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镜头 借眼睛“说事”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形式的一种,它表现的是故事中人物所观察到的事物及其主观感受,是以人物为视点所形成的(人景物、光影色)画面。直白地说就是一句话:镜头里的人看见什么。
  
  主观镜头有独特优势
  
  影视的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它更为灵活多样。一部影像片是由若干镜头切换组接而成,镜头有多种样式,从画面自身来看,景别可大可小,画框可动可静,焦点虚实也可以调整改变。从观看的视点来说,不仅有以编导和观众为视点的“客观镜头”,还有以人物为视点的“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正是编导发挥影视艺术的特点,充分彰显镜头优势的一个手段——用摄录机通过人物的眼睛把相关情景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主观镜头”的语言效果准确、鲜明、生动,对于描述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情感具有特别的功用。
  本文就某些用例作简要分析,与读者朋友共同欣赏品味。
  
  “主观镜头”的表现方式
  
  人物+主观镜头
  通常情况下,主观镜头与人物镜头或前或后相继对应出现,组合起来共同叙述事件,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表现方式。例如:
  一对情侣在河边漫步女孩欣喜地指着河水叫男孩朝那儿看 (人物镜头)
  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 (主观镜头)
  这种表现方式最明显的好处在于: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叙述情节有条有理,观众看得明明白白。
  
  一个长镜头摇摄
  贾樟柯作品《小武》结尾有一个长镜头(长达2分多钟),颇受业内人士关注,吴文光先生还专门为此著文《小武兄弟,一路走好》。本文无意探讨这个镜头的思想内涵,仅试图分析这样的表现方式有时候镜头未必非得切换,可以从人物直接摇摄到其所见事物,顺理成章,这也是一种主观镜头。请看:
  
  单用主观镜头
  另有以下情况 由于真实人物镜头拍起来比较麻烦,或者人物本身难以再现甚至不可能重现,而用主观镜头则方便自如,(摄制某些专题类影片时经常遇到)这时不妨索性省略人物镜头,单用主观镜头来表现。例如:
  今年4月4日清明节当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通过采访名人学者介绍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请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讲述清明寒食的来历。当他说到介子推不愿当官,背起老母逃往深山……这时候电视上出现的就是一个主观镜头——晃晃悠悠移动着的山间小道。(摄录机模仿人物边跑边拍)用这个镜头完全可达目的,满足叙事的要求。试想这里若要拍人物镜头,莫非找演员扮演古人不成?这得费多大的事,平添多少麻烦?显然没这个必要!况且由演员表演作“情景再现”,在这类节目中分明又不合适。
  
  主观镜头制造悬念
  由此笔者想到还有更为特别的例证:由于剧情推进的需要,编导刻意要隐去某人物,避免面部形象出现在画面上,又要点明其所作所为,于是用主观镜头取而代之,目的是用以制造悬念。三十多年前,推理侦探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就运用过这种手法,今特觅来影片介绍如下:
  此人面貌秘而不宣,害人行径暴露无遗,这个主观镜头设计得真可谓绝妙!作者别出心裁“玩”出这手高招,独到之处在于——人不露面而所做的事却昭然若揭登高、下石。那么观众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干的?编导不声不响悄悄地设下了悬疑,人们自然而然纷纷猜测,这个人大概是谁。请别着急,还没到公开揭秘的时候——于是引领观众带着疑问猜测继续往下看。
  
  “主观镜头”的语言效果
  
  “主观镜头”的语言效果与其镜头自身内在的结构元素及表现方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镜头结构包括画面、声言和镜头组接所形成的感觉。因此,我们不妨从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和感觉效果来作分析。
  
