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考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浙江农产品流通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目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战略规划和策略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系;浙江
  
  创新现代农村发展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研究的课题,而以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激励约束下的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是盘活农村各要素、加速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1.浙江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1.1 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产品流通,不仅关系到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民的增产增收,城镇居民的消费,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浙江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大众农产品齐全,特色农产品繁多,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浙江农业生产中的蔬菜、茶叶、果品、食用菌、桑蚕茧、水产品、竹木制品等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商品率高。茶、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1.2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已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浙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基本打破了流通行业垄断和区域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多经济成份、多经营方式、多经营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商、供、粮等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已基本完成企业改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小型民营企业也积极加入农产品流通行业,并涌现了一批利用外资规模较大的外向型企业,同时,还拥有数十万农产品贩销户大军。
  1.3 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促进了农产品流通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名、特、新、优农产品,初步形成了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林、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主导产业。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兴起;建成了一大批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示范园区。随着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高了浙江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额,提高了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
  
  2.浙江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落后,经营粗放,竞争力不强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影响了浙江的“新农村”建设。当前,影响和制约浙江农产品流通的因素和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重视不够,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但是,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短缺经济年代中形成的抓农业就是抓粮食、抓粮食就是抓产量的封闭观念和做法还没有完全改变,生产与流通严重脱节,对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了解不多。现有农产品流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没有为农产品流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政府缺乏对全省农产品流通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更缺少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
  与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相比,对农产品流通的投入明显偏少。同时,农产品多渠道流通格局形成后,如何加强价格调控、风险规避、质量保证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市场规范化程度低。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培养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农产品流通经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流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2.2 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不畅
  根据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农产品流通必须形成网络密布、分工有序、组织严密的营销体系,才能做到货畅其流,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的效益。然而,近年来,浙江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还有不少耕地撂荒,农产品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从浙江经济普查的结果看,除少数农产品外贸企业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深购远销能力,难以做到农产品“大进大出”,制约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浙江各地有不少农贸市场销售规模很大,但基本上是由各自独立的经营户组成,没有形成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经济联合体,市场辐射能力有限。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农产品产销脱节,农、工、贸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现有农产品流通产业协会组织、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经济力量弱,没有规模优势。农产品流通,缺少龙头企业和组织严密的营销组织体系。
  2.3 营销方式落后,经营粗放化
  浙江大量农产品靠贩销户自发组织,分散经营,盲目性大。各类农贸市场虽然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其功能只是为经营户提供了一个经营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脏乱现象普遍存在,经营档次较低,商品质量欠佳,交易方式传统,品牌农产品缺乏原产地保护措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营销方式落后,缺少深加工和精加工,农产品产量的75%以上以鲜销为主,附加值不高。如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运用。绿色营销理念淡薄,具有传统优势的茶叶、蜂产品、食用菌等农产品在出口中常遭遇“绿色壁垒”的威胁。
  2.4 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效率低下
  农产品流通自身具有数量大、品种多、体积大、价值低、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然而,目前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薄弱,农产品专用仓库、冷藏库、保鲜库严重不足。技术含量高、上规模的农产品仓储设施基本没有。由于缺少快速高效的物流体系,缺少专业运输工具,不少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大,不少农产品只能地产地销。浙江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比例不到25%。如目前全省食品消费量约900亿元(不含鲜销),而食品工业总产值只有400多亿元,不足消费量的一半。肉制品加工只有肉类总产量的7%左右,水果加工量只有总产量的9%左右,蔬菜加工只有总产量的6%左右。使食品加工业由80年代的全国第五位退到了现在的第9位。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程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3.构建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战略规划
  
  3.1 以产业化为依托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要解决农产品的出路问题,既不能走传统的供销社老路,也不能单靠“公司+农户”一种模式。在各类农产品的经营中,农民最关心的是农产品的出路和价格。为确保农产品出路,维护农民利益,应由从事同一产品或产业的农户和企业,自行组织专业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如粮食产销协会、水果产销协会、水产养殖业产销协会等,以现有的浙西南蚕桑、浙东南蔬菜、浙北油菜、浙中茶果等产业带为依托,以产品为纽带,以市场为目标,结成指导生产、推广技术、协调关系、连结市场、组织营销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以延伸农村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市场半径,形成网络化的社会生产模式,以产业利润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加、运销大户参于农产品经营,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以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以产业链的形式将农村不同领域中劳动力、土地、科技、金融等要素相互融合,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甚至物流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3.2 以标准化为理念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的有序规则
  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的全过程,是一系列技术活动和规则的组成,从实质上讲,标准化是一项遵循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活动。随着我国农村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农村生产从源头到最终产品,都需要以标准化为基础。标准化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更是现代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农村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要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量,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一批“三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使农民通过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达到增收的目的。二要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加快与农产品质量相关的品种、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包装标识与贮运、检测检疫技术等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县质检机构为龙头,乡镇质检机构为骨干,大宗农产品检测为依据,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每个环节的农产品质检体系。三是抓好农产品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抓紧制订农产品市场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法规上规范企业化的农产品市场组织和交易行为,促使入市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在此基础上促进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3.3 以金融保险为核心建立农产品流通的扶持与保障体系
  资金融通困难以及农业发展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制约了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及各类经营组织实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迫切需要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与支持,对于公益性或事业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应由财政拨款;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应通过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国内外有实力的工商企业进行投资。政府在政策、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现代金融业。一是要发展银行、信用等金融组织,重点支持信用、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使资金发挥作用,滚动发展;二是要发展农村保险业,因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抗灾能力弱,客观上需要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如由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保险公司参与风险担保,在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时,政府动用基金对农户或龙头企业进行部分价格补贴以达到稳定渠道合作关系,弱化市场和自然风险对合作关系的负面影响,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4.推进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策略措施
  
