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中国导演为何偏爱这座贵州小城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里,很多人闻所未闻。其实你见过这个地名,只是你可能没留意。在陈可辛导演的短片《三分钟》里,“凯里”是长途火车的一个停靠站,三分钟,一晃而过。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在黄毛那张没能出发的车票上,“凯里”是回不去的故乡。
  也许是凯里这个名字听起来太洋气了,人们曾一度以为这是个虚拟的地名。直到最近,毕赣导演的新作走红,“凯里”又火了。

  凯里,坐落在贵州省的东南部。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凯里本跟中国大多数小城没什么区别,但偏偏受到众多导演的青睐,成了“中国故乡”的代名词。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一说起“故乡”,导演们总爱提及这座贵州小城?
  在外地游客眼里,凱里差不多等同于西江苗寨,这是凯里最网红的景点,也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凯里的苗族文化氛围极浓,随处可见苗族同胞和吊脚楼,形成了外地人对凯里的印象。
  在吃货眼里,凯里就是各种酸汤:酸汤鱼、酸汤鸡、酸汤羊肉牛肉猪肉……仿佛给凯里人一锅酸汤,就可以泡进全世界。
  但是,不管贵州酸汤鱼的名号有多响,在全国各地开了多少间招牌店;也不管千户苗寨的夜景有多千与千寻,这些都构不成凯里人心中故乡的样子。
  对凯里的游子来说,只有吃到了折耳根,才算回了家。这种带有“特殊香味”的草根,是外地人避之不及的怪味,却是凯里人心里的一口乡愁,只因为它是记忆中故乡的味道。
  在电影《路边野餐》的镜头里,凯里作为故事的承载地,没有丝毫华丽的渲染,甚至凋敝破败,却让观众在打瞌睡的间隙中,隐约看到了自己故乡的样子。
  凯里很小,小到没有区的概念,人们日常的生活圈也很小,仿佛靠着双脚走上半个小时,就能抵达任何角落。人们挑着自家土地里长出来的食物,走到哪儿,就卖到哪儿。记忆中的故乡,吆喝声伴着讨价还价,依托着自然的力量野蛮生长。
  毕赣镜头下的凯里,带有一种天然的颓废气质,到处是破旧的墙皮、荒草,还有废弃的机车与浓雾,将“贵州王家卫”的意境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实际上的凯里,没这么文艺。
  当贵州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贵阳市,以“小香港”的速度盖起高楼大厦。贵阳斥巨资拉动经济发展,一边拉扯着凯里加速前进,一边又拉走了凯里的人才和资源。这是中国边缘县区城市化的疼痛宿命,加速模糊记忆中故乡的模样。记忆中的故乡,总是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印象。一切都旧旧的,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发展。
  就像《路边野餐》的镜头里,那个仿佛停滞了的农村凯里:原始甚至落后,民风淳朴且不乏彪悍。田野边的乡间小路,弯弯曲曲,自然伸展,仿佛下个路口转弯,眼前就会出现故乡的老家。
  贵州天无三日晴,凯里同样常常有雨、大雾弥漫。在这样魔幻的天气笼罩下,凯里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朦朦胧胧,让人看不清,现实也不易跟记忆脱节,叫人想得心痒痒,一如故乡。
  难怪导演们总是偏爱凯里,给它贴上了“故乡”的标签。
  关于故乡,我们的情感总是矛盾:盼着它发展,又怕它走太快;盼着它变文明干净,却又嫌弃它无趣、纯真不再。只愿它的脚步慢一点,别从故乡走成远方。
其他文献
在一个紧张忙碌而又喧闹的六月,蓦地撞进一个世界里,那是有删减过的《古典之殇》。或许是因为太过于仓促,我只是粗略地浏览过,毕竟是坐在中考的语文考场上,再怎么欣赏作者独
下午,我坐着皮划艇,悄无声息地潜入湖心岛芦苇丛,近距离观察一群疣鼻天鹅。  青宝和豆蔻已在清晨被一对红狐夫妻猎杀,用金黄草丝编织的窝巢里,静静躺卧着四枚摆成“口”字形的天鵝蛋。  成年天鹅们从青宝和豆蔻的窝巢前经过时,没有任何一只停下来看看这四枚可怜的天鹅蛋。疣鼻天鹅社会没有抚养遗孤的习俗。成年天鹅一旦发生意外,留下的雏天鹅,别的天鹅家庭是不会接纳的。雏天鹅无人照料,只能自生自灭。许多鸟都是这样,
期刊
麦子是富含生命力的,作为乡村生活的主角,是生命的象征,也是苦难的见证。海子是在安徽农村出生的大地的儿子,青年时驻足于京城的学院,以及毗连的“农耕的北方平原”;神往于浪
以键宽和键高查询为例子,阐述数据查询的实现.键宽键高查询以Delphi中的ADO组件连接加密的MS-ACCESS数据库实现.希望通过本文为企业和工厂中的机械设计人员掌握一种应用程序
这个冬天,北京没有下雪。没有雪的北方冬天是带着铁锈味儿的,枯涩凝绝,不近人情,连风也是皴巴巴的。生在北方的我,见不得这无雪的冬天,仿佛饭菜里没撒盐巴,下火锅不点毛肚。况且今年南方各地都有雪报,还尽是大雪,在优势一方被压一头,就愈发觉得不开心了。  儿时课文中有《湖心亭看雪》,说的便是南方雪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期刊
得知我要去英国交流,美艳的女同事扭着一握水蛇腰,笃定地告诉我:“你肯定会胖。”  我大惊失色:“为什么?”  “因为你只能吃些汉堡、比萨之类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她微妙地瞄了一眼我的肚子。  旁边的男同事安慰道:“也不要担心啦,上次去的哥们儿不就瘦了20斤嘛。”  “是啊是啊,关键看你是不是适应他们的食物啦。”大家齐声说。  我忧心忡忡地捏了一把腰腹赘肉,又摸摸从未令我失望的胃,开始想象英国名菜——
期刊
英国心理学家和英国文化协会合作,在全球五十二个城市调查市民的步速,看哪一个最快。很奇怪地,就是不敢来香港做这个实验,故不入围。  我年轻时在东京生活,跟随都市人的步伐,走路很快。当年邵氏公司派了郑佩佩来学舞,她人高,腿长,本来应该赶得上我的,但是在街上走,永远是我走先,把她抛离了一个很大的距离。  后来我去了纽约,认为他们走路比我更快,要追上不容易,一直感叹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大都市,比得上纽约
期刊
我很想介绍一位绿色无公害环保型女酒鬼,她叫李清照。将其定义为女酒鬼一点都不冤。李老师留存下来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  “煮酒笺花”“香消酒未消”“非干病酒”“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愁浓酒恼”“酒美梅酸”……只《漱玉词》里“醉”就出现11次,“酒”19次。这数字组合1119翻译过来就是:要要要酒。  李老師喝什么酒?据“金尊沉绿蚁”“酒美梅酸”“扶头酒醒”等词句推断,她
期刊
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  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鄰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找他来修车。  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
期刊
时隔半年,川航机长刘传健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驾驶座上。11月16日,在经过多次心理咨询、2个月到医院治疗、通过模拟机训练后,刘传健和其他8位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机组成员第一次复飞,执行成都往返北京的飞行任务。  起飞前,刘传健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两眼风挡玻璃——“很多东西你不想都不行。”这架空客A321的风挡玻璃外观整洁、完整,玻璃没有刮花,也没有弄脏。抚摸甚至敲击风挡玻璃并不是飞行员该干的事儿,在此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