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新闻也走“民生”道路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8年《首都经济报道》开播,首创了北京电视台唯一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节目,到2004年首次全面的改版,《首都经济报道》给自己的节目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在首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关注百姓的经济生活,以当日新闻焦点和近期经济热点为内容的,以主持人演播室点评为形式的,以互动为手段的次深程度经济报道。并坚持一贯的亲民作风,贴近百姓经济生活,服务大众。
  据数据显示,2005年《首都经济报道》的收视率名列北京卫视的第一名,周平均收视率稳定在20.以上,最高达到3.3,进入了北京台所有节目排名的前15名。同时,《首都经济报道》还获得了年度全国经济节目的金奖,在全国节目大比拼中,以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的成绩获得第二名。
  据尼尔森公司的数据统计,目前《首都经济报道》处于上升通道,收视率不断提高,触达率已经达到75%,并且仍在增加,在分析报告中还统计出这个节目的收视人群以25~55岁为主,覆盖率较高。
  高居不下的收视率是有力的说明,《首都经济报道》以全新的定位,打破了原有经济类节目高端,小众,专业化,产业化的模式,开辟了一条大众化、平民化、社会化、互动性强、突破自身的成功的发展道路——经济新闻“民生化”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能最终成功有其必然的原因:
  收视率的严峻挑战 经济类节目大都以高端访问,专题为主要的节目形式,例如,CCTV的《对话》、《财经报道》等,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多涉及专业领域或者信息、咨询,受众群也仅限于专业人群和少量的相关产业人群。换句话说,经济类节目只针对小部分固定人群,经济类节目只与低收视率划等号。然而,在收视率决定一切的中国电视领域里,经济类节目毫无疑问地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汪文斌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的经济节目,过去同行给的评价都是,节目质量非常精良。然而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节目质量很好,但是役有收视率,没有市场,电视观众看电视特别的累。
  《江苏广播电视周讯》上刊载过一篇报道,反映的是目前经济资讯的慢节奏、少量化、浅层次的问题,并将其与平面媒体进行类比,最后认为,经济类新闻是“报纸的检索音像版”,成了“软鸡肋”。
  看来经济类节目在面临着相同的困惑,面临着相同的挑战,面临着相同境遇,同时也面临着相同的选择,在许许多多的选项当中,一部分选择了改革,它们看到了第三次电视改革带来的变化,并将参与到这种变化中去。
  第三次电视革命引发“民生化”热潮中国电视在经历了以《东方时空》为标志的第一次革命和以《幸运52》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之后,从2002年起以《南京零距离》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正引领着中国电视的发展和变革。
  第三次电视革命是以“民生新闻”的出现而引发的新一次收视热潮。《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制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纷纷占据着收视榜的制高点,民生新闻就这样迅速串红,占据了电视荧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所谓“民生新闻”,着力点在“民生”,民生的本义指“平民的生计”,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是指民众的生活。后来的演化中,“民生”二字常与“国计”相对,泛指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相区别的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生计。也就是说,民生新闻是反映的是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关注的是一些市井生活中饶有趣味的事,自然也不乏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打架斗殴之类。疲惫于生涩难懂的政策性新闻,习惯于冷面严肃的新闻主播,有感于生活的忙碌和奔波的普通老百姓,终于在写着“新闻”的字幕下,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常态,看到了生活本身的面貌,看到了不再穿着职业装的主持人,看到了邻家大妈的儿子也上了电视,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菜市场、服装店、杂货铺,看到了他们该看到的拥堵的交通、不规范的行为、不合格的商品,这一切怎能不让人高兴,怎能不让人留住眼球呢。
  李幸对此做过一番总结,肇始于《南京零距离》的民生新闻是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第三次革命里出现的平民主播,使得电视的大众性、平民性终于浮出水面,电视回到它应该有的样子上来了”。
