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馆,顾名思义,是文化专业人才聚集的场所。人才又孵化出人才。事实证明:有了大量的人才,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重视人才;人才哺育出人才 ;文化大繁荣
文化馆专业人才的构成主要是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九大类别。人才是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文化馆的立馆之本,它关系到文化馆的前途和命运。文化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域中是具有无可置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所以我国很重视文化馆建设。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达后,全国都掀起了一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文化馆将肩负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文化大发展,人才是支撑,文化大繁荣,人才是关键。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文化馆,更需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故在人才方面的思考,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各级领导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经济建设大潮的冲击下,基层文化部门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些人不知道文化馆是干什么事的,往往成为解决劳动力出路的地方。如果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就能了解到文化馆的性质。《文化馆工作概论》中说:“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文艺活动和辅导业余作者开展文艺创作。必须拥有文学、戏剧等九个文艺门类的专业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人才建设方面,揭西县的领导的观念比较明确。他们重视人才,为文化馆组建一支人才队伍,并配好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效地开展文化工作,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如揭西县七、八十年代选调了两批文学艺术人才进了文化馆,先后陆续调进的人才有15人之多,这些人才一用就用了几十年。那些重视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至今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二、拥有人才,才能哺育出人才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才的单位能够生存发展。人才才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如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就是靠人才支撑发展壮大而闻名于全世界的。文化馆的生存发展也不例外。揭西县文化馆拥有的十多个文学艺术人才,原先都是出类拔萃的业余作者和演员。有了人才,也要用好人才,这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馆方因人用事,实行岗位责任制,让他们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创作者和辅导者。馆里的机构主要分《北山文艺》编辑部、文学创作组、音乐组、社文组、美术书法组、档案组、财务组。他们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像母鸡生蛋“孵化”小鸡那样哺育出更多的人才,使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他们哺育人才的措施是:
1、办好馆刊,经营好创作园地。馆刊《北山文艺》为不定期综合性文艺刊物,可以发表业余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民间文学等作品,并传达一些文艺信息,登载一些文艺辅导资料。这项工作由创作组的几个同志出任主编和编辑。他们与全县的业余作者保持经常的联系,约稿、改稿、编版、校对、发行(邮寄给重点业余作者)。业余作者的来稿很多。他们在用不完的稿件中挑选一些水平较高的推荐给省市报刊,或者兄弟县文化馆发表,让别人来帮助“哺育”人才。特别是一些初学写作的投稿者,通过修改后使作品变成铅字,就鼓起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几经磨炼,慢慢地成名成家。有一个高考落榜者哭了三天,为自己的前途而忧愁。她下决心要当作家。她写出第一篇小说投到文化馆,创作组长为其修改,并推荐到《汕头文艺》发表,获得了一等奖。后来,小说改编为故事,又在文化厅的全省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从此,她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一级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著作集12部。90年代初,文化馆又创办了《揭岭》杂志,彩色封面,文字容量50多万字的季刊,开辟了“中学生作文擂台赛”、“有出息的揭西人”等栏目,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启蒙的好办法。这样哺育人才是大量的,面对面的。事实证明了,办好馆刊是哺育人才的最好措施。馆刊是业余作者笔耕的园地,是栽种文学新苗的苗圃,是文艺新人成长的温床和摇篮。
2、组织文艺活动,辅导农村业余剧团排戏演出。这项工作主要是社文组和音乐组的同志负责。他们为西田、五云、龙潭、灰寨、塔头、棉湖、河婆等地的业余剧团的剧本作曲并负责导演。社文组和音乐组的同志大多数是从专业剧团调来的,都具有专业水平,作曲和导演的节目都很精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业余剧团常常参加市的汇演或比赛,甚至参加省的文艺汇演。文化馆人员帮助作曲过的剧团,也学会了为剧本作曲;帮助导演过的演员,现在许多人也当上了导演,成为组建业余剧团的骨干。
