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志:猎之有道行于追光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摄于芬兰南部的拉赫蒂(赫尔辛基以北100公里),也是胡培志第一次在芬兰南部捕捉到绚丽的极光。
极光开始在云后爆发,拍摄于芬兰因纳里往北80公里。
这张照片是胡培志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极光作品,拍摄于芬兰南部黑诺拉小镇旁的湖边。
2017年平安夜的自拍,拍摄于芬兰罗瓦涅米。
拍摄于芬兰南部的拉赫蒂。

  对于很多人而言,与“欧若拉女神”来场美丽的邂逅是一生中难得的体验。芬兰被称为是全世界观赏北极光的最佳观测地点之一,吸引着无数极光追逐者慕名而来,摄影师胡培志便是一名“极光猎人”。今年,已是他旅居芬兰的第19年。
  每年冬天,胡培志都会在广阔的拉普兰地区追逐极光,一年下来拍摄的极光照片有上千张,对追光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极光永远都是千变万化的,每一张极光照片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的摄影之路从何时开始?
  胡培志:摄影是我从小的爱好。直到2006年,我进入了芬兰的一家软件媒体公司,由于公司的媒体部有专业的摄影师,所以在和不同摄影师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影的技巧和知识。
  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极光的?
  胡培志:6年前,我对极光有了自己的拍摄目标。刚开始,我只是在我居住的芬兰南部拍摄极光,因为那片区域并不在北极圈的范围内,大概一年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看到极光。当极光数值达到5或以上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拍摄。
  4年前,我来到芬兰北部的罗瓦涅米,开始真正意义上去拍摄极光。目前,可以说我已经拍到了所有可以观测到的极光形态。相应的,在不断拍摄中,我对拍摄极光所需要找的角度和一些追光数值范围的分析越来越精准。
  你目前常用拍摄器材有哪些?
  胡培志:在学摄影的时候,我的外国“师父”们都使用是佳能的设备。所以我也选的佳能单反相机。现在,我用的是佳能EOS 5D Mark IV,镜头有16-35mm、24-70mm、70-200mm三个焦段的变焦镜头。
在2018、2019年极光季拍摄到的漫天极光,分别摄于罗瓦涅米和萨利塞尔卡。
在2018、2019年极光季拍摄到的漫天极光,分别摄于罗瓦涅米和萨利塞尔卡。

  拍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拍摄经历?
  胡培志:有一次,我们在罗瓦涅米以北的萨利塞尔卡追极光。当我们到达时,云层已经完全覆盖了这片区域,看到极光的希望渺茫。我们从前一天的观测数据中推测出在萨利塞尔卡以北会出现云洞,极光观测数值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开车一路向北。路途中,云始终就在我们的头顶上,直到我们到了离芬兰、挪威边境大约30公里的地方,天空上出现了云洞。我立刻把车停到路边的一个停车场,下车去观察,看到了云的边缘处有一束泛起绿色的微光。这时的极光已经开始酝酿,我赶紧把所有的拍摄设备都设置好,又等了15分钟左右,极光突然从云层的后面爆发出来,我有幸抓拍到了这个瞬间。
  对于极光摄影师而言,原本需要在完全晴天的情况去拍摄极光才最清晰可见。但那天我拍到了云和极光“混搭”的画面:极光从云后爆发,仍能完整显示出极光形态。这种“同框”是比较罕见的。当时恰逢春节,我就把这张作品作为春节贺卡封面发布出来。
  冰岛和芬兰哪里更适合拍极光?
  胡培志:很多人觉得冰岛出现极光几率比较大,是因为北极点和北极的磁极不在同一个点上。北极磁极在冰岛附近,所以当极光形成,极光带会往冰岛飘,把冰岛全境覆盖。在芬兰的北部(罗瓦涅米及以北地区),极光带也同样可以覆蓋。从这个角度来说,冰岛和芬兰并没有太大区别。
  冰岛的优势在于地貌比较丰富,有火山、沙地、冰川和峡湾,从摄影角度来说,它会有更多的前景。而芬兰是一个平原,地势比较平坦,以树林、湖泊居多。但冰岛对于追光的不利条件也是存在的,因为它是一个火山岩形成的岛屿,几乎没有植被,周边也没有大的山脉,所以风会非常大。   另外,位于大西洋上的冰岛,气候瞬息万变,经常会形成云。众所周知,云是追光者的最大“天敌”。当我们对云不可预测的时候,拍摄极光就会非常困难,这也是对极光摄影师最大的挑战。芬兰北部更接近于内陆,更有挪威的山脉挡住了大西洋的风,因此芬兰的气候比较稳定,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判断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这是芬兰拍极光比冰岛有优势的地方。以我的经验,在12月底到次年3月底,芬兰每月都会有一到两次极光大爆发,可以看到非常绚丽的极光。
拍摄于挪威的希尔科内斯峡湾。因为当天极光不是很强,所以进行了30秒长时间曝光。也正因为这次长曝光,拍摄到一颗极亮的流星划过天际的完整过程,流星在空中爆炸了3次。

