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郁郁葱葱的,或摇曳扶疏的,自由伸展的,或缠绵攀爬的植株,都会有个沉默而坚韧的根,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植株,被顽皮而尚不懂珍惜的孩童摘取了妍丽清香的花朵,被贪婪饕餮永不饱足的昆虫蚕食肥厚多汁的叶,甚至被狂风或重压摧残了挺拔向上的茎,被鸟兽不懂珍惜地截去甜美润泽的果子,它依然还是可以成活的。生命就是如此的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立根原在破岩中!
根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植株如果失去了根,那才真的有了性命之忧。所以许多影视作品每次为了表现奸佞坏人的杀人如麻,都会给坏人配上这样的台词:“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然后将人家满门抄斩不留一个活口,因此可见,人们对于根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十分深刻的。
说起根来,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的童年,城市化已经非常普遍了,水草丰茂可以拿着小水桶捞小鱼虾的小水塘被水泥抹平,树木葱茏时见松鼠小鸟的小山坡被机械铲掉建成了一个小工厂,草坪被水泥圈起来,树也只能见到标准化的枝细叶少的行道树,唯有马路水泥或砖的缝隙下不甘心地执着长出地野草,还给城市一点野性的绿意。
“阴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我的家乡有这个传统。于是每到快阴历三月三,我就要去家里四周的绿地摘取荠菜,那小小的心形的叶子,羞涩的几不可见的白色小花,从一些葱郁的宽厚大叶开着紫色黄色的美艳的花朵的植株中选取那清香的荠菜,我小心地拢住了所有的枝叶,控制着力道,挖着泥土,连根一起拔起荠菜,将一大捧荠菜抱回家,洗清泥土,加水煮起来。直到煮出绿绿的清香的菜汁,将鸡蛋煮进去,小火煮几个小时,直到鸡蛋剥开的嫩嫩白色都染上淡绿,那种趁热入口的清香袭人就不用说了。
在荠菜的生涯里,最美丽的是碎若繁星的白色小花,最实用的是量多细小的心形的叶,然而在美食届,煮出来最香的地方还是根,仿佛所有的味道都浓缩在了那深沉又沉默埋头向下的根。你看这根是多么奇妙,小时候看过许多称赞根低调、沉默、默默奉献、不慕名利等等品质的,虽然从道理上我是认同这些品质的,然而只有真正拨开泥土拔出根来仔细去观察它、触摸它,甚至品尝它,你才能知道它有多么可贵,千言万语都难以形容的可贵。
可惜的是,家周围的绿地终究是越来越少了,于是这些年来,每年三月三捧回的荠菜从两手难以合抱,到这几年几乎只能拿到寥寥两三支,兴许我的下一代就不能再见到荠菜了,三月三传统的渐渐没落,未尝不是缺少荠菜的原因。
这个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一时蔚为大观,众多作家都开始不遗余力地描绘故土,尤其是小村小镇山间水乡,那种朦胧的野性的自由又淳朴的蒙昧故土,是许多人午夜梦回里深刻入骨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果追根究底,我的故土是在湖南的一个乡下的村里,然而我从小到大从未在那里居住过,可是即使这样,那个地方也在我家的长辈口中常常出现。
每每晚饭后,外公都会抽起一根饭后烟,然后眯缝着皱纹深刻的眼,开始絮絮叨叨颠三倒四地说起那遥远的只存在于记忆里的那些年,和那些年的故土。
外公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家里孩子也生得多,没办法,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于是老张家想出了一个在那个情况下既公平又富有智慧的办法:一家的孩子轮流去上学学几天,谁成绩好就谁去上学。在当时还懵懵懂懂的年齡,一次小小的测验就决定了他们几兄弟的一生,我的外公也许是早慧,竟然真的认真读书,在老张家的测验中拔了头筹,在那个年代他的兄弟们就都去干体力活,一家来干活供养了我外公这么一个读书人。
