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则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阅读训练】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3.选文【甲】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4.根据选文【甲】【乙】,分别概括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5.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选文【甲】【乙】的内容加以阐述。
  (二)
  【甲】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习惯说〔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zh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阅读训练】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甲】文“予(周敦颐)独爱莲”,“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4.【甲】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乙】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答这个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1)命名(2)意趣、情趣(3)离开(4)更改(5)这
  2.(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2)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3.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自号“六一居士”的原因:家有六个一: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老翁一人。
  5.在滁州时,与民同乐;在颍水之上,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
  (二)
  1.(1)多(2)更加(3)少(4)应当、应该(5)踩(6)告诉
  2.(1)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父亲)看了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3.示例: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決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颐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4.【甲】托物言志。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  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领导和同事祝贺他: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5分)  【原文】  赴约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晓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相框。晓霞头稍稍歪
期刊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技巧点拨】这段颁奖辞运用对偶、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及指示代词“这一战”“那一晚”,精练地概括了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的事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张定宇心中那份责任与担当、职责和使命
期刊
(一)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①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
期刊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达克效应”揭示了无知给人类带来的诅咒,并告诉我们: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互联网的发展,让“达克效应”越来越放大……  威廉·庞德斯通剖析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变得越来越无知,怎样跌进了“达克效应”的陷阱;其次,通过覆盖全美的调查和研究,以大数据的形式揭示了知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告诉大家学习哪些知识可以让自己更富有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两首散文诗,一首是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冰心的《荷叶·母亲》,虽偏散文体,但实际上文章的线索一点都不散。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梳理全文的思路、内容、情感和人物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大体内容。  《金色花》以时间为线索串起全文,在每个时间节点可分析“妈妈”和“我”所做的事、事件背后体现的人物特质及母子之间的互动,这是第一张图表;《荷叶·母亲》则以作者的心情
期刊
司马迁非常景仰晏子,他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如果晏子活在世上,只要能够追随晏子,司马迁愿意为他拿着鞭子赶马!  但如果看过《晏子春秋》,再读《史记·管晏列传》,会发现司马迁写晏子时用笔非常简省,这是为什么呢?  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此有一段解释: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
期刊
【導语】人生就是一次次跋涉,会沐浴阳光,也会遭遇暴雨。其中,等待我们的是痛苦的蜕变。不惧怕,才能走得更坚定;不放弃,才能笑得更灿烂。活成一束光,照亮脚下的路。  【选读一】  蓝天上的一株草  石兵  那是一株与众不同的草,碧绿葱翠,自内而外蓬勃着生机,露珠没有压垮它的腰身和头颅,凉风吹过也只能让它微微点头。  林小乐的家在高高的山上,每天上学放学他都要走一段长长的山路。山路弯弯,处处都有林小乐的
期刊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所给材料的主旨。主旨明确了,选材立意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呢?  方法1:抓议论句  如果所给的是叙述性的材料,可以通过抓议论句的方法来把握其主旨。请看下面的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諾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评选委员会一致认为:其奖得主,实至名归。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
期刊
【知识梳理】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相关的知识点。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通常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