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培养 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的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1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艺术形象。有为民造福、不畏艰辛的李时珍.有意志坚定、矢志不移的盘古,有灵魂肮脏、行为卑劣的官绅巫婆.有平易近人、实事求是的竺可桢,有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诺贝尔,有奸诈贪婪、心狠手辣的逢蒙,有公私分明、任人唯贤的祁黄羊,有鲁莽暴躁、好不耐烦的张飞。这些人物形象形形色色,他们或美或丑,或善或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融人课文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在相互的对比巾呈现鲜明的褒贬色彩。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学生各自的内心世界。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中,忍让谦和、武艺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傲慢无礼、盛气凌人、武艺差的洪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我偏不信他”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而林冲对洪教头的所作所为是一忍再忍,最后逼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地,点到为止,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地穷追猛打。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的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廖廖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通过对比,林冲谦逊识礼、武艺高超的艺术形象就很鲜明了。
2 创设情景鉴赏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3 引导朗读领略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如《桂林山水》一文是这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作者成功的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
4 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培养 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的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1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艺术形象。有为民造福、不畏艰辛的李时珍.有意志坚定、矢志不移的盘古,有灵魂肮脏、行为卑劣的官绅巫婆.有平易近人、实事求是的竺可桢,有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诺贝尔,有奸诈贪婪、心狠手辣的逢蒙,有公私分明、任人唯贤的祁黄羊,有鲁莽暴躁、好不耐烦的张飞。这些人物形象形形色色,他们或美或丑,或善或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融人课文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在相互的对比巾呈现鲜明的褒贬色彩。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学生各自的内心世界。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中,忍让谦和、武艺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傲慢无礼、盛气凌人、武艺差的洪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我偏不信他”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而林冲对洪教头的所作所为是一忍再忍,最后逼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地,点到为止,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地穷追猛打。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的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廖廖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通过对比,林冲谦逊识礼、武艺高超的艺术形象就很鲜明了。
2 创设情景鉴赏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3 引导朗读领略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如《桂林山水》一文是这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作者成功的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
4 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