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伴奏艺术中审美功能的探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以钢琴为主线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却很多,而钢琴伴奏的价值一直被人们忽视,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很少有人去研究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艺术表现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艺术家将这种行为与音乐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整体。钢琴伴奏是艺术形式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艺术中的审美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审美功能;研究
  艺术无国界和种族之分,艺术的审美价值没有确定的标准,人的素质、认知、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使艺术在每个人心中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起,钢琴伴奏艺术在我国逐渐兴起,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钢琴伴奏的审美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史分析可知,钢琴伴奏艺术的发展是逐渐渗透而来的。最开始出现在西方的歌剧中,然后流入中国,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体系,并通过电影、电视以及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钢琴伴奏艺术的美学价值分析
  (一)钢琴伴奏广泛传播的原因
  钢琴伴奏具有节奏明快、音色突出等特点,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轻松的被听众识别和记忆,并从钢琴的伴奏中收获到艺术思想,这些优势是钢琴伴奏能够在艺术领域中传播的主要原因[1]。钢琴伴奏具有其他乐器无法企及的优势,它的传播路径更加宽广,而且容易与其它的乐器相融,对音乐的冲突部分能够有效的包容,并根据主调的理念来强化和扩展艺术的影响力。由此可见,钢琴伴奏艺术具有很强的传播优势,能够对艺术表演进行有效的连接,既可以美化主体旋律,又能够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突出音乐的特色,从而使表演的整体内涵更加丰富。
  钢琴伴奏艺术是一种大众的艺术文化,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而且人们在钢琴伴奏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再以传统的审美标准去审视其艺术价值,而是用内心去感受钢琴伴奏的艺术效果。钢琴伴奏的美学价值使其艺术的核心价值得以丰富,而且为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二)钢琴伴奏审美的元素分析
  首先是感情丰富饱满。钢琴伴奏能够与主流的音乐有效的融合,主要是因为其构成单位是独立的音符,所以钢琴的伴奏能够参照音乐作品和表演的需求做出停顿、连续等调整,这种灵活性的调整是其他乐器无法企及的。将音乐作品作为核心,以观众的审美为创作的思想,钢琴伴奏能够将各个音符的作用进行细化,所以钢琴伴奏呈现出来的情感更符合艺术表演的主题,所表达的感情也更加丰富饱满。
  其次具有良好的表现力。钢琴伴奏虽然处于配角的地位,但是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表现力,来烘托音乐艺术的气氛,增强听众的记忆力,进而将音乐作品的美感得以全面的展示[2]。钢琴伴奏艺术恰好满足这一艺术表现要求,我国的古典音乐乐器都是以丝竹管弦为主,这些乐器的音色比较婉转悠扬,能够突出中国古典的特色,而钢琴伴奏作为西方乐器,具有明显的西方艺术特征,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其表现力不言而喻。
  二、钢琴伴奏的审美标准体系构建
  (一)技术要求标准
  力度的技术要求:钢琴伴奏的力度与听众的想象和情感体验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钢琴伴奏的音量与合声部能够协调,才能发挥出钢琴伴奏的优势。钢琴伴奏在音乐作品不同位置需要有不同的弹奏力度,特别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必须要加大弹奏的力度[3]。同时钢琴弹奏的力度还需要能够随着情感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对于情感细腻的篇章采用轻柔的弹奏力度,表现出飘渺优美的美感,感情激昂的部门要加大弹奏力度,从而烘托出强烈的感情效果。
  弹奏速度和韵律的要求:弹奏的速度和韵律是钢琴伴奏艺术审美元素的主要指标。通过这两个指标的调整能够呈现出不同风格的音乐艺术作品,还能够对演唱者的演唱进行引导和掌控,从而提高表现效果。所以可以说钢琴伴奏是演唱者的引领者,如果钢琴演奏者和演唱者能够默契的合作,演唱者还能够根据钢琴的节奏来随时改变韵律和歌唱的节奏。
  触键方式的要求:钢琴伴奏的审美与演奏者的手指触键方式还有很大的关联,手指的触键方式能够显示出演奏者的音色处理能力。演奏者手指、手腕和手掌的协作是钢琴伴奏中体现审美功能的主要指标。
  (二)表现情感与艺术修养的标准
  情感要求:钢琴伴奏艺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指导,所以情感是钢琴伴奏审美中的主要要素。在对音乐作品演绎的过程中,演唱者的表演形式、发音、舞蹈以及乐器的伴奏都是为了营造出艺术的情感,钢琴伴奏能够将乐理、曲式以及和声等进行融合,从而使情感能够贯穿于整个音乐作品中,并从不同层次表现出来。
  艺术修养要求:钢琴伴奏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通过对钢琴伴奏的欣赏能够为听众带来不同的体验。艺术具有共通性,钢琴演奏者通过对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在艺术修养的熏染下,演奏者能够体验出音乐作者在创作时的感受。这种过程也是提高音乐修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艺术作品审美标准的过程。在艺术修养的熏染下,钢琴伴奏能够更为丰富的展现出音乐作品的艺术文化性质,通过对作品本身的人文知识吸收,来提高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标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其审美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对其审美价值的理解也存在很多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钢琴伴奏的审美价值尤为重要,通过对钢琴伴奏艺术审美的分析能够提升人们对钢琴伴奏艺术的审美标准,发挥钢琴伴奏艺术的审美功能,从而促进钢琴伴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翠.浅谈钢琴伴奏艺术的审美功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6-26,58.
