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21世纪将显现日益加强之势。展望新世纪的世界经济环境,跨国界的资本流动与投资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国际投资和跨国经营己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分享“全球化”的好处,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走出去”发展战略,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把握“入世”后挑战与契机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步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宏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门林立、多头管理,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国家对跨国经营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宏观协调管理机构,导致政令不一、多头管理。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实行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但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务部)为主。而外经贸部内并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管理此项工作,而是分散在几个下属司局;同时,除外经贸部归口管理部门外,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银行、外汇管理局也都有相应范围的管理权,但又不能全面管理,其中国家计委负责对一般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各专业部门从各自管辖权限和部门目的出发,制定各自的管理办法,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缺乏一个权威机构来负责统一协调,导致重复管理和遗漏管理并存的局面。
  2.对外经济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导致宏观管理上的混乱
  新世纪伊始,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形势,“走出去”和“引进来”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未来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起步晚,时至今日,我们尚没有规范性的境外投资的法律。目前在业务管理上主要依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关对外经济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一些重要的经济规定和政策没有形成法律。虽然制定了对外投资的前期管理办法,但在跨国经营开展后的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政策基本趋于空白。涉及跨国经营的财务、税收、信贷、外汇、统计等制度不完善,各部门制度的法规不配套,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情况不仅使主管部门难以从根本上对境外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而其这种状况也严重不适应我们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3.国家政策导向不明、透明度不够,影响宏观经济效益
  由于在国家宏观管理层还没有建立起适宜“走出去”的工作机制,因而在促进走出去战略的融资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中介服务机制等等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也没有形成事实“走出去”战略的整体合力。管理缺乏科学手段,有待深入研究探索。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我们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在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贷资金和金融保障支持方面,申办难度相对比较大。另外,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表现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导致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感到目标不明、方向不定。同时,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不够。1999年3月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相继出台了10个政策性的文件,但原则性的意见多,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企业最关心的资金、出口退税、外汇管理等方面,真正的优惠不大。国家对跨国经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尚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指导。
  国家政策导向不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国家这个层面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宏观系统不完备;第二是管理创新不足,协调力度仍需加大。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对外投资都在遵循一个原则,也就是说以风险防范作为第一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对外投资发展。在立项审批方面,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审批,贸易和非贸易性的关税也不同。项目审批程序也比较复杂,更影响了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积极性,甚至本身有积极性的企业,为了提高效益,绕过了管理部门,出现了实有对外投资企业远远大于现有统计数字的现象。
  长期以来政府职能转变比较慢,服务意识,特别是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没有建立专门提供国内国外商情信息的官方的或者半官方的机构,这样使国内有优势的产品或项目无法得到投资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
  4.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过于繁琐和复杂,严重影响企业海外发展积极性
  我国政府现有的对企业境外投资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审批制,这种制度在办事程序和规则等方面过于繁琐和复杂,导致层层审批、公文旅行、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审批一个项目要经过经贸、外经贸、外汇三条线和市、省、国家三个级别,一共要经过九道关,其中还要通过中国驻海外机构的商务部门审批。据了解,完成一个审批过程大概需要盖上上百个图章,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而往往这时国际经济环境早已发生了变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没有作用,由此失去大量商机,并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埋下大量隐患。导致不少企业在“走出去”时往往会知难而退,或者无所适从,坐失良机。
   另外,目前这套现行的审批制度重审批、轻监管,表现在审批是层层把关,造成企业获取资格困难,而取得资格后又缺乏政府有效的支持和监管,使一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处于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同时,现行审批制度大大降低了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审批制度的公文旅行、办事拖拉大大降低了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并常常贻误企业商机。
  在外汇管理上,处于保障我们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金融安全的考虑,目前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是从严控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银行实行统一监管。从客观上虽然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也是许多有好项目而缺乏外汇资金的企业,没有办法按照需求发展,参与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微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企业盲目投资决策,导致投资的经济效益不高
  据国家管理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经营的总体状况为:盈利的企业占50%左右,盈亏持平的企业占30%,亏损的企业占20%。造成亏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投资决策失误是主要原因。建立海外企业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存在着盲目性。一些企业在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合社会习俗环境、生产能力、技术条件、市场前景等各种可能的风险,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就草率的确定项目,造成立项不当,仓促上马,是企业先天不足。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合资合作的伙伴选择有误。由于中方经验不足、信息不灵,对合作者的资信、能力和目的缺乏了解,往往盲目的选择和决策,造成失误和亏损。
  2.境外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经营能力薄弱