  拍摄极光的设备有哪些要求?
  胡培志:首先,最好使用单反相机,镜头有手动对焦的功能。微单也是可以的,只是微单的手动对焦功能没有单反那么方便。其次,三脚架是必备的,并且越重越好。拍极光需要长时间曝光,如2秒到5秒,轻质三脚架很难起到稳定相机的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参数如何调节?
  胡培志:感光度一般尽量控制在ISO 800或以下。
  但有时候极光不是很强烈,或者周围有很多光污染,就需要调到ISO 1600甚至ISO 3200。个人建议不要超过ISO 1600。
  光圈设置方面,调整到最大光圈可能会影响画质,我一般会稍微往上调一挡,如F2.8的镜头就用f/3.2光圈。
  如果直出JPG照片,色温一般需要调到5400K。如果相机只能设置白平衡模式,建议调至日光模式。不过我还是建议用RAW格式拍摄,后期操作空间会更大。
即使是满月,依然向上扩散的极光,如同火焰般,燃向天际。摄于北极圈附近的凯米。

  拍摄地点应该如何选择?
  胡培志:选择极光拍摄地点,首要条件是必须要视野开阔,避免建筑物遮挡,并且一定要远离城市光。在芬兰,很多人会选择湖面拍摄,因为到了冬天,湖面会结非常厚的冰。其次,也可以选择在高山或者有山坡的地方拍摄,但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在零下20多度的户外待上一两个小时,会有一些安全问题,所以在离城市比较近的湖边拍摄会更加适合。有条件的话,建议大家开车去追极光,即使天气比较冷,还可以到车里暖和一下。
2018年年底,来自夜空的“跨年礼物”。拍摄于挪威的希尔科内斯。

