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蚕桑养殖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产业,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得到各种副业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对经济利益的获取是桑蚕产业的实质与目标。我国的桑蚕养殖产业在国际蚕桑养殖市场份额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桑蚕养殖技术上也是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持续发展,桑蚕养殖业也变得炙手可热,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桑蚕制种杂交率低导致蚕种质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蚕农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科技兴农的指导思想下,本文对桑蚕制种杂交率的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措施。旨在提高我国桑蚕制种的杂交率,使蚕农获得优质的蚕种以此获得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关键词:桑蚕制种;杂交率;提高;研究
中图分类号:S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195-02
杂交率是衡量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杂交优势在蚕种生产上的利用,不但增强了蚕的抗病力,提高了万蚕产茧量,而且使茧层率提高,茧丝质变优。根据最新的桑蚕养殖行业规定对于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低于95%的批次是不合格批次。不合格批次严禁出库使用,流入市场的要实时在冷库就地销毁。所以杂交率对于桑蚕一代杂种成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蚕农把对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关注度与蚕种良卵率、病蛾率、孵化率、病卵率放到相同地位。我国的桑蚕养殖业虽然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因为大部分养殖人员都是从传统的农户养殖演变而来,因此桑蚕养殖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管理技术知识,从而不能够有效的应用桑蚕高产养殖技术,严重的影响了桑蚕养殖的质量。下面是桑蚕制种提高杂交率的几条措施。
1 保持原种纯度,防止原种杂合
原种是繁殖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基础,想要获得高杂交率的普通种就必须做好原种选育繁殖工作。保持原种纯度,防治杂合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做好包括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等五选工作在进行选择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原种的种类与品系。②对于不同品种、品系在进行整理挖补选原种过程中要严格分开,杜绝混杂,避免原种杂合,影响到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
2 认真做好原种饲养过程中的防混杂工作
完成原种的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等五选工作后。进行培育养殖,尤其要注意小蚕共育期间的防混杂工作。养殖场地要杜绝“一锅烩”要严格地进行分区分段。对于蚕筷、蚕网、鹅毛、塑料薄膜等养殖用具在使用时也要实现一区一套,分区专用。不得混用,防止原种混杂。在进行大蚕的养殖过程中,不同品种蚕类不得进入培育室,要分室饲养。蚕区工作人员在对一个品种完成操作后需要换品种进行操作时。必须对操作人员的鞋袜衣帽以及操作工具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目的在于避免导致操作失误与意外情况使得人为将混杂蚕带入。
3 加强种茧收购回场后的各环节管理
种茧收购回场后的各环节管理是提高一代杂交蚕种杂交率的重要环节必须谨慎对待。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种茧收购回场后,在做好种茧保护的前提下组织好选茧工作,在进行选茧过程中剔除出各种不良茧与死笼茧外,还要严格剔除淘汰各种混杂的不符合养殖目标的蚕茧,保证参与制种种茧品种的纯正。②要细致认真的做好削茧后的蛹体鉴别和复鉴工作,防止雌雄蛹混杂。在进行削茧工作之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蛹体鉴别工作的培训,明确鉴别蛹体的标准进行试鉴考试。只有通过试鉴考试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蛹体鉴别工作。杜绝传统养殖时那种区别雌雄全靠大小与经验的现象。对于削茧与蛹体鉴别工作的人员配置应该以两人削茧,一人鉴别蛹体为宜形成工作小组。要控制每天的削茧量,一般原则是当天削出当天检查完毕,要避免一味贪图削茧进度,放松鉴别标准。