  《南京零距离》创制人景志刚也认为:“民生新闻的巨大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我们这个平民时代新闻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我把民生新闻的精神归结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首都经济报道》顺应了这种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将镜头下移和平移,从“宏大叙事”挪开,转而关注“微观社会”层面的东西,从“专业人群”挪开,转而关注“平民大众”的生活。撇开其表现具体视角、叙事语言和技巧不论,《首都经济报道》的确将镜头对准了百姓生活:银行霸王条款,存款利息一年少算5天;近现代建筑将受重点保护;美丽园小区招标物业公司等等,这些无不牵连着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首都经济报道》担当着揭露社会不文明现象的职责,比如:“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沃尔玛、家乐福查出问题服装等等。这对塑造公民意识、构建社会公共领域方面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的这些很让我欣慰,《首都经济报道》主持人潮东曾说过一句话:“为什么这次事件的发现者又是媒体!”。我想说希望有更多的媒体把镜头对准百姓生活,对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只有和百姓去贴近,百姓才会用收视率来“回报”。
  “民生经济”的影响力在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中》同样得到了印证,新版的《经济半小时》于2000年7月3日播出,其栏目方案设计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栏目已经确立的新文化的基础上,我们的选题将更加大众化,报道视角更加的平民化,栏目的评价标准:市场影响力和观众关注度。
  由此可以看出,“民生化新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平民视角”将是民生新闻新的定位,“实用性”将是民生新闻新的落脚点,“关注度”将依旧是民生新闻的动力所在。
  但是,《首都经济报道》这一类的节目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比如:
  主持人充当“扒粪者”2006年11月14日的节目中,有一个关于“红心”鸭蛋的报道,大概内容是,含有苏丹红的鸭蛋被媒体曝光后,北京食品安全办公室又抽测出了6种含有苏丹红的不合格鸭蛋,然而,在记者采访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红心的鸡蛋并不是都有问题,有些红心鸡蛋是自然生成的,媒体容易夸大其词。没想到该发言人的话引起了主持人的不满,因此主持人在后面进行了这样的评论:为什么发现苏丹红的又是记者,其实 媒体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形成社会认知和群体舆论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客观上讲,媒体在处理社会矛盾时应该十分的谨慎和妥贴,不能充当“扒粪者”,使观众对社会生活形成不正确的刻板的成见。而应当对观众进行耐心地引导,让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存在的这一现象,因为中国正在转型朗,矛盾的发生有时不可避免,媒体要引发群众的讨论和自我教育,切不可主观地引导和判断。这样才能营造公正、平衡、真实、全面的“媒体现实”,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灰灰灰”不可“一味到底” 看看《首都经济报道》的每个小标题,不难发现其中大量的“灰色”调内容:社会不文明现象,不法行为等报道等等。应该说,民生新闻要还原人民生活的本来面貌应是客观的,但当他们的生活搬上电视屏幕时,需要经过电视人的选择、提炼和重新组合。因为电视不是简单的反光镜,不能仅满足于反映原始事实,揭露灰色地带,而应当去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的问题,而不是积极是让他们去阅读和观看这些问题,一味地“灰灰灰”。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交通事故、失火、自来水管爆裂这些关平民众生活的琐事如果说过去媒体对此不报是一种不足,今天大量充斥甚至完全以此为节目构成似乎也是值得商榷的”。
  “平民化”不是“做”出来的《首都经济报道》选择民生化这条道路,其实也是面临巨大的考验的。因为民生新闻体量较大,而且是日播节目,特别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报道,这样一来,就会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记者的任务会很重,他们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咀嚼社会事件的意义,第一任务就是把所属于自己的时段填满,不耽误播出的时间;再如,为了突现节目的平民化和人物作为电视主体的特色,大量使用现场陈述和画面,产生互动性的效果。结果我们在节目中就会发现许多粗糙、不真实和可笑的画面。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鲜的素材、加强电视和观众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能为了采访而采访,应该去除其中的粗糙和急功近利的因素,转化为适合电视播出的切实内容,保证节目的信誉度和关注度。
  以上,是以《首都经济报道》为例,对民生类经济新闻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的个人阐述,只是希望民生类新闻一定要在坚持节目的服务性理念、平民化的基础上,加强节目的可看性、可信性、可观性、应用的、真实性,而不是追求一味的“眼球经济”。
  “电视是大众的、平民的,人民生计不失一句空话、大话,人民生计关系重大,电视人应该严肃对待”。民生新闻的路还很长,并且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 查国伟
其他文献
《特别关注》这本杂志也许是中国这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杂志,它排列在中国的第四位。作为一本文摘类的刊物, 《特别关注》可谓是在前有《读者》、 《青年文摘》的前辈高人,后有《意林》这样的天才在追赶,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惨烈的文摘类期刊市场上,《特别关注》凭着自己的一身肝胆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有人说,他是沾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光,仿佛是个衔着金匙降生的世家子弟,但是正如《特别关注》总编辑朱玉祥所说,当第一期他
期刊
