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港剧《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如何将“家” 与中秋文化串联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不仅是温暖的,更是每一个人的软肋,而象征着团圆的中秋节也在经典港剧《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向观众们传递出家与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在剧中,以两个家庭的情感与事业的羁绊为主线,向观众展现了家庭里会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那真挚细腻的情感让更多的观众去体会家庭中的温暖,去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真正意义,并传承下去。
  【关键词】家庭;团圆;中秋节;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87-02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月亮会变成圆月,所以人们也因这一迹象想到了团圆,这才有了中秋节应当“阖家团圆”这一寓意。本文围绕《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这一影视作品,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而且突出了中秋节对中国人的意义。
  一、电视剧的文化背景
  《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是2008年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推出的“溏心”系列的姊妹篇,不仅采用了原班人马进行拍摄,还继续沿用了“团圆”这一宗旨,让第一季的粉丝也对这一部姊妹篇产生了好奇与期待,而《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也在未播出的情况下就有了相当高的期待值。而事实上,这部剧也不负众望地取得了好成绩。
  据统计,自开播以来就创下了香港自1991年以来的最佳收视纪录,平了2005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在香港创下的最高收视纪录。同时,还夺得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剧集”和壹周刊电视大奖“十大电视节目第一位”。
  不僅如此,就连在观看剧情的时候,弹幕里也有观众提起:“当年刚播出,香港可谓是万人空巷啊!”由此可见,有了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体才能更好地去传播中秋节“家好月圆”的核心理念。
  二、如何将中秋与家相连接
  (一)用剧情和人物向大众传播中秋文化与家的重要性
  关于中秋,人们所熟知的影视作品并不多,但在这部《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里,人们却看到了中秋节的许多面,从剧情初始,讲述了女主人公荷妈因为善心收留了遇难的夫妻俩,之后他们所生下的孩子于素心与女主人公的六个孩子组合成了“家、好、月、圆、庆、中、秋”,在这里也呼应了这部影视作品想传达的中秋团圆之意。
  接下来的剧情在这个美好家庭的破碎后向观众徐徐展开。从逃难夫妻的丈夫抛妻弃子之后,妻子殷红与男主人公Jo鲍暗生情愫,之后因为殷红的计谋使他选择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站在法庭上与妻子荷妈对峙抢夺孩子的抚养权,从这里开始,“家、好、月、圆、庆、中、秋”七个孩子便分居两地,有了不一样的眼界和生活,但七子之间的感情一同往常,甚至更明白了要如何去珍惜与家人的相处。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殷红设计让Jo鲍去夺得岳父经营了几十年的“家好月圆”这块招牌,如此就能促使自己的公司更有知名度从而赚钱,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两家人的恩怨再次升级。
  多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Jo鲍也想在自己年龄逐渐增长之时尽享天伦之乐,在一系列家庭与生意之间的斗争里面,男主人公Jo鲍和女主人公荷妈终于甩开那些沉重的包袱重归于好,而“家、好、月、圆、庆、中、秋”七个孩子也终于团聚。
  而在剧情当中,有不少关键情节里,对家和中秋文化,进行了不一样的刻画。也无数次地向观众们展示了中秋节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
  在大儿子阿家成功戒下赌瘾之后,接的第一单生意便是帮助Jo鲍的“家好月圆”饼家公司宣传公司的“家好月圆”中心理念,由于殷红的嫉妒心在背地里使坏,想让阿家的活动不能照常进行,而荷妈不想让阿家认为自己做不好工作,所以选择与Jo鲍一同站上宣传活动的舞台,与Jo鲍一起回忆起了当年他们如何共同撑起了自己的饼家,并且是怎样一起见证了吃到他们做的饼的一张张笑脸,也正是因为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才让人更加明白原来幸福如此简单,原来家的温暖如此让人眷恋。