  4.1 以产业化发展方向规范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和资源保证。浙江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要根据各县市的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凭借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品种、优良品种和错季上市的品种,通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能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和基地、农户的有效联结,强化企业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和引导。现在农产品基地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有关,在搞好生产布局、安排生产计划、发展订单农业中,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加强规范管理,吸收基地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三是着力抓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努力提高农产品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应用水平,克服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加强对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规模化基地种养大户的科技素质,培养一批骨干农民。
  4.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
  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系统,对于具有易腐性、单位体积大、经济价值低等特点的农产品来说至关重要。发达国家便捷的交通网、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送系统、有效的保鲜设备、快速的信息处理网络,为农产品实现货畅其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因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因此,依托民营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浙江农产品物流业是关键。面对目前浙江农产品物流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物流企业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加快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立足集中打造内带农户,外联国际、国内市场的果菜业发展平台,建成集商品集散、仓储保鲜、加工运输、信息传递、农资服务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从而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形成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4.3 以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国内外零售市场
  以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国内农产品零售市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直接向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配送产品。经过3-5年的经营,逐渐形成超市、便利店直接从产地采购各类农产品,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努力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中的经营比重,以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国内农产品零售市场。其次,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着力扩大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出口,努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重点扶持蔬菜、茶叶、果品、食用菌、水产品、竹木制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同时,扶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密切关注和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动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改进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加强农产品出口信用宣传,强化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加强对外谈判和交涉,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4.4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
  目前国内市场存在着农产品进超市难、超市采购农产品难的“两难”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超市经营农产品需要品种齐全、长期、稳定的供应商,而浙江目前经营农产品的企业虽很多,但经营规模小、品种少,缺少相应的品牌推广能力。以麦德龙超市为例,其经营的农产品品种达五六百种之多,而浙江多数农产品经营企业通常只有四五个品种,超市要跟数十家企业打交道,同时必须保证每一家企业都能长期稳定地供应优质货源才能满足对麦德龙超市的供货。二是由于农产品进超市“门槛”太高,超市不仅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还要收取进场费、条码费,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又要被超市退回,卖出去的农产品也要二、三个月后才结帐,一来二去就只能走传统的市场销售之路。解决“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为核心,把品牌蔬菜、品牌水果、品牌水产品等企业各自的拳头产品链接起来,实施强强联合,组建成农产品营销公司或营销集团,形成一个大的供货系统,以满足大型连锁超市尤其是跨国连锁超市对农产品经营的供货要求。也只有大型的农产品营销公司才具备对各类农产品可根据连锁超市的经营需求进行分拣、包装及深加工的功能。因此,组建大型的农产品营销公司是实现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的根本途径之一。
  总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既要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又要因地制宜,在充分发挥现有条件与设施的基础上逐渐推进。
  
  参考文献
  [1]刘飞翔,夏文顶.关于福建构建现代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6,(3).
  [2]张闯,夏春玉.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5,(7).
  [3]周力,周革非,张楠.加快构建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J].商业经济文荟,2005,(4).
  [4]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4年)相关数据资料[M].
  
  作者简介:王婉芳(1963—),女,浙江德清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其他文献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针对科举的弊端,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选士方式、学校功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对科举做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教育应摆脱科举的束缚,主张废除
去冬今春,全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备春耕工作部署,做到工作早部署、措施早制定、情况早调查、资金早落实,全面支持备春耕生产。去
长春谷田农机装配有限公司前身为吉林光华模具制造厂。2004年初,企业瞄准现代农业装备,充分发挥企业自有优势,依托吉林省农机研究院、乌克兰赫尔松公司、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科研单
吉鑫牌5YBS-Ⅱ型玉米剥皮机是公主岭市铭鑫农业机械厂荣誉产品,经省市有关部门检验、研究,属诚信优质农机。是最适合老百姓生产作业的农业机械产品。公主岭市铭鑫农业机械厂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施工环节,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对岩土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
上半年,国内拆船企业进口废船99艘、57.16万轻吨。上半年我国进口废船比去年同期多两艘,吨位同比减少50%。一季度,我国进口废船57艘、39.20万轻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19万轻吨。一季度
交通部6月9日宣布,截止到目前,全国低质量船舶专项行动治理一年,成效显著,214家船厂被关停。
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人格境界,最终达到美的境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证实了这一点。真善美是紧密相联的统一整体,美是对于两者的升华和自然表现。确立这样的人文教育理
颜元作为教育家,他有着“教以济养,养以行教”的教育经济价值思想。他提倡事功教育,反对空疏无用的讲读,主张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教育方
2006年-2010年,国内新增船舶需求2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1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需要船舶620万载重吨;2010年~2015年,新增船舶需求3000万载重吨、更新船舶需求1200万载重吨,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