同时实行责任制度,对每一个鉴蛹框内要写上初鉴者的代号。在进行复鉴时如果发现一筐中的误鉴率达到5%则全框退回初鉴者进行重新鉴别。对于鉴蛹工作人员的报酬要与质量和鉴别正确率挂钩。削茧工作完成后,要对摊放在蚕匾中的雌蛹进行复检,防治遗漏现象的发生。在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对于不同品种的蚕蛹要进行分室摊放,杜绝多品种混摊混放现象发生。③在蛹体发蛾期间,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抢雄蛾捉纯对工作。绝对淘汰纯对,对于捉出的纯对必须在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淘汰护理,务必保证捉出的纯对不能参与制种。在制种捉蛾前还要进行以此纯对检查,严格剔除淘汰纯对蛾、不符合品种性状蛾,保证品种的纯正。④在制种过程中要细心做好雄蛾的存放管理工作。分配专人对不同品种的雄蛾进行整个交配过程与冷藏过程的管理,防治雄蛾混杂而导致杂交率的下降。对于制种用房的调节要根据就近,清晰、方便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缓解制种用房的紧张。还有是在蚕蛾产卵过程中不同品种要分开,务必要杜绝投错蛾或端错蛾而造成混杂的情形发生,导致杂交率变低的现象。在产卵过程严格禁止过度追求蚕种数量使母蛾二夜产导致蚕种杂交率下降。
4 科学养殖管理
成功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对桑蚕进行科学养殖,保证桑蚕的存活率这样提高桑蚕一代种杂交率才有实际意义。想要对桑蚕进行科学养殖,首先要做好加温设备的配备。蚕体生长会受到养殖环境温度的影响,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生长可以显著的增强蚕体的抗病能力,也会促使蚕体刚快的发育。因此在桑蚕大规模养殖中一定要确保加温设备的准备工作,实时根据当地的气温状况改变养殖室内的温度,根据桑蚕的长势状况决定加温或者降温。为桑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是对1~3龄的稚蚕的科学管理。稚蚕期是蚕体进行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稚蚕期桑蚕的生理体重会迅速增加,在一龄期会有大概12~16倍的变化。在而二龄期增长速度减缓但也有8倍的增长。为了应对桑蚕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征,需要严格做好稚蚕期的用叶工作,要选择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的叶片进行喂食,喂食时间可以分为早晚各一次。考虑到夏蚕期桑叶的水分与蛋白质含量都相应下降,也可以采用桑叶粉、有机酸混和物、脱脂大豆粉、无机盐混和物、玉米粉维生素混和物、蔗糖、植物甾醇、纤维素、ADA、卡拉胶、水配制成的人工饲料进行喂食,但在进行人工饲料喂养时要注意人工饲料的消毒灭菌操作。防治稚蚕食用受到污染的饲料。最后到了壮蚕期,即我们俗称的大蚕期时一定要做好大蚕生长环境的通风保温工作。这是因为大蚕期的桑蚕身体中水分不容易散发,导致蚕体的生理温度不断升高,除此之外大蚕的生理活动强烈发出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对于环境会产生小幅度的污染。如果这时的养殖环境潮湿闷热的话会导致桑蚕的新陈代谢功能下降,使得蚕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除了上述之外务必要保证桑叶的消毒工作,桑蚕的感病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使用了变质发霉的桑叶,因此对储藏待用的桑叶要按时进行消毒作业撒上石灰粉。
5 结 语
我国有着6000多年的桑蚕养殖历史,桑蚕丝织品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品。在当前社会,桑蚕丝织品因为其穿着舒适,吸、放湿性好且桑蚕丝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而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想要获得好的桑蚕丝就必须提高桑蚕的杂交率。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提高桑蚕制种杂交率的几点主要措施,旨在帮助蚕农提高蚕茧质量、蚕丝品质,进一步提高桑蚕经济效益,促进桑蚕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周秉纪.桑蚕高产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5(8):114.
[2]邹 彦.试论桑蚕高产养殖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7):188.
[3]吴慧萍.桑蚕高产养殖专业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3(12):110.
[4]黄健辉,徐俊良,吕顺霖,等.家蚕不同发育阶段饲料适宜pH值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15,23(2):179~183.
[5]吴小锋,徐俊良.小蚕人工饲料1龄1回育研究(简报).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14,20(3):329~330.