3、开展文艺培训,这是文化馆的传统业务。除文学创作组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外,美术书法组的组员也常常在寒暑假期举办“美术书法培训班”。在得不到地方财政拨款,欠缺经费的情况下他们向学员收取微薄的培训费作为“以文补文”的费用。美术书法的兴趣爱好必须从小培养起来,培训是一份艰辛的启蒙工作,让许多孩子爱上了美术书法,日后就不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文化馆确实哺育出许多美术书法高端人才,如从深山沟里走出来的业余作者黄文琦,如今成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他曾回乡举办美展并拜候启蒙老师,他的成名成家为现在的业余作者树立了榜样。
4、下乡发动业余作者开展文艺创作。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辅导群众开展文艺创作是文化馆的重要功能。不使用这个功能也可以过日子。但革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叫你不能这样无为。人才在运作,文艺创作在繁荣,文化事业就在发展。揭西县文化馆的创作辅导人员经常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去寻访业余作者,距县城50公里的大洋乡,距县城35公里的西田乡,还有距县城42公里的古镇棉湖等20多个乡镇,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他们逐家登门拜访,关心业余作者的生产、生活为先,然后跟作者谈素材,提炼主题,搭作品架子;阅读他们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见,约写稿子。这样做,就是揭西县文艺创作人才辈出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馆没有人才,辅导群众开展文艺演出和文艺创作的功能就不能启动。拥有人才,才能哺育出人才,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因果关系。
1、拥有本领过硬的文学艺术人才。先前所说,该馆先后调进了十五个文艺人才,他们通过辅导别人而使自身的文艺素质和艺术水平也得到提升和发展。他们当中,据统计,有3人获得高、中级职称;2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8人成为省级各大协会会员。出版著作作品集9种以上的有2人;出版著作6种的有1人;出版著作2种以上的有2人;出版著作1种的有1人。
2、人才辈出,作品丰硕。出人才,出作品是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目的和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调出县外的人才),参加市级各文艺协会的有会员162人;参加省级各文艺协会的有65人,参加国家级各文艺协会的有会员9人。出版著作的揭西籍作者可以组成一支不能小瞧的队伍。因此,揭西县图书馆创办了“揭西籍文学艺术家著作阅览室”。这个阅览室填补了广东省内各级图书馆没有地方作者著作专室的空白。据统计,初步已捐赠著作的作者有82人,著书235种,捐书1662册,充分证明了揭西县是人才辈出的文化之乡的事实。
3、激励机制,催开文艺百花。揭西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揭西县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设立了作品奖、著作奖、编辑奖,两年一次,由文广新局对于揭西县公民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成果进行评奖,奖励范围是:文学类、音乐舞蹈类、美术书法摄影类、戏剧类、曲艺类等,对获奖的作者分别发给奖金和荣誉证书。激励机制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出产文学艺术精品最多的年份,获奖作品多达几十项,获奖著作有十多本。
4、营造了优雅的群众文化工作的“硬环境”。如果说群众文艺活动、创办馆刊是“软环境”的话,那么,工作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可称为“硬环境”了。文艺创作环境优雅总是创作人员的美好梦想。过去文化馆办公址是狭窄的危房,后来馆长发动华侨捐资60万元修建了“成和文博大楼”。在高四层拥有数千平方办公面积的大楼里,编辑《揭岭》杂志,开办培训班,群众图书阅览、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等等,都非常方便。揭西县文联的三任主席都是县文化馆哺育出来的人才,他们穷则思变,发动华侨捐资300万元建成了“拿督李志明文学艺术中心”,拥有4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五个展厅,一个多功能演讲厅,另外还有20多间可供办公、创作、培训、收藏用的场所。这是粤东地区县级文联首屈一指的办公环境。
5、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早在70年代初,揭西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修改、作曲、排练,由龙潭井下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山歌剧《第一课》和《把关》参加广东省业余文艺汇演一炮打响,被广东电视台录播,后来两个剧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第一课》,揭西县群众文化工作的辉煌成就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省内来取经者络绎不绝。后来五云鹏岭的业余山歌剧团、棉湖和塔头的业余潮剧团都非常活跃,常常在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奖。1996年,上山下乡业余文艺宣传队深入到全县农村演出60多场,观众达10余万人,获得省“先进集体”称号。现在,文化馆哺育出来的文艺人才带来了文艺大发展。文化馆指导乡镇办起17个文化站和60个达标的农村文化室(年底计划达标175个)。最近揭西后埔村文化中心的“农家书屋”协管员温业艺在“2011广东农民读书活动”中获得“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奖励(10个获奖者之一)。全县已拥有山歌剧团、潮剧团、红歌队、汉乐社、木偶剧团、舞蹈队等群众业余文艺队伍50多支,丰富了公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山区小县揭西到处锣鼓喧天,歌声飞扬,一片文化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文化部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局编著.文化馆工作概论.延边人民出版社,1985.
