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最新披露的中报业绩,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估值均已降至不足6倍,业绩的快马加鞭和股价的踌躇不前,令其估值再破新低。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宏观环境、流动性以及平台贷风险都不支持银行股价与业绩齐飞;在AH溢价背景下,银行H股也将对A股构成牵制。未来只有宏观环境、外部冲击以及自身风险均趋于明朗,银行股才可能展开估值“纠偏”的反弹行情。
5倍PE 银行估值再创新低
曾几何时,7、8倍的市盈率被认为是银行股的“估值底”。然而,伴随上市银行中报的渐次披露,本已看似非常便宜的估值却继续大踏步下台阶。按照最新的中报业绩,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估值目前均已降至6倍以下,分别为5.36倍、5.39倍、5.79倍和5.99倍。
5倍市盈率!银行股估值如此的“白菜价”着实令市场大跌眼镜。靓丽的中报并未提起资金的丝毫兴趣,业绩的快马加鞭和股价的踌躇不前,令部分银行股的估值再次击穿所谓的“底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宏观环境、流动性以及平台贷问题都不支持银行股价与业绩齐飞。
首先,国内宏观环境不支持银行股大幅反弹。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通道,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出现放缓迹象。虽然7月通胀达年内高点的概率较大,但之后回落幅度不容乐观,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时刻远未到来;同时,房地产调控持续,限购令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在经济下行、通胀高企、货币紧缩的宏观环境下,与经济和政策高度相关的银行股难以具备反转的“内力”。
其次,流动性难以托高银行股。在外围市场动荡、国内政策未明的影响下,A股市场心态持续谨慎,热点仅靠存量资金实现闪转腾挪。有限的资金想要撬动“大块头”银行股,无疑只能望洋兴叹。另外,资金利率中枢不断上行,近日再度走高,资金面继续承压。流动性的缺乏,使得银行股此前的护盘行为只能是昙花一现,8月中旬的异军突起也显得心血来潮,脉冲行情难以升级为持续反弹。
再次,银行资产质量担忧再起。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配套贷款的陆续到期,市场开始担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对银行利润的可能冲击令市场预期悲观。值得一提的是,银行风险暴露往往存在滞后性,当期利润并未考虑未来风险因素。而这很可能是银行股中报大戏迟迟难以上演的关键所在。
AH股溢价 银行股上涨有牵绊
除了国内的宏观环境和银行业内部因素之外,H股的大幅下挫也对相应A股的市场表现构成拖累。
前期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的负面效应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恒生指数也遭遇重挫,在8月9日创下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银行H股成为领跌主力,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跌幅均在7%以上。在AH联动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银行H股的大幅下挫势必将令银行A股受到惊吓,其股价难以向上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H股8月9日遭遇重创之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的AH比价就已由折价全部变为溢价,而中国银行则在7月6日就已经实现AH股溢价的状态。一直以来的银行AH股价持续倒挂的现象出现转变,折价到溢价的转换一方面导致A股银行股的走高将推升相应H股,同时也意味着,一旦H股大幅下挫,必然会在比价效应的作用下拉动相应A股走低,AH联动将更加凸显。
而香港市场对于外围冲击无疑更加敏感。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大幅波动好坏不一,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放缓令欧债担忧情绪升温,欧美股市剧烈震荡。8月18号欧美股市再度大跌,欧洲银行股收盘暴跌逾6%;恒生指数8月19号大幅调整,银行H股跌幅几乎都超过3%。在此背景下,银行A股受冲击虽然较小,但显然难以走出上涨行情。
纠偏还需拨开层层迷雾
受强劲的净息差收入以及佣金增长提振,银行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的大幅增长。然而,来自银行资产质量、国内经济政策、外围市场环境的担忧,令银行股始终难以走出上涨行情。业绩和股价的一上一下,令其估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应该说,银行股的低估值和高业绩能够对其构成支撑,但这仅仅意味着下行风险不大。银行股如真要展开反弹行情,自然需要拨开重重迷雾,包括外围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的迷雾,国内经济和政策的迷雾,特别是平台贷以及再融资的迷雾。
当平台贷和再融资逐渐淡出投资者视野、经济面持续稳健、政策面趋于明朗之时,银行股才有望摆脱震荡下行,实现估值“纠偏”。
拯救低估值银行股
险资成救命稻草?
靓丽业绩如约而至,中报行情却迟迟未现,究竟谁能将跌入估值谷底的银行股拉出泥潭?
