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的秘密武器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wf03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争中,最好的策略是未雨绸缪,拒敌于国门之外。等到鬼子进村,再拉警报,已算晚了。
  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但在过去我们只知道,病原体侵入身体之后,免疫系统才拉响警报,进入紧急状态。现在,科学家终于发现,它其实在病原体进入身体之前就已经布置下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在我们的鼻子里。
  鼻子是整个人体“防御工事”的一个前沿阵地,因为我们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吸入致命的病菌。因此,鼻腔内壁的细胞会分泌粘液,把吸入的灰尘和病原体捕捉住。这些细胞的表面布满纤毛,纤毛拍击粘液,使其往一个方向流动。
  但令人惊讶的是,粘液不是被向前扫(这样就可以迅速排出鼻子——当然,這很不雅观),而是被向后扫,扫向喉咙,然后流入消化道。这个谜我们直到现在才解开。
  鼻子除了分泌粘液,鼻腔内的细胞还会释放出数十亿个一种被称为“外泌体”的小囊。这些小囊直径大约40~100纳米,它们的功能有点类似花粉,用来携带蛋白质或RNA等物质,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跳来跳去。从一个细胞排出,然后与另一个细胞融合,把前一个细胞里的信息物质带入后一个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当鼻子前部的细胞暴露于危险的病原体时,释放到粘液中的外泌体数量在5分钟内翻了一番。它们可以像抗生素一样直接杀死病菌。
  但并非所有外泌体都能灭菌。许多外泌体并不直接去攻击细菌,而是随着粘液往鼻子内流动,与鼻腔内靠后的细胞接触,进而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外泌体给后面的“部队”发警告,或者用自身携带的抗菌蛋白武装它们。研究人员认为,这就是鼻腔粘液向后流的原因。
  在病原体入侵人体之前,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向它们发动攻击了,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的例子。
  研究人员现在希望弄清楚外泌体是如何与细胞融合的,说不定这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出更有效地输送药物的工具。
其他文献
当你面带宠溺,强行撸猫时,它回报给你的通常是厌恶的眼神和逃离的动作。难以置信的是,植物同样如此。虽然它不能用眼神和动作来表明它對抚摸的厌恶,但它的体内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抵御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反应一定程度上是由线粒体引起的。  线粒体是“细胞发电站”,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为了研究线粒体是如何影响到这种反应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们种植了一些拟南芥,从一个月开始,每隔12个小时就
期刊
5、蜘蛛星云  它是什么?  正在孕育恒星的星云  它在哪里?  距离我们16.3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云  涉及的谜团  是什么制造了那些巨恒星?  蜘蛛星云是一个正在孕育恒星的星云,位于我们的相邻星系——大麦哲伦星云里。2010年,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蜘蛛星云中发现了4颗巨恒星,最大的达到了太阳质量的265倍。这让他们非常惊讶。因为按传统的恒星演化理论,150个以上太阳质量的恒星是不存在的。  为什
期刊
长久以来,我们仰望星空,那些在夜空中闪烁的天体,引起了人类的无限畅想:“人类究竟能不能在另一个天体上生存?”于是我们开始奋力拓展自己的领域,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我们创造搭载火箭,将人类送往太空;我们在其他天体上建立前哨站,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努力似乎在慢慢显示效果,仿佛太空移民已经开始接近成功。  但太空移民真的可以成功吗?我们除了要考虑发明将人类安全送往太空的科学技术,最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其他天
期刊
有的树靠鸟类传播种子,有的树靠松鼠之类的啮齿动物传播种子,但在南美洲,有一种树,播种靠自己,不过它播种的方式有些特别——爆炸。  自爆树名为“响盒子”,响盒子大约高30米,宽1米,树皮上长满了深棕色的尖刺,尖刺遍布树枝到树底,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当地人会将这些尖刺砍下,用作衣物上的装饰品。响盒子会长果子,棕绿色,长得像南瓜,成人拳头大小,可食用。但是藏在果肉中的种子可不好惹,若不慎吃入種子,会引起抽
期刊
对于行动迟缓又没有翅膀的毛毛虫来说,生存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刚孵化出来的毛毛虫看起来很无助,它们柔软又多汁,脱离父母的保护,很容易就成为别人的盘中餐。但以桦叶为食的毛毛虫或许比表面看上去更有力量:它们会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安全。  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有独特的“语言”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蜜蜂会用跳舞的方式告诉伙伴蜜源的信息;蚂蚁能用有气味的化学信号来交流沟通;而人类,则可以用
期刊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某人曾被某种特定刺激,如蛇或乘坐飞机旅行等威胁后,再次面临同样或相似的刺激时,就会再次产生恐惧。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常用于消除这种恐惧的方法是暴露疗法。在暴露疗法中,一个人会被反复暴露在这种刺激中,但不会受到真正的攻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会将这种刺激认定为無害刺激,于是就慢慢忘记恐惧。但是如果对“飞机旅行”这种刺激有恐惧反应,难道要一直在天上飞吗?这未
期刊
引入“虚构”的数,开启一个全新的数学世界。  当第一次遇到“虚构”的数时,你可能会自问:“我何时会用上这个?”毕竟,有什么能比虚构的数更不切实际的呢?  事实上,虚数以及它们与实数组成的复数是非常有用的,它们在数论、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还是进入不同的数学世界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虚构”的数是如何植根于我们所熟悉的数的,同时,也来了解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虚
期刊
大约46亿年前,在太阳星云的吸积和碰撞后,早期地球形成了。那时的地球荒凉而死寂,了无生机。从46亿年前的了无生机到现在的生机勃勃,地球毫无疑问经历了无数剧烈的变化。而地球上的物种为了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生存下来,不得不发生进化。因此,地球的变化可以推动地球上物种的进化。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几种变化吧。  大陆漂移创造新物种  我们每天都在地面上行走或奔跑,在认识到大陆漂移之前,我们可能会认为
期刊
雨林里的神秘沸腾河  在神秘的亚马孙雨林深处,有一条散发阵阵热气的沸腾河,人们经常能看到漂浮在河面上的生物尸体。它长约6.24千米,大部分水域宽为25米,深的地方可达6米左右,最惊人的是它的平均水温,竟高达90℃。如果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或者两栖动物不慎落入水中,被如此热的河水活活煮死也不足为奇,当然,人也不例外。  自然界的热水通常会依附在活火山或岩浆系统等热源上,这些热源会不断地给地下水
期刊
从牛津到曼彻斯特  谈到对人类科学有着巨大贡献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很多人会想到门捷列夫,却忽略了另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亨利·莫塞莱。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元素周期表,就是依据莫塞莱提出的莫塞莱定律来排序的。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莫塞莱英年早逝,27岁时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或许这也是他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原因吧。  1887年,亨利·莫塞莱生于英国多塞特郡的一个科学世家,他的父亲是牛津大学的生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