于是我的外公在兄弟们羡慕地眼光中,每天翻过四座山,去上小学。是的,天还没亮,四点多就要起床,背上几个粗馒头,将鞋子脱下拿在手中拎着,翻过四座山。至于为什么脱鞋,是因为每日翻越四座山让鞋子坏得异常快,家里甚至担负不起买新鞋子的钱,以至于外公为了保住能去上学,将学费钱攒出来,不得不每每拎鞋翻山,乃至冬天也是如此。
说起翻四座山的事,外公常是兴致勃勃,意图让我明白学习机会的珍贵。那些年,外公要翻过的四座山上有老虎,于是外公上下学的路上常听虎啸声声,外公每每害怕,老外公(外公的父亲,家乡的说法)就在家外的山坡上对着一望绵延的四座山峰,大声喊着外公的小名,村里传说,有人呼喊小名时,老虎就不会带走那个人的魂魄。这也许只是农民没有办法下的心理安慰,然而幸运的是,外公就靠着这一声声大声的呼唤,有惊无险地走过了他的小学时光。
那些年的家里还种了些蒜来补贴生计。外公直到现在还很喜欢吃蒜,每顿饭必配两瓣蒜,生嚼。而外公的大蒜情结也和故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一年家里特别困难,外公的学费就只能指望家里种的一点儿蒜了,于是全家悉心伺候着那蒜,希望能卖出好一点儿的价,在交了学费之后还能略有盈余。可是在交学费的前几天的某一个夜里,这个村里的贫穷让人忍不住滋生罪恶,有人一夜之间将外公家成熟的蒜全拔光了,第二日起来老外公长吁短叹,最后实在没办法,去借了些钱又节衣缩食,将学费凑齐。
那些年,村里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忍饥挨饿,虽然不知道那些蒜最后被谁偷走,可是也许那些蒜在那时艰苦的岁月里免了某家一家饿死的命运,让饥饿到过不下去的农民又挺过了一段艰辛的日子。那些年的故土,大抵就是如此。
十分幸运的是,外公作为老张家唯一读了书的人,后来学医了,又去军队里当了几年兵,总算就业是不错的,留在了城里的大医院,每个月开始有了一些余钱接济家里。
有一年,外公从部队回家去,回到村里,村民们对穿着军装的外公都战战兢兢,在封闭的村里,对于某些有着权力象征的制服还是保持着封建的敬畏。而那些年部队发给外公每个月的钱,外公只留下零头,剩下的都寄回老家,也许是为了感恩家中全家努力供养他读书,夜袭仅仅是因为纯孝体贴家里,然而结果就是那些年的家里兄弟们都顺利娶了媳妇,盖了房子,老张家终于开始摆脱温饱线上挣扎的命运。
到了我妈妈的时候,就已经住在城里了,可是我妈妈对村里的亲戚还是十分熟悉。这固然是因为在我妈妈的童年,村里的亲戚来我家做客是十分频繁,也许是因为老家中的亲戚也开始感受到了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迷恋于城里那钢筋水泥、五光十色的繁华;也许是来我家可以捎一些城里的东西带回乡里,四处炫耀抑或度过家中艰难的日子,那些岁月家中亲朋高坐,喧哗不息,亲情和物资在城里与村里流淌,带着来来往往的寒暄,亲热又客套、熟络又疏离,不知那些年我们究竟是滋养了哺育外公的根,还是过于急躁地催熟了原本自然生长的根。 然而不管怎样,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去,我的妈妈也随着岁月从小女孩渐渐长成了一位成熟的事业女性、一位坚忍的母亲,她也保持着每年回村去探亲寻根的习惯,虽然已经没有了外公那一辈那样肉贴着肉的难以撕裂的炽烈亲情和对于村子一家人养出一位读书人的那种艰辛年代的别样刻骨铭心的感恩,可是还是有些那份难以诉之于口却在骨血中流淌的对根的眷恋。
到了我这一辈,村里的记忆只剩下“落叶归根”这四个字。于我来说,村里的亲戚大都面目模糊,名姓也常常记不清,即使亲戚之间是以叔伯婶姨等的亲属称谓来叫,也还是生疏到我认不清那在我眼里相似的面目和繁多的称谓。
那个有着小山坡的村子渐渐有了城乡结合部的味道,而村里以前老家附近的小山就是我家的祖坟所在地,外公曾经用整整好几个小时向我论述这块山地是多么的风水宝地,多么的福泽后世,其中还夹杂着我听不懂而外公其实自己也不怎么了解的易经、爻卦、五行方位等,我也有幸去过那神圣的地方拜祭过几次。
带上给亲戚们的小特产,我和外公在家门口包下一辆出租车,然后在车上摇晃四五个小时,坐到村里,然后在村口见到一群咧开大嘴热情得搓着手的亲戚,吃过一顿农家特色淳朴而美味的午饭,我们就一步一步拔草攀枝地爬上小山坡。半山腰有一块平地,老外公就葬在那里,墓碑的旁边,各色由外公亲手种植的种种花木环绕这墓,众星拱月地拱卫着老外公的坟。
