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向前冲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理念
  授课班级很特殊,是聚集了初三年级各班优秀学生的重组班级。人才济济,学生们的地位、所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会发生变化;新老师的授课方式和风格也需要磨合与适应;作为优秀学生被选拔到新的班级后,与原班同学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减少,有的学生产生了对原班同学、老师的背叛感,为化解这种背叛感产生的焦虑,学生们倾向于受潜意识支配而表现为对目前班级活动和师生的不适应。
  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活动设置宣泄负面情绪、接纳现状、调整认知等环节,以达到让同学们收拾心情,勇敢进取的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认识到目前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并且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把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降到更短。
  2.尝试与学会——通过活动,学会用主动交往的方法克服陌生感,迅速适应环境。
  3.体验与感悟——体验对未来充满信心,勇敢挑战环境带来的挫折而坚持前进的畅快感受。
  活动准备
  全班围成大圆而坐;制作课件;准备A3彩色纸1 2张。
  活动流程
  一、导入主题:画出心中的班级形象
  1.开场白(略)
  2.图说新班级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幅画,可以是一种动物,一种植物,或者是一些线条,一个表情等等,用你想到的画面来代表初三(15)班在你心里的形象,好吗?如果你觉得还不够了解我们的15班,请你画出原来的班级在你心里的形象也是可以的。开始吧!
  (环节设置意图及操作注意点:重组班级的学生往往会面临一些适应问题,其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些原因是潜藏于孩子们的潜意识中或是超出他们的分析水平的。如:不够信任新的老师、同学和不够了解新的班级规则;对自己在新班级里地位角色的调整不甚有效;无法完全合理地处理因结交新老师和新同伴所产生的对原有班级的背叛感等。他们无法清晰理智地分析出导致这些适应问题的具体因素,甚至都没法准确说出适应问题的客观表现。因此,常规的访谈或课堂提问的方式很难使这些适应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清晰浮现出来,不利于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探寻潜意识内容的方法,帮助师生了解适应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本课采用自由绘画和解读作品的方式。这些方式是个体情绪、情感的直接表达,无需语言参与,适用于探索语言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个体或群体潜意识内容,找到问题根源及解决途径。为打开思路,可以为绘画任务提供主题,考虑到本课谈及的情绪问题均与重组班级有关,所以拟“新班级形象或原班级形象”为绘画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解读画像
  1.学生自我解读
  师:我看同学们都画得差不多了,很多画都特别有趣,我想听听你们的解读,谁想先来说说看?
  图一作者解读:我们班看起来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可是我们内部的人才知道树干已经生长出一些不易被人发觉的蛀虫,如果我们一直沉浸于“最优秀的班级”这样的光环中洋洋自得的话,这棵树就会变得羸弱而毫无生机,最后还可能会死去。
  图二作者解读:我画的是一只巨鳄,鳄鱼是群居动物,个个又凶猛无比。如果我们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们将是一个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班级;相反,如果无法快速适应新的班级,沉浸于怀念过去,我们可能会相互形成威胁,内斗而死。
  图三作者解读:我们15班背负了学校巨大的期望,我们每一个同学也背负着家庭对自己的厚望。我们很闪耀,犹如塔顶光荣的星辰,因此,我们很紧张,担心猝不及防的跌落。
  图四作者解读:我画了一片星河,每颗星星都很闪耀,我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看不到自己应有的光芒。
  2.同学交互补充
  某学生补充发言:我很赞同画鳄鱼的那位同学所表达的意思,我画的是一对乒乓球拍和一支笔,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原来的班级里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一分一秒都不放过,但课余一定会抽出时间去放松一下,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打乒乓球,我还有一群球友,一放学就会飞奔去抢乒乓球台。我很怀念那些日子,也很担心在现在这个班级里不会再有那样的日子了。同学们一定会每时每刻拿着笔奋战在书山题海;就算我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再去打球了,想着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也玩不高兴。
  图二作者继续发言:同学你好,谢谢你跟我站在一起,我叫陈××,你不用叫我“画鳄鱼的同学”那么拗口了(全班大笑),我也喜欢运动,但不可能每天都运动了,不如我们约好周末一起如何?
