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金圆券行世始末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国民党政权因东北战场的失败,国统区通货膨胀加剧,局势动荡不安。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金圆券便如一根救命稻草,随着设计者王云五出任财政部长而浮出了水面。
  
  策划于密室
  
  王云五是我国出版、学术界名流,188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一农家,幼时只读过五年书,靠自学成才。他早年当过教师。胡适、杨杏佛、朱经农皆是其学生,胡适终生对其执弟子礼。1912年王云五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以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职。1921年经胡适推荐入商务印书馆,历任要职直至总经理。1938年,王云五以社会贤达、文化界代表步入政坛,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参政员、经济动员策进会滇黔区主任、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1948年5月,被任命为财政部长。
  王云五上任伊始,确有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贤达“治国平天下”、稳定时局的美好愿望,对于关系到国民党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他十分慎重。在查询、研究了大量资料后,便埋头苦干,秘密草拟了一份《改革币制平抑物价平衡国内及国际收支的联合方案》,这就是金圆券构思的雏形。7月初,王云五将方案提交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审阅。翁院长十分谨慎,特约王云五去见蒋介石。王当面向蒋逐条申明理由,请蒋定夺。蒋介石认为,“法币日跌,钞票发行日增,致钞票来不及供应,势非发行一种新币以代之不可”,遂对王的方案表示原则上赞同。为稳妥起见,蒋当即指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及三名金融专家协助翁、王详加研讨,并拟定相关办法,然后实施。同时特嘱:“币制改革,牵涉经济利益,举措步骤,要严加保密。”
  于是,王、翁、俞及三名专家在7月间,不避酷热,逐条研讨,本着除弊兴利的原则,拟定出具体办法。7月29日,行政院长翁文灏邀请外交部长王世杰及研讨人员,同上莫干山请示蒋介石,整个改革方案始成定局。
  币制改革的筹划阶段极其秘密,参加研讨的人员总共只有八人。各种文件从起草到誉抄都由王云五一手料理,就连财政部政务次长徐伯园,也是翁院长召他商谈时才见到王云五手抄的《金圆券改革方案》。尽管王云五防范如此严密,但消息仍被财政部主任秘书徐百齐透露给同事陶启明,陶妻朱国兰连夜赴上海抛售股票。其子女亦频繁和上海朋友电话联系,幸被检查人员侦知,遂将其扣押。
  
  九十天寿命
  
  8月18日下午,国民党为币制改革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破例请王云五列席,就币制改革方案作出说明。8月19日,行政院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实行币制改革,金圆券正式面世。
  当时的币制改革,具体实施了四种办法:即金圆券发行办法;处理金银及外币国有办法;人民存放国外资产登记管理办法;整理财政及加强管制经济、冻结物价办法。
  对于上述四项改革规定,亦有经济专家看出它的问题。如蒋介石所信任的著名银行家张公权,曾在蒋找他征询时指出:“物价管制与金圆券限额乃币制改革成败的两大关键,恐不出三四个月,金圆券发行即将冲破20亿。人民对法币已用惯,若对新币不信任,势必弃新币而藏货品。若如此,则物价实难控制,后果将十分可虞!”
  然而,蒋介石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不惜铤而走险,最终将其付诸实施了。
  《紧急处分令》公布后,王云五指派大员分赴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及华西严加督导。在限期兑换的压力下,国统区各界人民只好将金条、银锭、银元、外币和法币向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兑换成金圆券纸币。至9月底,全国收兑金银外币共合美元1.6亿元。9月30日行政院会议决定:“黄金美钞兑换金圆券限期延长一个月,银元兑换延长两个月。”
  1948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轮到中国担任主席,王云五以财政部长身份于9月20日赴美。临行前,他提请翁文灏务必认真注意改革计划每一步骤的落实。结果,10月9日王云五返抵上海时发现,短短20天里,金圆券所暴露的危机已非人力所能挽救了。
  由于加强了经济管制,硬性规定物价统一限定在8月20日的水准上,加之督导大员的严厉监督,商界只能屈从政令,不敢涨价。但民众不信任金圆券,市场很快出现抢购风潮:先抢洋货杂品,次及米面食品,最后只要手上有金圆券,便无货不抢,社会秩序大乱。王云五拟就挽救方案,翁文灏不敢颂布实行,局势愈发不可收拾,金圆券迅速贬值,对美元的汇价由原法定4比1跌至20比1。10月,黑市兴起,明市萧条,店铺无货关门,国统区人心浮动,怨声载道,金圆券完全失去信用。11月1日,行政院公布《改善经济管制补充办法》,放弃限价政策。物价立马暴涨,抢购风潮席卷国统区大中小城市。商店十店九空,百姓财物两无,手中只捏一把无用的金圆券,已到了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的地步。11月中旬,南京城内发生抢米风潮,当局只好实行戒严,武力弹压。至此,国民党的币制改革已彻底失败!
  