  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首先要看设计的这个“主观镜头”里“观”到了些什么?画面是关键!
  镜头拍了些什么?怎样表现的?你想告诉观众故事里的人物看见了什么?你希望观众明白啥意思?凡此种种,都应当是主观镜头视觉效果所关注的。
  (1)景别 “主观镜头”的景别大小也就是故事里的人物观察范围的大小。因此,大景别可理解为一眼望去大片景象尽收眼底,小景别可理解为人物视线集中投在某一局部。景别大小根据情节需要和叙述意图来决定,还应考虑画面构图的美感。
  (2)运动 “主观镜头”固定还是运动也有讲究。固定拍摄表示人物凝神注目仔细观察,若是运动拍摄,那么镜头运动的路径恰好表示人物视线的走向。例如左右往复摇摄,可表示此人目光这么来回“一扫”;推摄,则表示人物在此处发现了什么,目标渐渐集中到这里;假如镜头无规则地摇晃着,那么可能正是一个伤(病)者脚步踉踉跄跄所形成的眼前状况……
  (3)焦点 正常情况下拍摄,画面焦点必须聚实,一般说来主观镜头也应如此。有时故意虚化焦点,那必定是事出有因别有用意。比如:你正想表现一个醉汉的眼神,所谓醉眼朦胧,或者人物神思恍惚、睡眼迷离以及“雾里看花”等意境。虚化焦点也可用于“转场”,表示回忆、幻觉等特殊状态。
  至于偶尔“玩”一下变换焦点,自然未尝不可,虚实转化过程的画面效果十分别致也很有趣。焦点变换则表示人物观察的具体对象(画面内部纵深间远近事物)在起变化,目光的注意点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
  这里笔者有必要着重强调这些表现手法及其视觉效果应当合乎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合理合情方为合适。“为技巧而技巧”是不足取的,技巧决不应该成为“显摆卖弄”以图哗众取宠的手段。
  (4)色彩在影片色彩上下大功夫做文章的,不能忘怀的是张艺谋执导、顾长卫摄影的获奖作品《红高粱》。笔者十分欣赏影片结尾那慑人心魄的镜头——“我爷爷”的主观镜头!想必读者朋友还记得“我奶奶被”鬼子射杀,“我爷爷”与众好汉们抱起土炸弹冲向敌阵……此后,他满眼望去——竟是一片“血红”!
  
  听觉效果
  声音属于镜头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画面语言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影像的声音包括现场声(同期声)、后期配音、音乐、效果声等等。(在某些情况下,现场声甚至于比画面更重要,摄录时应当特别留意。至于音乐,如果我们在观赏精美画面的同时,能欣赏到贴切的优美音乐,无疑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这些道理显而易见、不言自明。)笔者要着重阐述的是:“主观镜头”对声音的处理,其中有一种特殊情形一一那便是“无声”。
  “无声”其实也是一种声——声音为0,这个0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它的镜头语言表示人物听不出声音。本文开头阐明“主观镜头”包含人物的主观感受,有时候分明有声音人物却感觉不到。用“无声”来强调人物内心的这种非常感受,往往不是仅仅为了“写实”,而是注重于“抒情”。
  无声所体现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心理氛围,一种情感升华。在特定的境况下,“无声”乃是一种十分高明的表现手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寂静中蕴涵着心潮澎湃、波涛汹涌,为情感宣泄预留余地,也给观众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说得好:“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日本电影《砂器》二十多年前曾在我国上映,当时反响十分强烈,片中有一组主观镜头就是用“无声”来表达主人公复杂而又特殊的内心世界。影片艺术效果非同寻常感人至深、历久难忘,今记之于下与读者朋友分享。
  作曲家和贺英良出身贫苦,他的父亲身患麻风病,父子俩曾相依为命度过艰难岁月,他深爱着父亲。如今已跻身于上流社会的他,深感一旦暴露自己的身世必定会断送前程。他无法摆脱这父与子的“宿命”,这无形的强大力量在支配着他的人生命运。他竟杀害了当年的恩人……
  他创作了钢琴协奏曲——《宿命》,把自己对父亲的爱寄托于作品中,倾尽心力演奏乐曲并在音乐中与父亲“相会”。演奏完毕,全场掌声如潮经久不息,但是深陷在“宿命”意境中不可自拔的他,全然不觉……这时候,影片切分出一组“主观镜头”与人物镜头对应,多次反复强调,而他却恍恍惚惚感觉好像周围一片寂静。许久许久,才慢慢“恢复”听觉……
  