  同时,在Jo鲍和荷妈离婚之后,一直和Jo鲍居住的四儿子阿圆,也在与荷妈的疏远中向观众讲述了在这个家庭里隐藏着另一个故事。阿圆一直以为荷妈不疼爱他,甚至在他摸黑跑回荷妈家的时候,被荷妈送上回Jo鲍家的计程车上,这件事让阿圆心寒不已,而误会也由此产生,在之后殷红对于阿圆的悉心照顾中,阿圆也同殷红亲生女儿于素心那样唤殷红为“妈妈”,甚至在殷红的挑拨离间中以为荷妈做了伤害“自己家庭”的事,还义愤填膺地让荷妈别再去找殷红的麻烦,荷妈痛心疾首。也是在这时,一向看殷红不顺眼的大哥却帮着殷红说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疑惑,镜头转向了殷红一家接受采访的画面,在采访的时候,殷红再次提起阿圆小时候她为了阿圆的学业不小心滑胎这件事,让阿圆的愧疚再度涌上心头,而大哥也终于忍受不了这些谎言,更不愿听见他们污蔑荷妈,便当着媒体和家人的面戳穿了殷红的谎言,阿圆这才明白了荷妈的爱。
  而正收拾下班的荷妈看着在马路上穿梭着的车辆,回忆起了离婚之前,孩子们每天放学的模样,也就在剧情的刻画下,让荷妈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初的画面——儿时的阿好几个孩子下车给荷妈打招呼与现实重合,而最让人潸然泪下的是,阿圆也一同来了,荷妈欣慰的笑容和阿圆奔向荷妈的步伐也带动着观众们的情绪,二人相视一笑,好像之前的误会在一瞬间消失了。
  之后阿圆虽和荷妈关系日渐好转,却在Jo鲍和奶奶认清殷红真面目的时候,阿圆却依旧向着殷红,也是在这里才知道因为殷红与他的前夫于克强的设计,阿圆在泰国出差的时候触犯法律,因此殷红和于克强二人便威胁如果阿圆不听从殷红的安排就让阿圆坐牢,阿圆心生害怕不敢帮助Jo鲍,但当荷妈和Jo鲍知道这件事之后并没有怪罪阿圆,而是成了阿圆的后盾以及勇敢承担错误的力量,让阿圆重新正视自己的过错,到这里他才终于懂得什么才是爱,什么才叫家。   直至《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接近尾声之时,疼爱孩子又可爱的奶奶因殷红的失手坠至楼梯下,因重伤送入医院,而不知自己因重伤加重病可能马上就要离开人世的奶奶,还在最后的时间里警告殷红不要再去欺负荷妈他们,并希望孩子们都能幸福时候,抱憾离去。
  故事的结尾,观众在Jo鲍的悔恨中,又一次听到了他与荷妈走过的风风雨雨,或许也是在经历过后才能明白,有些幸福,其实唾手可得,千万别因一時引诱酿下大错。在大结局中,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故事也在中秋庆典上落下帷幕,只可惜,奶奶不能亲眼看到这大团圆了。
  通过一波多折的剧情,团圆这一寓意进行了像男女主人公做饼时的揉、搓、捶、烤这几个步骤中融合在了一起,也象征着这个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的磨合过程,最后明白家庭团圆的可贵,并懂得珍惜。
  (二)关于影视作品的传播,受众群体不受限制
  关于《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的受众群体,用电视剧中的弹幕评论来说:“当年刚播出,香港可谓是万人空巷!”由此看来,这部剧的一个个情节都对观众们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获取途径其实是非常便捷的,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去进行了解,而相比网络发达的现今,2008年播出的《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可以做到像弹幕所说的那般万人空巷,除了说明演员的优秀,还能看到剧情对于观众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部以“家”出发的影视作品,表现出了人物的细腻情感与真诚善良的品格,让受众所接受,这才是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将爱与中秋文化传承
  在《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的剧集中,多次出现与家人一起吃饭的画面,并且在推动剧情发展的许多关键部分也是在饭桌上进行的,其实也是在呼应着故事一开始外公想要中秋节和七个孩子一起吃个团圆饭的心愿。
  原本在二儿子阿好的撒娇之下,Jo鲍一家也答应了在中秋节的时候让孩子们去外公家里吃团圆饭,可殷红却在此时收到了有人误以为荷妈的饼店是Jo鲍的“家好月圆”分店的消息,殷红对此颇为不满,同时让Jo鲍去荷妈家中提出让荷妈将“家好月圆”同名招牌拆下这个不合理条件,然而荷妈为了满足外公的心愿也答应了下来。
  在荷妈一次又一次的退让中,荷妈的妹妹阿sa看到这样的局面认为十分不公平,但荷妈以及孩子们却认为团圆一次不容易,招牌再重要也仅仅只是一个招牌而已。从这一事件看出,荷妈一家把身外之物看得尤为淡泊,只想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就已心满意足。而观众们也跟随着剧情的发展,和演员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叹着团圆的幸福,这部剧所传达出的意义,不只是故事表面的团圆,也是在呼吁着让更多的人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和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独特情愫。
  四、结语
  阖家团圆是中秋节的核心理念,有家才有了中秋节的意义,无论经历了多少,不过是想要在家中得到外面得不到的温暖,而中秋节也给了一些不善言辞的人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的家人知道,在他们的心里,家的分量,以及中秋节的重要性。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够实现在每一户爱家爱中秋节的家中。
  参考文献:
  [1]王晓易.《溏心风暴2》很强很疯狂追平《大长今》[N].重庆晨报,2008-09-26.
