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歌唱比赛——欧洲歌唱大赛,14日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2016年度总决赛。来自乌克兰的歌手贾玛拉(Jamala)夺得冠军,令这场文化盛事,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冲突,迅速变成地缘政治焦点议题。
投注者和欧洲歌唱大赛的评述员都相信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会赢,但俄罗斯歌手震撼的舞台设计和澳大利亚歌手的绝佳唱功,都没能够击败乌克兰的爵士歌手贾马拉。
她是在这个比赛中表演的第一个克里米亚鞑靼族人,而她的歌曲与平常的欧洲歌唱大赛曲目相比,是再特别不过了。
原创歌曲《1944》讲的是二战期间的一桩历史公案。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鞑靼人被指控二战时期和德国合作,1944年近20万人被斯大林集体流放到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直到195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才陆续返回。
贾马拉将这首歌献给了她的曾祖母纳兹尔汗。纳兹尔汗和自己的五个孩子当年也身在被驱逐的25万鞑靼人当中,他们“像动物”一样被堆在火车车厢里。贾马拉说:“我必须释放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永远没有再回到乌克兰。”
她这首充满政治意味的参赛歌曲在节目播出前就引起了争议,歌中提到了斯大林将克里米亚地区几乎所有的原居族裔驱逐出了当地,难免令人联想是借古讽今,影射克里米亚主权问题以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暗战。
《1944》最终击败大热门俄罗斯选手夺冠。有意思的是,冠军由现场评判团评分及欧洲各地电视观众进行投票产生。乌克兰观众把最大数量的选票都投给了俄罗斯歌手,俄罗斯人则把第二高的选票给了乌克兰歌手。
由于每届冠军的祖国自动成为下届比赛的东道国,受到战乱影响,去年没有参赛的乌克兰,下届将成为东道国。
这一赛果令乌克兰民众大为振奋,而俄罗斯则大感尴尬。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推特叫好,而俄罗斯议员则抨击乌克兰夺冠充满“政治意味”,呼吁抵制下届比赛。
俄罗斯议员克林泽维奇说:“贾玛拉赢得了击败艺术的政治。”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络版一篇文章,则要求重新检视比赛结果,因为贾玛拉的歌曲内容富含“政治性”,俄罗斯是输在“信息战”和“被妖魔化”上了。
政坛失势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阿博特也就此跟俄罗斯隔空喊话。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这次歌曲大赛能鼓舞乌克兰民众的士气的话,我们应该做好接受屈居第二的准备。我对乌克兰充满祝福。我认为乌克兰在过去二十年里受尽煎熬,而且现在还在被人欺负。”
这已经不是阿博特第一次揶揄俄罗斯了,他在2014年就曾宣布要把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大头像印在胸前,以抗议马航客机MH17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
本年度欧洲歌唱大赛的主题“在一起”似乎也脱不开政治意味。因为英国将于下月举行公投,有意脱离欧盟,而欧盟正争取让英国留下来。今年英国参赛者组合的参赛歌曲《你不孤单》似乎也在向英国公众发出类似的信息。
英国让英国人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但原来英国脱欧的倾向不只在于脱离欧盟:最近英国民调机构YouGov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民众不想英国继续参加以壁垒分明、庸俗和滑稽见称的欧洲歌唱大赛。
事实上,欧洲歌唱大赛经常被政治因素困扰。2009年组织者拒绝了格鲁吉亚的参赛曲目,因为歌名中有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谐音;2015年,组织者还要求亚美尼亚歌手修改歌词,因为直接涉及土耳其和亚美尼亚关于大屠杀的历史积怨。
