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碎片化学习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是在当今研究的热点,但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研究,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的碎片化学习。通过对碎片化学习的分析以及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的分析,了解到高校教师可以进行碎片化学习,并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碎片化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碎片化学习;高校教师
  一、“互联网+”时代内涵
  互联网是一种外在的资源和环境,代表了一种能力,在这种资源能力之下,加上传统的行业,意味着对行业的一种提升。随后,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概念。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响应李克强总理的号召,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中,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中建立联系,包括了创业创新、益民服务、电子商务、交通、生态、人工智能等方面。其中在益民服务中明确提出要探索新型的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发展数字教育与建立教育服务平台。“互联网+”正式的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不断的与各个行业紧密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5G的迅速发展,更是为“互联网+”提供了最新的网络支持。
  这几年,互联网+在教育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第16次报告,2018年超过半数的国民倾向于使用数字化阅读方式,使用手机进行阅读逐渐成为新型的阅读方式且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以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76.2%,这一数据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互联网的载体进行阅读。而且在这一调查报告中还显示了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手机和互联网。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这说明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在增加,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个调查报告也显示了成年国民网上活动,主要是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也使得如何促进成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成人的学习不再是系统的、整体的进行学习,而是更加倾向于碎片化学习,教师作为特殊群体的成人,如何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进行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碎片化学习的概述
  (一)碎片化学习内涵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加深入,开始对碎片化学习管理、碎片化学习策略分析进行研究。也有更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对碎片化学习内涵的相关定义。
  祝智庭教授指出,信息的碎片化促进了学习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发展进而带来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媒体碎片胡是、关系碎片化、思维碎片化、体验碎片化等,人类开始进入“碎片化时代”[1]。高祥翀将碎片化学习定义为通过一片一片、一点一滴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情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走在时代前沿的目的[2]。王承博等人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思维、碎片化阅读的分析研究,将碎片化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运用不同以往的思维方式,在碎片化时间里或利用碎片化阅读,将有意义的知识碎片从互联网中挖掘出来,并对这些有意义的知识碎片进行存储、汲取、加工等建构的过程[3]。王竹立从全新的視角出来,利用碎片化学习的广义与狭义这两种定义分析碎片化学习,广义的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媒体、碎片化资源、碎片化时间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但对于狭义的碎片化学习而言,则仅仅在非正式的学习中探讨碎片化学习[4]
  综上所述,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内涵研究,本文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碎片化学习定义为碎片化学习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互联网中,通过从各种资源、媒介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建构的非正式学习。
  (二)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1.学习工具、媒体多样化
  5G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提供了便捷快速的网络支持,手机、电脑、平板电脑、kindle电子书等工具的出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网上阅读。同时,人们也更多的利用这些工具了解时事。这些工具的出现也促进了以图片、视频、短视频、音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学习媒体的出现,更加方便了人们进行碎片化学习。
  2.学习时间碎片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会被规定用来做什么,总会有一些时间是你可以支配的,但这些时间又是零散的,不足以用来支撑你完成一项系统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但这些零散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支撑你进行碎片化学习,而且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是在有互联网的环境下,你就可以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乘车、等车、吃饭、睡觉前等碎片化时间,通过阅读手机上的新闻来获得知识,这些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具有随机性。
  3.学习内容碎片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更多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获得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局限在时政或是娱乐或者其他一些信息,这些媒体的信息是丰富的,且不具有唯一性,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到的信息也是更加的多彩的。因此,“微信息”的出现则是十分及时且有必要的,“微信息”呈现的叙事方式不再是冗长、繁琐的,而是以简短精炼、言简意赅的内容对所要传播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5],这种“微信息”是学习内容碎片化的一种具体的体现,更加方便了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碎片内容的学习。电子图书的日益发展也在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占有一席之地,人们在手机上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
  4.学习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明显   人们利用多样的学习工具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对自己感兴趣和针对自己不足的方面进行学习,这样人们在碎片化学习的时候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就有很明显的表现。“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很好的对学习者的使用路径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从而向学习者推送感兴趣以及需要的内容。正如数据技术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浏览历史、浏览时间以及频率,根据分析的结果会及时向学习者推送相关的最新信息,让学习者在碎片化时间下更快速的进行碎片化学习[6]
  碎片化学习的这些特点使人们更多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并且不同的人群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策略也是不同的,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兴趣特点,主要把精力放在娱乐方面;职场人群利用碎片化时间主要是了解自己职业最新消息,更多的关注职业信息。目前对于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大多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主体教师的碎片化学习。那么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主要是什么,又是怎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碎片化学习成因分析