事实上,银行正凭借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展开自救。截至8月23日,已有8家上市银行披露2011年半年报。半年报数据显示,建行、交行、民生等8家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70%。净息差回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是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已披露中期业绩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上半年业绩同比增幅分别为29.67%、56.98% 、41.83% 、34.76% 、41.89% 56%、31.22%和40%。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进入升息周期、流动性收紧带来的贷款定价能力提升,银行息差将进一步回升。在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的情况下,银行今年的息差处于上升通道,预计全年上市银行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银行股业绩靓丽,但是机构对其的态度却有较大分歧:基金有心无力,渐渐疏离权重股;社保有力无心,宁存银行不买银行;私募无心无力,对大市值公司退避三舍;而保险资金则有意驰援,只是能否独擎银行股尚存疑问。
建设银行近日公布的中报也显示,中国平安对其进行了“倒仓+增持”:一季度末,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建设银行13.25亿股,占总股本的0.53%;今年二季度末,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建设银行降至8.95亿股,占总股本的0.36%,但同时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高利率保单产品则新进并成为第四大A股股东,持股7.32亿股,占总股本的0.29%,两产品合计持股占比为0.65%,高于一季度末的持股占比。此外,此前的公告已经透露出中国平安、人保财险、安邦财险等保险资金对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了增持。
可以说,保险资金二季度增仓银行股的行为是板上钉钉的。只是,从目前银行股的市场表现来看,保险资金有一点独木难支的感觉。市场期待基金和全国社保资金对于7、8月份估值进一步下跌的银行股能够转变态度,并予以驰援。
同时,上述银行有关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控的表态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信心。不过,若想彻底化解这个“风险地雷”对估值的长期压制,银行需要拿出更坦率的态度,披露更详尽的数据,以争取市场的真正认同。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
银行股寻底或刚刚开始
接近1倍PB估值的银行股的寻底或许才刚刚开始:虽然持续两年多的资本监管措施基本尘埃落定,但银行资产风险犹如雾里看花般困扰着投资者,经营方式转变和模式创新依然前路多舛。
历经两年半,新的银行业监管规定出台。2009年7月银监会颁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2010年2月银监会又颁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就是近一年银监会时常提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有媒体陆续报道银监会下发文件,要求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今明两年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按11.5%,中小银行按10.5%的资本充足率计提资本。
从2009年7月开始,受到以上监管要求以及补充资本金的影响,银行股开始了漫长的下跌。
时间推移到2011年8月12日,银监会正式向商业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为这两年“零敲碎打”的各项监管要求进行了一个阶段性总结。似乎是巧合也是必然,近期银行股开始逐步止跌企稳。
有银行监管人士这样形容此份《征求意见稿》,“10万字左右的文件不仅是对中国银行业发展得与失的阶段性总结,更是银行经营管理者下一步工作的指引。”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却有另外的问题需要考虑——现在经营银行应当是为了谁的利益?是该偏向于股东,还是员工。这是国外学者和投资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讨论和关注的重点。
当这个问题放在中国,是“偏向于股东利益,还是稳定社会、金融秩序平稳发展”?
“如果说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外,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金融牌照和利率管制下,银行的利润是有保证的。因此,维持社会、金融秩序稳定发展是股东的责任,同时又是保证股东利润的前提。”一位银行董秘办人士表示。
但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却是一个难题,如果更注重社会利益的考虑,那么股东利益就可能被稀释,相比于过去,投资回报周期将被拉长。
“如今,银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再融资工作,也就是如何调整好经营来满足监管要求以便顺利进行融资。但问题在于随着监管要求变化而进行的股本扩张后,如何有相对应的经营来支撑每股业绩。”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
回顾近一个季度券商的研究报告,从6月初认为银行股市净率(PB)已经具有高安全边际和投资价值,到如今鲜有以PB探讨银行股投资价值,这种微妙变化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现在不少机构投资者更重视投资期限,即衡量更多的是投资银行股的回报期限与自我要求的回报期限是否匹配。”上述分析师坦言。
从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看,多数的银行业活动从最初的发放贷款、承销债券、销售产品、财富管理(围绕着资本的配置进行),到现在以扭曲的方式来配置资本的业务方式,将业务扩展到风险更高、也更为复杂的衍生品交易活动(包括结构性金融、衍生品交易和监管套利)。
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看,它们只是把贷款者与借款者撮合在一起。何时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向市场展现新的利润增长方式,现在仍无定论。
银行经营者需要时间适应新监管要求和调整经营方式,投资者们需要耐心等待他们的应对措施。
再融资压力
