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削铁如泥的传说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评书或者演义小说中,常常说某某大侠的刀剑“削铁如泥”,比如上古传说中有“干将莫邪、鱼肠承影”等八大名剑,现代武侠小说则在挖掘传奇之余把一些良剑宝刀编排上更加繁多的名目,比如梁羽生的小说中有天山派的游龙剑、腾蛟剑和更胜一筹的裁云宝剑等,金庸的小说中则以玄铁铸就的倚天剑、屠龙刀为最,古龙向来不纠结这些概念,但也在《七种武器》中狠狠地秀了一回武器名称,碧玉刀、离别钩、长生剑等一听就让人觉得颇具名侠色彩。
  从金属的炼制工艺上来说,青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与石器和木器相比,青铜材料的兵器显然更加锋利且坚固耐用,传说中的轩辕剑就是黄帝取“首山之铜”而铸,但笨重的青铜斧钺不要说根本“无铁可削”,就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很快就会变钝,但青铜刀剑在历史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原因是青铜材料的抗腐蚀能力比钢铁要强,所以迄今出土的古代刀剑多为青铜质地,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名剑刚刚出土时依然寒气逼人,20多层坚韧的复印纸,宝剑轻轻一划便尽数划穿,所以有人以讹传讹说越王勾践剑是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但根据专家考证,越王勾践剑就是青铜质地,只不过配比更加精密而已。青铜的硬度要逊于钢铁,所以青铜兵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快被铁制兵器代替。
  炼铁工艺的发展让兵器具备了更强的杀伤力,但让铁质刀剑具备“削铁如泥”的能力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在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下,铁制品的纯度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传说中的宝刀宝剑往往是来自某块天上落下的陨铁——事实正是如此,地球上不存在天然的单质铁,所以要找寻一块良好的铸剑材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人考证金大侠笔下的玄铁就是陨铁的代名词,由于陨铁形成在高度真空和失重的外太空,是地球上难以冶炼成功的合金,常常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随着金属冶炼工艺的更加成熟,人们尝试在铁当中加入各种元素制成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材料,比如在钢材当中加入铬,可以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等,所以“不锈钢”就应运而生;加入镍,可以提高强度,同时保持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也可提高耐腐蚀性;加入钨,可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同时显著提高钢材在高温环境保持强度的能力。当然,所有的比例和配方都是在千百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最优秀的合金钢在硬度和韧性都能达到极高的层次,也让“削铁如泥”具备了一定的材料基础。
  以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的日本武士刀为例,据说有一种被称为“三美钢”的工艺,三美的意思就是三层,三美钢是一种专门制作高档日本刀的钢材,也是专门为了制作刀具而发明的一种制刀专用钢。这种钢材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3种不同的钢材合成在刀上,简单来说这种钢材就像一个三明治,中心是极其坚硬的高碳钢,两侧各镶嵌了一块韧性和弹性都很好的不锈钢板。三美钢之所以采用三层结构是因为刀刃部分非常坚硬而且锋利,但是如果整个刀身都采用高硬度钢材,在严酷的使用过程中刀身有可能损坏。一把优质刀的钢材在强度高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很高的韧性,可以抗击侧面的压力,所以才产生了这种复合结构的三美钢。这种武士刀据说可以把铜制子弹一刀砍为两段,从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削铁如泥”的能力。
  削铁如泥在另一方面是针对砍削对象来说的,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场上对垒的双方主要是刀剑和铠甲的对比,在金属材料匮乏的年代,铠甲的主要材料是兽皮、木料、丝线和铁片的综合运用,所以只要有一把类似碳素钢的利剑,确实可以做到“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可以想象白马银枪的赵云在长坂坡夺了夏侯恩的青虹剑之后所向披靡的英姿。而如果铠甲也具备了相当的韧性和强度,诸如三国类游戏中那些著名的镜铠、龙鳞宝甲等高防护功能的铠甲,那么“削铁如泥”无疑又会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僵局。
  枪弹的发展让冷兵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热血青年们仍将一些军用刀具视为男性力量的象征,比如第一滴血中兰博使用的丛林战斗刀,刀身造型适合切割、劈砍、突刺,刀背上铸有双层背齿,可用于锯木,护手两端特制十字和一字,可用于开旋螺丝,刀柄内存储生存附件:火柴、鱼钩、鱼线、手术刀、罗盘等。这把刀因为电影的传播功能而名声大噪。另外还有名头更大的瑞士军刀,因其功能多用和品质上乘一直受到各国军迷追捧,根据使用者描述,瑞士军刀的刀锋可以轻松将一元硬币斩为两截,这也算“削铁如泥”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实例吧。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有两部题材相似、内容相反的电影,让我们先从这两个故事谈起吧。  一部是美国电影《足球尤物》,讲可爱女生维欧拉,不愿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一心想着踢足球。后来竟扮成哥哥,混进男子球队,惹出一大堆令人捧腹的故事。最后在绿茵场上实现梦想不说,维欧拉还在球队里结识了一位交心的大帅哥。  另一部是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说的是出身贫寒的小男孩比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自己对芭蕾的热爱,可他的家人却认为那是
