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音乐美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唐朝时期有大唐乐国和大唐诗国之称,诗乐同时发展至历史的顶峰阶段,诗乐本就是同根同源,唐诗无论从描绘的景色人物事件,诗文格式、还是韵律等方面均体现其音乐之美。
  关键词:同源;音乐表现;音乐性
  一、诗乐本同源
  我国著名的诗歌总集——《诗经》收集诗歌总集三百余首,包含修辞手法“赋”“比”“兴”每一首诗都有其唱法,但是古代时候记录方法不够严谨,大多的曲谱已经丢失,所留下的只是文字内容供我们欣赏与品味。
  “六艺”是我国古典教育所倡导的,即礼、乐、射、御、书、数。在这六者中,我们姑且不说乐是排在第几位,但是“乐”在此所指为:音乐、诗歌,可见,诗与音本为同宗同源。
  二、唐朝的诗与乐
  (一)大唐诗国
  唐朝素有“诗国”之称,其有如此高的成就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李唐的统一使得各个分裂的名族得以结合,交流更加密切。
  再次,唐朝的政治清明,百姓无忧无虑,经济进一步平稳上升发,让更多的人得以将个人的思维重心从如何生存转移到了如何生活,把个人的精力转移到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上来。
  唐诗可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自唐代起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并有平仄谱的出现,诗人多以谱作诗,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并未束缚诗歌的美相反,使得诗歌更具有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
  (二)大唐乐国
  同样的,唐朝的经济繁荣带动了唐朝的音乐艺术,每每提到唐朝时候,脑海里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音乐是唐朝永恒的主题。唐玄宗李隆基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典型的代表。音乐在唐朝可谓是从宫廷到百姓人人喜之,宫廷内设有教坊的机构,其功能类似于梨园,用来排演歌舞、百戏。
  (三)唐诗入乐,乐入唐诗
  唐诗入乐有着其历史基础,也成长于他的社会背景,自汉代时期就有乐府的出现,乐府又两者含义,原指汉代管理音乐的宫廷机构,在汉武帝是成立,主要负责收集编纂各地民间诗歌音乐,整理创作表演音乐,后来,人们把从机构收集的诗称之为乐府,到了唐朝,部分诗歌的曲谱内容已经失传,但是这种形式流传了下来。
  (1)诗通过乐来传诵
  在薛用弱的《集异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同去酒家吃酒,听到有人在唱文人墨客的诗句,他们打赌看看是否有自己的作品,果然,那歌唱以此种形式传诵了他们三人的作品,听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传唱,三人相向而笑,在唐代很多诗人的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手法发表而被人们家喻户晓的。
  (2)乐通过诗来名扬
  诗人在诗兴大发之际往往通过一些典故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所想及故事情节。
  刘禹锡有一首《夜闻商人船中筝》中“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里的“江西月”便是一首曲子,此曲通过这首诗被数人知晓。
  (3)诗与音乐的结合相融切合,相辅相承。
  王维的作品可以称作“诗中有乐”的代表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雨初晴,眼前鸟儿歌唱,清泉奏乐,在丝丝作响的秋风里,远处传来溪水与石头的击掌声,与衣服的拍打声,和洗衣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顿时,小船划过,莲花间轻盈的碰撞。婉若和清脆的歌声在舞蹈,鱼儿也窜来窜去,共同鸣奏着一首动人的乐章。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边塞诗,描绘了一场壮士高举美酒,挥发士气的振奋人心的豪迈之曲将士手里的夜光杯相互碰撞,清脆而坚定,军中的琵琶声也忙着来劝酒,将士们或站着或卧着,一曲曲凯歌回荡于军营之中,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心理刺入听着的内心,哽咽的声音回荡在纸上。
  三、唐诗中音乐的表现
  (一)喻声于声
  喻声于声再次的意思是用另一种声音来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最具有代表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作者在描写琵琶所散发出的音乐起伏时运用的是我们时常听到的珠子坠落的声音,莺鸟的叫声,清泉的流水声……形象而切合的表达出弹琵琶人的技艺高超。
  再如,李煜《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用淅淅沥沥的丝敲打着窗户的声音表达自己内心的亡国痛的心声。
  (二)以形绘声
  李欣的《古从军行》中,“行人刁斗风沙暗”在边关挂的昏天暗地的风沙中,军人们背着刁斗艰难的前行,“公主琵琶幽怨多”是兼用典故联想到征途中展示一定充满幽怨,意在表达边塞生活的疾苦。
  四、唐诗的音乐性
  (一)唐诗结构的韵律美
  首句仄起入韵
  书 愤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早岁那知世事艰,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原北望气如山。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楼船夜雪瓜洲渡,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镜中衰鬓已先斑。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载谁堪伯仲间。
  平仄为汉语发音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二元归纳法,将上声和去声归纳为仄音,阴平和阳平归纳为平音,文中平仄相对,例如,“楼船”为平平,“铁马”为仄仄,平仄相对节奏起伏有规律,同时这首诗中的“山”、“关”、“斑”、“间”押an韵,使得全诗朗朗上口,像是歌曲一样,一气呵成。