有银行业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与2007年修订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下称《旧办法》)相比,涵盖了巴塞尔III提出的最低资本要求、储备/缓冲资本、逆周期资本和附加资本,以及杠杆率要求。资本的计量范围涵盖了第一支柱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而且包括第二支柱资本,资本需要覆盖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从管理范围上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旧办法》则仅包括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的计量范围仅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另外,《征求意见稿》比《旧办法》的资本及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对操作风险权重的上调、小微和个贷风险权重的下调体现了监管对银行资本投向和配置的温和引导。“有些地方比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监管要求更严格,比如办法规定,银监会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提出更审慎的资本要求。”上述人士解释。
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一般认为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相对小,一方面达标时间在2018年;另一方面,对非系统内银行实施高级资本计量并没有给出时间表,缓解了资本计量的压力。而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征求意见稿》要求2013年要达到8.5%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与9.5%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再融资压力较大。
《征求意见稿》对信贷承诺的风险转换系数要求明显降低,而对于被银监会确定为系统性重要银行将于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因此不能从系数调整中受益。其次,新版本对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有所提高。
但有分析师则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与6月份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调整不大。6月份《征求意见稿》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四个方面,对其他商业银行债权权重的提高、其他资产要求100%的风险权重、信贷承诺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明显提高,以及新增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此次《征求意见稿》对前两块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对信贷承诺的风险转换系数要求明显降低,但操作风险要求有所提高。
“根据我们的测算,上市银行平均风险加权资产增加幅度从22.74%下降至20.03%;增加风险加权资产的规模从8.66万亿元下降至7.10万亿元。当然,这些测算基于权重法,若某些银行采取内评法可能减少上述影响。”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受益更明显。大银行的未使用信贷额度比例更高,因此更受益于表外信贷承诺风险转换系数的降低。但是,如果2013年系统性重要银行要求达到9.5%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二轮再融资压力仍较大。
有监管人士表示,相对于6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的影响,我们此次已做出不少调整和让步,降低了对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据了解,有银行根据《旧办法》的测算,资本充足率约下降4%。而此次对于银行业的整体影响约在1%以内。转变经营仍需时日
分析师指出,银行板块2011年的平均PB估值仍略低于1.3倍,之前PB低于1倍的交通银行已经基本回到1倍,净资产目前是银行股股价的下限,但H股的折价如果继续扩大,仍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银行板块这样的估值水平蕴含着报复性反弹的机会,近期可能会有交易性的机会。
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已低于2005年和2008年低点,部分银行2011年PB已经在1倍左右,在宏观经济和行业不出现重大利空时,较好的中报业绩可能会成为反弹行情的催化因素,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基本没有。
但短期的交易性机会并不是多数机构投资者或者股东所追求的,反而可能会成为他们卖出已持有股票的契机。
“近期国务院连续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议,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监管重点是要平衡好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而目前管理通胀更是工作重点。”一位机构投资者指出。
目前来看,流动性推动通胀压力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打压企业利润的情形仍没有进一步改善的迹象,因此今年对银行贷款数额的管理不会放松,使得银行的利润不会有超预期的表现。
上述投资者指出,其实期望银行业绩有超预期的表现,不是寄希望在银行可以省多少钱而是如何赚更多的钱,以此来对冲潜在的不良贷款上升对银行利润的侵蚀。我们还是认为目前的市场价格中包含了一部分不良贷款风险的预期,而到底有多少我们又很难预测。
“据我们了解,第一个地方债务的偿还高峰期是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占了43%;第二个还款高峰期出现在2016年到2018年。而符合一年两次还本付息要求的平台贷款合约不超过50%,而且不少贷款还是固定利率贷款。”他向记者表示担忧。
这一点得到了参与光大银行港股上市人员的认同,“不少机构投资者都指出,光大银行期望的估值含有高额平台贷款风险,在对银行贷款风险普遍预期不好的背景下,一些机构要求以1倍PB左右的基础认购价来购买股票。”
而对于下一步银行业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更多地实现自我主动性提升业绩,有银行业者坦言,这种预期的实现很难给出一个时间期限。