  (一)高校教师职业特点
  1.工作时间自由,弹性大
  有研究者调查表明,高校教师一般一周的课时在6节左右,每年的寒暑假时间也是教师可以支配的时间,由此可见,高校教师每天可支配时间很多。除此之外,高校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也是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相比较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之外,并不需要教师在学校中进行长期的坐班,其他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支配。
  2.高校教师的科研负担重
  高校教师相比较中小学的教师来说,没有办法从学生的成绩或者是学生的进步情况来对教师的成果进行考核。从各个高校的评优情况、绩效奖的获得、教师职称的晋升等都与教师的科研情况紧密相关,这就造成高校教师不断进行科学研究。
  (二)高校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成因分析
  1.终身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是由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局长朗格朗在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中提出的。终身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需要每个人不断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不管是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理论支撑。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教师虽然已经是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挡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反而教师为了不断更新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该进行终身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书育人。
  2.教师可自由支配时间多,为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的职业特点中,介绍了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长,高校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其他的之间都可以受自己的支配,但这些时间有些并不是完全具有连续性,有些反而是碎片化的,那么这些时间就需要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这些时间就为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3.教师碎片化学习方便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高校教师的科研负担重是众所周知的,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碎片化学习为教师则方便了教师在突然有灵感的情况之下进行搜索了解,并且能为教师提供一些灵感支持。教师在碎片化时间下,运用手机、电脑等载体,通过阅读了解时事,关注教育问题,从而为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支持,进行科学研究。碎片化学习也方便了教师在科学研究之中,在没有连续的时间了解自己的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更多了解所研究的主题。
  4.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能拉近与学生之间关系
  现在的教育提倡与学生做朋友,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在课余的时间内,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关注的事情,关注最新的消息,了解时事以及学生关注的娱乐事情,这样就能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5.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碎片化学习
  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促使教师在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时候不能忽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学习。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更新与自己学科相应的知识,教师需要进行碎片化学习,而且教师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应该更多的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进行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7]
  除了以上的原因促使教师进行碎片化学习之外,教師还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没有连续的时间让教师进行系统的关于兴趣爱好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知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教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
  1.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互联网中的信息并不能满足教师这种专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属于自己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这样能促进教师在平台上进行碎片化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且教师还具有实践性,教师可以从平台上获得提高专业发展的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找到不足之处,将不足之处反馈到平台上面,又能促进平台的更新。
  2.对碎片化知识进行复原重构
  既然是碎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系统学习,碎片化学习获得的知识相应的来说就具有碎片化,对碎片化知识进行复原重构能够促进我们更好的吸收我们获得知识。复原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基础下,将割裂的知识与课程和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回归到初始状态,恢复关联性[8]。重构则是教师根据学习到的知识,与某个研究主题,对获得的碎片化信息进行重组,重新将这些信息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碎片化知识的复原重构是与一定的知识主题相对应,整合碎片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促进碎片化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重新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建立互联网学习共同体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QQ群、微信群组就是一个相对随意的学习共同体,这些群体并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学习共同体,或者是根据每个教师的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建立起来的学习共同体。教师通过学习共同体这个社交平台分享知识,促进知识得到转化,而且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见解,这样通过交流能够促进知识得到升华。
  4.利用多样的学习工具进行碎片化学习
  “互联网+”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为每一位高校教师配置了电脑,以及设立专门的信息中心,保障教师的网络条件,即使教师在学校中遇到技术问题也能得到解决,这就确保教师在学校中也能进行碎片化学习,除了电脑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以及多样的学习软件在学校之外的其他地方进行碎片化学习。同时为了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开发的思维导图软件为教师进行复原重构提供的软件支持,思维导图以图示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在人们面前,能够帮助教师高效的开展碎片化学习。
  五、总结
  5G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的坚实的后盾,“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人们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网络、平台的支持。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使教师不满足于知识现状,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研究。高校教师相比较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弹性大,可自由支配时间多,教师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了解时事与娱乐新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形成互联网学习共同体的技术支持下,进行碎片化学习获得碎片化知识,并对其进行复原重构,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促进教师的碎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3):3-13.