  极光如何预测?
  胡培志:首先我会使用一些应用程序,比如说Aurora Forcast、Aurora等。这些软件数据来源于NASA对太阳的观测,可以预测7小时后极光出现的概率和范围。
  其次,我会了解当地天气预报。现在,芬兰的天气预报做得比较好,可以预测到一个月左右天气的大致情况。我会寻找一个月中哪几天云比较少或者是晴天,作为第一个筛选条件。之后,我会有一个飞行员的云图,它可以预测每3个小时云的飘移轨迹,看到哪个区域是净空。再往后,拍摄前一到两周还和三天内我都会查看这些气象条件预测。如果几次预测数据表明极光会出现,我们就会做极光预报。
  后续,你还有哪些拍摄计划?
  胡培志:如今,我每年大约都拍2000~3000张关于极光的作品,接下來我希望能够多进行一些极光创意作品的拍摄。到了夏季,由于夜晚的光线太亮,我们很难看到极光。所以,我想到芬兰其他城市,比如赫尔辛基拍摄一些人文相关作品和有故事的老建筑。芬兰人其实很有趣,这个国家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值得去探寻。
其他文献
《炙烤大地》  何敏(浙江)  点评:略带奇幻色彩的大地,加上远处代表人类工业文明的巨型发电设备,配合鲜明的色调,让整个照片有冲击力,有种力量感。《秋日色彩》  张犇(蔡司哈尔滨汇丰摄影俱乐部)  点评:构图规整,好在加入了更丰富的背景,  画面不至于太单调,色彩的处理也不错。《天井》  周克兰(湖北)  点评:难得的呼应,画面平实,但不乏看点。《搏》  刘惠云(安徽)  点评:无影手,充分表现出
期刊
2019年,M87星系核心黑洞照片出现在全球视野,轰动一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捕捉并公布的黑洞影像。现代科技让人类的认知领域无限延伸,然而相比之下,大众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却所知甚少。假设一下,如果M87星系的研究发现是以论文形式发表,又会吸引多少社会关注?  记录,是摄影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人类科技的进步是否需要被记录?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室、研究站、科研企业及大学等机
期刊
佳能推出3机2镜新品  8月28日,佳能推出2台APS-C画幅新相机、2只全画幅无反相机RF系列镜头和1台全画幅高清摄像机。  2台新相机分别是APS-C画幅单反相机EOS 90D和无反相机EOS M6Markll。它们都采用了相同的3300万像素CMOS感光元件和DIGIC 8图像处理器,感光度范围都是150 100-25600(可扩充至150 51200),都配备了3英寸1 04万像素液晶屏,
期刊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近代列强侵略、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伤痛之中,谭嗣同曾发出“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的鸣叹。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70年沧海桑田巨变,家国情怀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阳光与五星同色,朝霞与国旗争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姹紫嫣红,气象万千。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处处迸发着青
期刊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谈及这个项目吧。”2019年6月底,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中心一间“隐藏”在酒店2.5层的画廊里,罗尼·扎卡拉( Rony Zakaria)的作品“人、山、海”在第一届雅加达国际摄影节参展。在此之前,这些照片曾参加过世界各地多个摄影展,但作为个展出现在雅加达,这还是第一次。这个项目是扎卡拉的成名作,是他于2008年- 2017年期间所拍摄的作品,集中讨论印度尼西亚人与自然的关系
期刊
我国摄影和相机收藏界对意大利相机知之甚少,一般玩家能知道价格极其昂贵的仿徕卡相机Gamma和意大利唯一的单反相机Rectaflex就算不错了。实际上,意大利的相机工业相当发达,丝毫不逊色于英、法、德、苏这些国家。  攝影术1839年8月传入意大利。几年之后,都灵、米兰、罗马就出现了制造银版相机的厂商,到1970年代,意大利共出现过一两百个相机厂商。这些相机厂商小的只生产一两种相机,大的可以生产70
期刊
8英寸宽的机器人正在地板上进行组装。费利丝·弗兰克尔(Felice Frankel)? Lisa Abitol几年前,我做了一张放大镜折射太阳光线的图像,并把这张照片交给麻省理工学院新闻创意总监克里斯汀·丹尼洛夫(Christine Daniloff)。她在其中加入天文元素,创造了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照片,讲述有关科学研究的故事。  对于科学家而言,简洁的线条、精确的数字与逻辑严谨的方程式可能是他们
期刊
获得2008 年北京奥运会10 米气步枪项目金牌的运动员Abhinav Bindra亚瑟·伊克巴尔(Yasir Iqbal)  亚瑟·伊克巴尔(Yasir Iqbal)是著名的当代印度摄影师。他精于人像,用光线绘画出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而又性格迥异的人物。他接触摄影很晚,但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国际通讯社的摄影记者。  1976年,亚瑟·伊克巴尔出生在印控克什米尔(Kashmir)夏季首府斯利那加(Sr
期刊
来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胡安·马努·卡西尔( JuanManuel Casir)是一个善于发现和探索的摄影师,他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更具有艺术性,特别是在色彩方面。  卡西尔今年34岁,他喜欢带着相机旅行,去了解未知的环境、文化和城市。在大部分空閑时间里,他会打鼓、看电影或参观博物馆,他认为这些活动对他作为摄影师的工作贡献很大,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创作元素。  在开始做摄影师之初,卡西尔承接的都是一
期刊
达莎·马托罗娃(Dasha Matrosova)  迈入崭新的2020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会焕然一新。每当新年来临,生活和工作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与艺术和时尚息息相关的我们。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今年年初大家都在忙着见证历史。新型冠状病毒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19年,在政治和经济的多方影响下,艺术品市场走了下坡路。之前我们每个人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