“现在市场都在讨论利率市场化经营给银行带来的发展。但在我看来,资产证券化肯定会优先于利率市场化在银行业中展开。”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目前,大多数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已经达到或超过2万亿元。正如之前有不少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大量获取资金,来完成监管任务时被监管层认定为扰乱正常金融秩序。
“如果银行都一起行动既有系统性监管压力,又会因为规模太大造成市场风险。而各家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向市场公开资产情况,被市场认可后开始逐步解决自身的资产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他最后表示,“改革向来是逼出来,而不是按预想推进执行的。”
警惕低市盈率“陷阱”
尽管银行股中报业绩超预期增长,但银行股价似乎并不特别给力,记者观察发现,近年以来整体上看银行股的表现并不突出。股市反弹时,平均涨幅不及指数,而股指下跌时,跌幅明显领先大盘。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压制银行股估值的不确定因素,除了越来越收紧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以及未来巨额再融资风险因素,还有就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潜在风险。
华林证券分析认为,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原则来看,即使资本收益率非常之高,但在资产整体的缩水情况下,即使负债不变,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不分的大幅波动。换句话说,即使银行资产目前账面利润很可观,但只要资产泡沫往下降20%-30%,银行资产负债表瞬间就可能因巨额的资产减值拨备,将净资产打入负值。银行业的低市盈率看似安全,但的确存在巨大的“陷阱”。
5倍PE 银行估值再创新低
曾几何时,7、8倍的市盈率被认为是银行股的“估值底”。然而,伴随上市银行中报的渐次披露,本已看似非常便宜的估值却继续大踏步下台阶。按照最新的中报业绩,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估值目前均已降至6倍以下,分别为5.36倍、5.39倍、5.79倍和5.99倍。
5倍市盈率!银行股估值如此的“白菜价”着实令市场大跌眼镜。靓丽的中报并未提起资金的丝毫兴趣,业绩的快马加鞭和股价的踌躇不前,令部分银行股的估值再次击穿所谓的“底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宏观环境、流动性以及平台贷问题都不支持银行股价与业绩齐飞。
首先,国内宏观环境不支持银行股大幅反弹。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通道,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出现放缓迹象。虽然7月通胀达年内高点的概率较大,但之后回落幅度不容乐观,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时刻远未到来;同时,房地产调控持续,限购令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在经济下行、通胀高企、货币紧缩的宏观环境下,与经济和政策高度相关的银行股难以具备反转的“内力”。
其次,流动性难以托高银行股。在外围市场动荡、国内政策未明的影响下,A股市场心态持续谨慎,热点仅靠存量资金实现闪转腾挪。有限的资金想要撬动“大块头”银行股,无疑只能望洋兴叹。另外,资金利率中枢不断上行,近日再度走高,资金面继续承压。流动性的缺乏,使得银行股此前的护盘行为只能是昙花一现,8月中旬的异军突起也显得心血来潮,脉冲行情难以升级为持续反弹。
再次,银行资产质量担忧再起。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配套贷款的陆续到期,市场开始担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对银行利润的可能冲击令市场预期悲观。值得一提的是,银行风险暴露往往存在滞后性,当期利润并未考虑未来风险因素。而这很可能是银行股中报大戏迟迟难以上演的关键所在。
AH股溢价 银行股上涨有牵绊
除了国内的宏观环境和银行业内部因素之外,H股的大幅下挫也对相应A股的市场表现构成拖累。
前期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的负面效应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恒生指数也遭遇重挫,在8月9日创下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银行H股成为领跌主力,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跌幅均在7%以上。在AH联动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银行H股的大幅下挫势必将令银行A股受到惊吓,其股价难以向上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H股8月9日遭遇重创之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的AH比价就已由折价全部变为溢价,而中国银行则在7月6日就已经实现AH股溢价的状态。一直以来的银行AH股价持续倒挂的现象出现转变,折价到溢价的转换一方面导致A股银行股的走高将推升相应H股,同时也意味着,一旦H股大幅下挫,必然会在比价效应的作用下拉动相应A股走低,AH联动将更加凸显。
而香港市场对于外围冲击无疑更加敏感。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大幅波动好坏不一,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放缓令欧债担忧情绪升温,欧美股市剧烈震荡。8月18号欧美股市再度大跌,欧洲银行股收盘暴跌逾6%;恒生指数8月19号大幅调整,银行H股跌幅几乎都超过3%。在此背景下,银行A股受冲击虽然较小,但显然难以走出上涨行情。
纠偏还需拨开层层迷雾
受强劲的净息差收入以及佣金增长提振,银行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的大幅增长。然而,来自银行资产质量、国内经济政策、外围市场环境的担忧,令银行股始终难以走出上涨行情。业绩和股价的一上一下,令其估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应该说,银行股的低估值和高业绩能够对其构成支撑,但这仅仅意味着下行风险不大。银行股如真要展开反弹行情,自然需要拨开重重迷雾,包括外围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的迷雾,国内经济和政策的迷雾,特别是平台贷以及再融资的迷雾。
当平台贷和再融资逐渐淡出投资者视野、经济面持续稳健、政策面趋于明朗之时,银行股才有望摆脱震荡下行,实现估值“纠偏”。
拯救低估值银行股
险资成救命稻草?
