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按照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求,《普通钳工》是新的课程体系中机电、数控、机械等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对此课程标准的制定,笔者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普通钳工》 课程标准 制定
在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指导下,各级学校开展了专业课程改革,在合理确定了机械、机电及数控等专业等课程结构的前提下,对钳工专门化方向的《普通钳工》课程标准的制定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成
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笔者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或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包括零件的测量、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提高普通钳工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中级钳工资格证书要求。
2.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钳工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达到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的相应要求,胜任各企业中钳工工作需求。职业能力目标达到: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钳工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能够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合理选用常用计量器具;会各种钻头的刃磨方法;能较熟练使用划线工具进行划线、选择基准及划线时工件安置;具备锯、锉、钻、锪、攻螺纹、套螺纹等操作技能,具备一般工件的钳工加工技术;能够正确履行钳工岗位责任,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和各项要求。
二、科学设计教学思路,精心编排教学内容
1.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对普通钳工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小锤子的加工流程,以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普通钳工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三大项目进行组织教学,总课时安排为580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项目一:钳工操作准备,项目二:基本件加工,项目三:组合件加工。第一项目共分两个模块,模块一为适应工作现场,第二模块为钳工识图。通过学习达到的学习目标:认知钳工场地的基本概况,熟悉钳工常用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安全生产意识;认识游标量具、千分尺、百分表的结构和其刻线原理,会用常用量具进行测量;正确识读零件图。工作任务有:学习工作场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会使用、保养台虎钳;认识钳工常用工、量、刃具;认知场地与设备:钳工车间及其设备;识读常见钳工图纸。
项目二为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共分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攻、套丝六个模块进行,所有模块的学习,围绕小锤制作,最终完成小锤制作任务。以锯削、錾削、锉削模块为例:
(1)模块四:锯削,参考课时36课时。
①学习目标:学会锯削的基本操作,会锯削各类不同材料、形状的工件。掌握锯子的种类、工作范围、认知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正确选择锯弓、锯条。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锯削去角方铁;任务二:锯削燕尾板任务;任务三:锯削小锤毛坯。
③相关实践知识:工件安装、起锯、锯削姿势、锯削速度、锯条质量、锯弓选择、锯削安全操作规程。
④相关理论知识: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
⑤拓展知识:锯削圆管、簿料、深缝的方法。
(2)模块五:錾削锉削,36课时。
①学习目标:熟练使用平锉、圆锉、三角锉、扁錾、尖錾等工具,学会对各类加工工件的錾削、锉削操作,懂得正确锉削、錾削的方法。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燕尾板平面的锉削;任务二:方孔的錾削;任务三:小锤的锉削。
③相关实践知识:平面锉削的操作步骤、锉削和錾削工具的正确使用、錾削、锉削的正确姿势、工件夹持、锉刀选择及使用方法、刀口尺的正确使用。
④相关理论知识:锉削工具、錾削工具的材料要求、特性及錾子的类型、锉削检验。
⑤拓展知识:錾子的热处理过程和方法。
项目三为组合件加工,参考学时274学时,学习目标为:能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会综合运用普通钳工基本技能;能对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会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会螺纹副加工;会圆柱销、圆锥销的配作加工;能安全文明操作;达到图样加工要求。主要任务有:(1)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分组分析、讨论加工对象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拟定加工工艺路线;(2)组合件的配作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现场认识间隙测量工具;(3)组合件配作加工方法练习,配合副的误差调整;(4)螺纹副加工现场运用攻丝与套丝加工方法进行螺纹副加工;(5)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销的认识,运用钻孔、铰孔等方法进行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相关理论、实践知识有:组合件的加工工艺,普通钳工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螺纹副加工,圆柱销、圆锥销配合加工,安全文明操作。
三、集思广益编写教材,规范教学要求
1.教材编写。
为适应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结合普通钳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项目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精选加工件,如小锤、凸凹体锉配、圆柱销、螺纹副等,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机械制造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应符合国家最新的机械制图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制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贴近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教学要求。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小锤和凹凸配)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合理选择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整编,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精选钳工制作技术的加工实例,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建议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室相结合进行,通过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和学生边学边操作相结合的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学练结合过程中掌握普通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具备划线、面加工、孔加工、攻丝与套丝加工、组合件加工等零件加工的职业能力。
(3)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4)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景,加强操作训练,紧密围绕各活动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6)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钳加工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四、努力完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评价
1.基本要求。
钳工车间:立式钻床、切割机、磨刀机、台钳50套及与之配套的工具(各类錾子、各种型号钻头、划线工具、划线台、划线方箱、划针、划规、样冲、金属刷、手锤、扳手、起子)、刀具(锯弓、锯条、各类锉刀)、量具(游标卡尺、量块、塞尺、钢直尺、刀口尺、游标高度尺)。
2.较高要求。
在基本要求上加立式钻床、台式钻床、摇臂钻床、手钻及相配套的附件、装配用配件,装拆工具,多媒体教室及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
3.评价要求。
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按个人、小组、教师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合作精神等的评价,同时与完成任务的效果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项目考核中既包括实践知识,也包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笔试能力的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4.本课程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
按钳工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考核。
5.考核方法。
过程考核,按项目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分由个人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三部分组成。综合项目考核按完成指定项目打分。最后按比例得出学生本课程成绩。考核中应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中以操作技能,即完成每个项目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6.该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名称和等级。
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中级普通类钳工。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通知.江苏职教网.
