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桑螟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贵州省桑园桑螟虫时有发生,对桑叶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阐述了遵义地区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桑螟;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发生原因;综合防治技术;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 S888.72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137-01
  桑螟(Diaphania pyloaiswalker)又称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早些年在苏南、杭嘉湖地区、四川北部地区为害较重,近几年在贵州省蚕区也相继出现危害。2008年夏秋季,贵州省部分桑园规模性发生桑螟危害,特别是遵义地区和黔东南、黔南部分桑园。秋季单株桑树虫口密度达80~100头,桑叶有效利用率甚至降低到20%,导致桑园严重减产,甚至影响部分蚕农秋季丝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1 桑螟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1.1 桑螟的生物学特性
  桑螟1年一般发生5~6代,均以老熟幼虫越冬,各代发生盛期见表1。桑螟卵孵化最适湿度为70%~90%[1]。在平均气温20 ℃左右,桑螟上一代到下一代增长倍数为l1.3倍;均温25 ℃达37.1倍;30 ℃以上为7.1倍,尤以第4~5代繁殖系数达到全年最大,高的可达上百倍。随着桑螟发育速率的加快,代数增加,有利于有效虫源的累积,导致第4~5代桑螟的危害性、暴发性概率高。而且桑螟对气候十分敏感,幼虫的孵化期受温、湿度影响大。早秋期间或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立秋后遇到适宜的气候,虫口基数就会强烈反弹,往往导致大发生[2]。
  1.2 桑螟生活习性
  卵期一般5~6 d,幼虫非越冬代12.5~19.0 d,越冬代240 d,蛹期5~15 d,成虫4~5 d。贵州省桑螟第4~5代世代重叠危害最为严重。桑螟的卵一般在日中孵化,孵化率在70%左右,在多湿条件下,可全部孵化。初孵化幼虫一般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组织,仅留上表皮,3龄后吐丝折叶或叠叶,潜伏其中进行取食,一叶食光再移食其他叶,全叶食光,则叶丝下垂,随风飘至其他株,或沿枝干下爬,向邻株迁移。幼虫全期经过6个龄期,5次脱皮。老熟幼虫在折叶、枯叶或枝干裂缝结薄茧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选择温暖裂缝树孔,尤喜在束草、堆草和茅屋壁缝中结茧蛰伏,未老熟即越冬,易因抵抗不了严冬而亡,老熟幼虫越冬死亡的大多是寄生蜂寄生所致。成虫多在清晨羽化,白天隐伏在叶下及杂草中,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飞行快。羽化当天交尾,在夜间进行。雌蛾大多在枝条顶端1~9叶背面沿中叶脉处产卵。1片叶卵数可达22粒左右,每蛾平均产卵约180粒。
  2 发生原因
  2.1 大气候环境异常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贵州省近些年来暖冬现象明显。为老熟桑螟幼虫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越冬桑螟虫口密度存在增加趋势。另外,伏旱后,早秋常出现多雨天气,而气温未出现明显下降,造成秋季高温多湿环境,为桑螟繁殖系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2 桑园小环境没有及时改善
  近几年,蚕茧价格因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波动,蚕农养蚕信心不足,养蚕用种不足,桑叶不能充分利用,特别是秋季,有的蚕区不习惯养蚕,桑园生长旺盛期不及时采叶,造成桑园茂密,通风透光差,桑园出现多湿小气候,适宜桑螟繁殖系数的提高。另外,因桑园茂密,造成桑螟化防工作受到影响。
  2.3 养蚕布局欠合理
  遵义蚕区养蚕布局基本是以避开农忙和桑园长势确定蚕种出库时间,而忽视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导致需要进行虫害防治时与养蚕安全发生冲突。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桑螟,为桑螟暴发埋下了隐患。
  2.4 桑园常规管理较粗放