于是虔诚地向祖先祷告,然后上香,看着在山风吹拂下燃烧的香的烟雾向着山顶蜿蜒地飘上去,外公于是激动地说,这就代表我的心愿被祖上听见了,于是又一次虔诚地感谢祖上。
外公带我在这座山中又走了一会,便指着另一处明显有人工痕迹的平地说道:“百年之后,我就葬在这里,到时候也像老外公一样保佑你”。
这些年来,随着村子的步步城镇化,青山绿水渐少,本分的种地农民也渐少,正如许多小城市的人北漂、上漂一样,村民们也向往着城市,他们很多去往附近的城市打工乃至于其中的佼佼者能做到定居在城市里,于是即使是回老家探亲也往往有许多亲戚是看不到的,那些年人数庞大的亲戚,终究像蒲公英一样,成熟、开出美丽的白色绒花,然后在现实的风中吹散到各处,在其他的富庶城市安享繁华,或在其他艰苦的地方将汗水像锤子一样重重砸进泥土、又或是做其他人口里的不思进取之人仿佛一颗钉子扎住故土,此生都再没见过任何其他风景。我和亲戚们的感情也就不知不觉渐渐淡薄,也许再有几代,就会彻底形同陌路。
因此我和老家的印象更多的是和墓联系在了一起,那样山清水秀的山上葬着老外公,以后也会葬着外公,也许那里还有许多更远的祖辈,他们的一辈子都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劳作在那里、娶亲在那里、繁衍在那里、最后落叶归根葬在那里,这种人与故土之间的关系真的就仿佛是植株与根一样,离不开、斩不断、终生的纠缠在一起,故土、故人,就像一种命运。
可是我觉得自己却像是没有根的人,浮萍抑或候鸟,已经没有了扯着风筝的线。如我这样的年轻人,一方面现代交通便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很少有人能安于故土;另一方面,人才向着更好更大更繁华重要的是又更多机会的地方大量涌去,“宁为凤尾,不为鸡头”。我每每回想起故土,想要寻根,閉上眼睛拨开记忆的重重迷雾、我的根也不过是一些面目模糊的亲戚和庄严的祖坟,除外,再无其他。
我想要根,像沈从文的《边城》、莫言的东北高密乡那样刻骨铭心的地方,可是,是怎样一代代地我们就失去了那浓重的乡情呢?
亦或是我应该高歌着鼓励年轻人:飞吧!飞吧!不要再像你的祖辈一样一辈子只看着脚下的那块土地,飞吧,像那寒风中的雪花,依旧洁白而不染一尘,依旧带着故乡的气息,却勇敢地乘风飞向未知的远方!
根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植株如果失去了根,那才真的有了性命之忧。所以许多影视作品每次为了表现奸佞坏人的杀人如麻,都会给坏人配上这样的台词:“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然后将人家满门抄斩不留一个活口,因此可见,人们对于根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十分深刻的。
说起根来,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的童年,城市化已经非常普遍了,水草丰茂可以拿着小水桶捞小鱼虾的小水塘被水泥抹平,树木葱茏时见松鼠小鸟的小山坡被机械铲掉建成了一个小工厂,草坪被水泥圈起来,树也只能见到标准化的枝细叶少的行道树,唯有马路水泥或砖的缝隙下不甘心地执着长出地野草,还给城市一点野性的绿意。
“阴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我的家乡有这个传统。于是每到快阴历三月三,我就要去家里四周的绿地摘取荠菜,那小小的心形的叶子,羞涩的几不可见的白色小花,从一些葱郁的宽厚大叶开着紫色黄色的美艳的花朵的植株中选取那清香的荠菜,我小心地拢住了所有的枝叶,控制着力道,挖着泥土,连根一起拔起荠菜,将一大捧荠菜抱回家,洗清泥土,加水煮起来。直到煮出绿绿的清香的菜汁,将鸡蛋煮进去,小火煮几个小时,直到鸡蛋剥开的嫩嫩白色都染上淡绿,那种趁热入口的清香袭人就不用说了。