收稿日期:2018-11-14
作者简介:黄振坚(1966-),男,廣西贵港人,助理农艺师,大专,从事于广西贵港市蚕种场蚕桑业、桑蚕制种工作。
关键词:桑蚕制种;杂交率;提高;研究
中图分类号:S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195-02
杂交率是衡量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杂交优势在蚕种生产上的利用,不但增强了蚕的抗病力,提高了万蚕产茧量,而且使茧层率提高,茧丝质变优。根据最新的桑蚕养殖行业规定对于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低于95%的批次是不合格批次。不合格批次严禁出库使用,流入市场的要实时在冷库就地销毁。所以杂交率对于桑蚕一代杂种成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蚕农把对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关注度与蚕种良卵率、病蛾率、孵化率、病卵率放到相同地位。我国的桑蚕养殖业虽然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因为大部分养殖人员都是从传统的农户养殖演变而来,因此桑蚕养殖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管理技术知识,从而不能够有效的应用桑蚕高产养殖技术,严重的影响了桑蚕养殖的质量。下面是桑蚕制种提高杂交率的几条措施。
1 保持原种纯度,防止原种杂合
原种是繁殖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基础,想要获得高杂交率的普通种就必须做好原种选育繁殖工作。保持原种纯度,防治杂合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做好包括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等五选工作在进行选择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原种的种类与品系。②对于不同品种、品系在进行整理挖补选原种过程中要严格分开,杜绝混杂,避免原种杂合,影响到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
2 认真做好原种饲养过程中的防混杂工作
完成原种的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等五选工作后。进行培育养殖,尤其要注意小蚕共育期间的防混杂工作。养殖场地要杜绝“一锅烩”要严格地进行分区分段。对于蚕筷、蚕网、鹅毛、塑料薄膜等养殖用具在使用时也要实现一区一套,分区专用。不得混用,防止原种混杂。在进行大蚕的养殖过程中,不同品种蚕类不得进入培育室,要分室饲养。蚕区工作人员在对一个品种完成操作后需要换品种进行操作时。必须对操作人员的鞋袜衣帽以及操作工具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目的在于避免导致操作失误与意外情况使得人为将混杂蚕带入。
3 加强种茧收购回场后的各环节管理
种茧收购回场后的各环节管理是提高一代杂交蚕种杂交率的重要环节必须谨慎对待。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种茧收购回场后,在做好种茧保护的前提下组织好选茧工作,在进行选茧过程中剔除出各种不良茧与死笼茧外,还要严格剔除淘汰各种混杂的不符合养殖目标的蚕茧,保证参与制种种茧品种的纯正。②要细致认真的做好削茧后的蛹体鉴别和复鉴工作,防止雌雄蛹混杂。在进行削茧工作之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蛹体鉴别工作的培训,明确鉴别蛹体的标准进行试鉴考试。只有通过试鉴考试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蛹体鉴别工作。杜绝传统养殖时那种区别雌雄全靠大小与经验的现象。对于削茧与蛹体鉴别工作的人员配置应该以两人削茧,一人鉴别蛹体为宜形成工作小组。要控制每天的削茧量,一般原则是当天削出当天检查完毕,要避免一味贪图削茧进度,放松鉴别标准。同时实行责任制度,对每一个鉴蛹框内要写上初鉴者的代号。在进行复鉴时如果发现一筐中的误鉴率达到5%则全框退回初鉴者进行重新鉴别。对于鉴蛹工作人员的报酬要与质量和鉴别正确率挂钩。削茧工作完成后,要对摊放在蚕匾中的雌蛹进行复检,防治遗漏现象的发生。在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对于不同品种的蚕蛹要进行分室摊放,杜绝多品种混摊混放现象发生。③在蛹体发蛾期间,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抢雄蛾捉纯对工作。绝对淘汰纯对,对于捉出的纯对必须在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淘汰护理,务必保证捉出的纯对不能参与制种。在制种捉蛾前还要进行以此纯对检查,严格剔除淘汰纯对蛾、不符合品种性状蛾,保证品种的纯正。④在制种过程中要细心做好雄蛾的存放管理工作。分配专人对不同品种的雄蛾进行整个交配过程与冷藏过程的管理,防治雄蛾混杂而导致杂交率的下降。对于制种用房的调节要根据就近,清晰、方便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缓解制种用房的紧张。还有是在蚕蛾产卵过程中不同品种要分开,务必要杜绝投错蛾或端错蛾而造成混杂的情形发生,导致杂交率变低的现象。在产卵过程严格禁止过度追求蚕种数量使母蛾二夜产导致蚕种杂交率下降。
