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的家长最坑娃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yuanzhuren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吃完晚饭的小威像往常一样,拿出绘画本,准备练习。而妈妈也像往常一样,搞好卫生便坐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给一栋小房子上色。
  对刚上幼儿园的小威来说,填起来还真不容易,不是上错了颜色,就是不小心填到外面去了,看上去还真不算美观,小威却是自得其樂。
  可坐在旁边的妈妈却急坏了,看着孩子把一栋房子填得乱七八糟,真恨不得抢过彩色笔亲自上阵,这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填到一半的时候,妈妈终于按捺不住,对小威指点起来了。
  “宝贝,这个是填灰色的,不是黑色。”
  “宝贝,你慢点画,画到外面去了。”
  ……
  最后干脆拿过彩色笔,帮孩子填了起来,小威则呆呆地在旁边看着,一会功夫便将小房子涂好,看起来漂亮干净,简直天衣无缝。
  画是涂好了,对孩子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妈妈看似帮助了小威,却影响了孩子独立探索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填错或是填得不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与思维去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孩子的思维总是机灵难测、五花八门,潜力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父母给孩子一个任意驰骋的空间,对于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独立创新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妈妈的介入越多,孩子学习的兴趣就越低,发散创新的能力就越差。
  一位北京音乐学院毕业的男生,人长得帅气,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可谈了好几次恋爱,都以分手而结束,分手的理由几乎一样:男生幼稚得像个小孩,自己感觉像是他妈!
  这一切都源于男生从小的家庭教育,不管大事还是小事,父母几乎是360°无死角地安排好。
  小时候刚学会穿衣服的时候,缓慢而笨拙,一件衣服套了好久也没穿好,妈妈看不下去了,亲自动手,立马搞定。下次又是如此,三番五次,孩子便干脆躺在床上,等着妈妈过来帮忙,结果到了高中也穿不好一件衣服。
  孩子刚学扫地的时候,妈妈抢过扫把;刚学做饭的时候,妈妈抢过菜刀;刚学洗衣服的时候,妈妈抢过衣服。孩子只需做一件事:弹钢琴,当然是在父母的陪同下。
  孩子读大学的时候,本可以开始独立的生活,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但父母却觉得孩子不会照顾自己,来到北京与孩子一同生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独自做一件事,是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哪怕稍有危险,也不必过度紧张,战胜困难,也是孩子需要学会的一项本领。父母帮得越多,独立性就越差,依赖性就越强。
  我们常常容易轻视孩子的直觉和判断力,对孩子的想法或是做法不屑一顾,情不自禁便以智者的身份强势闯入,要么唠叨指点,要么代而为之,甚至横加干涉。
  然而,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聪明、更有潜力。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独自探索中,他们培养了兴趣、学会了思考、懂得了独立、尝试了创新,并将这些优秀的品质日积月累,积水成渊,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其实,旁观也是一种爱,一种更具智慧的爱。父母能做的就是替孩子扫除路上的危险,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摘自微信公众号“国馆”
其他文献
早年鲁迅为《死魂灵百图》做广告说:“介绍名作兼及如此多的插图,实为空前之举。读此书,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流社会情状,历历如在目前。但只印1000本,且难再版,主意非在贸利,定价竭力从廉。且只有150本发售……定购似乎尤应从速也。”  鲁迅还给自己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做广告道:“此书现经我以照例拙涩的文章译出。并无删节,也不至于很有误译的地方。印成1本,插图5幅,实价5角。鲁迅告白。”  鲁迅的广告,
期刊
