精神,瞄准目标方向,刻苦攻关,以成就毕生学业;二是治学严谨,珍惜成果,不轻易张扬、卖弄自己的学问,忠实于研究内容的考证依据,善于在实践中实验、验证成果;三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忠诚于立德、立行与立言,他们宁肯牺牲自己的精力、财力或生命,也不愿因研究成果使道德情操受损。
学问呢?通过治学获得了一定成果,就是学问。学问,它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学知、问知与亲知之后得到的“学而知之”或“问而知之”。所以,学问是经过自己学一、学二、学三的知识积累,或向他人请教问一、问二、问三的知识积累的综合,并经过实验、实践而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也可以说学问就是知识经验转化为实用智慧的结果。由此可见,老子在做学问过程中体会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他称之为“道”,实际就是知识经验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逐步积累出来的抽象概念。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感悟和体会。
4.4要注重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普遍重视励练身心与道德修养,并将此思想列入《四书》之首。从《大学》开宗明义指出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明明德”就是使人天生的善性得到发扬光大,说明修身的关键不应求之于外,而应在自身的心性中寻找存养功夫。八条目中前五条都属于修己的范围,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八条目是儒家所主张的修己治人之道的过程和步骤,也是人们为学发展的顺序。这其中“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学习为励练身心打基础;“诚意、正心、修身”是以“正心”为标志,在于使人在修身过程中其心不为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所动摇,而是一心一意为达到“至善”而努力。
做人为什么要正心修身呢?就是为了培养圣人、仁人、君子或贤人,也就是培养发展程度较高的比较自我完善的人。为此,荀子专门作过《劝学》和《修身篇》,孟子有《尽心上、下篇》。
孟子认为,人类先天就具有某些优秀品德存在着,有一种向善良发展的开端,他将其分为“仁”、“义”、“礼”、“智”之四端,凡是能将四端保持住并予以发展的,就能成为君子一类的优秀人才;反之,不能保持四端并将其丧失者,便为庶民。这就是存心不同的原因,那就要通过不同制约手段,去正其心。那么,如何去正其心呢?孟子主张通过学习去发展和扩充人的仁义礼智之心。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告子上》)这个“放心”,就是要将人的“仁”心、善心、“良知”、“良能”加以发展和扩充,使其更加完善和系统,这样才能成为君子或贤人。人只有通过“放心”的学习过程,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因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可见,人通过“放心”,即可达到知性、知天、养性之目的。说明正心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克服自我,达到“立命”才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保持人的本心(存心),培养人的本性(养性),才是培养身心(修身)的目的和要求。
关于修身的方法,修身应达到什么程度,孟子的说法是:“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这是说,修身者的语言要达到虽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立身行事能做到操守简约,但效果却得到广大。君子所言,即便是小事,也有“道”存其中;君子所守,能以自身的修养而施之于他人,从而使天下太平。孟子还认为,修养心性与过分追求物质欲望是相互冲突的,只有克服自身的不正当欲望,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晏子提出的修养方法是,“君子赠人以轩(代称物质财富),不若以言(代称精神财富)。”赠人精神财富,是指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他提倡拜良师结益友,以加强自身修养,其具体方法是:①选择良师,塑造自我。“今夫车轮,山之真木也,良师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揉(指谨慎选择塑造自己的人)。”说明,人应当选择良师来改造自己,使其发展不受损害;②选择能帮助自己克服缺点的人。如和氏之璧,最初被粗陋的石头包着,是良师将非玉之石凿掉后,才成为美玉。人也一样,身上的缺点、弱点只有选择真诚的朋友,才能帮助改掉;③要选择有良好影响的邻居与伙伴。“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择邻就士的目的是,既使自身受到好的影响,也能避免祸患;④要注重选择习染的社会环境,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荀子的修身思想是,“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之人)。”他认为,人的居处、饮食、服饰、动静等,都要以治气(即强理精神状态)来保养身体;只要“以治气养生”,寿命便可以长寿下去。他还说:“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他认为人的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等等,只要能按礼去修身,即可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
荀子认为,修身是一个自我完善过程。人处于贫穷时,如果不失其志向和气节,到处于富贵时,就不会骄横霸道。“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动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为人,不管贫穷或富有,生存状况如何,都不能磨灭其勤劳勇敢的血气;不管如何劳苦,都不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惩处或奖赏人都不要过头。这样便可得到:“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儒效》)他认为,经过严格修身而达到自强的人,便可成为“大儒”或“圣人”;他们一旦遇到发迹的良好时机,便能统一天下;即使怀才不遇时,也能独立贵名。这样有修养的人,无论何时,天、地都是不能埋没的。这种道德修养思想,与孟子的名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自我完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5正心修身与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
人在发展自我成功立业过程中,只懂正心修身、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明白修己养德的途径和思想方法。
一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在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内容中,“仁”不但是最高的道德概念,而且“仁”的思想也体现在孔子的“忠恕”观念中。他认为,道德修养不但要爱人、亲民,还要和礼、义密切联系起来。一个人不应当只知有己,更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要积极帮助别人,这叫对人要“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所不喜欢的事,不要去强加于人,这叫对人要“恕”。孔子实施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准绳,以“仁”为核心,以“忠恕”为一贯。
二是,“积渐尽全”与“善假于物”的思想方法。荀子强调的道德修养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积渐尽全”和“善假于物”法。他认为,知识与道德都是积累而成的,圣人就是“人之所积”,“积善成德而神明(睿智)自得,圣心备焉。”另外教育环境逐渐影响的“渐”,可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改变:即“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把学问看作工具,强调利用已有知识,利用“善假于物”的思想方法,也能达到发展自我的学习目的。
三是,博采百家精华的思想方法。古代学者认为,无论是治学、做学问,还是修身养性,只要能做到博采百家,集数十家学问的精华于一身,发扬蜜蜂采蜜的精神,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如《吕氏春秋卷四》就比喻说:“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鸡掌心肉)数千而后足。”喻意,人们向别人学习时,只学其最精华的部分就可以了。其道理是:“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因为,作者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也不必为自身有缺点而自卑。谁都有所不知与有所不能之处,用不着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要把人所知、所能的东西学过来就是了;不管何人,要想发展自我,尽管自身有各种毛病,但只要能做到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注重改造自己,都可发展成为贤才。
《吕氏春秋》还用比喻指出:“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它列举出历史上很多有专长功夫的人才,都是因善于集众人精华于一身而超越前人,创造了奇迹,从而成为高层次的理想人。
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后人要向前人学习,这是文化传承的必需,但现代人应当向古人学什么,怎样学,却是很难做好的。对此,《吕氏春秋察今》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它认为,古代人制订的法律法令,都是依据当时的情况制订的,现代人向古人学习,应当是学习其制订法律法令的根据和方法,这根据就是现实的人、事与情况。《察今》用个案分析的思想方法写道:“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要学会透过观察看本质,要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
五是,识时务,务大事,创大业的思想方法。人要成就像圣王一样的大功业,往往要受时代、环境和个人条件等多方面限制,但只要自身能识时务,立志做大事,创大业,能改变自身之不足的人,也能成就一定功业。反之,只有庸俗之志,只谋图权势、利禄、富贵之结党营私、奸妄朋党之徒,只能是祸国殃民也。还有些在小事上自作聪明的人,经常吹毛求疵的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在主子面前献小殷勤的人,都不会成就大业。只有那些具备大智大勇,重视大局,能从大处着眼,去抓大事的人,才能做出显赫成就。
参考文献
[1]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4]邓启铜,注释.老子大学中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5]杨伯峻.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