回顾歌赛历史,二战后,欧洲重建工作提上日程,欧洲广播联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搞个什么娱乐节目能把成员国们聚在一起,一方面大家可以“嗨皮嗨皮”,更重要的是能为欧洲重建凝聚人心,然后就设立了这项国际性的歌唱比赛。自1956年开赛以来,每个参赛国家选出一名代表,从未中断,大赛带来的和解比分歧多得多。
投注者和欧洲歌唱大赛的评述员都相信俄罗斯或者澳大利亚会赢,但俄罗斯歌手震撼的舞台设计和澳大利亚歌手的绝佳唱功,都没能够击败乌克兰的爵士歌手贾马拉。
她是在这个比赛中表演的第一个克里米亚鞑靼族人,而她的歌曲与平常的欧洲歌唱大赛曲目相比,是再特别不过了。
原创歌曲《1944》讲的是二战期间的一桩历史公案。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鞑靼人被指控二战时期和德国合作,1944年近20万人被斯大林集体流放到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直到195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才陆续返回。
贾马拉将这首歌献给了她的曾祖母纳兹尔汗。纳兹尔汗和自己的五个孩子当年也身在被驱逐的25万鞑靼人当中,他们“像动物”一样被堆在火车车厢里。贾马拉说:“我必须释放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永远没有再回到乌克兰。”
她这首充满政治意味的参赛歌曲在节目播出前就引起了争议,歌中提到了斯大林将克里米亚地区几乎所有的原居族裔驱逐出了当地,难免令人联想是借古讽今,影射克里米亚主权问题以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暗战。
《1944》最终击败大热门俄罗斯选手夺冠。有意思的是,冠军由现场评判团评分及欧洲各地电视观众进行投票产生。乌克兰观众把最大数量的选票都投给了俄罗斯歌手,俄罗斯人则把第二高的选票给了乌克兰歌手。
由于每届冠军的祖国自动成为下届比赛的东道国,受到战乱影响,去年没有参赛的乌克兰,下届将成为东道国。
这一赛果令乌克兰民众大为振奋,而俄罗斯则大感尴尬。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推特叫好,而俄罗斯议员则抨击乌克兰夺冠充满“政治意味”,呼吁抵制下届比赛。
俄罗斯议员克林泽维奇说:“贾玛拉赢得了击败艺术的政治。”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络版一篇文章,则要求重新检视比赛结果,因为贾玛拉的歌曲内容富含“政治性”,俄罗斯是输在“信息战”和“被妖魔化”上了。
政坛失势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阿博特也就此跟俄罗斯隔空喊话。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这次歌曲大赛能鼓舞乌克兰民众的士气的话,我们应该做好接受屈居第二的准备。我对乌克兰充满祝福。我认为乌克兰在过去二十年里受尽煎熬,而且现在还在被人欺负。”
这已经不是阿博特第一次揶揄俄罗斯了,他在2014年就曾宣布要把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大头像印在胸前,以抗议马航客机MH17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
本年度欧洲歌唱大赛的主题“在一起”似乎也脱不开政治意味。因为英国将于下月举行公投,有意脱离欧盟,而欧盟正争取让英国留下来。今年英国参赛者组合的参赛歌曲《你不孤单》似乎也在向英国公众发出类似的信息。
英国让英国人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但原来英国脱欧的倾向不只在于脱离欧盟:最近英国民调机构YouGov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民众不想英国继续参加以壁垒分明、庸俗和滑稽见称的欧洲歌唱大赛。
事实上,欧洲歌唱大赛经常被政治因素困扰。2009年组织者拒绝了格鲁吉亚的参赛曲目,因为歌名中有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谐音;2015年,组织者还要求亚美尼亚歌手修改歌词,因为直接涉及土耳其和亚美尼亚关于大屠杀的历史积怨。
回顾歌赛历史,二战后,欧洲重建工作提上日程,欧洲广播联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搞个什么娱乐节目能把成员国们聚在一起,一方面大家可以“嗨皮嗨皮”,更重要的是能为欧洲重建凝聚人心,然后就设立了这项国际性的歌唱比赛。自1956年开赛以来,每个参赛国家选出一名代表,从未中断,大赛带来的和解比分歧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