[4]王伟麟,赵宏平.钳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谢增明.钳工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普通钳工》 课程标准 制定
在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指导下,各级学校开展了专业课程改革,在合理确定了机械、机电及数控等专业等课程结构的前提下,对钳工专门化方向的《普通钳工》课程标准的制定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成
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笔者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或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包括零件的测量、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提高普通钳工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中级钳工资格证书要求。
2.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钳工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达到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的相应要求,胜任各企业中钳工工作需求。职业能力目标达到: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钳工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能够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合理选用常用计量器具;会各种钻头的刃磨方法;能较熟练使用划线工具进行划线、选择基准及划线时工件安置;具备锯、锉、钻、锪、攻螺纹、套螺纹等操作技能,具备一般工件的钳工加工技术;能够正确履行钳工岗位责任,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和各项要求。
二、科学设计教学思路,精心编排教学内容
1.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对普通钳工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小锤子的加工流程,以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普通钳工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三大项目进行组织教学,总课时安排为580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项目一:钳工操作准备,项目二:基本件加工,项目三:组合件加工。第一项目共分两个模块,模块一为适应工作现场,第二模块为钳工识图。通过学习达到的学习目标:认知钳工场地的基本概况,熟悉钳工常用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安全生产意识;认识游标量具、千分尺、百分表的结构和其刻线原理,会用常用量具进行测量;正确识读零件图。工作任务有:学习工作场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会使用、保养台虎钳;认识钳工常用工、量、刃具;认知场地与设备:钳工车间及其设备;识读常见钳工图纸。
项目二为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共分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攻、套丝六个模块进行,所有模块的学习,围绕小锤制作,最终完成小锤制作任务。以锯削、錾削、锉削模块为例:
(1)模块四:锯削,参考课时36课时。
①学习目标:学会锯削的基本操作,会锯削各类不同材料、形状的工件。掌握锯子的种类、工作范围、认知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正确选择锯弓、锯条。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锯削去角方铁;任务二:锯削燕尾板任务;任务三:锯削小锤毛坯。
③相关实践知识:工件安装、起锯、锯削姿势、锯削速度、锯条质量、锯弓选择、锯削安全操作规程。
④相关理论知识: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
⑤拓展知识:锯削圆管、簿料、深缝的方法。
(2)模块五:錾削锉削,36课时。
①学习目标:熟练使用平锉、圆锉、三角锉、扁錾、尖錾等工具,学会对各类加工工件的錾削、锉削操作,懂得正确锉削、錾削的方法。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燕尾板平面的锉削;任务二:方孔的錾削;任务三:小锤的锉削。
③相关实践知识:平面锉削的操作步骤、锉削和錾削工具的正确使用、錾削、锉削的正确姿势、工件夹持、锉刀选择及使用方法、刀口尺的正确使用。
④相关理论知识:锉削工具、錾削工具的材料要求、特性及錾子的类型、锉削检验。
⑤拓展知识:錾子的热处理过程和方法。
项目三为组合件加工,参考学时274学时,学习目标为:能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会综合运用普通钳工基本技能;能对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会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会螺纹副加工;会圆柱销、圆锥销的配作加工;能安全文明操作;达到图样加工要求。主要任务有:(1)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分组分析、讨论加工对象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拟定加工工艺路线;(2)组合件的配作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现场认识间隙测量工具;(3)组合件配作加工方法练习,配合副的误差调整;(4)螺纹副加工现场运用攻丝与套丝加工方法进行螺纹副加工;(5)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销的认识,运用钻孔、铰孔等方法进行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相关理论、实践知识有:组合件的加工工艺,普通钳工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螺纹副加工,圆柱销、圆锥销配合加工,安全文明操作。
三、集思广益编写教材,规范教学要求
1.教材编写。
为适应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结合普通钳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项目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精选加工件,如小锤、凸凹体锉配、圆柱销、螺纹副等,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机械制造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应符合国家最新的机械制图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制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贴近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教学要求。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小锤和凹凸配)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合理选择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整编,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精选钳工制作技术的加工实例,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建议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室相结合进行,通过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和学生边学边操作相结合的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学练结合过程中掌握普通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具备划线、面加工、孔加工、攻丝与套丝加工、组合件加工等零件加工的职业能力。
(3)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4)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景,加强操作训练,紧密围绕各活动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6)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钳加工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四、努力完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评价
1.基本要求。
钳工车间:立式钻床、切割机、磨刀机、台钳50套及与之配套的工具(各类錾子、各种型号钻头、划线工具、划线台、划线方箱、划针、划规、样冲、金属刷、手锤、扳手、起子)、刀具(锯弓、锯条、各类锉刀)、量具(游标卡尺、量块、塞尺、钢直尺、刀口尺、游标高度尺)。
2.较高要求。
在基本要求上加立式钻床、台式钻床、摇臂钻床、手钻及相配套的附件、装配用配件,装拆工具,多媒体教室及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
3.评价要求。
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按个人、小组、教师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合作精神等的评价,同时与完成任务的效果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项目考核中既包括实践知识,也包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笔试能力的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4.本课程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
按钳工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考核。
5.考核方法。
过程考核,按项目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分由个人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三部分组成。综合项目考核按完成指定项目打分。最后按比例得出学生本课程成绩。考核中应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中以操作技能,即完成每个项目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6.该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名称和等级。
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中级普通类钳工。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通知.江苏职教网.
[4]王伟麟,赵宏平.钳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谢增明.钳工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