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与开放式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具有综合性,因而也就具有开放性。“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而要体现这两个基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空、教学评价等方面大胆改革,实施开放式教学。只有开放式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型社会所需要的开放性地理人才。
  为了体现地理新课标的理念,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我认为在实施开放式地理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发展性
  《地理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不只是指向“知识、能力”的达成度,而且指向学生的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层次性、综合性和发展性。而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根本目标,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开放式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思想,不再只强调知识的传授、掌握和继承,而是向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一些事实、事例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开展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策略。开放式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的双基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同学分别提出难度不等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三是发展性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对照《地理课程标准》和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实施开放式地理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人本化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拖着书本打滚”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地理课程标準》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以新的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载体的开放式课程体系,主张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探索意识,因而新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生活化和人本化的特点。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地理学科的知识,还要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既要有静态的书本知识,还要有自然观察、生活体验、网络媒体等教学资源;既要有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可以从书本扩展到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一定要安排节约用水的生活内容,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实践内容以及讨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时代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生存能力,促进终身发展。另外,要灵活使用乡土地理课程,积极开发个性化校本地理课程。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实践性
  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充满着实践性、探究性。教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要通过以下几点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是课前要宣布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预习新课。二是课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开放的探究实践活动,发散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三是课后教师要布置探究性作业,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向生活,去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多样性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服务于学。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必须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条件,选择灵活多样、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用对话讨论法、参与体验法、演讲辩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情景法、社会调查法、分组活动法、演示实验法、诱思探究法及师生互动法等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地理教学方法。如自然带的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讲解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展开社会调查。
  五、教学手段的开放——现代化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强调“教学媒体的利用”。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是“六个一”即“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幅图、一张嘴、一个地球仪”。这种“把世界放在教室,把自然搬在课堂”的“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是有违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地理学科的本质的。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优化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直观呈现知识,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利用多媒体演示“火山喷发”、“地震的危害”、“板块的运动”等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地理小论文,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学会与人合作。
  六、教学时空的开放——拓展性
  毫无疑问,教室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节课45分钟是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时段。但是如果每一节都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展空间”、“合理开放校外地理资源”,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走下讲台,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宫、气象站、社区、工厂、农村、大自然都成为地理教学的课堂;让课堂内外、白天黑夜、早晨黄昏、春夏秋冬都成为地理教学时间。生活中“事事有地理,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例如:在讲授陆地地形知识时,完全可以引导同学们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认识地形类型,观察地形差别,讨论地形成因。
  七、教学评价的开放——多元化
  要做到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就要建立起适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就是要依据“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程理念,确立基础性评价体系;依据“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建立多元化评价目标;依据“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习过程的评价;依据“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依据“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反思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标准全面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行为)、评价过程规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方法多样化(笔试、口试、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活动表现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中要多用肯定和激励评价,不要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标准限制学生的思维,在地理技能考核要多出开放性的题目。
  总之,实施开放式教学能充分体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新教材与现实的对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地理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从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然后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
期刊
外國人说我们中国学生,动笔优于动手。这说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教委提出新世纪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创新。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操作中自行获取知识,带动思维,引发创造性。  一、教师要通过现象,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动手探索的欲望   如:在讲《电路》时,我先演示了小电珠发亮的电路,学生看到小电珠发出光,随即便会跃
期刊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十六报告的精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引向深入,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工夫,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优化情景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上课形式以及综合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充分挖掘内容,努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期刊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不是听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课堂上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在练习中加强对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的理解,在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练习中掌握解题规律与技巧。总之,课堂练习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一、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的练习时间  传统的教学,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搞“题海战术”的“满堂
期刊
在教学条件逐渐好转,仪器、药品基本配齐的今天,一部分学校化学实验仍旧不能正常开展,化学课“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仍然存在。笔者就此种情况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思想认识模糊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既费时又费力,其效果不一定好,不如在黑板上画画,让学生记记,取得好成绩,到时还可以受表扬、奖励,为学校争得荣誉。这是造成化学实验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之一。  二、
期刊
高一学生刚上高中,在学习思维和方法方面离高中阶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就成为各科任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我结合信息论、系统论和当代认知心理学谈谈如何指导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几点做法。  一、感知或接收阶段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乐学,兴趣是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兴趣,才乐意
期刊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明教育、公益性和公德性行为教育、爱国主义理想教育,以及一般的规范性行为教育。但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特别是中学高年级学生,其知识范围和对事物的认识远远要比小学生广阔、深刻,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面性、完整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上还存在一些盲点。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盲点  1、缺乏对协作精神养成的教育。在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过
期刊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真是至理名言。全球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而人的素质就是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身心能动量。创造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课改,优化课堂结构,是践行生物教学高质量,办学高品位的必经之路。要开展这一工作,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着力研究和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四个问题:教学对象要突出全体性;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性;教学过程要突出主体性;教学方案要突出启发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办学宗旨——“把每个应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个人和合格的公民”。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现行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商品”一节内容中涉及到了劳动产品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内容中又涉及到社会财富概念;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一内容中涉及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概念;在高三复习时,有些同学在运用劳动产品、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财富这五个概念时容易弄混淆,现就五个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