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材施教是一则具有历史感的教育信条,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因材施教是一个具有现实感的教育难题,想为难为、久攻不克;因材施教更是一条彰显时代感的教育方略,视角新颖、意义重大。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最根本的是不忘育人初心,最关键的是坚持理论引导,最要紧的是突出实践行动。
  关键词:因材施教 新时代 使命
  因材施教是一则具有历史感的教育信条,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因材施教是一个具有现实感的教育难题,想为难为、久攻不克;因材施教更是一条彰显时代感的教育方略,视角新颖、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从差异性公平的视角解读“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则要求我们“给予同样的学生以相同的对待,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对待”,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自己的教育。这不仅为因材施教注入了“新时代”的新内涵,也为因材施教赋予了“新时代”的新使命。
  一、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最根本的是不忘育人初心
  什么是育人初心?我们认为,育人初心就是立德树人。对立德树人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确立品德、树立德业”;一是“培植成长、培养成才”。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立德树人被列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晰地告诉了我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些教育的基本问题。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我们必须承担起“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重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位学生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材施教“新时代”的新使命,就在于立德树人这个育人初心。然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因材施教实施中的主观性、随意性、经验性,往往会以学生学习成绩高低对学生进行分
  类别教学,并冠以所谓的“因材施教”之名。这种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因材施教就会因此而成为“以牺牲多数人去成就少数人”的借口,这无疑是偏移了育人初心,特别是与新时代“教育公平”的思想格格不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与否并不是以对所有学生实行统一要求、采取统一衡量标准、达到统一教学结果的绝对公平,而应根据学生“材”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差别对待,以期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自己的教育”。“适合教育”诠释了新时代因材施教的新内涵:一方面,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承认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并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区别地选择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优化多元评价,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挖掘蕴藏在学生内部的潜能,强调个性及优势的挖掘及发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放大学生的选择权,關注学生自主管理和规划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获得最充分的发展。这样,我们完成因材施教“新时代”的新使命才会更有信心。
  二、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最关键的是坚持理论引导
  当教育活动从“自在”形态走向“自为”形态以后,教育理论就成为教育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促进教育变革的先导力量。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最需要的是有效的载体,实践中,我们南通地区将“分层走班”教学作为重要举措。如何更好地实施好以因材施教为主导思想的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实验?我们需要紧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引导。
  一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引导。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学习类型,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对于学生“优势智力领域”“学习类型”的评断,并不能由教师凭借经验进行主观臆断,甚至是想当然,需要对每个学生差异做出科学的测量与分析,由此而设计、改变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因材施教的科学化操作。
  二是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引导。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传统因材施教之“材”的被动性,一些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提出了“为人引学”“因需施教”“因教而学”的主张,试图弥补因材施教的不足。“新时代”的因材施教,需要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突出“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思想,真正地让“教”适应于“学”、服务于“学”,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智慧、习得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以“掌握学习”理论为引导。“学生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是不同的,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学生以足够的、又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情感上的关怀,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这是“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相比于传统因材施教,“掌握学习理论”更加关注智力与能力差异,它吸纳了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关注个体学习的需求与动机、情绪与情感等因素。以此为引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人是一个具有不同特质的整体”观念出发理解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差异性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积极探讨因材施教的整体教育意义。这样,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才会更有力量。
  三、因材施教的“新时代”使命,最要紧的是突出实践行动
  “分层走班”教改实验是南通新时期课改的又一大亮点,标志着南通“改课”开启了“走进因材施教”的新征程。如何在南通“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战果,使这项课改实验深入下去,让更多的学校、师生从中收益,最要紧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行动、行动、再行动。在教改实践中,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课程改革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关系错综。这就需要我们从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出发,既脚踏实地,又放眼未来,做好政策上的顶层设计,精心编制区域课改工作的中长期规划,让课改理念统摄全局,让课改要素整体关联,让课改举措有序落实。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之路并不平坦,随时都会出现始料不及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调查研究,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勤于解决难题的谋策、勇于攻坚克难的智慧,从而能够透过问题现象,洞察教学本质,调整实验思路,改进教学行为。
  三要不断总结反思。熟悉的业务、已有的经验会让我们在习性构建的“舒适地带”中孤芳自赏、乐不思蜀,推行“分层走班”教学,需要我们从经验依赖路径中走出来,积极开展开创性的工作。“舒适地带”已经不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研究、去反思、去完善。
  四要形成强大合力。作为教科研部门而言,要在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水平的同时,着力营造因材施教、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实验的良好生态。一方面,积极推进教育质量观转型,倡导绿色标准和绿色评价;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教改政策、教改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市教育系统共同关心、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这样,我们完成因材施教“新时代”的新使命才会更加有底气。
  (陈 杰,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有机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机生产不仅需要技术与管理,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因此研究有机农场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有机农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与
目的:糖尿病病人广泛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但存在多方面问题,影响治疗并且导致多种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万方数据检索国内外报道使用
指针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最抽象、最难理解的部分,如何善于使用指针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难点。本文从一个指针程序实例入手,讨论如何分别利用列指针和行指针来输出二维数
目的通过收集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简称Xp11.2肾细胞癌)的相关数据,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
随着商业类型、产业模式的不断细分,经济发展更加突出区域格局和地域特征,并从发挥地方特色产业出发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以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夏丏尊语文教学"形式观"体现了对现代语文教育的自觉探索,他所说的"文字形式"是由语言材料与文字理法两个层面构成,不仅仅指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法则"和"共通样式"。他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