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化疗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近期对NSCLC亚型(主要是肺腺癌)基因的描述促进了NSCLC的靶向治疗的发展,改善了其无进展生存期,尽管如此,最终患者都将面临复发、死亡.本综述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提高那些对靶向治疗敏感的常见驱动基因改变为阴性的NSCLC患者的生存.同时也应测定其他不常见的驱动基因改变,如HER2和BRAF的突变,以帮助患者在化疗前制定靶向治疗.普通化疗后患者存活时间短,中位生存时间少于1年.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但个体化化疗是一种试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方式.为了证实其作用,西班牙肺癌研究组(Spanish Lung Cancer Group , SLCG)进行了一项个体化化疗的Ⅱ期临床试验(NCT00883480),结果显示, BRCA1-A复合物中的RAP80可以影响接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的BRCA1低表达患者的预后,以及接受顺铂/多西他赛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BRCA1中或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我们目前也正在进行一项前瞻性Ⅲ期试验,比较在转移性NSCLC患者中非个体化的顺铂/多西他赛化疗和个体化化疗治疗的差异(NCT00617656/GECP-BREC).此外,在SLCG的支持下,一项平行Ⅱ期验(ChiCTR-TRC-12001860)也正在中国(BREC-China)进行.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系东亚国家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高发恶性肿瘤,这些地区常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癌的发生与慢性肝炎、肝硬化高度相关,西方国家则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癌是第3位致死性肿瘤疾病,全世界每年新增肝癌病例62万以上,而我国占约60%.高发人群为30~ 50岁青壮年,男多于女.肝癌由于无特异症状,较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在我国,肝癌表现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绝大部分合并明显的肝硬化;二是80%的患者就诊
期刊
细胞因子网络分泌的失衡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发展中,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着核心作用.细胞因子分泌的多少与其基因多态性有关,其对GVHD的临床早期诊断以及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就GVHD相关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是一大类对干扰素起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的统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而行使其抗病毒、应激、免疫调节功能.事实上,许多IRF对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肿瘤发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IRF在肿瘤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目的:临床试验很少将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确诊肺癌的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年龄超过65岁.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特殊人群的肺癌患者探索出一种针对性的方法和试验手
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统计资料显示肝癌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第5位,5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我国,其病死率在各种肿瘤中排第2位[1].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术依然是治疗肝癌除肝移植术外的首选、最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2].然而,在肝脏外科的技术日渐成熟,依然还有一些患者在手术非常成功的情况下,术后却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最终因术后肝功能衰竭而死亡[3]。
期刊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基因-1195 G>A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国北方汉族IS患者21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