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后在患者脑脊液的分布情况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测定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后脑脊液氟比洛芬的浓度,研究其在脑脊液的分布情况.方法拟在腰麻或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72例,年龄18~75岁,体重54~82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于静脉注射后45 min内每5 min(T1~9)随机取8例患者,留取脑脊液2 ml,同时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反向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和外周血氟比洛芬的浓度,并计算脑脊液和外周血氟比洛芬浓度的比值(脑脊液/外周血比值).结果 所有血标本均可检测到氟比洛芬,T1,2时分别有3份、4份脑脊液标本未检测到氟比洛芬,其余时点脑脊液标本均检测到氟比洛芬.与T3时比较,L4~9时脑脊液氟比洛芬浓度升高,T5~9时脑脊液,外周血比值升高(P<0.05);L4~9时脑脊液氟比洛芬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后可在脑脊液分布,注射后20 min达峰值,持续至注射后45 min.
其他文献
详细论述了通过贵金属沉积、金属离子掺杂、表面光敏化、复合半导体等提高TiO2光催化剂活性的改性技术。 Th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of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TiO2
目的 研究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的烟曲霉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机制.方法 自1例侵袭性曲霉病患者体内分离得到1株烟曲霉,分别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M38-A2中的微量液
目的:筛选确定pH敏感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评价其释药性能。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以圆整度、脆碎度、得率、粒度分布、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丸芯处方进行筛
目的 通过对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患者治疗的随访,总结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的诊疗经验,评价其预后.方法患者32例,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
目的 将表达特异性的小干扰RNA(siRNA)导人肝癌耐药细胞,干扰多药耐药(MDR1)基因后,观察其对肝癌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浓度梯度法制作SMMC-7721耐阿霉素细胞株
目的 通过两种方法 构建兔VX-2移植性原位肾癌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 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2组,每组15只.A组采用开放手术下VX-2肿瘤组织块包埋种植法建模;B组采用经皮
目的 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数据库有关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评价入选
牙周膜牵张成骨是通过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牵引移动来增加软、硬组织量的一种生物学方法,对于提高种植体的稳固性和唇侧组织丰满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