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二号煤矿: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保矿井长治久安,济宁二号煤矿积极探索“文化建矿、人才兴矿、科技强矿”之路,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柱,初步建立了“以本质安全为核心,以塑造本质安全人为基础,以构造本质安全矿井为方向,阐述在哲学上如何认识本质安全、在管理上如何推进本质安全、在行为上如何实施本质安全”为基本内涵的安全文化体系,开始了打造本质安全矿井的安全文化创建之路。
  
   精雕细琢,整合安全文化要素
  
  2005年,公司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全面回顾安全文化的历史,分析现状,提出了“整合安全文化要素,提炼企业安全理念,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思路,概括、提炼了符合实际的安全文化要素,汇编成《安全文化手册》发到基层。使基层单位有了明确的安全教育标准。
  “人本”安全,重在管理,公司结合矿井实际,提出了有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纲领:平安矿井,幸福人生;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无“三违”,无隐患,无事故,并提出了8大安全观:人是本质安全建设的主体;“我”是安全的主人;自觉是安全道德的标尺;事故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系统科学,创新提升;安全是生产的前提;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企业根本的效益。公司体会出以下安全理念:思想技能并举,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人与环境相宜,共创共享;创新科技装备,完善人机系统;依法治理,规章落实;反复抓,抓反复。
  上述理念,填补了建矿以来安全教育“有实践,无理论”、“有方法,无指导”的空白,成为安全教育的理论指针、日常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以及员工安全防范的必备工具。
  
  千方百计,搭建安全文化平台
  
  把员工自主参与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人性化方式构筑富有人情味的安全平台,是安全管理直指人心的手段。
  
  (一)情感教育,搭建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二号煤矿在搭建安全教育平台时,将安全管理通过情感教育形式“输入”每个人的头脑,转化为日常工作行为规范。一是成立企业文化宣讲团,聘请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加强对安全文化的普及教育。二是利用电视台、广播站、《济二矿讯》、济二矿局域网等宣传平台,进行安全理念教育。三是开展员工下井前“安全宣誓”、班前询问等活动,提醒下井员工:“如果你没有休息好,如果你精神状态不佳,如果你不能保证今天按章作业——请你歇一个班吧!”让员工脑海里回荡着“安全”二字,牢记对家庭、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四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矿工区和采掘楼设置了多幅安全文化牌板;在灯房走廊建成了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大巷休息室等地设立了安全文化宣传栏;在候罐厅、班中餐食堂、候车厅等处设置了大型电子显示屏。置放充满人情味的安全警示语、警示牌,安全哲理小故事、安全生产系列挂图等,使安全教育举目可见,侧耳可闻,随时随处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力灌输和视觉冲击。五是开展安全用语征集活动,每月一评,把好的安全用语集中在虚拟网上,进行手机短信发布。
  宣传教育让职工看得见“安全”、听得清“安全”、脑子里时时想着“安全”。有的职工说:“每天上下井,读着温馨的安全寄语,看着美丽可爱的家园,我就会想到,安全生产,责无旁贷。”
  
  (二)家庭文化,搭建安全亲情平台。
  “亲情、友情、爱人情,情情系安全”。贴心的话语,亲情的关怀,赋予了安全工作新内涵,使生硬枯燥的安全管理变得情理交融。家庭文化形成的亲合力在安全教育方面是其它方式都无法取代或比拟的。
  济二矿领导围绕“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生命”的主题,干了几件事:在生产区队会议室里悬挂“全家福”,并留有妻儿的安全嘱咐。员工们在“全家福”前上下班,在“全家福”旁进行安全宣誓,夫妻、父母、子女、姊妹,声声叮咛,句句嘱托,让割舍不下的浓浓亲情时刻提醒着员工,让每一位员工切实感到安全与亲情的亲切融合;定期组织女工干部和家属深入井下最艰苦的地点,了解现场作业人员状况,送去关心和温情,嘱咐井下员工按章作业,现场演绎“协安情”;为员工过生日、送警句、开恳谈会,抓住时机,向员工宣传安全思想,送上谆谆嘱托,使全体员工在浓厚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与职工和家属“零距离”对话,答疑解惑,统一思想和行动。矿女工委员会定期开展创建“安全幸福家庭”、“创三无、争三优”竞赛、“周周安全直通车”班前演讲、安全进社区活动。“一切家务服从安全,家庭教育突出安全,家庭成员心系安全,家家为安全做贡献”。
  这些做法让员工自己认识到,“只有对生活和生命的真挚热爱,才不会把安全当作儿戏,不会漠视生命的价值。”公司奉行 “最宝贵的财富叫健康,最基本的权利叫安全,最深情的爱叫责任”,时刻体现着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关爱。
  
