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语言,构建扎实的“语用型”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正的“语用”应该是生命个体在相应的语境中合理、准确进行表达,将自己积累的字词句篇等内容规范且个性化地运用。因此,语用型教学关涉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形成以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为中心的开放、灵动的教学框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聚焦语用元素,在删减整合中遴选核心价值;依托文本语言,在交融碰撞中促进言意兼得;推进语言运用,在实践仿照中达成素材增值;关注语用测评,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构建语用型课堂新体系。
  【关键词】语用元素 文本语言 交融碰撞 语用测评 语用型课堂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提出“语用”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各种形式的语用训练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综观下来,学生花费时间不少,练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但遗憾的是,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其实,真正的“语用”应该是生命个体在相应的语境中合理、准确地进行表达,将自己积累的字词句篇等内容,规范且个性化地运用。因此,语用型教学关涉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形成以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为中心的开放的、灵动的教学框架。
  一、聚焦语用元素,在删减整合中遴选核心价值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但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学内容的择取不能率性而为。教师的文本解读必须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整个体系,从课文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契合学生认知需要的资源。一般而言,语文的核心价值在于三个维度:其一,语文课程独自具备的本质属性下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其二,聚合了某一种类型文体特点的资源,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其三,在感知与积累过程中,能够促发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语言现象等。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为例,笔者罗列了以下教学价值点:①移步换景,按序表达的写作思路;②名家游记散文的语言锤炼;③细致表达游玩过程的感受;④详略得当的素材取舍之法;⑤运用关键性词语,感受语言表达的效果。
  结合新课标及课后思考题我们不难发现,第①和第④点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方法,可列为语用训练的重点;而第②点的内容难度较大,可以将其与第⑤点巧妙融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辨析与鉴赏素养;而第③点则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创作游记的范例,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课标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基于语文课程的特质,对语用训练价值点进行了整合与提炼,从而为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文本语言,在交融碰撞中促进言意兼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也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要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事实上,夯实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与理解文本内容、触摸故事情节、交融文本思想并不矛盾。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与运用,决不能脱离文本的内容与思想,否则就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阅读教学应该紧扣文本内容与言语形式的交融点,引领学生历经语言体悟、内容感知、语言品析、内化悦纳、实践运用的过程,实现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交融碰撞,从而在内容的支撑下提升语用实践能力,同时也在言语实践中促进对内容的感知与升华。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中,作者萧红运用质朴、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园子中一切的事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综观整个段落,如果从内容感悟理解的层面,阅读教学可以紧扣文本中的核心词语,着力引导学生体悟园子中事物无忧无虑、肆无忌惮的自由生活,甚至也可以进行移情体验,揣摩萧红童年在园子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语用型课堂的教学,则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作者选用的典型句式上——“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并在品析性、鉴赏性朗读中感受这些句式所起到的表达作用。这种层次清晰、逐层递进句群关系的深入感知,对于学生深入把握典型句式的内在规律、促发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运用具有积极高效的迁移作用。
  三、推进语言运用,在实践仿照中达成素材增值
  如果说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是一种原始资本,那么引领学生实践运用就能有效实现言语效值的增加。
  (一)提炼辨析,仿写典型形式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将教学的中心指向言语形式。对于教材文本中蕴藏美感的个性化语言,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深入其中涵泳体悟,更要让学生就其言语形式进行品鉴与揣摩,从而在大量的形式感知中形成意义集合,促进学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掌握。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一文,在开篇总写泉水时,不仅全部使用四字词语,使得句式整饬而富有韵律感,分句中实虚结合的表达策略,更突显了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解构文本的言语形式,并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丰富了学生对典型句式的积累,历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类比整合,仿用语言素材
  当下的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式原则进行编排的,同一单元中的不同课文都有着相同的价值意蕴,这就为语用型课堂教学提供了天然的素材使用资源。教学中,教师应拓展文本资源的使用维度,从单元视角下灵活、巧妙地使用文本资源,从而为学生的实践运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感知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个事例,感受说理文中事例的描写不需要像一般性叙事一样紧扣细节作深入描写,而只要提炼能够印证中心论点的内容即可。而在实践练笔环节中,教师则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中学习过的《诺贝尔》一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运用诺贝尔的事例作为例证,该如何根据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删减、提炼与整合呢?学生当即在阅读中提炼、在提炼中仿用,成功运用文本资源,促成了仿用的专项练习。   (三)巧妙补白,仿生表达维度
  所谓创生,是生命个体在感知、体悟文本的基础上,充分链接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二度加工、创编的过程。这种创生的过程对于丰富学生的内在感受、深化学生的体验理解、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都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在描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连用了一组表示动作的词语来展现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但在整个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写到人物的对话。因此,教师紧扣这一切入点,引领学生尝试描写刘备在嘱咐关羽、张飞,对话门童,训斥张飞时的语言,从而创生出文本中没有涉及的形式来丰富人物刻画的路径。
  这样的过程既是对文本的有效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高效历练。
  四、关注语用测评,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良性循环
  一直以来,语文都被定位于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生命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相互交往过程中得以产生的。这就意味着语文能力的生长必须要浸润在实践运用的基础上,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应用而形成。鉴于此,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可以摒弃传统的考试形式,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最终借助可行的检测手段发挥其导向性作用,促进整个语文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一文,教师在布置预习环节时,就直接提出:假如我们要为郑和雕刻一尊塑像,需要结合郑和的一生和功勋撰写一段人物介绍,你会怎样写呢?同学们可以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素材资源,也可以自行收集课外的一些资料。
  这一考查方式貌似与课内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但学生围绕这一语言实践训练所要开展的实践过程却与课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形成的学习方法、积累的语文知识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运用,语文核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历练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更让学生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愉悦体验,更为之后的语文学习蓄积了积极、良性的情感基础,可谓一箭三雕!
  总而言之,语用型课堂是关注言语形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然选择。教师应该从语用的核心理念出发,从紧扣文本特质与学生认知需求的交融点出发,引领着学生在素材选择、实践练笔、灵活评价等过程中不断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宗村小学 225245)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咽炎袋泡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消炎抗病毒、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中药,经科学方法制备.每次1~2包,200ml开水浸泡频服,每日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三花解毒饮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326 n
从市场经济、全球传统地质行业的形势出发,分析高校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就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能力训练进行初步实践与效
在传统地学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的情况下,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安排应遵循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和高度责任感及敬业精神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
“郫县豆瓣”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食品工业特产,驰誉中外。既可直接用于佐餐,又是川菜食谱中必备的调味佳品。它以味辣、香醇、瓣脆、粘稠绒实、色泽油亮鲜红等特点著称。用于
大钟寺遗址,位于大足县东30公里、万古镇南面2公里的长生村(桥)九组。1986年6月,农民周民泉在大钟寺遗址处挖基建房,发现圆雕佛、菩萨、罗汉像等石刻近百件。大足文管所派员勘查
本文通过对德国(尤其是柏林自由大学)高等教育的调研,初步揭示了包括柏林自由大学在内的德国高等教育特点,重点介绍了柏林自由大学的高等教育以及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学术
目的回顾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分布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集并上报于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193例ADR报告,分别从性
本文就关于目前高校对实验教学存在的观念问题、设备问题及实验教学方法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从课程体系、组织管理、选课程序、选课软件、课程考核与实践效果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与学分制这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选课制的管理,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