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游戏:重拾儿时梦想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谁没有几把玩具枪,谁没有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过打仗的游戏呢?或许对于军人,我们有着天然的向往和崇拜,在儿时的游戏中幻想着自己就是那英勇战无不胜的战士。是不是成长就要我们放弃这份梦想呢?今天野战游戏让远离童年的我们重新释放这儿时的军人情结。我们穿上迷彩服、戴上钢盔、绑好护膝,像一名战士那般去战斗:在树丛草地里摸爬滚打,学会漂亮利索的战术动作,冷静分析形势制定作战方案,建立战友之间绝对的信任,享受团队间的默契。
  
  野战游戏快乐一:军事野战的体验
  
  野战游戏首先是一种军事野战的体验。在你穿上迷彩服的瞬间,请忘掉你的工作,忘掉你本来的生活吧,记住从这刻起你的身份就转换成一名战士。其实无须我提醒你,当你在丛林、废墟与壕沟间穿梭奔跑时,队友的呼喊声、敌人的脚步声、草丛里沾衣的露水、列队搜索时交互的手势……这一切都会让你置身在一场真实的战役中。这份真实的压力与快感绝对是你在钢筋水泥大厦里无法获取的。
  
  野战游戏快乐二:团队的力量
  
  想成为野战游戏的高手吗?如果你想成为胜利者,那么你必须依靠的是与你并肩作战的队员。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游戏,这是一个团队的活动。一个团队有队长、副队员和几名队员。队长根据野外地形和作战计划指派任务,“军令如山”要求绝对的服从。游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与他人配合。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艰难的实战状况下,才能够充分领会到队友与团队的重要性,学会和他人协作,增强合作能力。一个组织有序的团队才是战无不胜的。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沮丧,你的同伴都与你在一起。
  
  野战游戏的今昔
  
  野战游戏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中西部。当时牛仔们运用压缩二氧化碳为动力的色弹枪发射于不同牲畜的身上做记号。由于色弹枪可以不必冒险接近牲口,令牛仔们的工作更有效率。爱上它的牛仔们闲暇时将色弹枪发展为一种游戏survival game,胜者被称为survivor。今天的美国它已经是一项合法的运动——x-sports(extreme sports)。上世纪70年代野战游戏从日本向其他国家发展,90年代初登陆中国。
  在我国枪支是受到管制的,因此公安部明令禁止在游戏中使用气弹枪、BB弹及改装过的仿真枪。虽然今天我国的野战游戏是以使用镭射电子对抗设备模拟军事战斗场景,但只有经过公安部备案,审批的俱乐部才可以合法经营,玩家们请谨慎选择!
  
  解析镭战
  
  镭就是激光的意思,镭战是使用镭射电子对抗设备进行的一种军事战斗模拟运动。它最早应用于军事演习当中。美国陆军迈尔斯(MILES)交战训练系统被世界公认为最逼真模仿野战场景的系统,镭射电子对抗设备系统就来自于此。伴随着镭射电子对抗系统的完善和用之于民间,镭战才真正成为一项运动。
  镭射电子对抗设备由单兵装备、辅助武器、评估软件,数控中心组成。
  
