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有灌木砂生槐繁殖生长对海拔和滗埋的响应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生槐是西藏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年楚河等主要支流宽谷区.为评价高原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变化对砂生槐繁殖和生长的影响,沿雅鲁藏布江河谷600多公里海拔从3139m到3925m的样带上, 对砂生槐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沿着高原河谷海拔升高的梯度,降水量由600mm下降到400mm,年平均气温由8.2℃下降到5.8℃,砂生槐的种群密度趋与增加,基径趋于减小,但植株高度和新枝长度并未随海拔升高呈明显升降变化.种子库密度、种子千粒重、实生苗密度、萌蘖苗密度也没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明显的升降变化.砂生槐适应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的变化在生殖方面并为作出大的调整,但在适应风沙干扰方面表现了繁殖方式的调整,即在未受沙埋时,种子繁殖趋于占主导地位;在生境受到沙埋时,营养繁殖趋于占主导地位.繁殖方式的调整可能是砂生槐适应风沙干扰的最主要对策.
其他文献
以不同品种甜玉米和糯玉米幼胚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的影响,并在高温条件下筛选玉米耐热性变异体。结果表明:采用含有低浓度2,4-D的N6为玉
在施氮和不施氮两种条件下,对农大108 F2∶4家系秸秆主要品质性状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氮
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方法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48个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分化鉴定。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玉米产区鉴定出0、1、12、13、23N、123共6个生理小
选用西北灌区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10个玉米品种,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及接种浓度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人工接种玉蜀黍黑粉菌,研究抗性鉴定技术,筛选出一整套重复性好、发病完全、受
对高肥条件下6个玉米品种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玉米的生育进程,氮和钾含量总的趋势是逐渐降低,而磷含量围绕一个值上下波动,单株氮磷钾的积累均可以用逻辑斯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的基因组中鉴定出10个CBL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分布、进化、蛋白基序、顺式反应元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的CBL基因分为3个不同的进
筛选出抗性稳定的种质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人工接种和病田自然发病方法鉴定了48份烟草种质的青枯病抗性表现。土壤盆栽接种鉴定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CF207
采用灌溉处理和自然降水处理2种种植模式和聚类分析法,对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较自然降水条件下有
以95份玉米核心自交系组成的关联作图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耐旱相关候选基因dhn2(编码脱水素蛋白)的序列多样性和连锁不平衡结构分析,挖掘不同种质资源中的等位变异。在考虑群
从正常杂色鲍 (无病症 ,腹足吸附力强 )的消化腺分离到 5个细菌菌株 :1 1 3,3 1 1,4 1 1,5 3 3,5 4 3 经VITEK -AMS - 6 0自动鉴定系统鉴定 ,前 4株均为溶藻弧菌 (Vib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