4 科学养殖管理
成功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对桑蚕进行科学养殖,保证桑蚕的存活率这样提高桑蚕一代种杂交率才有实际意义。想要对桑蚕进行科学养殖,首先要做好加温设备的配备。蚕体生长会受到养殖环境温度的影响,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生长可以显著的增强蚕体的抗病能力,也会促使蚕体刚快的发育。因此在桑蚕大规模养殖中一定要确保加温设备的准备工作,实时根据当地的气温状况改变养殖室内的温度,根据桑蚕的长势状况决定加温或者降温。为桑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是对1~3龄的稚蚕的科学管理。稚蚕期是蚕体进行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稚蚕期桑蚕的生理体重会迅速增加,在一龄期会有大概12~16倍的变化。在而二龄期增长速度减缓但也有8倍的增长。为了应对桑蚕在这一时期的生理特征,需要严格做好稚蚕期的用叶工作,要选择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的叶片进行喂食,喂食时间可以分为早晚各一次。考虑到夏蚕期桑叶的水分与蛋白质含量都相应下降,也可以采用桑叶粉、有机酸混和物、脱脂大豆粉、无机盐混和物、玉米粉维生素混和物、蔗糖、植物甾醇、纤维素、ADA、卡拉胶、水配制成的人工饲料进行喂食,但在进行人工饲料喂养时要注意人工饲料的消毒灭菌操作。防治稚蚕食用受到污染的饲料。最后到了壮蚕期,即我们俗称的大蚕期时一定要做好大蚕生长环境的通风保温工作。这是因为大蚕期的桑蚕身体中水分不容易散发,导致蚕体的生理温度不断升高,除此之外大蚕的生理活动强烈发出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对于环境会产生小幅度的污染。如果这时的养殖环境潮湿闷热的话会导致桑蚕的新陈代谢功能下降,使得蚕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除了上述之外务必要保证桑叶的消毒工作,桑蚕的感病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使用了变质发霉的桑叶,因此对储藏待用的桑叶要按时进行消毒作业撒上石灰粉。
5 结 语
我国有着6000多年的桑蚕养殖历史,桑蚕丝织品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品。在当前社会,桑蚕丝织品因为其穿着舒适,吸、放湿性好且桑蚕丝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而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想要获得好的桑蚕丝就必须提高桑蚕的杂交率。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提高桑蚕制种杂交率的几点主要措施,旨在帮助蚕农提高蚕茧质量、蚕丝品质,进一步提高桑蚕经济效益,促进桑蚕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周秉纪.桑蚕高产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5(8):114.
[2]邹 彦.试论桑蚕高产养殖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7):188.
[3]吴慧萍.桑蚕高产养殖专业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3(12):110.
[4]黄健辉,徐俊良,吕顺霖,等.家蚕不同发育阶段饲料适宜pH值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15,23(2):179~183.
[5]吴小锋,徐俊良.小蚕人工饲料1龄1回育研究(简报).浙江农业大学学报,2014,20(3):329~330.
收稿日期:2018-11-14
作者简介:黄振坚(1966-),男,廣西贵港人,助理农艺师,大专,从事于广西贵港市蚕种场蚕桑业、桑蚕制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