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糖杀人案”改判无罪背后,一起持 续二十年的司法辩护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日下午3点,江西省高院对“毒糖杀人案”再审宣判。法院以原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原审裁判,改判原审被告人李锦莲无罪。李锦莲已经服刑十九年。
  


  1998年,江西省遂川县村民李锦莲被控投放加有老鼠药的奶糖,导致同村两名孩童死亡,在经过一审、终审之后,李锦莲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李锦莲案从发生到再审改判无罪的二十年中颇多曲折。案件背后有三代律师、多名法官以及人大代表持续的推动。
  缺证、孤证与有罪供述中的“连”与“莲”
  1998年10月,在厦门一家布厂打工的二十三岁女孩李春兰接到江西老家的电话——母亲突然去世。踏进家门后她才发现,母亲猝然离世与父亲李锦莲被公安带走有关。李春兰听村里人说,父亲与同村肖某有不正当关系,在桂花奶糖中放入毒鼠强,毒死了同村肖某家的两个男孩。
  在李春兰的脑海中,父母感情很要好,更无法相信,父亲是下毒杀人的凶手。1998年,李春兰委托了朱中道律师帮忙代理父亲的官司。
  今年八十三岁的章一鹏在吉安地区做了二十八年检察官。1997年退休。“朱中道是我中学同学,当时他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一同代理一起发生在遂川县横岭乡的杀人案。”章一鹏说。看到案件的证据后,他的感受是:“要是我还在任,這个案子肯定过不了,起诉不了!”
  在章一鹏看来,案件的几个核心证据都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作案工具即掺了老鼠药的桂花奶糖来源不明。案卷材料显示,警方曾调查了遂川县一对店主夫妻,两人明确表示,李锦莲曾在其店内买过米和白糖,但没有买过桂花奶糖。
  其次,关键证人的证言是孤证。在李锦莲案件的证据材料中,能直接证明李锦莲犯罪的一份证言来自村民袁头仔,她说自己当时在本村大屋场三岔路口,听见李锦莲对其儿子讲“去解小便后”,朝肖某(受害男童母亲)家方向走去。
  对于这份证据,章一鹏认为疑点重重。根据走访调查,可以确认这个袁头仔与李锦莲在村里素来有矛盾;而袁头仔的证词没有旁证,属于孤证。
  最后,办案机关提供的、可以直接认定李锦莲犯罪的证据,是他在侦查阶段的十一次有罪供述,而章一鹏留意到,李锦莲在十几次的供述中,有时签名是“连”,有时签名是“莲”。在第一次会见中,他向李锦莲提出了这个问题。李锦莲的回答是:“莲”是真话,“连”是假话。
  律师、人大代表、法官合力
  1999年7月6日,江西省吉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锦莲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李锦莲上诉后,2000年,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律文书中,对于奶糖的来源,有‘县城市场’、有‘遂川县城’;警方没有找到任何制作毒糖、丢糖投毒的目击者,制作毒糖的工具,出现了‘火柴秆’(二审裁定书)、‘木柴秆’(起诉书、一审判决书)等多种不同说法,那到底应该是什么?判决书的用词怎么能这么轻浮呢?”章一鹏说,毒死两个孩子,不判死刑,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时法官心里也没底。而忽视证据中的问题,是办案人员缺乏“责任心”。
  二审之后的李春兰,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为父亲申诉。而作为吉安籍人大代表,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李乾构,自2002年起,连续五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以代表意见建议形式,呼吁最高法院重审李锦莲案。2011年,该案被最高法调卷审查后,江西高院决定再审此案,但再审结果仍为死缓。
  此后,朱中道找到了老校友,曾经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的张泗汉,张泗汉参加并组织专家论证,并且在2014年李锦莲案再审后,形成了法律专家论证意见书。专家结论认为“此案是一典型的存疑案件”。该意见书此后被呈送到最高法院。
  2017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再次指令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锦莲案进行再审。2018年5月17日,章一鹏在妻子的陪同下坐火车赶到南昌旁听庭审,从现在回看过往,这位已经八十三岁的老人感慨道:“我时间不多了,这个案子完了,我的人生打了句号,画了圆圈,这个案子不平反我死不瞑目”。而在此前的2015年,朱中道律师已经去世。
  【原载《新京报》】