在荠菜的生涯里,最美丽的是碎若繁星的白色小花,最实用的是量多细小的心形的叶,然而在美食届,煮出来最香的地方还是根,仿佛所有的味道都浓缩在了那深沉又沉默埋头向下的根。你看这根是多么奇妙,小时候看过许多称赞根低调、沉默、默默奉献、不慕名利等等品质的,虽然从道理上我是认同这些品质的,然而只有真正拨开泥土拔出根来仔细去观察它、触摸它,甚至品尝它,你才能知道它有多么可贵,千言万语都难以形容的可贵。
可惜的是,家周围的绿地终究是越来越少了,于是这些年来,每年三月三捧回的荠菜从两手难以合抱,到这几年几乎只能拿到寥寥两三支,兴许我的下一代就不能再见到荠菜了,三月三传统的渐渐没落,未尝不是缺少荠菜的原因。
这个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一时蔚为大观,众多作家都开始不遗余力地描绘故土,尤其是小村小镇山间水乡,那种朦胧的野性的自由又淳朴的蒙昧故土,是许多人午夜梦回里深刻入骨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果追根究底,我的故土是在湖南的一个乡下的村里,然而我从小到大从未在那里居住过,可是即使这样,那个地方也在我家的长辈口中常常出现。
每每晚饭后,外公都会抽起一根饭后烟,然后眯缝着皱纹深刻的眼,开始絮絮叨叨颠三倒四地说起那遥远的只存在于记忆里的那些年,和那些年的故土。
外公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家里孩子也生得多,没办法,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于是老张家想出了一个在那个情况下既公平又富有智慧的办法:一家的孩子轮流去上学学几天,谁成绩好就谁去上学。在当时还懵懵懂懂的年齡,一次小小的测验就决定了他们几兄弟的一生,我的外公也许是早慧,竟然真的认真读书,在老张家的测验中拔了头筹,在那个年代他的兄弟们就都去干体力活,一家来干活供养了我外公这么一个读书人。
于是我的外公在兄弟们羡慕地眼光中,每天翻过四座山,去上小学。是的,天还没亮,四点多就要起床,背上几个粗馒头,将鞋子脱下拿在手中拎着,翻过四座山。至于为什么脱鞋,是因为每日翻越四座山让鞋子坏得异常快,家里甚至担负不起买新鞋子的钱,以至于外公为了保住能去上学,将学费钱攒出来,不得不每每拎鞋翻山,乃至冬天也是如此。
说起翻四座山的事,外公常是兴致勃勃,意图让我明白学习机会的珍贵。那些年,外公要翻过的四座山上有老虎,于是外公上下学的路上常听虎啸声声,外公每每害怕,老外公(外公的父亲,家乡的说法)就在家外的山坡上对着一望绵延的四座山峰,大声喊着外公的小名,村里传说,有人呼喊小名时,老虎就不会带走那个人的魂魄。这也许只是农民没有办法下的心理安慰,然而幸运的是,外公就靠着这一声声大声的呼唤,有惊无险地走过了他的小学时光。
那些年的家里还种了些蒜来补贴生计。外公直到现在还很喜欢吃蒜,每顿饭必配两瓣蒜,生嚼。而外公的大蒜情结也和故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一年家里特别困难,外公的学费就只能指望家里种的一点儿蒜了,于是全家悉心伺候着那蒜,希望能卖出好一点儿的价,在交了学费之后还能略有盈余。可是在交学费的前几天的某一个夜里,这个村里的贫穷让人忍不住滋生罪恶,有人一夜之间将外公家成熟的蒜全拔光了,第二日起来老外公长吁短叹,最后实在没办法,去借了些钱又节衣缩食,将学费凑齐。
那些年,村里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忍饥挨饿,虽然不知道那些蒜最后被谁偷走,可是也许那些蒜在那时艰苦的岁月里免了某家一家饿死的命运,让饥饿到过不下去的农民又挺过了一段艰辛的日子。那些年的故土,大抵就是如此。
十分幸运的是,外公作为老张家唯一读了书的人,后来学医了,又去军队里当了几年兵,总算就业是不错的,留在了城里的大医院,每个月开始有了一些余钱接济家里。
有一年,外公从部队回家去,回到村里,村民们对穿着军装的外公都战战兢兢,在封闭的村里,对于某些有着权力象征的制服还是保持着封建的敬畏。而那些年部队发给外公每个月的钱,外公只留下零头,剩下的都寄回老家,也许是为了感恩家中全家努力供养他读书,夜袭仅仅是因为纯孝体贴家里,然而结果就是那些年的家里兄弟们都顺利娶了媳妇,盖了房子,老张家终于开始摆脱温饱线上挣扎的命运。