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作者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他很讶异,问那对父母是如何培养的?  怎么培養的呢?根本没有培养。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两人又相爱,家里藏书又多,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书、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书、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没事的
期刊
□大款请客,很难忘记自己的主人身分。这一点,北方的大款尤其厉害。此时不露脸,何时露脸,此时不摆阔,何时摆阔?北方的款爷请客,嗓子一定很高,脸一定很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你不吃不喝是不给面子,你不说话就乖乖地听他说话。每上一道菜,筷子下去,粗话脱口而出。菜放进嘴里,立刻喊好。吃完了,高声喊结账,大声喊打折,一点儿也不含糊。北方人的豪爽,淋漓尽致地都显出来了。店主要是心太黑,宰得太凶,顿时趁着酒劲,
期刊
在北国,每逢过节的时候,金人都会赏赐徽、钦二帝一些好菜好饭,让他们打打牙祭。酒足饭饱之后,金人会要求宋徽宗以他著名的瘦金体写一些“谢表”,就是感谢信,感谢大金国的恩德。对于昔日的大宋皇帝来说,这无异于莫大的侮辱。然而此时,食不果腹的赵佶已顾不了许多,从前的狂放与傲慢荡然无存,居然卑躬屈膝地向金国皇帝大唱赞歌,所图的,不过是一顿饱饭。  拍马屁是一种语言贿赂,只不过赵佶由受贿者变成了行贿者。  漫长
期刊
鲁迅、胡适与钱穆,被称为民国时期知识界的柱梁,他们学贯中西,博闻强记,以高山仰止的成就,成了那个时代学界公认的大师。三位大师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与他们的天资与后天的勤奋有关外,也与他们嗜书如命般地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无人能企及的。他的读书观更是别具一格,大胆而又发人深省。鲁迅认为:“(中国文学)好的也离不了刺取
期刊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晚年。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  接下来,在夕阳的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的体魄和心态。  不要怕被周围人遗忘。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论平民百姓,或是帝王将相,最终都会淡出公众的视线。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退休后,喜欢文学的他推出了回忆录,这本畅销书不仅赚足了版权费,还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冷战历史的宝贵资料。  世界是自己的。  曾
期刊
“代价”,是经济学的一个名词,指购物的钱款,和获得经济效果所付的成本。亦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所作出的牺牲。因此,“代价”无处不在。  享受文明要付出代价:在城市生活,可以充分品味现代文化的瑰丽、高楼大厦的舒适、车水马龙的繁华,充分品味快讯快车快递快餐的效率、大协作生活的方便、现代化大生产的辉煌,但同时也得承受每天数小时上下班路上的拥堵、日以继夜的嘈杂喧哗、人际关系的浓淡冷暖、工作
期刊
这个城市有多少被你遗忘的角落?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一个画家受命去画他的城市,表现其中的繁华。画家画了一千六百多个人,各式各样的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官家的轿子出来,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一个小孩在路中间玩,他妈妈怕他被马踩到,惊惶地把他抱起。  还有一个画面,出现在画卷快结束的地方。一个做大官的人进城,前有开道车,后有随护。城门口有一群叫花子,其中有一个没有腿,做官的人回头看了他一
期刊
年轻的时候受苦是福气,老的时候受苦是悲剧。  年轻人身体好,不怎么生病,也不怕累,恢复又快,感冒发烧,扛一下就过去了。如果等到六十岁了,还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贫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轻时看病排队,这算什么苦啊?一边排队一边观察社会,没准儿还能写个小说;等到七十岁了站那排队拿药,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来吆喝去,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凄惨。  拿挣钱来说,不要看到社会上某些人通过非正常手段牟利快,就跟着改变。
期刊
跨界,是生活的新课题,有斜杠的人生,才是傲娇的资本。这话题先是从演艺圈挑起。一夜醒来,演员变成了歌手,变成了导演/制片/主持,变成了作家/画家/书法家/演说家,变成了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慈善家……百思不得解:老天已经给了你们颜值、身段还有大长腿,为何还要通吃世界,不让我们在海底捞一点?王宝强遭婚变时,有人说王导到了片场就蹲在一边落泪,大伙不知是劝还是哄。我才知晓,导演的门槛早已锯平,谁都能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