[2]论文中论据数字来源:揭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图书馆、县文化馆
(作者简介:蔡思虹,女,助理馆员,揭西县文化馆。)
关键词:重视人才;人才哺育出人才 ;文化大繁荣
文化馆专业人才的构成主要是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九大类别。人才是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文化馆的立馆之本,它关系到文化馆的前途和命运。文化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域中是具有无可置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所以我国很重视文化馆建设。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达后,全国都掀起了一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文化馆将肩负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文化大发展,人才是支撑,文化大繁荣,人才是关键。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的文化馆,更需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故在人才方面的思考,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各级领导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在经济建设大潮的冲击下,基层文化部门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些人不知道文化馆是干什么事的,往往成为解决劳动力出路的地方。如果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就能了解到文化馆的性质。《文化馆工作概论》中说:“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文艺活动和辅导业余作者开展文艺创作。必须拥有文学、戏剧等九个文艺门类的专业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人才建设方面,揭西县的领导的观念比较明确。他们重视人才,为文化馆组建一支人才队伍,并配好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效地开展文化工作,那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如揭西县七、八十年代选调了两批文学艺术人才进了文化馆,先后陆续调进的人才有15人之多,这些人才一用就用了几十年。那些重视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至今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二、拥有人才,才能哺育出人才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才的单位能够生存发展。人才才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如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就是靠人才支撑发展壮大而闻名于全世界的。文化馆的生存发展也不例外。揭西县文化馆拥有的十多个文学艺术人才,原先都是出类拔萃的业余作者和演员。有了人才,也要用好人才,这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馆方因人用事,实行岗位责任制,让他们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者、创作者和辅导者。馆里的机构主要分《北山文艺》编辑部、文学创作组、音乐组、社文组、美术书法组、档案组、财务组。他们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像母鸡生蛋“孵化”小鸡那样哺育出更多的人才,使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他们哺育人才的措施是:
1、办好馆刊,经营好创作园地。馆刊《北山文艺》为不定期综合性文艺刊物,可以发表业余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民间文学等作品,并传达一些文艺信息,登载一些文艺辅导资料。这项工作由创作组的几个同志出任主编和编辑。他们与全县的业余作者保持经常的联系,约稿、改稿、编版、校对、发行(邮寄给重点业余作者)。业余作者的来稿很多。他们在用不完的稿件中挑选一些水平较高的推荐给省市报刊,或者兄弟县文化馆发表,让别人来帮助“哺育”人才。特别是一些初学写作的投稿者,通过修改后使作品变成铅字,就鼓起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几经磨炼,慢慢地成名成家。有一个高考落榜者哭了三天,为自己的前途而忧愁。她下决心要当作家。她写出第一篇小说投到文化馆,创作组长为其修改,并推荐到《汕头文艺》发表,获得了一等奖。后来,小说改编为故事,又在文化厅的全省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从此,她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一级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著作集12部。90年代初,文化馆又创办了《揭岭》杂志,彩色封面,文字容量50多万字的季刊,开辟了“中学生作文擂台赛”、“有出息的揭西人”等栏目,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启蒙的好办法。这样哺育人才是大量的,面对面的。事实证明了,办好馆刊是哺育人才的最好措施。馆刊是业余作者笔耕的园地,是栽种文学新苗的苗圃,是文艺新人成长的温床和摇篮。
2、组织文艺活动,辅导农村业余剧团排戏演出。这项工作主要是社文组和音乐组的同志负责。他们为西田、五云、龙潭、灰寨、塔头、棉湖、河婆等地的业余剧团的剧本作曲并负责导演。社文组和音乐组的同志大多数是从专业剧团调来的,都具有专业水平,作曲和导演的节目都很精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业余剧团常常参加市的汇演或比赛,甚至参加省的文艺汇演。文化馆人员帮助作曲过的剧团,也学会了为剧本作曲;帮助导演过的演员,现在许多人也当上了导演,成为组建业余剧团的骨干。