  感觉效果
  所谓感觉效果,是由镜头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加上人们对它的理解体验和想象联想所综合而成的一种心理现象。生活中,对同 事物人们的感觉往往不尽相同,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或许相去甚远。(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点出的显然就是这个道理。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助产士听着简直就是一首赞美诗!)“主观镜头”也因人而异,尤其在儿童眼中竟可能“生发”出千奇百怪的感觉效果来。
  最近电视上有一条汽车广告,手法新颖、不落俗套,笔者不禁为之眼前一亮。它借助一个孩子奇妙的心理感觉来表现主题,把“主观镜头”几乎“玩”到了极致,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广告的创意灵感源自孩子手中的玩具和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所孕育出的丰富想象力,作品巧思妙想别开生面,新奇独特饶有情趣:
  儿童眼中的世界竟如此奇妙!这条广告以“主观镜头”的表现形式把孩子眼前的真实事物与天真烂漫的想象所“幻化”出来的内心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二者紧密糅合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其艺术效果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作品确实不同凡响出类拔萃,堪称“主观镜头”巧妙运用的典型范例!
其他文献
如今高清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发展的趋势。制作高清节目也不再是那些专业人士的专利,只要拥有专业的非编软件就能无限发挥你的创意,制作出绝佳的高清作品。众所周知,作为一套成熟的高清解决方案不仅需要一流的摄录设备,同时也要与完美的非编系统结合应用。本文将介绍Adobe Premiere Pro CS3、Canopus、Sony、大洋推出的解决当下非线性编辑进程的相关新产品。    ADOBE PREMiERE
期刊
性价比的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它成了这个年代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们都期望着能够多快好省的花小钱、办大事,“低成本”也成了不少高清用户的口头禅。如果一台便携式高清摄像机,它在能够满足日常的新闻采编、纪录片拍摄、低成本独立高清电影拍摄的同时,还能够在演播室环境下,如大型会议、活动、展览等现场应用当中充当一台转播摄像机位,这也算得
期刊
2008年6月17日,以“巅峰·Canon2008高清征服之旅”为主题的佳能专业高清摄影机行业用户应用研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很多用户早早就来到活动现场,期待近距离接触攀登珠峰的英雄。在以珠穆朗玛峰轮廓映衬的大屏幕上,到场嘉宾和用户再一次感受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时的震撼时刻,大屏幕上播放的北京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影片使得本次CCTV直播珠峰传递的“功臣”——
期刊
随着高清、全高清影像拍摄的日益推广与普及,高清影像的后期存储成为业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一台采用1920×1080分辨率的高清摄像机,即使采用25M的码流,一分钟产生的数据量就高达500MB,更不用说,为了获得更高的节目质量,采用更高的如50M、75M、100M等码流的情况了。  严格说来,要解决高数据量的高清影像数据在存储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添加硬盘,或者使用多块硬盘、按照一
期刊
6月初的北京早已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然而炙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住北京数字影视学院里热闹的课堂气氛,在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堂特殊的影视专业讲座——“电影百事”影视系列讲坛。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师”提名,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摄影奖”的著名电影摄影师赵小丁老师来到了北京数字影视学院的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起了关于电影拍摄方面的话题。课间当有同学问道他在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众多影片中,最喜欢那个时,
期刊
松下公司独家提供设备,电影工作室有限公司制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香港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2008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大片《深海寻人》将与近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本片是徐克导演继2005年成功指导《七剑》之后的又一心血力作,它即是中国首部拍摄深海海底的影片,也是徐克导演第一次使用数字高清拍摄的巨制大片。《深海寻人》拍摄过程当中全部采用松下公司提供的高清数字设备,为还原导演
期刊
松下广播电视事业在国内、国际不断进步的历程,是和成功开发多项新技术以及录像机的发展分不开的。松下认为自己在模拟时代落后了,但要在数字时代迎头赶上去。作为见证者,李倜老师对松下录像机格式的进步和特点历历在目。  松下在1991年推出了D3格式数字录像机,该格式采用1/2英寸盒式金属粉磁带,是复合数字录像机,它比D2录像机体积小、用带省、成本低,具有D2两倍以上的性能价格比。  1993年松下又开发出
期刊
进入2008年7月,众人期待中的无线高清地面国标机顶盒的热销并没有出现。要说原因,最重要的是价格:高清接收机顶盒的价格差不多2000元,但是只能接收一个高清频道(CCTV高清综合频道)和几个标清频道(这些频道有线电视网都有)。花2000元看一个高清频道,对于很多家庭而言的确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无线机顶盒要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还未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在北京地区,一过凌晨零点,高清频道
期刊
近年来,随着DV硬件的不断更新,后期制作软件的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摄像爱好者投入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潮流当中,一台家用的小型DV,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可以搭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工厂”,而在这些舞台的表演者中,最突出的就是那些正值青春年少、思想活跃、非常有表现欲望的青年人。在这个团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那些具备一定硬件条件的高校或者职业性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一方面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看待社会问题的
期刊
阳春4月,我和中国航海家翟墨、法国知名航海人士SERGE、日本航海人士YUTANI以及北京朋友李光明一共五人,从日本北海道首府扎幌出发,驾驶子午线号帆船沿日本东海岸航行,海上历经一个星期,到达东京。因为考虑是海上拍摄,可能对摄像机的损害比较大,我使用了一部旧的Sony VX2000型摄像机,对整个海上航行进行拍摄。  同行的翟墨个人经历比较传奇,年轻时学画,后从事绘画和影视制作工作,画风抽象。他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