  ……
  3.教师小结
  师:从分享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已经开始为新班级考虑的那份责任心,也看到大家想要在新学期取得进步而跃跃欲试的自信心,我还看见你们通过相互信任、主动表达爱好愿望并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了。(全班大笑)
  (环节设置意图及操作注意点:解读作品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呈现和宣泄消极情绪,并通过倾听来检视自己所受负面情绪影响的水平是否合理。同时,学生们的自由分享和交互补充能有效促进班级成员相互了解,促进新团体形成。本环节没有矫正和辅导的功能,所以教师不能对发言者的表达内容提出任何形式的质疑或指导,亦不能阻止学生相互的交谈和表达。
  同学们在解读作品过程中会讲出很多消极心理状态,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宣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师需要不带评判地倾听,并引导同学们倾听而不做出评判,目的是让分享者体验到被新团体无条件接纳从而对新团体成员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其次,不带评判的倾听有利于所有成员充分表达自己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这是宣泄的必要条件;再次,所有成员都会听到新同伴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从而检视自己的适应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调整,如有些学生一直认为在重组班级里自己的学业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焦虑情绪很严重,但听到许多别的同学也有这类顾虑时,自己的焦虑情绪会有所减弱,达到合适水平;当然,足够的分享空间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团体情感形成。   解读作品的过程反映出重组班级学生遇到最明显的问题有交往困难、怀念原班师生、在新班级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自信等。)
  三、团体工作阶段:写困扰,提建议
  1.写困扰
  师:大家表达了对未来学业压力过大、同学间竞争激烈、集体氛围还不够融洽、师生间还不够了解等现实的担忧,听了这些真诚坦率的分享后,我们可以冷静深思自己最近的困扰,是不是也聚焦于这几个方面呢?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在一起,你并不孤独!在二年级心理健康课上我们聊过,处理坏情绪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看清是什么事情引起了我们的坏情绪,找出来并搞定它!我想邀请大家把最亟待解决的困扰写下来,不记姓名,放心写出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学生奋笔疾书。)
  2.传阅字条,给出建议
  师:好,我看到大多数人都写好了,现在听老师的口令传递字条,动作慢一点,不着急——请把字条传给你左边第三个同学,然后前后排同学任意交换手里的字条,然后再传到左边同学手上。好,现在请大家阅读手里拿着的字条,并为字条上的问题思考一条合理的建议。可以与同桌讨论,请发言。
  班长:老师你好,同学们好!我拿到的字条是这样的“我觉得15班人才济济,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可有可无的人”有两层意思,一是“可有”,二是“可无”。这个决定权在谁的手里呢?在我们自己手里!如果我被同学们的光芒所埋没,这也是正常的,不用自卑,因为毕竟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我们班的最后一名同学也许会强过别的很多班级的第一名。所以,不要害怕你的光芒不及别人那么亮,默默努力就是了。不过,很多同学都愿意做到“可有”,在这个最优秀的班级里也能光芒四射,比如我,哈哈,那还等什么呢?我们一起像疯子一样,勇敢而坚强地去克服摆在我们面前和即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一起进步吧!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共勉:“要成功,先发疯,死皮赖脸向前冲!”(全班大笑)
  师:从大家的笑声和掌声中就可以听出来,咱们班长的发言深得人心,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建议都很精准。是的,事在人为,自己的位置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认可。颜老师在上高中的时候是个非常内向的人,从来不会主动跟老师交流。高考前夕,我拿着志愿表去征求物理老师的建议,他惊讶地说:“啊?你就是颜晓荣?我一直把另一个同学认成你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在老师心里的地位,当然也许你们想象不到,因为根本就没有地位,哈哈。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知道我高考物理分数吗?满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得到关注,不过,就算是得到的关注少了一点,也妨碍不了我们取得优秀的成绩,成为优秀的人。
  生:我很佩服老师,您能在完全被当成透明人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并取得好成绩,但我觉得自己是那种没有老师的鞭策就无法静心努力学习的人,越是光芒万丈,我越是学习得很开心,那么,我要怎样才能在新的班级里得到认可呢?
  师:哦?这还真是个问题,我太过默默无闻,一直跟你有同样的困惑却没找到好的答案,我也想听一听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老师,我觉得如果你主动去跟你的老师交流的话,他肯定不会把你跟别的同学弄混的。就算弄错了,也不生气,不郁闷,因为老师要记住的学生实在太多了,一次记不住也正常,你常常在他面前出现,他就会记住你了。
  ……
  (环节设置意图及操作点:本环节的意图有三点,一是通过深入分析,让孩子们练习“打败坏情绪的关键一步是找到触发情绪的具体事项并着力解决”的心理技术;二是通过孩子们相互听取别人的建议和为别人的问题提供建议的方法,引导他们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还不熟悉的同学和老师,理解是接纳的前提,如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同伴辅导”更有利于成员理解和接纳;三是提问者对建议者的正向反馈可以激发他们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扰的信心,也找到各自在新班级里的价值。
  这个分享的时间可以安排长一点,老师可以评价,可以加入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但注意尽量挖掘学生所提建议里的价值,如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抛给别的学生来回答。)
  3.PPT展示,环节小结
  师:大家的提问很精彩,给出了很多不同于我通过前期调查所得到的信息。
  PPT呈现:
  师:各位请看,这个症状表里的各项表现都被大家多次提及,可见一个真实的人在压力情境下都会表现出这些类似的困扰。因此,我们不需要为这些表现而感到焦虑,只需要相互支持解决问题即可。
  当然,各位的建议更是令人受益匪浅,你们教会我通过主动与人交流获取资源的方法,更令我感激的是我们都毫无保留地为同伴的困扰提供思考与建议,这份温暖让我有了足够的勇气在这个集体里去主动交流。关于如何“相互支持解决问题”,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点,你是如何处世的,你就会相信这个世界是怎样的。简单来说,如果我做一个热情而真诚的人,就有理由相信这个班级里的多数成员都是热情和可以信赖的;相反,如果你深信新的班级里所有人都是冷漠的,那是不是因为你也对别人的求助或者班级事务表现得漠不关心呢?