  桑园杂草丛生,会造成桑园的湿度增大,提高桑螟卵孵化率,害虫也容易藏匿。冬季清园工作粗放,增加桑螟老熟幼虫越冬场所,秋蚕后病虫害的农药化防粗放,造成桑螟越冬虫口密度增大。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一是加大桑蚕产业大好形势的宣传,增强蚕农养蚕信心,养足蚕,充分利用桑叶,少留余叶。另外,桑园合理留条。均可增加桑园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改善桑园小气候,降低桑螟卵的孵化。二是做好桑园的清园管理工作,桑树落叶后,做好桑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清除工作,减少桑螟的产卵和越冬场所。三是及时做好桑园的结束和解束工作。据调查,桑螟有79.74%在束草内越冬,2.26%在树穴内越冬[1],因此,在每年养蚕期结束后,及时在桑树上束草或桑园四周堆草,为桑螟老熟幼虫提供越冬场所,在翌年2—3月,幼虫开始活动前集中烧毁草束及堆草,可大幅度降低桑螟越冬虫口数,对防治桑螟有较好效果[3]。四是根据当地桑螟幼虫盛发期,加大虫情预测预报,合理调整养蚕布局,结合安全采叶,采取分期分片进行化学防治。狠抓第4代桑螟的防治,因为第4代桑螟的危害直接影响中秋蚕饲养,故一定要抓好。在8月下旬大批桑螟1~2龄时用桑宝1 000倍液防治,安全用药期9 d[4]。
  3.2 人工、物理与生物防治
  在巡视桑园时,见折叶或叠叶,一般是桑螟3龄后幼虫在其中,可进行人工捏杀幼虫,或采下集中处理。利用桑螟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在黑光灯下放1盆水。可人工繁殖广赤眼蜂、守子蜂等投放在桑园,增加桑螟天敌数量,也可有效防治桑螟的危害。
  3.3 化学防治
  在桑螟未吐丝卷叶前(2龄幼虫),幼虫仅伏于叶背取食时,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 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混合使用,或用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喷杀;卷叶后用90%晶体敌百虫3 000倍液喷杀。另外,治好关门虫,在晚秋蚕结束后,用60%毒死蜱1 500倍液,或氯氰菊酯1 500倍液对桑园四周杂草、园内杂草及桑树全面喷杀1次。
  4 参考文献
  [1] 杭荣华.桑树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49,212.
  [2] 方利民.秋期桑螟的發生及原因分析[J].中国蚕业,2006(4):13-14.
  [3]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4] 桑螟防治技术意见[EB/OL].(2007-07-10)[2009-05-16].http://www.hzag. gov.cn/programs/ztzl/lq/view.jsp?id=10671
其他文献
期刊
格非在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人面桃花》,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作家逼近经典的有效标志"。正如书名所具有的那股浓浓的诗意一样,这是一部如诗的作品。它具有诗的跳跃、诗的清
文章以德州市沙王沟渠首排涝泵站为例,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水泵选型各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备选方案中选取一组较为合适的
根据高炉生产的特点,从上料工序、冶炼工序、渣铁排放工序入手,查找出影响高炉休慢风的原因。通过强化设备点检、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制定标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高炉的休慢风
美国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仅用大约1000个分子即可进行化学反应的新型化学合成方法,该新系统利用的是聚合物纳米纤维相互交织后所产生的微弱的化学反应,该方法已被证明可用于新
本文结合广电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自发 / 分散以及相互独立等问题,对自顶而下的省域广电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的具体设计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广电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
瑞士洛桑联邦综合理工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在法兰兹·P菲尔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一种形成新型更细致x射线图像的新技术,该技术可被应用于卫生医疗和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帕克·帕尔默携带着他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开始席卷中国的教育天空。一时间,各种关于《教学勇气》的推荐与评论铺天盖地而来,给予了每一
文章简要概括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文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
带钢热连轧现场中的精轧区域经常由于二级设定秒流量不匹配导致前后机架速度设定不匹配,这种机架间速度的不匹配造成带钢头部拉窄、拉薄,通常将此现象称之为拉钢。通过计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