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的认识论思想理解辨误

来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feng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适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颇接近,但是他的认识论思想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并不能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简单地一一对应.学界对叶适的认识论思想存在一些误解,澄清实有必要.比如,叶适对“格物致知”的阐发,并没有形成“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思想;叶适所谓“内外交相成”的思想,也并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意思;叶适所谓“弓矢从的”,也并不是指“思想符合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方法,而是属于知行关系的范畴.
其他文献
包容性创新本质上属于探索性创新,对生态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显著降低生态文明,绿色创新在包容性创新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即控制绿色创新后,包容性创新对生态文明的负向影响将显著增大.因此,政府应在促进包容性创新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创新,推动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针对我国部分网络招聘春节效应显著以及春节影响时段确定方法数字性特征不足的问题,文章基于X-13ARIMA-SEATS模型中Genhol程序的思想,采用组合循环遍历方法寻找春节效应显著性统计量和最优模型选择统计量,循环似穷尽性确定网络招聘的最佳影响时间区段,进行符合我国移动假日特点的网络招聘时间序列季节调整.以我国蓝领技能人才网络招聘需求序列为实证的研究结论显示,其春节前后的最佳招聘需求序列具有显著影响的时间区段为节前5天、节中7天和节后19天,节前和节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节中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调整后的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文章聚焦总部规模问题,从组织特征、公司战略、公司治理、所有制与管制以及区域环境五个层面讨论了企业总部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基于2015-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中国企业总部规模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总部设计取决于公司战略,不同的战略导向对企业总部规模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治理因素对总部设计起到关键影响作用,公司治理效应、激励效应越强,企业总部规模越大;验证了“管理传统”的观点,区域异质性对总部规模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
当前的全球治理越来越呈“指数化”和“科学化”的趋势,全球绩效指标的繁荣是这一趋势的表现.各类绩效指标通过搜集整理国家在相应领域的治理表现信息,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并发布治理绩效的排位.通过排名和评级,绩效指标能够影响国家的物质利益,并塑造国家所处的规范环境,从而影响国家的治理行为.在与主权国家的互动以及与同类指标的竞争中,绩效指标获得规范性的权力.而国家则从后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对其加以应对.由此,全球绩效指标带来了基于竞争和奖惩的市场化治理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机制化治理方式,全球绩效指标不必依赖于治
南极治理经历了从权力政治到国家中心主义制度合作,再到以南极为中心的制度合作变迁.南极地缘政治存在脆弱的自然生态与国家间安全互动、南极治理所需才能与周边国家影响力、地缘政治知识化进程与国家科学议程三组对立统一关系.南极治理和国际制度合作有如下发展态势:以最低和最高目标框定参与国行为限度,以信息共享与制度互动兼顾参与国的制度适应性和国家间行为趋同,以成员多层次准入平衡制度合作的代表性和国家履约能力,以设置程序屏障统筹消极保护与积极治理.中国应将南极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将自身发展嵌入南极治理,与各
当前,各国积极加强网络空间的军事投入,国际网络军事化发展愈演愈烈,主要体现为基于军事目的和聚焦安全领域的网络对抗层出不穷,各国积极加强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建设,网络武器的开发运用趋于白热化.网络军备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主要归结于安全困境在网络空间的衍生和嬗变,各网络大国之间互信缺失,而有关限制网络军备发展和制约网络军事冲突的国际机制不完善,且网络军事化收益比高,诱使各行为体积极加强网络军备建设等因素.网络空间军事化发展加重了网络和实体空间的安全困境,同时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战略稳定性和网络空间的秩序建设.由此,
印度莫迪政府于2019年11月提出“印太海洋倡议” . “印太海洋倡议”涵盖七个支柱,受多因素驱动,包括做印太合作的引领者、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美日澳战略协调、整合既有政策或倡议形成政策合力,以及兼顾战略自主传统等.为推进倡议实施,印度深化与美日澳等印太关键伙伴合作,将针对扩展邻国的“东向行动政策”和“西向思考”纳入印太框架,游说欧洲国家以及俄罗斯的支持与加入.总体上看,莫迪政府推动“印太海洋倡议”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尽管倡议取得一定进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东南亚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是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议题.本文从东南亚地区特性出发,使用结构—过程和存异—求同两个维度构建一个解释框架,用以梳理具有地区文化特质的东盟共同体建设.从历史演进来看,东南亚地区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整体趋势,其社会化路径日益凸显,展现出符合本地区政治—文化传统的独特优势.就理论思考而言,有别于传统上以超国家和法律化为主轴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东南亚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化路径更加强调以磋商和对话等非正式和具体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为构建与丰富具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特色的区域合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镜鉴
随着海底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海底资源勘探活动日渐繁盛,相关争端也随之增加.为提高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争端解决的效率和专业性,国际海底管理局曾在《“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草案》中创新地提出了“审查机制”.然而,近年来有关“审查机制”的讨论逐渐湮灭.原因在于,该项制度设计虽以效率和专业性为重,但实际上却部分背离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精神.于中国而言,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争端解决制度创新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 ,实现“海洋强国”的应然关切,“审查机制”酝酿的理由及其夭折的原因理应成为我国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