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涉猎政治、历史、文化、哲学、医学、科技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国学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广大。本文将从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出发,进行渗透途径探析。
  【关键词】国学文化;大学语文;渗透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不单局限于表层文字的理解和应用,更注重中国文化内涵的解读,追求文化思想层面的升华。目前,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进行文化传承和发扬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大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途径探索,提升传承效果。
  1.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除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其他专业中大学语文是辅助课程,对学生学习要求不严格。另一方面,课程设计比较浅显,没有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国学文化渗透难度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选修课程设置的国学课程有“庄子导读”、“论语导读”等,但由于课程性质且是大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再加之考核不严格,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再者,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应用的需求和减轻就业压力,学生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甚至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考取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对大学语文的学习重视程度低,根本无法进行国学渗透。
  1.2 教学方法拘泥于传统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即使教师重视课程的开展,但是教学方法仍然拘泥于传统,没有过大的改变。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学会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内容没有新意,没有结合国学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形式单一,课程比较单板枯燥,没有发挥应有的教学效用。另一方面,教学和学生之间沟通反馈较少,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途径探析
  国学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让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熏陶,让学生对国学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热情。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以国学文化为切入点,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重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国学文化渗透途径探析,具体分析如下:
  2.1 迎合学生学习特点对国学文化进行包装
  事实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国学文化渗透的空间大,但是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直白的渗透,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国学文化进行包装,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反思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引进,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在国学内容包装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国学文化内涵丰富,但是语言情景表达与描绘与当代社会差异过大,只是简单的进行表层文字的解读,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且体会不到文化当中的精髓。因此在进行国学内容分析讲解时,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境进行分析,化繁为简,拉进学生与国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进行文化内涵的解读,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呈现,提高学生对国学文化的领悟程度。第二,国学文化中蕴含哲理丰富,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道理,会让学生感觉到反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穿插与内容反映道理类似的现代故事进行解读,增加课堂的活泼趣味性,打破传统课堂乏味的现象。通过包装可以适当的展现国学文化的魅力,更具有时代的特色,采用创新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在课堂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相关视频的播放,例如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等都是充满趣味的文化解读,利用视听效果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做好国学学习的引导和宣传
  大学文化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单传的应付考试,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更偏重于向国学文化靠拢,内容启动性作用大,能够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正视国学文化的教学作用。当前,大学生对国家文化还存在错误的认识,觉得国学文化晦涩难懂不愿触及,选修相关内容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国学学习的引导和宣传,促进学生正视国学文化,充分认识以下几点:第一,国学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年来的智慧结晶,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意义,可以结合当代社会进行解读,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国学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质,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第三,国学文化存在糟粕,在进行解读时不能进行一味否定,需要学生辨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即使文化糟粕也可以进行历史的了解和解读,在当代社会应用中进行去除,精华部分发扬广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国学文化进行重新深入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2.3 充实国学内容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国学文化渗透,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在课堂中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具有鉴赏意义的书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情感道德的陶冶。另外在国学文化渗透中,可以不拘泥于中国文学,可以适当引入外国文学,进行内容的对比分析,进行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这个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为主,辅助外国文学教学,借鉴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编排创新,在新颖的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结语
  国学文化渗透在大学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大学语文课堂为载体,循序渐进的渗透国学知识,创新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正视国学文化教育,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国学文化教育解读,加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的理解,促进优秀文化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郭德珍.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反思[J].课外语文,2015,16:13
  [3]林毓莎.浅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国学渗透[J].钦州学院学报,2015,04:52-55
  作者简介:潘羽洁,女,1994,满族,福建泉州人,天津武警后勤学院学员。
其他文献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为社会输出大量技术人员,满足岗位需求,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快速发展,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经济研究会和施工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系统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学术座谈会于1986年4月1日~5日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水利水电系统设计、施工、
广告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宣传企业和商品的同时,广告所体现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
从去年开始,眼镜市场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6类重点整顿的市场之一。今年再次对眼镜市场进行了专项抽查,结果显示,眼镜质量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不容乐观。在161家企
神话作为人类的原始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表现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最原始的认识。希腊神话在反映历史的同时也反映着古希腊人文化文明的发展。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
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舞台。需要说明的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并非只是会说一口汉语、会写一手汉字就可胜任。主题为“适应需求,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以及赏析我国诗歌、文章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能够系统性的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够提升文艺理论素
中国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高峰论坛于2013年10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外文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外文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
【目的】了解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内生细菌的组成及多样性。【方法】提取红豆杉组织总DNA,选用细菌通用引物799F和1492R对总DNA进行16S rDNA特异性扩增,构建红豆杉内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