  插图 / 无罪后,李锦莲(右)回到老家与妹妹相聚 / 佚 名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第一次听到鹦鹉讲话就被震撼了,这在我生活的偏乡僻壤,是闻所未闻的奇异之事。村里的人天天去看它,逗弄它说话。  一天,我拉着外婆去看。外婆看后却兴味索然地说,这鹦鹉是美,又会说话,但不一定能飞高。  这话后来传到鹦鹉的主人家。人家不高兴了,赌气拆开鸟笼,让鹦鹉飞。可惜鹦鹉飞了一会,就回到了笼子里,让主人更生气。  这气不经意间延缓了下来,到我该上小学时,能说会道的鹦鹉主人游说村干部,说我的
期刊
她是管理这个邮筒的,每次将信件分门别类分配到应该去的地方。见到一种信邮票是小孩子手画的,地址是天堂6路27号,收信人是妈妈。这样的信没法寄出,她就直接留着。  差不多一個礼拜她就能见到这样的信,都是来自同一个邮筒。她觉得这不像是小孩的恶作剧。  她很好奇,决定一探究竟。  他常来这个邮筒寄信,带着女儿。每次都是他抱着三岁的女儿,让她自己投到邮筒里。  她截住他,问,那些信是你寄的吗?  他老实交代
期刊
史蒂夫·琼斯出生于英格兰的怀特岛,父母都是电气工程师。六岁那年的一天早上,一辆垃圾清运车来他家装运垃圾,他跟着垃圾清运车跑了好几条街,甚至忘了回家吃早饭。跟着跟着,他突然萌生出一个“伟大”的理想:长大后做一名清洁工。  父亲不由分说地大声斥责他:“清洁工整天和垃圾打交道,不仅又脏又臭,还被人瞧不起。你要有更高远的理想,最起码也要像我和妈妈这样做个体面的工程师。”琼斯没有强辩,却将做清洁工的理想扎根
期刊
一  美国生物学家维恩·坡茨把一百余只老鼠分成两组进行喂养,一组喂以加糖的食物,另一组喂以低糖的普通食物。结果,喂加糖食物的老鼠,其生育能力、生存能力和健康状况远不如喂普通食物的老鼠。  为此,维恩·坡茨把糖归类为一种慢性毒药。当然,维恩·坡茨所指的糖的毒,主要是从糖的功能和成份来分析的。但我认为,糖的毒,主要来自糖的甜,是糖的甜惯坏了我们的胃口,惯坏了我们的行为和性情,让我们变得只知道享受,并在
期刊
老公出差多日,我家里家外一大堆事忙,竟然半个多月没有去看爸爸了。下了班,從单位出来买了点水果,到爸爸家,天色都暗下来了。他正坐在客厅里,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我问:“您怎么不看电视呢,天都黑了,看报纸眼睛多累啊。”  爸爸笑笑说:“没有信号,我检查了,电视和机顶盒都没有问题,应该是有线故障,好几天了,打了几个电话都不对。”  我埋怨:“怎么不告诉我呢?真是的,到了晚上您就一个人,没有电视看多无聊。
期刊
“美人计”这种手段,杀伤力之强,让人难以想象。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照样会被美人迷惑。  19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识了爱因斯坦。这一年,玛加丽塔三十九岁,美貌绝伦,风度迷人。很快,爱因斯坦就被这位漂亮的女士迷倒了。他也知道玛加丽塔有丈夫,可还是抑制不住对玛加丽塔的喜欢,支支吾吾地提出来想和她约会。  结果这位女间谍一句话就把爱因斯坦征服了,她说:“我想,
期刊
让母亲来城里带孩子,我以为是让母亲来享福,我从来不知道,母亲有多孤独。  一天早上,我收到了父亲发来言辞激烈的微信:“你太自私了。你有什么理由不让你妈回老家?你以为你把你妈接到你家带孩子是享福,你想过她心中的孤独和苦吗?”越看越委屈,我想,不让母亲回老家,不都是为了宝宝有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吗?  自从我怀孕到宝宝现在两岁多,我都不准母亲回老家,也不准母亲把孩子弄回去带,理由是孩子在父母身边成长才最好
期刊
十六岁那年,他以超出重点高中五十分的成绩,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中专校。  他选择上中专,事与心违。懵懂少年的心,曾对自己的学业描绘好美丽的彩虹——上重点高中,考取北大或清华……然而,初中三年,他目睹了家中的变数,大哥以三分之差,被大学拒之门外,长达两年一蹶不振;父亲因脾肿大,动了切除手术,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识字的母亲因误用农药,把二十亩扬花结穗的稻子,喷洒得颗粒无收。  他中考的优异成绩,没有给家人带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参加作品研讨会,当他看到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很差时心里很不落忍,就毫不犹豫地拿出两万元稿费,“为改善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尽一点绵薄之力”。在当时,两万元可是一笔极大的数目,陈忠实却说:“虽然我也不是很富有,但我不能忘本,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些编辑们的倾力提携,也不会有《白鹿原》的今天。”    2012年5月,陈忠实又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自己出资
期刊
在山东莱阳的一条马路上,每天早上七点,你准会看到这样的两个人:一个穿着橘红色工作服的女人清扫马路,一个穿着便装一瘸一拐的男人倾倒垃圾。打扫完毕,两人互相搀扶着,边走边说着什么,一副幸福的样子。  他们是一对夫妻,妻子叫陈晓兰,今年五十一岁,丈夫叫刘建明,跟我们家是邻居。  刘叔叔年轻时是出了名的大帅哥、好男人,还是陈阿姨追的他。那时,刘叔叔在建筑公司上班,陈阿姨在一家国企,生活虽不富裕,一家人倒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