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某写字楼一台乘客电梯在运行至行程上端时,轿厢里能听到明显的摩擦声响.在排除井道中各种影响因素后,最后在机房中发现发出异响的原因:轿厢向下运行时,某一根调节弹簧处于不断向下压缩状态,到达最低层站时,弹簧完全压缩(见图1),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而运行至最高层站时,钢丝绳处于异常松弛状态(见图2).松弛的钢丝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挡绳装置发生碰撞与摩擦,发出声响.
【机 构】
: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写字楼一台乘客电梯在运行至行程上端时,轿厢里能听到明显的摩擦声响.在排除井道中各种影响因素后,最后在机房中发现发出异响的原因:轿厢向下运行时,某一根调节弹簧处于不断向下压缩状态,到达最低层站时,弹簧完全压缩(见图1),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而运行至最高层站时,钢丝绳处于异常松弛状态(见图2).松弛的钢丝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挡绳装置发生碰撞与摩擦,发出声响.
其他文献
对比了相同品牌不同使用年限电梯试验数据,介绍了电梯运行做功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阐述了研究和监测电梯轿厢运行做功量这一动态参数对行业的意义,为电梯运行量参数精确度论证以及电梯维护保养工作向层次分级化、科学规范化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行为,提高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和电梯维保质量,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某市市场监管局委托笔者所在单位针对该市在用电梯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重点抽查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投诉率高的住宅小区的电梯,以及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共抽查电梯110台.rn此次监督抽查以电梯现场质量安全状况为主,延展检查电梯使用单位管理状况以及维保合同内容,同时开展电梯维保人员应急响应时间测试.此次监督抽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TSG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电梯乘客不安全行为结构模型,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模型实现对影响乘客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的量化研究,提出了针对乘客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程度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并设计了调查问卷.
1 监督检验中发现的问题rn笔者在某电梯的监督检验过程中,验证电梯层门旁路装置符合性时发现:将层门旁路开关转换至旁路位置,打开井道安全门,然后手动操作检修运行按钮,发现电梯仍然可以在井道安全门开启的状态下驶离该楼层,存在着安全隐患.
制动器是电梯涉及安全的重要装置 [1],它既要确保电梯的正常启动和停止,也要保障电梯在各种工况下的紧急制停,其可靠性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若采用存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它还可以作为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制停子系统.因此,制动器的机械性能失效将导致电梯在各安全控制系统有效的状态下仍会发生电梯冲顶、蹾底等故障甚至导致人员伤亡事件.
1 电梯安全隐患情况rn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现,控制柜内层门门锁接触器被拆除,层门门锁接触器线路重置;通过验证层门和轿门电气开关发现,任意断开层门或者轿门电气安全回路时,控制柜内的门锁接触器都不会断开,电梯可以正常运行.电梯生产日期为2012年8月.电梯主要参数如下:额定载荷1000kg,额定速度1.00m/s, 6层6站.
1 自动扶梯紧急停止装置专利技术简介rn自动扶梯紧急停止装置根据具体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扶手处紧急停止装置(见图1)、出入口处紧急停止装置(见图2)以及多处紧急停止装置(即在多个位置设置紧急停止装置).此外,根据紧急停止装置应对的问题进行划分,则分为2类:第一类为自动扶梯内部出现问题时起作用的紧急停止装置,如防逆转、断链式紧急停止装置,第二类为自动扶梯外部出现问题时起作用的紧急停止装置,如防异物式紧急停止装置.
1 案例现象rn在对一台某品牌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的时候,发现该电梯存在单组制动器失效现象.该驱动主机为某型号永磁同步主机,制动器分3组设置,其中一组制动器黑色松闸手柄已损坏,如图1所示.隔壁机房有一台同型号规格主机,如图2所示.驱动主机上3组制动器各配备有一个黑色松闸手柄固定在制动器上,其中一个黑色松闸手柄带棕色松闸手柄套,通过钢丝绳将3个黑色松闸手柄连接.在进行手动紧急救援时,将机房内放置的红色松闸装置插入棕色松闸手柄套,转动红色松闸装置就可在释放该组制动器的同时,带动另外两组制动器上黑色松闸手柄同步转动
绳轮组件是电梯系统中重要部件,如果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绳轮寿命过短、轮轴脱落、振动超标、绳轮异响和钢丝绳脱槽等问题.在本文中,介绍了电梯的绳轮组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绳轮计算与测试、绳轮优化选择、绳轮组装工艺和现场安装工艺,为电梯公司的绳轮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根据Poisson分布原理,对于双层轿厢电梯准双层运行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分析解释;从可能停站数和运行周期方面给出准双层运行新的公式及组合公式,并和原有公式进行了比较,指出新公式的优越之处.为研究双层轿厢电梯其他运行方式、多轿厢电梯群控系统,及应用智能控制算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