  [2]  高祥翀.基于碎片化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5.
  [3]  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0):26-30.
  [4]  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4):9-16.
  [5]  林楠,吳佩婷.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04):47-51.
  [6]  赵新萌.“互联网+”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的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18):130-131.
  [7]  潘洪建.网络时代教师的碎片化学习策略[J].中国教师,2016(20):76-79.
  [8]  王竹立,赵师红.碎片化学习如何化弊为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4-10.
  作者简介:杨佩(1995-),女,汉族,河南淮阳人,学生,硕士在读,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省,650091,远程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出禅心思维作为教学法学术研究的指针,深入课程本质及原理方法内核谈教学,阐述了工程图学基于工程实物的设计表达需要而教学,然后围绕工程行业国家标准强制规范而准备的基本属性。既然画法几何学及其正投影理论确立了用离散的三视图有机对应准确表达空间实物形状的核心知识架构,那么,立于此坚实架构之上,围绕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课堂教学环节可实
期刊
摘 要:当前的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培养,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参加互联网+大赛等竞赛的经验、体会,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经贸类人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大赛是当前学生综合素
期刊
摘 要:随着电信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信竞争的核心正在由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客户服务必将成为电信企业的下一个竞争焦点。本文从市场、价格等为切入口深度探讨了运营商有关价格竞争利弊,并以此探索客户服务提升和服务价值体现,以供参考和交流学习。  关键词:通信行业;价格竞争;服务提升  一、引言  电信行业要走出价格战的阴影,需要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整个产业摆脱低迷状态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意识到文化直接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长期性和多维性。必须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在思政教育中将文化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当前我国有关人员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是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德
期刊
摘 要:作为高校音乐教学重要课程之一的钢琴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且以实践教学为主体。集体课教学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音乐院校钢琴教学实践以及相关的课程领域中,学生通过钢琴集体课的学习,一方面能够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演奏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素养。本文分析我国当前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对有效的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钢琴课;
期刊
摘 要:实践类的线上课程对互动要求更高,如何增强在线课程多维深度互动近年来都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影响多维深度互动效果的“首位效应”,即第一位带头发言同学的互动内容对后续其他同学互动内容和形式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从师生互动方面,发现了互动氛围、网络技术流畅性、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学生互动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影响因素;在生生互动方面,发现了互动氛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需要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核心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载体之一,其无疑就成为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因为小学生本身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要想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作用,如何设计数学核心问题就成为关键所在。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基于小学生思维特征提出几点基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设计的措施,旨在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小学数学教
期刊
摘 要:网络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给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也给教师提出了新问题。本文中,笔者基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大学英语中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了网络平台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如何有效在其帮助下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平台;教学质量;  随着大学英语教材的不断改版及其配套网络平台的开发,网络平台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那么在实践教学中,网络平台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教师必须通过求真、求异、求变和求活四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物理实验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科学性、
期刊
摘要:乳腺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防治的关键。针对当前乳腺X线图像人工标注工作量大、数据不易获取、图像特征提取耗时且难度大等问题,现以稀疏自编码网络为基础,训练具有两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以对图像进行有无病变分类。首先,使用自编码器以无监督方式单独训练各隐含层。然后训练最终Softmax层,并将这些层连接在一起形成堆叠网络,该网络最后以有监督方式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