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安市是典型的苏打型盐碱地,含盐量比较高,耕作比较困难。但是大安这块水土却孕育出了比较独特的水稻品质,米质略呈碱性,食味较好,富含糯性。随着大安及龙海两个灌区的深入开发、生产,土地面积、水稻产量都在扩大、提升,大型的生产经营型企业也随之而来,带动了水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盐碱地 ;水稻;生产;优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05
1 水稻发展现状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市总幅员面积4879平方公里。所辖18个乡(镇)、223个村,12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农业人口27万人。现有水田面积19万亩,涵盖了全市18个乡(镇),水田设施比较完善,有水田井3500多眼,高标准排灌站7座,形成了叉干镇东大泡子、红岗子大泡子、大来黑鱼泡、月亮泡东灌区和王家泡子、新荒永兴灌区、大安灌区(尚未全部竣工,已经有部分区域在生产、改良、试验)。龙海灌区也着手兴建,两个灌区形成后,可增加水稻面积约75万亩,生产潜力可达70万吨左右。
2 水稻生产优势
大安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2.1 弱碱性土壤
一是大安市水田土壤中富含钾、钠、钙、镁等元素,土壤pH值在7.2~8.0之间,成为培育弱碱性精稻的珍稀土质。在此土壤中培育出的稻米玉润悦目、食味较好、胶质含量多、垩白少,堪为米中珍品;二是因为碱性土壤含盐量较高,生产上需要一定的技术,特别是新开地(包括两个灌区),当地的技术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可以全力支持新开地的改良与生产。
2.2 优质的水源
大安市弱碱水稻的灌溉水引源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是当今难得的优质灌溉水源,在上游没有污染源,水质极优。嫩江汇纳洮儿河形成著名的月亮湖湿地,嫩江水流淌中日晒增温,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获得温性水浇灌。
2.3 独特的气候
大安市弱碱水稻生长在世界水稻黄金生育区北纬45°带,属半干旱气候,平均年降雨量414毫米,气候温凉,日照长达2897小时,10℃以上积温3100℃。昼夜温差较大,白昼高温有益于水稻积累糖分及干物质,夜间低温则可降低水稻光呼吸强度以减少能量消耗,更利于籽实积累糖分及营养元素,因此生产出的稻米口感醇香、筋道绵润,富含糯性。
2.4 有机化田间管理
大安市弱碱水稻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蕴育,摒弃一切化肥农药及落后的种稻模式。稻田中放养河蟹、稻田养鸭除草灭虫,人工拔除大草,蟹鸭排泄物就地肥田,形成自控的生物链和物能流循环,造就了水稻有机培育的理想环境。
2.5 无害化肥料
大安弱碱水稻在蕴育中,施用生物菌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及腐熟的绿肥和农家肥,全面满足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加速营养元素的矿化,不仅促进作物高效发育,而且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均衡释放土壤中的氮、磷、钾及锌、镁、钙等微量元素,而且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其水稻米质优良,口感极佳,同时能使水稻具备抗旱、抗病、抗倒伏的能力。
3 适宜品种
加强水稻品种的更新。品种因其特有的适应性、优质性,决定着生产的效益,特别是在新长盐碱地没有恰当的品种就没有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要注意更新品种,不要保守,但也不要盲目求新,要以科技部门等试验为基础,以审定的品种为主要的选择,不能越区种植。
大安市的水稻种植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分区:以红岗子为界,西部乡(镇)主要以白粳1、长白9、东稻4为主;东部乡镇(包括红岗子)因为水源、气候差异,主要以吉粳88、吉粳803等生育期偏长、产量较高的超级稻(小粒)系列品种为主。
4 经营型水稻深加工企业
大安市现有水稻加工企业5户,年加工水稻10万吨。其中: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5万吨;大安市洵佶粮贸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水稻3万吨;大安市澎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2万吨。大安市致远米业和大安市月亮湖米业暂时没有生产。现有大米商标“嫩江春”、“向海湖”、“吉米香”、“一江水”、“非常谷粒”、“东北兄弟”、“月亮湖”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福建、浙江、云南、江苏、贵州等地,特别是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向海湖”牌大米已经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进入更多高端市场的通行证。以响亮的东北大米品牌、大安地域弱碱性口感打入了当地的高端市场,已经和当地经销商、超市达成了长期的合作。
随着大安市1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项目申报完成,供给高端市场的原料将更充足。
5 技术的配套和推广
加强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稻农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盐碱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一是全面防治立枯病,提高成苗率、壮苗率;二是推广机械化,减少人力物力,节省时间及资金,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三是适期的田间管理,做好配方施肥、安全植保和合理灌溉,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四是要继续做好本田的改良和培肥,为优质水稻生产打基础。
