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文章须“养气”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大儒程颐曰:“孔子,天地也;颜回,和风庆云也;孟子,岩岩之泰山气象也。”此话让人想及孟子的“养气说”,也自证了“养气说”的效用。不仅如此,孟子“养气说”还涵养了汪洋恣肆的道德文章,影响了华夏千百年的文风文气。可谓“大哉孟子浩气壮,养气方有好文章”。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集义养气是孟子的发明,称得上是他的独门绝技。“养气”,是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便会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说大人,则藐之”(《尽心下》),气概非凡,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情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孟子把这种“气”用于 “立言”,而成洋洋大观。《孟子》一书气曰浩然,便是明证。
  实际上,养气之道,自孟子之前,不明;自孟子之后一千年,也不明。直至韩愈、二程和三苏父子才将孟子的養气论真正发扬开来。韩愈和三苏父子既是大政治家又是大文豪,承袭孟子的养气说自然在道德人格与文章修养上用力,从此中国文坛如沐春风,有了源头活水,开始气象一新。
  韩愈可谓是孟子真正的知音。唐朝伊始,人们有意识地反对“彩丽竞繁,而寄兴都艳” 的作品,诗文领域兴起了复古运动。到了唐中期,居于文坛泰斗之位的韩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志于恢复“道统” 和 “文统”,以拯救士节和文风。韩愈对孟子“养气说”别有慧心,他提出“气盛言宜”说,首次把孟子的“养气说”融入古文理论。 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者皆宜”,“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答李翊书》)。韩愈这里所说的“气”,就不单指人的精神气质,而是指构成文章内在的一种气势:行仁义就是集义,集义才能养气。由于文章的气势充沛,即“气盛”就可调节文句的长短、声调的抑扬变化。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创作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得心应手。
  就“养气” 方式而言——韩愈强调 “气” 是后天不断培养的结果。韩愈认为要达到“古之立言者” 的高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而要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这也正是韩愈本人的切身感受:文章发源于道德,不是临时苦心织绣而成,修得包罗天地的胸襟,酣畅淋漓的文章才可能涌于笔端,妙手偶得。由此可知,韩愈已得孟子神韵。
  由此可见,诗书——道德—— 气势——文章,是韩愈所表述的一个写作的公式。他重道是为了重文 ,蓄道德然后能文章是韩愈“读孟”的根本指向 。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以“道德修养” 为底蕴,以“艺术修养”为基础的“气”。以道德修养为底蕴的气,使文章气骨刚健;以艺术修养为基础的气,使文章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由此,我们也许会明白为什么韩愈能“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苏轼语)了。
  韩愈之后,中国古代文论有了新的风景线。孟子的“养气说”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实践。宋儒主张以读圣贤书和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在信中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chèn)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xiàn)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苏辙是说,自己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孟子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大地的豪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天马行空,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苏辙在此明确指出了文章是由“气”形成的,强调了作者的外在阅历,强调了“养气”对写作的作用。应该说这是苏辙在文艺创作史上的一大贡献。他的“养气说”不仅指出了养气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还进一步指出,人的气质是可以通过修养来取得的;写文章不是单纯靠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就可以解决的;文章是作者气质所表现的形式。我们从中可知,不论是思想修养也好,精神气质也好,还是文章的内在气势也好,都涉及到了作者的修养问题。
  自宋以后,学文养气之道开始蔚为大观,渐成共识。元代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说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已对养气习文颇有心得。清代邵长衡又言:“古学文者必先浚文之源,而后究文之法。浚文之源者何?在读书、在养气。”读书深,才能养气足;多读书,才能养其气。
  至此,孟子的“养气说”全面化入文章之道,并实现了理论上的跃升,于是我们听到了孟子之后的空谷足音。
  为文如何养“气”?自孟子之后历代文章大家都有尝试和心得,综而概之,有以下途径可循:
  一、寡欲养气
  写作是一种养气功夫,必须虚静自然,清心寡欲,使身心达到高度谐和。正如刘勰所说,“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刘勰强调在写作时节制欲念,使之神清气爽,才能渐入佳境。元代陈绎在《文说》中也提到:“养气之法,宜澄心静虑,以此景此事此人此物默存于胸中,使之融化,与吾心为一,则此气油然而生,当有乐处,文思自然流动充满而不可遏矣。”是说写作需要充沛的精力,在澄心静虑之后,气韵自生,文思泉涌。
  二、集义养气
  在儒家看来,仁义道德是人生命的主宰。孟子 “浩然之气”要用道义来养,如做了不道德、不义的事,就会泄气;只有一贯做着合乎道义的事,才能养出这种正气。诚如明代宋濂所说:“圣贤之心,浸灌乎道德,涵泳乎仁义。道德仁义积而气因以充,气充欲其文之不昌,不可遏也。”清代魏禧在《宗子发文集序》中也说道:“养气之功在于集义,文章之能事在于积理。”认为“养气”重在道德意志的修养。
  三、积学养气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陶冶作家的性情气质。曾国藩在《家训》中说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便是禀赋、气质、學养不同所致。因此,学文须读天下好书,厚积薄发。
  四、出游养气
  古人有言:“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为文必须走出书斋,游览名山大川,得山水之灵,实现由外向内的蜕变。李白二十五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几乎漫游了大半个中国。杜甫从二十岁起,便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壮丽河山。两位诗圣的实践与苏辙强调的“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不谋而合。
  文章有法,文章亦无法。孟子“养气说”化入为文之道,是规律使然。今天,观古今之变,探文章之道,意在吐故纳新,只有把孟子“养气说”存乎一心,真正读懂弄通,知行合一,才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哉孟子,伟哉浩然,得此法宝,令人禁不住闻鸡起舞、洋洋万言乎!
