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监督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己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会计界热衷讨论的焦点。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委派制的诞生与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属于经济监督,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单位会计人员可以细分为:一部分是从事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另一部分是从事高层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无论哪一类会计人员,只要是在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便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执行者,就应当承担本单位的会计监督责任。
  2.会计监督的客体。会计监督的客体就是会计监督的对象,即主体单位资金运动的全部过程。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是资金在各实践形态下不断变化的周期性循环,以工业企业为例,其资金运动的过程为“货币资金→生产资金→产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加)”的循环,会计监督及时对这一过程的监督,目的为及时发现错误弊端,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3.会计监督的依据。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各类的会计规范。包括相关会计法律及规章制度,具体分为: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法律、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其中包括地方性法规及企业自主的规章制度。在会计准则中,包括了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具体会计准则,这同样是会计监督的重要参考依据。
  4.会计监督的方式和目的。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会计监督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种:财务会计监督和管理会计监督。其中,财务会计监督又包括审核、事中分析、事后检查。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这些方式并不是独立形成,而往往是交替并行,相辅相成。
  二、现阶段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通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归集、汇总、分类、记录、计算、分析、审核,实施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控制与掌握,具有最直接,最及时的特点,其他监督形式如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税务监督等的施行,都要利用会计监督提供的信息资料,借助会计监督的基本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审计监督中的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工程决算审计,税务监督中的增值税结算、所得税结算及发票检查等都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及会计处理方法合规性的审核和鉴证,即对所监督的对象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是否据实计摊相关成本费用、是否账证、账账、账表相符、是否侵占国家集体利益等做出恰当、合理、公允的评价。如果没有会计监督作为先导,企业自身就无法把好关,反之,会计监督搞好了,企业的会计资料真实,核算准确,就可以减少错弊,并为其他经济监督方式的有效进行创造条件。会计监督既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
  三、会计委派制的诞生与存在的问题
  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谴、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的基本模式分为以下几种:(1)财务总监制;(2)直接管理形式;(3)主管会计委派制形式;(4)零户统管形式;(5)财会集中制形式;(6)“会计楼”形式;(7)村账站管形式;(8)内部委派制形式。
  我国会计委派制的初衷在于加强会计人员的统一管理,强化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事实上,会计信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人为因素的作用,也有会计本身的因素。而且后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因为会计信息即使有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并且作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有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2)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准则只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3)会计事项具有不确定性。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不确定的与事实有差异的计量结果,和不确定的计量方法。
  2.会计委派制并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良策
  会计委派制的实质是为解决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试点情况来看,会计委派制也暴露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无助于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悖于在我国建立健全市场经济。
  (1)现行政策法规相冲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变目标相违背。《会计法》、《公司法》等法规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由单位领导任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领导,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同时规定了企业享有国家授予的理财和经营自主权。会计委派制实际上仍是由政府控制会计,是计划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2)会计委派削弱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是会计人员履行着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会计人员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向报表使用者报告企业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更重要的是为经营者在加强企业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势必使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是“外来人”,对会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架空”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22-45.
  [2]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74-82.
  [3]sunder.会计与控制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8-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5-62.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逐渐随之而发生改变,从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对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存在的审美困境进行改善显得尤为重要,本
[摘要]成品油的损耗,是困扰石油销售企业的一大问题。本文将首先对成品油产生损耗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内部控制思想作为指导,提出应对油库和加油站发生成品油损耗的措施。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 成品油 损耗控制    一、成品油损耗概念及原因分析    1 成品油损耗的概念  成品油损耗是指在运输、储存以及零售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成品油的损失耗散。根据造成损耗的因素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正常的损
目的 探讨头颈部血管造影过程中采集野及附加滤过对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扫描仿真体模、热释光剂量计实测剂量,比较Philps Allura Xper FD20血管造影机的不同采集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或完全损害,体内血肌酐等毒素升高,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的蓄积可引起严重的水肿、心衰等并发症,最后需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有的病人要等待肾源,需要在家
目的观察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晶状体所致凝固性坏死的变化过程,分析占空比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结果的影响。方法将80个离体牛
凯力康是广东天普药业推出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国家一类新药,上市以来虽有良好发展,但其真正的价值并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本文在对凯力康经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凯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经验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化疗所致痞满,疗效较为满意.现将1998年~2004年治疗的资料完整的36例总结如下.
笔者自1996年~2001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性尿频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摘 要]税收与政治是天生的孪生兄弟,推进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会倒逼我国社会的法治化和民主化进程,国际化视角下的中国税制改革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税制改革的现实意义与迫切性,基于国际化的视角具体阐述了税制改革应遵循的方向与原则,最后对于我国税制的改革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税制改革 国际化 民生  一、中国税制改革关系国计民生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在我国的财政史上具有重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大庆油田物资质量管理就是油田物资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工作。指挥要有方向,控制要有措施,协调才有依据,才能够更有力,才能够更让人信服、理解和支持。经过近一年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实践和在工作中的思考,将大庆油田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归纳整理。明确方向,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强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力度。  一、油田物资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