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面直径平均(9.04±
【机 构】
: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面直径平均(9.04±1.50)mm,桡骨小头矢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63±2.50)mm,髓内矢状面直径平均(9.34±1.51)mm,颈于角平均166.80°±2.20°,头颈长平均(18.71±2.44)mm.身高与桡骨小头直径成正相关(P<0.05). 结论测量所得桡骨小头解剖资料与欧美人种的桡骨小头解剖存在差异,应对进口假体适当改进,以提高疗效.三维数字化重建对解剖学测量和定制假体的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呢?懂得爱护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年轻的时候,你不妨放慢脚步,这是健康生活的开始。但你也不能太把健康当回事,因为物极必反,生活太精致,反而失了味道。
收到编辑部转来的读者来信,商榷Gartlarlcl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读者与作者间的交流和互动、探讨与争鸣,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明确治疗原则,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由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刘尚礼教授编写的《脊柱微创外科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我国2000年以来开展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研究成果,又是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总汇。
读了近期贵刊发表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现代处理>一文[1],深受教育,感想有三: 一、引言简短,重点突出 两段引言不仅强调该损伤是儿童肘部常见骨折,占50%~70%,更特别强调早期处理不当,可致Volkman挛缩,从而造成终生残疾。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对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9例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A级2例,C级3例,E级4例.其中上颈椎损伤均采用后路手术,经椎弓根寰枢固定融合8例,枕颈固定1例;下颈椎损伤采用后路手术6例,其中以不连续经椎弓根短节段钉棒固定融合4例,2例采用联合上颈椎经椎弓根连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骨折总发病率的4%~5%[1].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肱骨近端骨折为第三大常见骨折类型(仅次于髋关节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2].虽然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没有移位或仅有轻度移位,可以通过颈腕吊带制动、功能锻炼等保守疗法治愈,
距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在所有骨折中的发生率为0.32%[1],且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20%~25%为开放性骨折[2],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裂伤,而且距骨本身无单独的血供,故骨折后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距骨缺血性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距骨开放性骨折常常有骨折碎块游离脱出于体外而受到污染,对于这些既失去血供又被污染的离体骨折块,是否应该丢弃以避免骨髓炎的发生?原位植入是否一定会发生骨坏死?这是一个值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组合皮瓣移植治疗36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携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14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组合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6例,游离胸脐皮瓣组合局部转移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
近年来,腕关节解剖研究进展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I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足尺侧疼痛及远侧尺桡关节不稳的一个基本因素,关节镜下修复周围型的TFCC损伤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