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教育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飞飞突然想画画,他开始涂鸦。短短半个小时内,我发现妻子比在画画的儿子还要忙:水彩笔掉在了地上,飞飞正要从椅子上爬下来捡,妻子却已经捡了起来;看到儿子有点口水,就连忙拿纱布给他擦嘴;看见儿子画完一页正在翻,妻子就马上去帮忙,甚至一度用手帮他按住画本以防滑动;又一会儿,她估计儿子渴了,就拿杯子送到儿子嘴边让他吸水喝……妻子还在一边不停地提醒儿子这里要涂上颜色,哪里怎么涂更好,我终于坐不住了,把妻子拉开,悄悄对她说:“你离儿子远一点,不要老是打扰他!”
  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应该体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
  在儿子画画的过程中,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扰孩子,并且破坏了正确的行为养成,比如捡笔,虽然孩子从椅子上下来不方便,但正是这种不方便,才能让他体会到笔掉到地上再来捡是件很麻烦的事,由此倍加小心握笔。比如翻书,多翻几次,孩子自然会学到如何翻得更快更稳,这些就是行为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这就是一种学习。可是妻子却把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破坏了,如果妻子不改变这种做法的话,孩子会以为笔掉到地上就应该有人帮他捡起来,而不是自己捡,好意的帮忙有时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妻子比我更关注孩子,然而有时正是这种无私的“母爱”,打破了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帮孩子擦口水、送水到儿子嘴边……仿佛孩子只需要做好画画这件事情就够了。这跟那些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其他大包大揽的家长多么相似。在这些“爱学习”的孩子的世界里,除了读书,自己是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家长会告诉他什么时候应该起床,应该吃多少饭、穿多少衣服,在车上不用自己数站名、过马路不需要自己看红灯,更别说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了。这些过度的关心,让孩子失去了养成良好习惯的机会。
  妻子一味地提醒飞飞哪里没有涂,哪里涂多了,这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我们成人为什么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因为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所以然约束,认为这些东西就应该这样子的,认为这本子上的图案空白处就应该涂上色彩的,而且不能涂到外面,否则就会破坏这幅画,真的是这样的吗?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一种能力。孩子的想像力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受到大人的“指导”,那么孩子以后也只能跟我们一样,做一个被所以然约束的人。
  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我们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让他自主尝试,而不是剥夺了他自己动手获取经验和能力的机会。即使孩子可能需要为此付出多一些时间和代价,但这样更符合其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听了我的解释后,妻子终于明白了自己“过犹不及”的关怀错在何处,同意放手让孩子一个人画画。果然,没有了妻子的“帮助”,飞飞的绘画进行得很顺利,画得比平时更有耐心,更完整了呢!
其他文献
孩子总会制造出一些突发场面,令你一时乱了方寸,口不择言,而正是这些微乎其微的交流,使你的生活越来越被孩子所控制,下面的一些场景,你遇到过吗?  口误一:不肯相信孩子  姥姥看到客厅里洒了一地的饼干,立即用不可置疑的口气质问:“丁丁,是你扔了一地吧?”丁丁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是打开包装时它自己蹦出来的。”姥姥火了:“净瞎说,它怎么会蹦出来,肯定是你撒的!”丁丁开始了强烈的辩解,嗓门也提高了,一
军军有条白色的小毛巾,每天都得带在身边,上幼儿园后也是如此,吃饭、上课、睡觉甚至去洗手间尿尿都不离手。军军妈说,这毛巾从孩子1岁多跟到现在3岁多,从来不离身,一拿走他就大哭不止。上课时,军军注意力相当不集中,拿着小毛巾闻来闻去,老师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更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这让妈妈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头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某个物品比较依恋,甚至时刻带在身边、不舍得放手的现象。这是孩子
1966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一天,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随便挑了一个班,并在其中转了一圈,然后在一张纸上,勾划出班上最有前途的几个学生名单。随后他将名单交给该班的老师说:“他们很聪明,智商很高,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令他吃惊的是,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都成了班上的尖子生。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罗森塔尔教授
天气稍转凉爽,宝宝们熬过一季“苦夏”,家长们都想给宝宝好好补一补,让宝宝长得更壮实。秋冬季节适当进补,不仅能够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同时也为抵抗冬季严寒提供必要的能量,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都有好处,但进补方式要斟酌。  进补不是大吃大喝  很多家长认为,进补就是要吃些好东西,一味地看功效和价钱,不是想着炖西洋参、燕窝、虫草,就是打算买羊肉、鸡肉。其实进补并不是简单吃补品或“以肉补肉”,而是
一到双休日,营养专家梁医生就忙得不可开交。带着两、三岁的孩子来求诊的妈妈,七八成都为孩子只吃泥状食物而发愁。没错,这些父母爱子心切,怕宝宝喉咙太细,咽不下固体食物或者被食物卡住,总喜欢买各种罐装的泥状食物喂养孩子,或把胡萝卜、南瓜、鸡肉、香蕉苹果等分别在搅拌机里打碎后再喂宝宝,结果造成孩子吃东西不会嚼,在幼儿园里吃饭,遇到肉块或蔬菜只好硬吞。见孩子吞不下去,噎得眼泪汪汪的样子,年轻爸妈又心疼又茫然
游戏1:敲锣打鼓(0~6个月)  ●文/杨朵朵    家里有了小宝宝后,爸爸妈妈可以购买铃鼓、钢片琴、电子琴、口琴,也可以自制沙球、响板等小乐器,让宝宝自由地去摸摸、敲敲、吹吹,发出各种声音,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并训练宝宝的感知觉能力。  一开始,宝宝可能只会胡敲乱打,毫无节奏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宝宝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声音的乐器部位了。  爸爸妈妈还可以选一些节奏简单
院子里一个小男孩吃完葡萄后便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爸爸看见后问:“你怎么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孩子说。   “种葡萄要用葡萄枝而不是葡萄核,你这样是种不出来的。”   孩子不相信,他天天精心为他种下的葡萄核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天天盼着新芽长出来。   一天,该吃午饭了,但男孩还蹲在花盆前。父亲叫了他几遍,他也没动静。父亲非常生气,大声骂道:“以前就跟你说过,这样做没
How Does the Lotus Flower Clean Itself?荷花是如何自潔的?
亲近自然,不能走马观花,但也不要喋喋不休地灌输大自然的常识。当令人兴奋的自然世界呈现孩子面前,感受它远比了解它重要。  比如,在大自然中,看到一棵很大的铁杉树,孩子从没见过。除了告诉孩子这是一棵铁杉树外,还应表达自己对这棵树的感受:这种树主要生长在海拔很高的山地,不管环境多恶劣,它们都顽强地在岩缝中扎根,与凌冽的寒风抗战,“在海拔高的地方,这些树的样子都奇形怪状的,树枝和树干都是扭曲的。”通过引导
接二连三发生的校园惨案,在拷问着校园乃至全社会安防工作的同时,也用血的教训给家长们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家长、幼儿园和学校的保护,独自面对社会和自然中的种种安全隐患,生命只有一次,在宝贵的生命安全面前,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只有提前训练孩子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求生能力,让他遇事临危不乱,冷静判断、巧妙化解,才能传授给孩子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