  单兵装备包括迷彩头盔、迷彩防弹背心、镭战模拟枪。头盔与防弹背心通过电缆相连接。防弹背心背部有控制器与控制中心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当你扣动扳机,枪膛射击出镭射线,你可以听到逼真的枪声。模拟枪上设有LED显示,显示弹夹内的子弹数。弹夹内的子弹打完后,拉动枪栓便又将弹夹装满。当你击中目标,你自身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而被击中者会发出一声“惨叫”、背部感受到震动,暂时退出战斗五秒钟。无论是击中对方时的喜悦和被击中时的惊恐,在那一瞬间你享受到的是无法比拟的震撼与刺激。
  中心电脑评估系统是整个镭射电子对抗设备的核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计算机和评估管理软件,另一个是数据控制器,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对抗过程。当工作人员登录评估软件录入姓名、队名、人数、场次等数据,并打开个人装备的控制开关后,一场属于你和你同伴的战役就此打响。中心电脑评估系统会自动运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记录击中次数,被击中次数以及损伤程度,自动控制对抗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镭战非常战役
  遭遇战 指定区域内互为攻防,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规定时间内的存活人数定胜负。
  狭路相逢 双方均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指定集结地,途中遭遇,以到达集结地的存活人数定胜负。
  攻坚战(山地)守方固守阵地达到规定时间及获胜,攻方以占领阵地全歼守方为目的。
  兵临城下(巷战)守方固守建筑达到规定时间及获胜,攻方以占领建筑全歼守方为目的。
  伏击战 游击方进入指定区域围猎伏击手(少数),伏击手利用狙击枪全歼来犯之敌。
  护送外交官 护送方保护一名外交官到达指定地点,狙击方以击毙外交官为目的。
  拯救大兵 营救方需要从敌人包围圈中救出被围困的一名大兵,大兵亡则营救失败。
  黑匣子 双方在指定区域寻找失事飞机的黑匣子,活着将黑匣子带回营地的一方获胜。
  真实谎言 匪徒在规定地点埋放炸弹,特警需要解除炸弹,炸弹爆炸则特警行动失败。
  攻城略地 规定区域内有许我尚待占领的据点,双方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占领据点。
  孤胆英雄 所有队员各自为战,规定时间内以杀人数量论胜负,也可以做成N人一组的孤胆英雄。
  