  (二)唐诗的音乐感染力
  韩愈诗《听颖师弹琴》中“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用“浮云”“喧啾”等描绘琴音的感染力,试着去聆听浮云依依柳絮时起时落,叽叽啾啾百凤朝凰,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画面美,琴音更美。
  (三)唐诗的音乐性表达内心的情感
  李白《赠汪伦》一诗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听到岸上汪伦的送别歌声,表达出作者对汪伦的不舍,对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心中一阵悲凉,体会出李白和村民之间深厚的友情,让人既不舍又感动。
  作者简介:侯彩宏(1989.10-),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美术学院,美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其他文献
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持久闪耀的明星,从古至今,我国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家和经典的文学著作,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四世同堂》便是其中之一。老舍先生的这部著作
神话“羿射日除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人们对其的研究往往忽视了羿的艺术形象分析。本文以现在形成的羿这个文学人物为底本,从神羿的形象逐渐定型的过程和其形成的三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食品总类呈现多样化,食品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发展着,这也就导致其内部的管理出现许多问题,食品制造过程缺乏严格的管理体系、添加违禁化学物品、销售方式与当前市场需求不符等,如果不能将这些管理困境解决,可能会使企业出现食品安全危机、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推出有效的措施去应对。  关
摘要:美术最妙不可言的是来源于画家内心深处对事物的个人理解,并赋予艺术美感,形成普通人眼中对平凡事物的创作,而创作的根源来自灵感。画家对生活,对细微事物的明察秋毫;画家丰富的情感;画家的文化层次、思维深度和高度;画家的独特审美视角;画家的创新等都是灵感存在的源泉。本文从创作的概念、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和创作的哲学意义、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作品的绘画风格和个性语言的表达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阐述了绘画
摘要: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办公大楼环境,是人们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办公大楼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步的突显。课题对这类型的大楼的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办公大楼;景观设计;设计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环境设计在盲目模仿国外时,许多的城市失去了自身原有的魅力,城市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城市办公区的环境景观,从而办公区的环境景观与社会整体发展诸多不相匹配,迫使人们工作的环境单调,缺乏生气,生
莫言的小说一向偏爱对刑罚的描写,特别是在中,他极尽渲染之能势,详细地描写了阎王闩、腰斩、凌迟、檀香刑等多种酷刑,令人惨不忍睹.笔者认为,莫言之所以如此描写,并非如有些
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不仅在于他贪财短视的父亲,更在于他生活的环境,自我的迷失,众人的无视最终让神童之光逐渐暗淡。
科教兴国战略,素质教育目标,民办高校崛起等,使地方普通高校改革迫在眉睫.其改革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争取政策支持,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借鉴民办高校经
摘要: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得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学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媒介文化指的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价值的象征,文艺美学是文艺学、美学的结合,与媒介文化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契合点;也可以说媒介文化给文艺美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动向。对此本文就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展开分析,希望对我国当前信息时代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艺美学;联系  当前信息化时代做典型的特征就是传媒
一、校企合作的思考与构想1、职业教育的成就  示范校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人才培训模式、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而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示范校建设的始终,贯穿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