  作者简介:胡南南,汉族,籍贯:山东省邹城市,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文物局,学历:本科。邹城是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作者从多方位研究儒家文化与孟子思想。
其他文献
《失孤》讲述了一个寻觅的故事。相比于同类型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失孤》有意弱化了人物间的冲突,也减少了许多戏剧化的设计,但尽管如此,本片的情感仍旧非常饱满,它并不是以刻意营造一个结局而在向观众传达什么,而是把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地摆在了观众面前,使观众看到了每一个人物的心灵归属,并主动接受了他们,亦自然而然地为之动容。而本片便是利用了“沉默”这一形式作为催化剂和载体,来将人物的情感波澜和心灵归属准确
期刊
【摘要】:地处四川省甘孜州北部的甘孜县,孕育着甘孜县独特的文化,人文景观,而坐落在踢踏舞之乡的德贡布见证了甘孜从元朝到现在的历史变化。  【关键词】:甘孜;汉人寺;德贡布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也是与日剧增。而作为康北地区甘孜县的地标性的古建筑之一德贡布的修复和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了。然而保护古建筑应从硬件的软件两个方面入手,而对德贡布的修建史这一块的研究
期刊
【摘要】:为了测定不同年龄段人群平路行走、上下坡行走、上下楼梯、坐下起立、时足底压力的变化,建立人体步态行走数据库。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压力值;压力点  一.设计方案及传感器选型  压力鞋垫作为测量足底压力值及反映足底压力变化曲线的一种装置,为确保其精确度其各部分皆为定制尺寸,本体结构如上图所述,最上层为泡沫鞋垫层,放置在鞋子底部时不易左右滑动,且测量足底压力时与脚底板直接接触,舒适性较好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新闻标题的翻译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并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经济学人》杂志中涉华新闻标题翻译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功能加忠诚;新闻标题翻译;翻译方法  一、引言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李良荣, 2001:24)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闻盛出不穷,但无论是国内新闻还是国外新闻,报道模式都比较相近。例如,新闻
期刊
【摘要】:《木木》一文通过凝练谙熟的象征手法,将俄国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温柔却有力量。  【关键词】:劳动人民;封建奴隶主阶级;盖拉辛  (1)盖拉辛象征着广大的劳动人民,最有力量却又最温顺。  盖拉辛是典型的俄国劳动人民的形象缩影,勤勤恳恳,性格顺服,游刃有余  的胜任着自己的工作,却甘心情愿的承受着奴隶主的巨大压迫,逆来顺受的忍耐着封建农奴主对他人格的蹂躏和践踏。他做事很
期刊
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式样,从最开始南宋时期仅发展于诗文领域,到明万历年间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体裁,到清朝末年归于消歇,中间历史数百年之久。本书以明清的《文选》评点著作为研究对象,对现存的诸家《文选》评点著作进行了缜密的汇集、探讨和研究,成果斐然。  对于《文选》评点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仍处于起步阶段。较长时期内学术界对《文选》评点多持批评态度,以其目的多是嘉惠初学,为士子科举之助而贬抑其没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帮助人们不断地挖掘出海量价值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秘书作为领导的“左膀右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地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是秘书在新时代下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数据;秘书;信息获取  大数据给各行各业带来翻天覆地的进步。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数据,得数据者的天下。以数据规模大、种类多样、处理速度快
期刊
【摘要】:在主观式叙事的电影剧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许多镜头的出现不是建立在主线人物的主观视点上,而是以客观的、全知的视点来完成主观叙事的。它具体是怎么安排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些除主线人物视点以外的视点?这种视点出现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不是在主观式叙述中,出现了人物视点错乱的情形?我对此类视点的出现做以下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也结合我的创作,对此类视点出现的依据进行更加具体
期刊
【摘要】:冰心倡导“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其创作的主题。她以一颗纯美的童心,崇尚自然,赞扬母爱,她的诗文无不体现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冰心“爱的哲学”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諧共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冰心;爱的哲学;渊源;体现;当下意义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爱的哲学”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包含了母爱、童真
期刊
【摘要】:《西游记》这部小说在中国家喻户晓,电视剧、电影也多次从其中取材。吴承恩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壮丽的神话史诗,也引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和解读。  通常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富含反权威的因子,因此在古代列为禁书,对于取经队伍的来源考据,我们课上都已经涉及,这里不再赘述。我这里从民间得到了几种观点,对《西游记》这部奇书,剑走偏锋,从奇妙的角度切入,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名著;《西游记》;解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