作者简介:田苗,本科学历,大安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周春梅,大专学历,大安市四棵树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方喜和,本科学历,大安市水田生产办公室,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王延星,本科学历,大安市烧锅镇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盐碱地 ;水稻;生产;优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05
1 水稻发展现状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市总幅员面积4879平方公里。所辖18个乡(镇)、223个村,12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农业人口27万人。现有水田面积19万亩,涵盖了全市18个乡(镇),水田设施比较完善,有水田井3500多眼,高标准排灌站7座,形成了叉干镇东大泡子、红岗子大泡子、大来黑鱼泡、月亮泡东灌区和王家泡子、新荒永兴灌区、大安灌区(尚未全部竣工,已经有部分区域在生产、改良、试验)。龙海灌区也着手兴建,两个灌区形成后,可增加水稻面积约75万亩,生产潜力可达70万吨左右。
2 水稻生产优势
大安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2.1 弱碱性土壤
一是大安市水田土壤中富含钾、钠、钙、镁等元素,土壤pH值在7.2~8.0之间,成为培育弱碱性精稻的珍稀土质。在此土壤中培育出的稻米玉润悦目、食味较好、胶质含量多、垩白少,堪为米中珍品;二是因为碱性土壤含盐量较高,生产上需要一定的技术,特别是新开地(包括两个灌区),当地的技术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可以全力支持新开地的改良与生产。
2.2 优质的水源
大安市弱碱水稻的灌溉水引源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是当今难得的优质灌溉水源,在上游没有污染源,水质极优。嫩江汇纳洮儿河形成著名的月亮湖湿地,嫩江水流淌中日晒增温,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获得温性水浇灌。
2.3 独特的气候
大安市弱碱水稻生长在世界水稻黄金生育区北纬45°带,属半干旱气候,平均年降雨量414毫米,气候温凉,日照长达2897小时,10℃以上积温3100℃。昼夜温差较大,白昼高温有益于水稻积累糖分及干物质,夜间低温则可降低水稻光呼吸强度以减少能量消耗,更利于籽实积累糖分及营养元素,因此生产出的稻米口感醇香、筋道绵润,富含糯性。
2.4 有机化田间管理
大安市弱碱水稻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蕴育,摒弃一切化肥农药及落后的种稻模式。稻田中放养河蟹、稻田养鸭除草灭虫,人工拔除大草,蟹鸭排泄物就地肥田,形成自控的生物链和物能流循环,造就了水稻有机培育的理想环境。
2.5 无害化肥料
大安弱碱水稻在蕴育中,施用生物菌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及腐熟的绿肥和农家肥,全面满足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加速营养元素的矿化,不仅促进作物高效发育,而且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均衡释放土壤中的氮、磷、钾及锌、镁、钙等微量元素,而且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其水稻米质优良,口感极佳,同时能使水稻具备抗旱、抗病、抗倒伏的能力。
3 适宜品种
加强水稻品种的更新。品种因其特有的适应性、优质性,决定着生产的效益,特别是在新长盐碱地没有恰当的品种就没有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要注意更新品种,不要保守,但也不要盲目求新,要以科技部门等试验为基础,以审定的品种为主要的选择,不能越区种植。
大安市的水稻种植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分区:以红岗子为界,西部乡(镇)主要以白粳1、长白9、东稻4为主;东部乡镇(包括红岗子)因为水源、气候差异,主要以吉粳88、吉粳803等生育期偏长、产量较高的超级稻(小粒)系列品种为主。
4 经营型水稻深加工企业
大安市现有水稻加工企业5户,年加工水稻10万吨。其中: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5万吨;大安市洵佶粮贸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水稻3万吨;大安市澎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2万吨。大安市致远米业和大安市月亮湖米业暂时没有生产。现有大米商标“嫩江春”、“向海湖”、“吉米香”、“一江水”、“非常谷粒”、“东北兄弟”、“月亮湖”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福建、浙江、云南、江苏、贵州等地,特别是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向海湖”牌大米已经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进入更多高端市场的通行证。以响亮的东北大米品牌、大安地域弱碱性口感打入了当地的高端市场,已经和当地经销商、超市达成了长期的合作。
随着大安市1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项目申报完成,供给高端市场的原料将更充足。
5 技术的配套和推广
加强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稻农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盐碱地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一是全面防治立枯病,提高成苗率、壮苗率;二是推广机械化,减少人力物力,节省时间及资金,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三是适期的田间管理,做好配方施肥、安全植保和合理灌溉,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四是要继续做好本田的改良和培肥,为优质水稻生产打基础。
作者简介:田苗,本科学历,大安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周春梅,大专学历,大安市四棵树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方喜和,本科学历,大安市水田生产办公室,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王延星,本科学历,大安市烧锅镇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