  最后的挣扎
  
  面对崩溃局面,行政院曾于11月1日颁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和《修正人民所存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其要点如下:每一元金圆券法定含金量由原来的0.22217公分(克)改为0.04434公分(克);取消原定发行总额20亿元限量;纯金一两由原合金圆券200元改为合1000元,银一两由原合金圆券3元改为合15元,一美元由原合金圆券4元改为合20元;准许人民私有及买卖金银、外币;由政府铸造金圆,交中央银行发行。人民以金圆券存入银行期满一年除付息外,可兑取金圆(金圆未铸成前按比率兑取黄金或银币);撤消原定金圆券不准购买外汇之规定。
  自两个修正办法公布后,所有国人在外国资产的登记、加强经济管制冻结物价规定及整理财政计划,全部作废。11月20日,王云五和翁文灏引咎辞职,由徐可堪出任财政部长,孙科出任行政院长,金圆券改革方案彻底被推翻。
  11月22日,中央银行开始办理金圆券存兑,各存兑处拥挤不堪,秩序混乱。当局遂下令限制:每人只能三个月存兑一次,每次不得超过黄金一两、银元24元,并须办理申请手续。限制的结果是存兑及申请人数再次激增。如上海的中央、中国、交通银行门前,每日凌晨至深夜,人群如蚁拥蜂攒,以至发生挤死人的惨剧。当局被迫下令暂停存兑,又公布了新的存兑办法。11月底,金圆券已跌至160元折合1美元,90元折合1个银元,7000余元折合1两黄金。
  1949年1月16日,国民党政府又公布自17日起,废止金银存兑办法,发行黄金短期公债(定额200万两),本息均以黄金付给,两年还清,以金圆券缴购。至此,金圆券存兑办法也完全失败。1月19日,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辞职。
  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金圆券已如废纸一张。国统区纷纷使用各省银行券或用实物交易,国民党军队发饷则直接使用黄金或外币。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后,市面通用港币,初时,金圆券1元合港币7角5分,后来跌至180元合1港元,最后又发行银圆券,金圆券5亿元折合银圆券1元。可怜,金圆券当初的印制费用早超过了所折兑的价值!当时,立法院还有人提议,向孔、宋两家举借10亿美元,以渡难关,成为一时笑谈。
  纵观金圆券行世始末,王云五从美好愿望出发,却以惨遭失败而告终,不但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失败,也把百姓拖入了贫困苦难的深渊。对此,当时老百姓的体验是最真实不过的了:“金圆券、银圆券,把百姓的金银全刮完。国民党变成刮民党,滚他妈的蛋!”
  回顾这段历史,实在是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为实现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一年多来,基本建设
<正> 预制混凝土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养护,都采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的传统做法,对于高耸建筑物或构筑物,例如100~200米的高大烟囱,如果也采用挂草袋的办法,不但麻烦,而且用高
期刊
看了《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2期“一线话题”栏目上海姚卫老师的《我的“50米快速跑”教学体会》一文,我觉得还要特别注意测试的问题。因为从2013年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体
随着首都建设事业的发展,高层和重要建筑物不断出现,地基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地区地面土质一般较差,承载力较低。但在地下4~12米左右的深度,则大多是老土层或砂卵石层,
一位于江汉平原的天门县,明末清初时文风很盛,相传“五里三状元,隔巷两尚书,对河一祭酒”。这些文人,大多出生于天门东乡的干驿。至于西乡,虽然纵横数十里,人口几十万,却都是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先生是享誉国际汉学界的历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史景迁”之名,乃取“景仰司马迁”之意。他的历史传记《“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
YT-25(原ZF1)型气腿式凿岩机是我厂与使用矿山、科研单位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小组研制的一种新颖凿岩机。1973年组织鉴定后,进行小批试制。经几年的生产使用,性能达设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八大院校子弟小学,由“伴高校而生、为高校服务、由高校管理”的特质决定,“恪守文化精神、铸就精品文化”是文化路小学理所当
空间就是:在无限诸方向之中,而包含诸物体者(注一)。这讲的是整个宇宙空间。建筑师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注二)。也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