何谓“数字报纸”?    数字媒体是这两年中国传媒界遭遇“寒冬”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数字报纸”?  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下的定义,“数字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纸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
期刊
2005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经历5年的调整后再次起飞,中国门户新闻网站渐趋成熟,利益架构趋于刚性;以“去中心化”为特征的Web2.0和以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迅速抢占传统报业的利益基础——受众注意力。传统报业不得不和十年前一样再次面临痛苦抉择:是奋起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抓住媒体变革的新机遇,还是再次坐失良机?  和国内大多数传统媒体一样,《新民晚报》没能抓住十年前中国互联网起步时期的第一波机
期刊
自去年以来,新闻纸价格连续上涨给报纸出版单位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成为各报社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期《报业观察》特邀请《新民晚报》总编辑陈保平、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深圳报业集团梁金河等资深人士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此外,纸价上涨使得报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在这方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经验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思考。  ——编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出现十
期刊
2006年9月7日,国内中文报业将会铭记这一天:仅仅两分钟,一份18个版、大8开的当天《天津日报》就打印了出来。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天津日报》,它是通过数据传输到卫星,并由卫星数据出报机打印且装订好的报纸。作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此后,读者无论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这种出报机,就能随时读到当天的《天津日报》。  《天津日报》此举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是实施数字报业战略、重视
期刊
在时下这样一个文化快餐盛行的大众传播时代,国内报纸或者网络的读书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传播定位—解决读者的大众与小众的矛盾。内容定位既不能太偏狭、过于阳春白雪,又不能太通俗、过于下里巴人。因此,编辑不断在即时资讯与人文内涵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或者契合点,对书籍的选择既要符合市场热点,又要追求思想性和人文精神。《北京晚报》的读书版也是在不断地改版和微调中找到适合读者阅读的平衡点和契合点的。  作为今年
期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集团    目前世界上的大型传媒集团最早都是由一本杂志或者一张报纸等单一媒体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成为一个大型媒体集团,这一杂志或报纸就必须进行多元化扩张,美国的期刊业也不例外。说起美国期刊的多元化经营。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读者文摘》和《时代》杂志。两者都是由一本杂志起家,成为世界著名的媒体集团。  《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经过8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壮大成读者文摘集团,拥有《读
期刊
2006年8月1日,互动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问世,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的全面互动和多媒体的数字报纸。  2006年10月24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又在中国率先推出了电子纸报纸《宁波播报》,并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演示会上进行了汇报展示。  宁波手机报、宁波网络电视台、天一网络电台、手机二维码等各项数字化产品更是早就领风气之先。  一时之间,作为全国首批“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期刊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制作相关新闻,以吸引网民,增加点击。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五大商业门户网站的“
期刊
RSS新闻成为网络新闻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国内3G牌照发放之后,移动通信将提供成本更低、时效更高的数据业务,两者的结合将为3G时代的移动用户提供成本更低、容量更大、时效性更强的新闻服务。    RSS简介及3G背景分析    国内移动行业3G牌照发放在即,根据相关部门预计,国内3G移动用户在2年之内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用户群,这部分用户的数据业务将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涉入各个应用产业,移动新闻就是其中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