  第二点,班级兴亡,我有责。有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是天下兴衰与每个人都有关,而每个人都会用苛刻的眼光去看别的“每个人”是不是负责任了,但往往会忽略了自己也是“每个人”。与其把建设融洽积极的班级风气责任推给那些还不熟悉的同学和老师,还不如你就去做一个热情而主动的建设者。
  第三点,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人,这是著名的人际黄金法则。比如,一时心情烦躁难免出言不逊,我很希望被包容以待而非得理不饶人,那么我便可以去包容另一个因烦躁而语出伤人的同伴;当我拿到一份得分不如意的考卷需要安静深思时,那么我也可以假装没看到同桌失落的眼神和被藏起来试卷;我们伤心孤独想要安慰陪伴时,那何不主动去安慰和陪伴那个抽泣着的孤独背影呢?   第四点,沟通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高压下的人们都会神经过敏,我上初三时曾因为闺蜜不肯让我共用台灯加班复习而与她冷战一年,直到中考结束。后来提起此事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对方都曾多次希望和好如初,但谁也没能主动沟通去重修旧好。好朋友尚且无法看穿彼此心意,我们这些因为班级重新组合而相遇的同学,更是需要通过沟通来彼此了解。
  (环节设置意图与操作注意点:呈现课前调查的症状表是作为上一环节“传阅字条,给出建议”的小结部分。因此,症状表里所列举的问题基本上被孩子们提及并讨论过之后,才是PPT呈现症状表的恰当时机。因为已经分析和讨论过了,呈现过程中不再分析讨论,只是注意“正常化”,告诉学生这些症状都是正常的。让孩子们理解这些表现是普遍存在的,避免出现“为症状担心而引发新症状”的二次伤害现象即可。)
  四、团体结束阶段:折纸鹤,解心结
  师:班级重组像是一把双刃利剑,我们享受着优势资源的同时,也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老师手里有一张纸,完整而无瑕(为完成的作品较大利于展示,选择一张完整的A3纸,彩色为宜),可生活并不总是如此,我们随时会感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憾。缺憾无处不在,就像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去熟悉新的老师、不得不与原来的好友暂时分离、不得不抛弃原有的光环重新做个普通人、不得不离开舒适区去追求更大的目标并承受更大的压力……(每列举一个缺憾就随手撕掉纸的一角,所列举的缺憾尽量与前一环节所呈现的症状相符)生活这张纸看起来会千疮百孔,完了,如此狼狈,还如何成功?(展示被撕过的纸)我想请同学用我手里的这张纸做一只纸鹤,有谁愿意帮我?(随意寻问学生是否愿意提供帮助,有些人会因为不会而拒绝,也有人会愿意帮忙,请一名不会的同学上台折纸,带领台下的学生为台上的同学作指导,直到完成作品。作品选择应稍有难度,估计班里有一半同学会为宜。)我们终于完成了,用那张看起来缺憾很多的纸,在大家的努力下,做成了一份漂亮的作品。我们邀请被我硬逼上台的同学发表一下感言,我非常好奇整个过程中他都想了些什么。(学生们坏笑)
  学生分享:开始被叫上来的时候我非常不愿意,甚至有些讨厌明明知道我不会还要请我的老师,我很尴尬,我脑子里一直想着自己会出丑。可是在大家的指导下,我能一步一步地完成,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听取大家的指导并笨手笨脚地操作,根本没有再关注我的面子和情绪问题。还好,总算是折好了,谢谢你们的帮助。
  师:一张不完整的纸,加上一个完全不会的人,还有一群出谋划策的同伴,再加上一个逼着你们不放弃的令人讨厌的老师,这节课终于结出一个美好的果实——这只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汗水的纸鹤!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如果真的存在一些障碍的话,这些障碍并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们内心对未知的恐惧,对假想失败的担忧。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中山校初三年级的骄傲,我们不做杞人忧天的蠢事,我们卸下恐惧忧虑,轻装上阵,为成功寻尽良方!
