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发展的日益深入,计算机学科教育已成为初级中学必不可少的必修或选修课科目之一。本文根据初中计算机教学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学模式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组成)、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作过程,为以后学习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感染等,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命令的用法(常用的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输入计算机的有关命令。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汉字输入法和中文处理方法(区位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联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office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文稿输出及编辑技巧等,提高学生的上机水平。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
1、耐心辅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启动思维,从而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可以说完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学生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辅导过程中,我注意与他们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并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决心。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接手班级时,首先作好了这方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上机座位进行安排。在讲授一些常见的知识点时,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我对基础好的同学布置免试测验、小竞赛、提高题练习等,并支持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此外我还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的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有了较多时间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我布置的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还是有其可行性的。
3、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儿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或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去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别于任务未完成的部分重新进行强化,进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需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执行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明确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必须是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首先可以从硬件方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计算机内部的组成,教师可以实物展示。其次针对软件方面,教师如果直接面授学生知识点,那么往往会说不清道不明。因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软件中“软”究竟是什么含义。这时就可以进行任务设置,设置的任务最好是必须借助于软件才能完成的,从学生最熟知的一些兴趣着手,如聊天、上网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就势必使用了必须的软件,否则无法完成。这是对软件含义最好的阐释:在计算机系统内用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使用的规定程序。
4、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多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趣,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创没情境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学习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在讲解“移动文件央”时,我分别讲授四种方法:(1)接拖动法;(2)使用“菜单”法;(3)使用工具按钮法;(4)使用盘快捷键法。同学牛分别掌握这四种方法,同样触类旁通以后探究学习文件的“复制”、“删除”奠定了基础,学生不用师讲解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合作,顺利的掌握了下面的内容。因此,一堂课的开始能做到激趣引题,就像一块无形的“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測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的心灵,他们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自学探究足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往边学边探中解决,不理解的问题,集中在一个阶段解决在这一环节中的难点。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不做过早的解释,综合大家的提问,组纵学生多形式的探究。为此在教学中我常选用学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同桌学生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就相同的问题相互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明.试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2]林国荣.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种方法[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8(6).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学模式
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组成)、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作过程,为以后学习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感染等,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命令的用法(常用的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输入计算机的有关命令。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汉字输入法和中文处理方法(区位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联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office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文稿输出及编辑技巧等,提高学生的上机水平。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
1、耐心辅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启动思维,从而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可以说完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过程,有的和学生作简短的讨论,有的则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辅导过程中,我注意与他们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并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决心。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接手班级时,首先作好了这方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上机座位进行安排。在讲授一些常见的知识点时,如:汉字的输入、资源管理器的操作等,我对基础好的同学布置免试测验、小竞赛、提高题练习等,并支持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此外我还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的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有了较多时间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我布置的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初中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以及自学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还是有其可行性的。
3、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儿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或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去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别于任务未完成的部分重新进行强化,进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需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执行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明确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必须是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首先可以从硬件方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计算机内部的组成,教师可以实物展示。其次针对软件方面,教师如果直接面授学生知识点,那么往往会说不清道不明。因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软件中“软”究竟是什么含义。这时就可以进行任务设置,设置的任务最好是必须借助于软件才能完成的,从学生最熟知的一些兴趣着手,如聊天、上网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就势必使用了必须的软件,否则无法完成。这是对软件含义最好的阐释:在计算机系统内用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使用的规定程序。
4、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多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趣,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创没情境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学习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在讲解“移动文件央”时,我分别讲授四种方法:(1)接拖动法;(2)使用“菜单”法;(3)使用工具按钮法;(4)使用盘快捷键法。同学牛分别掌握这四种方法,同样触类旁通以后探究学习文件的“复制”、“删除”奠定了基础,学生不用师讲解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合作,顺利的掌握了下面的内容。因此,一堂课的开始能做到激趣引题,就像一块无形的“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測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的心灵,他们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自学探究足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往边学边探中解决,不理解的问题,集中在一个阶段解决在这一环节中的难点。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不做过早的解释,综合大家的提问,组纵学生多形式的探究。为此在教学中我常选用学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同桌学生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就相同的问题相互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明.试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2]林国荣.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种方法[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