  [2]赵肖,胡谦平.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应当注意的美学问题[J].音乐时空,2014(10):138-138.
  [3]李莉.浅析中国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钢琴伴奏[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4):122,124.
  作者简介:戚鸣(1989—),女,汉族,浙江省诸暨市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教学(钢琴)。
其他文献
民间艺术团体是民间艺术活动的主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鄂伦春白银纳艺术团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少数民族民间团体,以其特有的风格演绎了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并在传承中
《中国早前寒武纪地质及成矿作用》一书、系“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91号项目—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中国工作组的总结报告,由中国工作组张秋生等著,1984年4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由正文、附录和详细英文摘要等内容构成,共832,000字,插图259幅。正文共12章,第一章早前寒武纪地质对比原则,第二章中国早前
奴性作为一种国民劣根性,其本质是一种依附性人格,其根源于长期的封建礼治文化浸染。而作为国民奴性根源的礼治文化,其核心为对“上”的顺从,并具有极强的惰性。奴性在当代表现为
海南省有近四成的高中学校先后进入了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学。  与必修模块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无沦是知识体系还是技术倾向, 无论是目标定位还是内容特点,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注重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信息技术运用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注重信息技术文化的渗透;《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选修模块则既注
利用脉冲式航空电磁法进行视电阻率和地质填图在我国某些地区已取得较明显的地质效果。若使这项工作在大面积上有效地展开,尚有待于仪器、运载工具、资料整理和解释方法的改进。对于解释工作来说,在生产中用手算的方法进行视电阻率转换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采用计算机解释的方法。本文讨论了将脉
为促进网络与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我社近日举办了两期多媒体教室建设与应用交流活动。围绕目前网络与多媒体教育的应用难题,北京各区县信息中心主任和来自企业的代表交流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达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城市地区已成为环境地质研究的重点地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城市用水管理,土地规划利用,天然和人为工程设施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的防治,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和排放等等,均属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在民族舞蹈当中,控制气息尤为关键。人们通过呼吸延续生命,气息也令舞蹈更加富有生命力。舞蹈不同,所需的气息则各不相同,展现出来的内涵也不相同。在民族舞蹈当中,推敛腾挪
【摘要】从1932年江定仙的《摇篮曲》中两处倚音的使用,到现如今的钢琴创作大篇幅装饰音的大胆运用,使装饰音在钢琴作品中成为了重要的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中国钢琴曲中装饰音的使用,虽有学者做过部分阐述,但对于其存在的意义并未做出太多讨论。本文就以“民族性”“模仿性”以及存在的意义做简要的探讨。  【关键字】装饰音;民族性;中国钢琴曲  引言  中国的钢琴曲创作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特点,其中包括有
在福建西南部永梅坳陷的东侧,沿古生界古陆边缘分布有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断陷盆地。于下、中石炭统之间,在这些盆地中沉积有具工业意义的铁矿床。例如,马坑、潘田、洛阳、阳山等铁矿,这些矿床在其形成过程有共同的特性,尤其是马坑铁矿为最典型,所以将这些铁矿称之为马坑式铁矿。这些沉积铁矿床由于遭受后期的花岗岩化作用的影响,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