3、开展文艺培训,这是文化馆的传统业务。除文学创作组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外,美术书法组的组员也常常在寒暑假期举办“美术书法培训班”。在得不到地方财政拨款,欠缺经费的情况下他们向学员收取微薄的培训费作为“以文补文”的费用。美术书法的兴趣爱好必须从小培养起来,培训是一份艰辛的启蒙工作,让许多孩子爱上了美术书法,日后就不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文化馆确实哺育出许多美术书法高端人才,如从深山沟里走出来的业余作者黄文琦,如今成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他曾回乡举办美展并拜候启蒙老师,他的成名成家为现在的业余作者树立了榜样。
4、下乡发动业余作者开展文艺创作。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辅导群众开展文艺创作是文化馆的重要功能。不使用这个功能也可以过日子。但革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叫你不能这样无为。人才在运作,文艺创作在繁荣,文化事业就在发展。揭西县文化馆的创作辅导人员经常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去寻访业余作者,距县城50公里的大洋乡,距县城35公里的西田乡,还有距县城42公里的古镇棉湖等20多个乡镇,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他们逐家登门拜访,关心业余作者的生产、生活为先,然后跟作者谈素材,提炼主题,搭作品架子;阅读他们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见,约写稿子。这样做,就是揭西县文艺创作人才辈出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馆没有人才,辅导群众开展文艺演出和文艺创作的功能就不能启动。拥有人才,才能哺育出人才,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因果关系。
1、拥有本领过硬的文学艺术人才。先前所说,该馆先后调进了十五个文艺人才,他们通过辅导别人而使自身的文艺素质和艺术水平也得到提升和发展。他们当中,据统计,有3人获得高、中级职称;2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8人成为省级各大协会会员。出版著作作品集9种以上的有2人;出版著作6种的有1人;出版著作2种以上的有2人;出版著作1种的有1人。
2、人才辈出,作品丰硕。出人才,出作品是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目的和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调出县外的人才),参加市级各文艺协会的有会员162人;参加省级各文艺协会的有65人,参加国家级各文艺协会的有会员9人。出版著作的揭西籍作者可以组成一支不能小瞧的队伍。因此,揭西县图书馆创办了“揭西籍文学艺术家著作阅览室”。这个阅览室填补了广东省内各级图书馆没有地方作者著作专室的空白。据统计,初步已捐赠著作的作者有82人,著书235种,捐书1662册,充分证明了揭西县是人才辈出的文化之乡的事实。
3、激励机制,催开文艺百花。揭西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揭西县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设立了作品奖、著作奖、编辑奖,两年一次,由文广新局对于揭西县公民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成果进行评奖,奖励范围是:文学类、音乐舞蹈类、美术书法摄影类、戏剧类、曲艺类等,对获奖的作者分别发给奖金和荣誉证书。激励机制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出产文学艺术精品最多的年份,获奖作品多达几十项,获奖著作有十多本。
4、营造了优雅的群众文化工作的“硬环境”。如果说群众文艺活动、创办馆刊是“软环境”的话,那么,工作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可称为“硬环境”了。文艺创作环境优雅总是创作人员的美好梦想。过去文化馆办公址是狭窄的危房,后来馆长发动华侨捐资60万元修建了“成和文博大楼”。在高四层拥有数千平方办公面积的大楼里,编辑《揭岭》杂志,开办培训班,群众图书阅览、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等等,都非常方便。揭西县文联的三任主席都是县文化馆哺育出来的人才,他们穷则思变,发动华侨捐资300万元建成了“拿督李志明文学艺术中心”,拥有4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五个展厅,一个多功能演讲厅,另外还有20多间可供办公、创作、培训、收藏用的场所。这是粤东地区县级文联首屈一指的办公环境。
5、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早在70年代初,揭西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修改、作曲、排练,由龙潭井下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山歌剧《第一课》和《把关》参加广东省业余文艺汇演一炮打响,被广东电视台录播,后来两个剧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第一课》,揭西县群众文化工作的辉煌成就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省内来取经者络绎不绝。后来五云鹏岭的业余山歌剧团、棉湖和塔头的业余潮剧团都非常活跃,常常在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奖。1996年,上山下乡业余文艺宣传队深入到全县农村演出60多场,观众达10余万人,获得省“先进集体”称号。现在,文化馆哺育出来的文艺人才带来了文艺大发展。文化馆指导乡镇办起17个文化站和60个达标的农村文化室(年底计划达标175个)。最近揭西后埔村文化中心的“农家书屋”协管员温业艺在“2011广东农民读书活动”中获得“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奖励(10个获奖者之一)。全县已拥有山歌剧团、潮剧团、红歌队、汉乐社、木偶剧团、舞蹈队等群众业余文艺队伍50多支,丰富了公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山区小县揭西到处锣鼓喧天,歌声飞扬,一片文化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文化部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局编著.文化馆工作概论.延边人民出版社,1985.
[2]论文中论据数字来源:揭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图书馆、县文化馆
(作者简介:蔡思虹,女,助理馆员,揭西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