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政治建设出谋划策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霍伟华) 11月27日,由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近60位著名政治学专家、学者各抒已见,研讨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中国政治建设的方方面面。
  会议的学术研讨共分为三场。第一场讨论中,学者们围绕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中国政治建设的目标与途径、中国基层政治治理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指出,政治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制度建设,他着重分析了在中国推进民主制度建设面临的五个观念上的障碍。国家行政学院徐鸿武教授认为,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强领导体制、新闻体制、监督体制的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北京大学李景鹏教授指出,中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是政治管理权力驯服了民主,而改革的目标则是让民主驯服政治管理权力。中国人民大学李景治教授围绕党内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调适问题,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决策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决策权与执行权,进一步加强监督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高小平研究员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要用公共服务建设来使政府的管制行为与服务行为相统一。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对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41条有关行政体制改革主要任务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施雪华教授从权威、效能、民主、秩序四个方面分析了21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途径方法。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必须首先终结西方学者的“历史终结论”,这是研究中国政治的民主模式的前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戴长征教授探讨了现行城乡社区自治体制所面临的若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场讨论中,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的新挑战;有学者分析了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有学者着重探讨了人民政协的相关问题;还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总结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组织、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事务、新的社会心态、新的社会矛盾对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朱世海副教授和中央党校刘学军教授分别就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引进选举的意义,以及在协商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界别、法律保障等方面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发表了独到见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熊光清副教授对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就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前瞻性的判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继宣教授提炼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和道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三场研讨主要围绕当代中国的国家自主性、民族关系发展、外交决策机制、宪法财产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问题进行。中国人民大学李月军研究员着重讨论了中国国家自主性的基本构成、不同层次与向度、影响因素、以及转型和制度化所面临的困境。中央民族大学李俊清教授指出,我国在制定民族政策时有必要重新强调民族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淡化其利益关联。外交学院王春英教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化,她认为,随着民主的扩大,集中的弱化,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机制化的外交决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陶庆教授探讨了宪法财产权这一分析工具对于当下中国宪政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史泽华副教授讨论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化价值及实践中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冉冉博士就环保失责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合法性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名誉会长徐鸿武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这次会议有三个特点:一是参会人员层次高,不仅有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更有已经成为科研中坚力量、在各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中青年学者;二是研讨水平高,会议汇聚了有关中国政治研究各个层面——从价值到制度到政策——的丰硕成果,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启人深思的问题;三是展现了良好的学风,参会学者们严谨求实的态度为学会的研讨营造了充满浓厚学术气息的氛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副校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会长王浦劬教授、名誉会长徐鸿武教授、副会长高小平研究员也先后致辞。
其他文献
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经济周期短期化、高频化”特征,2011年中国经济的波动依然可能延续这种波动短期化的特征。在2009年以应对危机为重点、2010年强调宏观政策逐步正常化退出之后,2011年宏观政策的重点日益转向保持一个趋势性的、正常的、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可持续的增长。    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经济周期短期化、高频化”
期刊
【摘要】为了能够与激烈竞争的市场相适应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医院对经济效益重视程度的加强应当以社会效益的保障为前提,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新的问题还会出现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之内,要保证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从而为经营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网络 医院    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医院的意义    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以内部会计控制为基础,因而,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
期刊
【摘要】目前,由“留守”导致的亲子分离造成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缺失,这种缺失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其中的作用机制,充分了解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作用、留守对儿童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才能知道留守儿童内心的需求与渴望,进而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功能缺失 劳务    由于延边地区的语言及环境优势,几乎每一个朝鲜族家庭都有赴韩国打工的人员,而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苗族人民如何面对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是从事民俗文化研究者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宜宾市兴文县苗族乡幼儿园以及山村里幼儿的调查,分析在当今不同文化环境里,如何通过语言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及借助动漫卡通,增强苗族学前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苗族 民族认同感 文化多元化    引 言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归属感。按着学者的研究,民族认同感也可以
期刊
【摘要】民间商会参与慈善活动是对现有慈善事业结构的有益补充。以百色闽商投资商会为研究案例,尝试从合法性诉求、非正式政治关系、组织内企业网络的便利性及会员之间的相互激励关系、组织间网络关系层面剖析民间商会慈善行为的动力构成,对于挖掘我国潜在的慈善资源、完善慈善结构、形成良好的慈善氛围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间商会慈善行为 动力构成 合法性 关系网络    问题的提出  慈善行为是由个人和民间团体组
期刊
【摘要】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太平天国运动都完全符合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内在规定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却还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评价。正确理解和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一价值,既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也是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 空想社会主义    “太平”理想,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角起义中的“太平道”。后经历代传
期刊
【摘要】黔东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根基,但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浅层次、重复性和破坏性的开发等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应该调查整理,用“一盘棋”的方式进行规划;挖掘提炼,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现;加大力度,培养本土民族文化旅游的服务人才。  【关键词】黔东南 苗族传统文化 文化旅游 保护 传承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本身也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
期刊
【摘要】加强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风建设不仅为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纪律保障,而且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企业文化的思想保障。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引导企业坚持诚信原则,而且有利于推动企业依法经营、构建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关键词】廉洁文化 党风建设 效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特点,企业党风建设的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企业廉洁文
期刊
【摘要】叔本华关于人的发展观是一种以“生存意志”为中心的悲观主义的发展观,其理论本身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目的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尼采关于人的发展观是一种以“强力意志”为核心的“超人”哲学,其理论本身在人性、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上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关键词】唯意志主义流派 叔本华 尼采 发展观 矛盾    唯意志主义流派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其代表人物叔本华和尼采都曾在人的发展
期刊
考察公共管理在促进中国第三个30年发展中的使命,应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说起。结论是,公共管理在我国未来30年内的使命是创新公共管理理论以促进政治体制的持续适应性和降低经济的不平等,促进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第三个30年。中国人在思考第三个30年内我们会取得什么更大的进步,全世界人在思考中国在第三个30年内会带给世界什么惊喜。各个学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