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及中西医干预研究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boza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心脑血管病的新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已逐渐被临床认识和重视。现综述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代谢及检测方法,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中西医干预措施,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在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甲襞微循环变化的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早发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53例,健康对照组66例,采用北京福凯公司生产的XTW—J微循环彩色显微分
误区一氩电联焊焊工证适用范围理解存在误区,这里的SMAW确切的说应该是带衬垫的SMAW;误区二焊工证位置不能完全覆盖。误区三管道直径不能覆盖。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结
自1958年10月,由Elmquist工程师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可植入人体内的起搏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由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植入第一台全埋植式心脏起搏器以来,起搏器治疗逐渐发
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研究表明,男性CHD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且男性CHD出现比女性约早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猝死约早20年。而男性CHD的危险因
近些年来,随着各个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科学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微观分子的水平。因此,单分子检测技术成为了科研工作者开拓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纳米通道检测技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单分子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快速、无需荧光标记等特点,这项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检测各种物质,如金属离子、蛋白质和多肽等,取得了巨大的的成就并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利用
目的建立芩丹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明确其内舍有效成分,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芩丹胶囊中地龙、川芎、桑寄生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黄芩
目的观察阿罗洛尔对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的降压疗效,分析其降压平稳性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经2周药物洗脱期后,6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为阿罗洛尔治疗组和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上得到确证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受体,最早是由Brown和Goldstein等在20世纪七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