  全力以赴,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科学管理治形,文化管理治魂。济宁二号煤矿坚持“严”字当头,全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以“控制全过程,班班达标准”,坚持动态检查,检查动态,用精细管理让每一位员工每时每刻的作业都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实行工程质量“承诺制”、“终身制”,将“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细节成就完美”等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安全管理和员工行为中,转变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在“事故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观念指导下,用“三无”竞赛狠抓安全落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生产管理极限挑战,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工资分配办法、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和安全包保协议制度把安全效果作为考评业绩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矿与区队、区队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层层签定安全协议,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在全矿扎实开展安全会战、质量标准化竞赛,狠抓“一通三防”、针对现场安全管理等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实施预防、治理,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深、严、细、实”的方向发展。
  三是针对水、火、瓦斯、顶板等地质条件差、灾害威胁严重的段面,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配置,加大安全投入,组织科技攻关,推进安全技术装备、生产工具装备、安全设施和各类保护不断升级。扎实推进“管理、培训、装备、科技、文化、人才”工程, 2006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改造、主井数控技术改造、井下供水系统改造、防灭火系统改造、井下快速行人系统、辅助运输信集闭系统、作面局部高温治理、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同时做好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液压支架研制、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监控等研究,加大生产安全事故中不安全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索其内在动因及事故发生规律,构建有效的控制保障体系。
  四是在全面强化管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2005年,公司制定下发了《济宁二号煤矿关于建立现场急救制度的安排意见》和《关于建立“现场联合专盯”安全、生产、质量预防控制体系,筑牢安全防线的实施意见》等50余份安全管理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正职工班长抓安全、副职工班长抓生产,切实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初步建立起群防群治、专兼结合、防控并举的安全、生产、质量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生产作业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使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安全技能明显增强,井下文明生产蔚然成风,矿井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今天的井下,跟班管理人员勤于职守,作业现场一班一清,环境干净、整洁,现场材料、工具码放整齐,实现了有台必有栏、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的安全保护措施。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作业和技术措施,“创文明峒室”,“精品头面”的竞赛活动如火如荼,井下大巷达到了盖板齐、轨道平、管线直、环境整洁。
  “安全无小事,实践集大成”,济宁二号煤矿将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丰富安全文化内涵,拓展安全文化外延,以“零事故”、“零工伤”为追求方向,提升矿井品位,建立起矿井安全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合叙"与"互文"是古汉语中两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前者,是因体例需要,为尽量简省文句而运用;后者,是为上下几句(多为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对称,增加文章
期刊
新学期一开始,笔者作了一项调查。调查是针对以下四个问题的:  一、你理想的语文课应怎样上?  二、你理想的语文老师是怎样的?  三、你喜欢独立思考还是与他人交流?请说明理由。  四、你喜欢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还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提问?请说出真实的想法。  调查情况如下:  针对第一个问题“你理想的语文课应怎样上”这一问题。主要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理想的语文课应是民主、和谐、自主、开放的语文课
<正>~~
期刊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一种生动的情感氛围,对学生动之以情,不仅能诱发学生求知欲,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创造意识。倾心投人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语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以疼痛最为常见.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紫草烫伤膏为我院协定处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烫伤面积为15%左右的Ⅱ度烧烫伤,疗效显著.现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及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萬树梨花开”的局面。它作为为我国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主要阵地,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而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就业、择业等一系列环节的实施,因而中职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