  镭战十七条军规
  1 镭战是非接触性运动。
  2 只能够使用规定的镭射电子对抗设备。
  3 不允许有任何能够伤害他人的动作。
  4 不允许用手或任何物品遮挡镭射电子接收器。
  5 不允许投掷任何物件。
  6 比赛开始前不允许开始射击。
  7 比赛开始前必须在起点10米范围内等待命令,不可超出这范围。
  8 必须在预先指定的场地范围内进行比赛。
  9 必须遵守裁判的决定。
  10 如果比赛过程当中裁判发出暂停,所有人必须停止射击并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11 每一个人的生命值是有限的,生命值耗尽后必须将头盔摘下并高声喊叫“我已出局”然后回到基地(起点)。
  12 一旦出局请不要与其他未出局玩家对话。
  13 裁判为了保持比赛的公平性有权重新分队。
  14 在参加运动前必须在声明上签字,表示你理解运动具有一定风险而且你接受此风险。
  15 任何人不可将镭射电子对抗设备带离场地。
  16 不允许带任何武器与非法物品上场地。
  17 运动过程当中绝对不允许抽烟、饮酒。
其他文献
何旭东  (网名:没事折腾,大何,何苦来),38岁。从1995年开始自驾车旅行,酷爱户外探险,旅行摄影,从1999年开始接触越野运动,曾先后12次驾车深入藏区,有丰富的野外探险经验和野外生存能力。2000年单人单车无后援东西穿越浑善达克沙地,2001年单车无后援穿越西藏阿里无人区,2002年单车无后援深入西藏羌塘无人区,2003年单车无后援穿越巴丹吉林沙漠,2003年首届全国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B
有句话叫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在户外这几年,夜路也走过好几次,幸而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夜路给我留下的,只有深刻难忘的回忆。那年从郎木寺包车去唐克,路上看遍美丽的大草原,安静的花湖,还碰到了载着活佛的越野车。渐渐地,天黑了,下起了雨,两边原本应该美丽辽阔的草原在黑夜中显得暗沉可怕,手机也没信号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车胎爆了,而且车上没有备胎。司机师傅硬是用轱辘钢圈开到了个亮灯的地方,一个可以停车吃饭
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有雪的冬天,使这群人心灵有所寄托。他们非常有默契地从城市的角落冷冷爬出,汇聚在各个有雪的地方,按后血液沸腾。通体发烫。他们的冬季旅行几乎全部与滑雪相关,或东北的亚布力、北大湖、或西陲的新疆,或东瀛之国日本,或欧洲的法国、瑞士……而到了夏季,他们并没有因为雪季的结束而疏远、帆板、骑马、攀岩……单板族的生活在“旱季”同样精彩!
起伏的山峦,环抱着约有两平方公里的宁静水面,几十束探照灯光,从不同的方向照射着山、水、天。深黛郁郁的山在灯光折射中,透发出朦胧的幽韵;波光粼粼的水,只有江河交汇处才有的辽阔的水,在夜色和灯火交替中蒸腾着梦幻般的云雾。音乐响起了,是人们早已十分熟悉。十分亲切的旋律:“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音乐声中,一只只小船,神幻一样地穿梭在水面上,鱼鹰拍打着翅膀,在水面舞蹈,渔民悠闲地撒开银色的鱼网。忽然间
声 音  ——参观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有感  一九三四年冬  桂北的湘江  像竖立衙门口的一面大鼓  被一阵阵急切的乱棒擂响  擂鼓的  是一支突如其来的队伍  他们的脚步嘈杂  声音嘈杂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这是一支革命的队伍  但此刻  这是一支正在蒙难的队伍  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向何处去  没有人知道他们能走向何方  那个叫李德的共产国际顾问  尖厉咆哮的声音  连同别扭的肢体
5月12日强烈地震发生,半个四川通讯基站瞬间倒塌、光缆断裂、通讯系统瘫痪。尽管移动,联通公司自地震后立即进行自救抢修,但因通讯设施基本毁坏,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区尤其是一些山区,电话、手机,网络依然处于中断。突然发生的大灾难让人们习惯依赖的现代通讯成为盲区,幸存者俨然在信息的孤岛上。  5月25日,有IT技术背景的户外志愿者携带地面卫星系统和卫星电话以及一套可以接四部电话的IP电话网关,在汶川县三江乡
三十年前的前男友突然来访,像一双无形的巨手,刺啦一声,生生撕开了女人心底早已愈合的血痂。铺天盖地的疼痛,疼得女人喘不过气来。久远的往事,椎心蚀骨,这个让她爱恨交加了一辈子的男人啊!  客厅里灯光刺目,前男友和自己的男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喝酒,一边压低声音神秘地嘀嘀咕咕。女人悄无声息地躲进厨房,压抑着怦怦心跳,支愣着两只耳朵,小心捕捉着客厅里的风吹草动。  咦,奇了怪了,窝在客厅里的两个大老爷儿们停止
一个现代派的女郎,一个古典范的美女,和她们的母亲,一个庸常俗世的老妇人来到青岛这个海滩浴场,遭遇一个有钱德国人的故事,简单地说,这便是李蔷薇的新作《黑眼睛 蓝眼睛》讲述的内容。较之与她从生活经验吸取灵感的《两个女少校》《父亲的猎枪》等篇什,这篇小说更大程度的是一次叙述和想象力的远行,因此小说人物,无论是姐姐曾媛媛,妹妹曾可,还是她们的母亲曾老太,以及侨居青岛的德国人马克斯,都带有一丝符号化的意蕴。
撰文 鹿 希 摄影 Guillaume Dargaud  当获知来年2月需去格陵兰岛时,我即开始发愁。我数年前曾经领略过1月严寒的芬兰,接着纽约的冬天又给了我个下马威,让我平生第一次见识了何为暴风雪,到现在想起来还让人不寒而栗。我被四季如春的昆明惯坏了,温度一旦降到零度,我的大脑就像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呈浆糊状,消极怠工,运转速度急剧放慢,甚至连语速都会随温度的下降而减慢。没办法,我就是如此没出
放寒假了,春节也热热闹闹地走近了。  我特别喜欢春节。春节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向长辈要红包;剪窗花,做灯笼,写“福”字,贴春联;吃美味不会被管,熬夜守岁也不会被催睡……除了这些春节“规定活动”外,其实还会有一些“特别活动”。  洪老師是我的美术老师,她的老家在黄山。那里过春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就是“打秋千”,这可是“非遗”民俗呢。这个秋千,不像我们平时玩的秋千,而是像在轿子里安装了一个迷你摩天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