  经营规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结果往往自生自灭。规模过小引不起当地政府的兴趣和重视,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到国外建厂,需要一定的公关费用,规模过小,则得不偿失。企业经营规模小,势单力薄,缺乏资金和技术,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因而在经营中常常因资金、技术的缺乏而失去竞争力和投资机会,引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
  3.信息不灵,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
  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环境,要求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拥有与执行适应的现代化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反馈系统。而目前我国跨国经营大部分企业中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的功能不甚健全和完善,有的甚至还相当落后。国内为之服务和支持的信息也不够。由于资料不充分、信息不完整、不及时,使企业对国际市场最新动向把握不准,导致经营方向不明,经营决策失误。
  4.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运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一大主要障碍是缺乏擅长国际化经营的高层次、综合性的经营管理人才,这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制约因素。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需要一批懂得金融、则一会、国际工商管理、熟悉海外投资操作、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由于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起步晚、发展快,因而对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不仅如此,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导致上述现象雪上加霜。这是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实践中感到最为困难的方面,严重阻碍了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各种办法加以弥补,但大多数由于财力、经营规模、管理体制以及培养周期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如愿。
  5.企业微观经营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最大制约因素
  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仅仅是个战略问题,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跨国企业是企业制度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综合表现形式。从所有制看,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海外投资企业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股占控制地位的股份制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大都进行了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但企业改制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远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在产权、制度、体制方面的深层次改革远未到位。大部分企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营的主体,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国有企业的固有弊端。表现在某些境外企业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一面仍按照国内传统企业的模式操作: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企业的自身机制与国外跨国公司通行体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使其无法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对外投资效益低下,极大地制约着企业跨国经营的顺利发展。企业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要比国内复杂的多。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中最基本的就是国家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主要包括海外投资立项权、海外资金筹措和自有外汇使用权、出国人员派遣权。目前,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中,多数没有这些最基本的权利。举例来讲,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一些企业,其母公司一般都在国内,其中多数还隶属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与其母公司一样,其国外的子公司也因此市场受到许多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至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各级市场上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和环境变化的迅速反应能力。正如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周厚健深刻的指出:“海信与国际大公司相比,最脆弱的环节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制度上的。”
  以上问题掣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我们必须真正重视企业“走出去”战略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的重大意义。在政策方面,大家必须统一认识,形成合力,这是中国企业全方位“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来发展提升自己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全面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一个体制性的基础,更是中华民族得以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许丹松:“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2,(4)
  [2]司岩:《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证与战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2月
  [3]赵春明任重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2004,(3)
  [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6]UNCTAD(2005):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
  [7]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Year book 2006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强化林业经济增长效应。本文主要从林业市场化进程中林业经济发展的
岁末,我们总会守望,期盼在辞旧迎新里给予自己,给予大家祝福,愿短暂的一生,各自有着日日夜夜的平安。岁月踱着不急不缓的脚步迎来新年,时光里的年轮在一圈圈扩大,每一圈里都有故事,有
通过对旬邑县王家咀附近黄土剖面原状样品物理力学性质分析,结合磁化率指标对比,发现黄土的湿陷性成因时代导致的密度、孔隙比、压缩性等影响的同时,受气候演变等沉积环境的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化疗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情况,另选取26例未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通过观察原发
福街草根商会的故事发生在福街——南方市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改革开放之前,福街叫“北埗岭”——一个无人问津的旷世荒岭,不仅“无政府组织”而且无“历史”。南方市成为特区
如今,无论是中央对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是一系列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方案落地,都蕴含着“去行政化”的内容,因为“行政化”是诸多国企顽疾形成的根源之一
采用化学镀镍、电沉积镍工艺在聚氨酯泡沫表面电沉积镍,研究了pH、电流密度、温度和沉积时间对镀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bf)和能量散射分光仪(EDS)对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连续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肺假性囊肿患者进行MSCT检查,回顾性分析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表现。结果 42例患者经MSCT检测
<正>液压升降坝液压升降坝是一项水利科技的创新成果,也是国内外最领先的活动水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灌溉、船闸、渔业、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液压
非审计业务是否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形式独立、审计风险增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非审计业务将会对独立性产生的影响,应做必要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