  (环节设置意图: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意识到根本不存在完美而无缺憾的人生境遇,而缺憾并不足以阻止我们努力前行。坚定信念,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寻方法。)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要是在去年校运会之前要求李林去完成某项任务时,她一定会对你说——“我不行”;而如今,她更多时候会对你说——“我试试”,这个蜕变源于去年的校运会。  去年校运会之前,我这个班主任对李林的了解较少。因她平时既不爱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在各种活动中表现也不突出,成绩中等,遵规守纪,一年以来,我没有从科任老师那儿听说过对她的任何评价。  在校运会报名时,体育委员小周向我反映,李林在女生中体育很不错,但她没有报
期刊
记得刚接新班没几天,学校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为此,我请班里的每个孩子朗读一段课文,有一个文静、沉默的小女孩读得认真,又有感觉,声音很独特,引起了我的注意,就请她当领诵。后来知道她叫张琪,各方面并不突出,因这次活动,她变得特别用心,成长为班里的优秀生和班干部,让我看到了中等生上升的空间和潜在的能力,我开始关注并尝试挖掘中等生这座“宝库”。  喜欢张鹏辉,是从他的作文开始的。虽然他学习不突出,总是记不住
期刊
班级议事,因为参与者众,为集体知情、集体讨论和集体决策的一种民主化班级管理机制,所以在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面临很多困难。本文结合一组案例,谈谈班级议事的具体组织问题。  一、班级议事的组织架构  班级议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班级议事,通常指的是针对重大班级事项的民主商议与集体表决。而广义的班级议事,则把涉及班级事务的全方位、全员化管理,都纳入这个民主化管理体系。这时的班级议事,其实成为班集体内
期刊
上晚自习,实习老师跟我报告,说班上的李东东(化名)醉酒不省人事。我赶回班上,安排好学生,把李东东送往医务室。随后,我给家长打电话,校医说,李东东也许要去医院做洗胃治疗。  回到教室了解情况,原来,李东东和皮冰的初中同学从香港回来,下午他们一起下馆子,后来两人就开始喝酒,一喝就喝高了。看到我责怪的眼神,皮冰讷讷地说,李东东一直到教室人都好好的,谁知后来会发作得这样厉害。  经过思考,我决定向学校上报
期刊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教师选择一星期中的某一天作为教室无声日。在这天的课间和中午,学生不允许在教室里讲话,如果需要与同学交流,就跑到教室外面。我正纠结于班级课间过于吵闹的问题,遂琢磨着把无声日纳入班规。  先征求班干部的意见,讨论是否有必要实行。班干部表示支持。周五,班级群议新规。  “五天里选一天?叫我五分钟不讲话还行,一天我做不到。”“是不是上课也不能讲话?这样最好,不用回答问题了。”
期刊
“吴希,跟我到办公室去。”下午放学后,我气鼓鼓地站在讲台上“发号施令”。其实,怪不得我生气,这次考试前,我在课堂上一遍遍地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各种类型题的做法,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复制给孩子们。那几天,我的嗓子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疼得咽口水都很困难。所幸,大部分学生考得都还不错,毕竟考察的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大的方面,这点让我颇感欣慰。可是吴希竟然连及格的分数都没有拿到,这简直太让我失望了。看来,
期刊
2014年11月,《班主任之友》高峰论坛盛况空前,下午的话题是《立场的对话——不同语境下的班级管理》。  一看话题,我就想起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边是班主任,一边是校长或德育主任,面对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有的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在学校里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各自该有怎样的心态、怎样的选择?只怕三言两语说不清。
期刊
善待学生的“厥词”和“阔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与不解,鼓励学生针对班级管理的措施、方法、效果,大胆发表不同看法,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我鼓励学生吐槽,从林林总总的学生吐槽中寻找班级管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开展班务工作,勤练班务管理“点穴神功”,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接纳学生吐槽,让班务工作更有针对性  我班上的学生建有四个QQ群,四个群都是学生自主
期刊
某天,与孩子们说到“爱”。马上有孩子“刁难”我:“老师,我们和你的儿子,你更爱谁?”我眼不眨,脸不红,心不跳,毫不犹豫地说:“更爱我儿子!”问话的孩子瞬间沉默。看得出,孩子眼睛里热情的光芒暗了下来。我淡淡一笑,说:“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老师是人,是母亲,不是神。不过,我要诚实地告诉你们,只要进了教室,眼里、心里,装的都是你们。此时,儿子被我屏蔽了。因为我知道,彼时,他正装在他老师的
期刊
沙老师的《与家长相处二三事》细细读来,感同身受。班主任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紧张孩子的学习是必然的,过度则弊大于利,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家长的动机,做好因势利导,注意沟通的技巧,会化解很多矛盾与不愉快。  沙老师提到“小蕊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在孩子的情商方面,家长从不过问。”沙老师甚至邀请小蕊的家长走进班会做典型发言。我认为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