  作者简介:
  张舰心,四川大学,药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甲骨文是迄今发现最古老、最系统的文字之一,是先民以文字形态理解和阐释自然的最初尝试。它既是图形,也是文字,它独特造型艺术语言与视觉图式体现了先民造物的思维过程,它融汇了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审美文化。  【关键词】甲骨文;造型;视觉图式;模件性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95-02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
期刊
【摘要】“闻”表听觉义与嗅觉义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听”表听觉义几乎与“闻”同时共现。在随后的发展中,“闻”的嗅觉义在文献中使用频率不断增高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中表嗅觉义的常用词,而“闻”的听觉义用例在汉语发展历程中逐渐减少,并最终为“听”所取代。文章探讨了“闻”的听觉义是如何被“听”所替代,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替换的原因。  【关键词】闻;听;听觉义;历时替换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2020年《中国新说唱》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综艺之一,打开了人们接触、认识说唱文化的大门,引起了说唱文化热潮,推动了说唱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也被网友们称为是“说唱的夏天”。《中国新说唱》的制作核心理念无不体现着“中国风格” ——以中国元素为魂,建立在本民族音乐母语的基底上,呈现出中国文化的新风韵。  【关键词】流行说唱艺术;中国风格;意义;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违背道德规范者在公开场合遭受羞辱的情况。羞辱作为一种惩罚形式已在社会学中得到深入研究,但在语用学中却并未获得同等关注,尤其对普通民众而非机构施加的公开羞辱研究甚少。对于传统语言学难以阐释的如羞辱等行为方式,语用学为其诠释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公开羞辱仪式上具有高度侵犯性,同时也显示出与机构惩罚相似的元语用特征。  【关键词】惩罚;礼节性公开羞辱;仪式言语行为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影视逐渐成为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国家外在形象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素养的彰显。受语言的限制,字幕是使异国观众直观感受他国文化、更好理解影片内容的来源。本文将对《唐顿庄园(第一季第一集)》的部分字幕内容进行赏析,同时借助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尽其所能助力字幕翻译的研究。  【关键词】关联理论;字幕翻译;翻译方法;《唐顿庄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再×不过”是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构式,其可变构件“×”的范畴自其产生就一直在变化。现代汉语中“×”的范畴有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从历时角度来看,形容词范畴方面,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在减少而表积极意义者在增多;动词范畴方面,由一般动词扩展到动词短语,并出现主谓结构类、述宾结构类的短语,甚至还有兼语类的短语。  【关键词】再×不过;历时;范畴变化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现如今,中国力量背后的文化对世界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受到世界的关注,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智慧,而中国古诗文中深藏的智慧,却因跨文化交际的困难只向世界展现出冰山一角,古汉语的表达高度简洁凝练,外语国家很难体会其美感,中国的文化输出迫切需要探究古文的翻译策略,让各国读者从译文中有效地接受中国文化。中国古诗文的精妙之一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文英译后的意境传达是实现有效文化输出的关键。《桃花
期刊
【摘要】随着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开展,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得尤为重要。防止水污染、“十年禁渔”等措施皆是保护长江母亲河,推动长江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而报道此类事件的生态新闻语篇也包含着深层次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哲学观。本文以及物性系统视角为出发点,对关于长江生物多样性报道的新闻语篇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从而揭示此类文本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生态话语分析;及物性;新闻语篇;生物多样
期刊
【摘要】《法义》作为柏拉图最具政治性的著作,以古老的传说、木偶比喻、立法的起源为理论基石,深入阐发了包含勇敢、正义、明智等政治伦理思想基本内涵。而会饮与教育、音乐与教育路径,是其政治伦理思想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柏拉图;《法义》;政治伦理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0-0054-02  基金项目:2018年
期刊
【摘要】随着与国内外各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上海地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即海派文化,其实质是在上海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软实力支持。海派文化的历史较为悠久,具有包容开放精神、创新开阔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内涵,核心特点为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与多元性。如今,海派文化虽然欣欣向荣,但仍需注重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海派文化;传承与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