期刊
最近,一位姓黄的学者火了。有人说他火得很无聊,也有人说他火得很欢乐。至于他火起来的原因,被认为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极限。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是“羊的传人”,能够理直气壮地过圣诞》。他说,真正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特质的吉祥物不是面目狰狞的“龙”,而是作为道德象征、形象更和蔼可亲的“羊”。  此观点一经抛出,当“龙的传人”当习惯了的人,瞬间被雷倒无数。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敢冒着被无数唾沫淹死
期刊
河北省元氏县一中  我在一个小县城教了一辈子书,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也有几千个弟子了。县城本就不大,各行各业都有我的弟子,故我在小城也算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退休后,喜欢在外边溜达,一路上听着遇到的学生们喊着“老师”心里真比吃蜜都甜。唉,一个老师最大的欣慰就是被学生们记着啊。  但在县城我有一个地方已经十几年不敢踏入了,那个地方倒不是什么县府衙门,只是一个小小的菜市场。这是我教学生涯的一个秘密,
期刊
不是每个人都是优等生,年级里有那么一群人常年雄霸高分榜,就有那么一群人总是雷打不动与优秀八竿子打不着。而当教室满满当当塞下70多个“差生”,就热闹了。  坦白说,我当年曾经是某个少女杂志的死忠读者,就是那种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每期必买,压在床头柜底下。在那些故事里对于高中生活的描写充斥着“天神一般”的帅男和“美丽女孩裙摆”以及“转学生坐在身边”之类的美好情节,但当我第一次踏进高中时,觉得现实也幻灭得
期刊
姨婆住在偏远的乡间,那绿油油、密匝匝的丛林中的别墅,正是姨婆美丽的家。由于父母疏于呵护,心脏患病的少年小翔专程来姨婆家养病。谁知道,在这幽静的地方,却住着奇妙的一家子——“借物一族”,他们悄悄地栖身姨婆家别墅的楼板下。乍一看,你还以为他们是群小昆虫呢,几厘米的身高根本难以叫人察觉。就这样,借物少女艾莉缇和她的父母一家,秘密地住在姨婆家里。每逢深夜,他们便会悄悄出来,将厨房里的一些日用品“借走”。虽
期刊
关于接吻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本能说,遗传说,碰鼻说等等。而从地域上来讲,有人认为中国人是跟西方人学会接吻的。对于这种说法,中国文物工作者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击,因为在山东莒县龙王庙的汉墓中,就出土了男女接吻图。由此可见,接吻也是我们的祖先早已有之的一种习俗。当然,也有研究人员非常过分,居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接吻是跟黑猩猩学的,真是大煞风景……  不过,比跟黑猩猩学接吻更让人难堪的是,在黑龙江省大庆市
期刊
在感情这回事里,女孩子间的友谊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  小学考初中,我也算是在众多人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进了市里最好的学校里的重点班。能进得了这个重点班的学生,都是以前被老师捧在手心上的宝贝,现在突然集中在一起,大有甩开膀子一拼高下的感觉。  我和明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狭路相逢的。总的来说,我俩能在这么几十号人的班级里瞬间有了交集,也就是因为她一入学就成了数学课代表,而我一入学数学考试就拿了第一,
期刊
>> 1  假设你是一名13岁的学生,你在马路边捡到一块石头而不是一分钱,而你又抱着拾金不昧的想法,把这块石头交给了警察叔叔,结果会怎样呢?最近,陕西表彰了一个名叫孔忠良的人,原因是45年前,13岁的他在放学途中捡到一块白色石头并上交国家,没想到的是,这块石头居然是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够神奇吧?更神奇的是,45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学生已变成今天的老人,表彰和奖励姗姗来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
期刊
让植物自己去抗旱  在这个地球上,每年都有许多地方面临干旱的威胁。面对干涸的河流和张开嘴的大地,面对几成摆设的灌溉设施,我们还能期望田里长出什么呢?好在,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丝绿色的希望。  相对于那些泡在大海里的海藻,在陆地上的植物都算得上是掘取水分的精英了。土壤不是培养液,通常湿润土壤的含水量仅为20%左右。从中汲水并非易事。  我们都知道,腌咸菜时,萝卜青菜的水分会被粗盐或者盐水“
期刊
吹肥皂泡大概是多数小朋友喜欢的活动。本来是无色的液体,吹成泡泡就变得五颜六色。有的很快就破了,有的却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甚至掉到了地上都不会立刻破开。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办法让泡泡永远不破呢?  水之所以形成泡泡,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居功至伟。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结构特别的分子,一头喜欢水(称为“亲水头”),一头喜欢空气(叫作“疏水尾”)。当我们吹出一个泡泡,构成泡泡的水膜就形成了两个表面,外面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