到了我妈妈的时候,就已经住在城里了,可是我妈妈对村里的亲戚还是十分熟悉。这固然是因为在我妈妈的童年,村里的亲戚来我家做客是十分频繁,也许是因为老家中的亲戚也开始感受到了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迷恋于城里那钢筋水泥、五光十色的繁华;也许是来我家可以捎一些城里的东西带回乡里,四处炫耀抑或度过家中艰难的日子,那些岁月家中亲朋高坐,喧哗不息,亲情和物资在城里与村里流淌,带着来来往往的寒暄,亲热又客套、熟络又疏离,不知那些年我们究竟是滋养了哺育外公的根,还是过于急躁地催熟了原本自然生长的根。 然而不管怎样,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去,我的妈妈也随着岁月从小女孩渐渐长成了一位成熟的事业女性、一位坚忍的母亲,她也保持着每年回村去探亲寻根的习惯,虽然已经没有了外公那一辈那样肉贴着肉的难以撕裂的炽烈亲情和对于村子一家人养出一位读书人的那种艰辛年代的别样刻骨铭心的感恩,可是还是有些那份难以诉之于口却在骨血中流淌的对根的眷恋。
到了我这一辈,村里的记忆只剩下“落叶归根”这四个字。于我来说,村里的亲戚大都面目模糊,名姓也常常记不清,即使亲戚之间是以叔伯婶姨等的亲属称谓来叫,也还是生疏到我认不清那在我眼里相似的面目和繁多的称谓。
那个有着小山坡的村子渐渐有了城乡结合部的味道,而村里以前老家附近的小山就是我家的祖坟所在地,外公曾经用整整好几个小时向我论述这块山地是多么的风水宝地,多么的福泽后世,其中还夹杂着我听不懂而外公其实自己也不怎么了解的易经、爻卦、五行方位等,我也有幸去过那神圣的地方拜祭过几次。
带上给亲戚们的小特产,我和外公在家门口包下一辆出租车,然后在车上摇晃四五个小时,坐到村里,然后在村口见到一群咧开大嘴热情得搓着手的亲戚,吃过一顿农家特色淳朴而美味的午饭,我们就一步一步拔草攀枝地爬上小山坡。半山腰有一块平地,老外公就葬在那里,墓碑的旁边,各色由外公亲手种植的种种花木环绕这墓,众星拱月地拱卫着老外公的坟。
于是虔诚地向祖先祷告,然后上香,看着在山风吹拂下燃烧的香的烟雾向着山顶蜿蜒地飘上去,外公于是激动地说,这就代表我的心愿被祖上听见了,于是又一次虔诚地感谢祖上。
外公带我在这座山中又走了一会,便指着另一处明显有人工痕迹的平地说道:“百年之后,我就葬在这里,到时候也像老外公一样保佑你”。
这些年来,随着村子的步步城镇化,青山绿水渐少,本分的种地农民也渐少,正如许多小城市的人北漂、上漂一样,村民们也向往着城市,他们很多去往附近的城市打工乃至于其中的佼佼者能做到定居在城市里,于是即使是回老家探亲也往往有许多亲戚是看不到的,那些年人数庞大的亲戚,终究像蒲公英一样,成熟、开出美丽的白色绒花,然后在现实的风中吹散到各处,在其他的富庶城市安享繁华,或在其他艰苦的地方将汗水像锤子一样重重砸进泥土、又或是做其他人口里的不思进取之人仿佛一颗钉子扎住故土,此生都再没见过任何其他风景。我和亲戚们的感情也就不知不觉渐渐淡薄,也许再有几代,就会彻底形同陌路。
因此我和老家的印象更多的是和墓联系在了一起,那样山清水秀的山上葬着老外公,以后也会葬着外公,也许那里还有许多更远的祖辈,他们的一辈子都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劳作在那里、娶亲在那里、繁衍在那里、最后落叶归根葬在那里,这种人与故土之间的关系真的就仿佛是植株与根一样,离不开、斩不断、终生的纠缠在一起,故土、故人,就像一种命运。
可是我觉得自己却像是没有根的人,浮萍抑或候鸟,已经没有了扯着风筝的线。如我这样的年轻人,一方面现代交通便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很少有人能安于故土;另一方面,人才向着更好更大更繁华重要的是又更多机会的地方大量涌去,“宁为凤尾,不为鸡头”。我每每回想起故土,想要寻根,閉上眼睛拨开记忆的重重迷雾、我的根也不过是一些面目模糊的亲戚和庄严的祖坟,除外,再无其他。
我想要根,像沈从文的《边城》、莫言的东北高密乡那样刻骨铭心的地方,可是,是怎样一代代地我们就失去了那浓重的乡情呢?
亦或是我应该高歌着鼓励年轻人:飞吧!飞吧!不要再像你的祖辈一样一辈子只看着脚下的那块土地,飞吧,像那寒风中的雪花,依旧洁白而不染一尘,依旧带着故乡的气息,却勇敢地乘风飞向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