靓丽业绩如约而至,中报行情却迟迟未现,究竟谁能将跌入估值谷底的银行股拉出泥潭?
事实上,银行正凭借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展开自救。截至8月23日,已有8家上市银行披露2011年半年报。半年报数据显示,建行、交行、民生等8家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70%。净息差回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是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已披露中期业绩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上半年业绩同比增幅分别为29.67%、56.98% 、41.83% 、34.76% 、41.89% 56%、31.22%和40%。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目前进入升息周期、流动性收紧带来的贷款定价能力提升,银行息差将进一步回升。在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的情况下,银行今年的息差处于上升通道,预计全年上市银行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银行股业绩靓丽,但是机构对其的态度却有较大分歧:基金有心无力,渐渐疏离权重股;社保有力无心,宁存银行不买银行;私募无心无力,对大市值公司退避三舍;而保险资金则有意驰援,只是能否独擎银行股尚存疑问。
建设银行近日公布的中报也显示,中国平安对其进行了“倒仓+增持”:一季度末,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建设银行13.25亿股,占总股本的0.53%;今年二季度末,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建设银行降至8.95亿股,占总股本的0.36%,但同时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高利率保单产品则新进并成为第四大A股股东,持股7.32亿股,占总股本的0.29%,两产品合计持股占比为0.65%,高于一季度末的持股占比。此外,此前的公告已经透露出中国平安、人保财险、安邦财险等保险资金对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了增持。
可以说,保险资金二季度增仓银行股的行为是板上钉钉的。只是,从目前银行股的市场表现来看,保险资金有一点独木难支的感觉。市场期待基金和全国社保资金对于7、8月份估值进一步下跌的银行股能够转变态度,并予以驰援。
同时,上述银行有关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控的表态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市场信心。不过,若想彻底化解这个“风险地雷”对估值的长期压制,银行需要拿出更坦率的态度,披露更详尽的数据,以争取市场的真正认同。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
银行股寻底或刚刚开始
接近1倍PB估值的银行股的寻底或许才刚刚开始:虽然持续两年多的资本监管措施基本尘埃落定,但银行资产风险犹如雾里看花般困扰着投资者,经营方式转变和模式创新依然前路多舛。
历经两年半,新的银行业监管规定出台。2009年7月银监会颁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2010年2月银监会又颁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就是近一年银监会时常提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有媒体陆续报道银监会下发文件,要求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今明两年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按11.5%,中小银行按10.5%的资本充足率计提资本。
从2009年7月开始,受到以上监管要求以及补充资本金的影响,银行股开始了漫长的下跌。
时间推移到2011年8月12日,银监会正式向商业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为这两年“零敲碎打”的各项监管要求进行了一个阶段性总结。似乎是巧合也是必然,近期银行股开始逐步止跌企稳。
有银行监管人士这样形容此份《征求意见稿》,“10万字左右的文件不仅是对中国银行业发展得与失的阶段性总结,更是银行经营管理者下一步工作的指引。”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却有另外的问题需要考虑——现在经营银行应当是为了谁的利益?是该偏向于股东,还是员工。这是国外学者和投资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讨论和关注的重点。
当这个问题放在中国,是“偏向于股东利益,还是稳定社会、金融秩序平稳发展”?
“如果说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外,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金融牌照和利率管制下,银行的利润是有保证的。因此,维持社会、金融秩序稳定发展是股东的责任,同时又是保证股东利润的前提。”一位银行董秘办人士表示。
但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却是一个难题,如果更注重社会利益的考虑,那么股东利益就可能被稀释,相比于过去,投资回报周期将被拉长。
“如今,银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再融资工作,也就是如何调整好经营来满足监管要求以便顺利进行融资。但问题在于随着监管要求变化而进行的股本扩张后,如何有相对应的经营来支撑每股业绩。”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
回顾近一个季度券商的研究报告,从6月初认为银行股市净率(PB)已经具有高安全边际和投资价值,到如今鲜有以PB探讨银行股投资价值,这种微妙变化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现在不少机构投资者更重视投资期限,即衡量更多的是投资银行股的回报期限与自我要求的回报期限是否匹配。”上述分析师坦言。
从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看,多数的银行业活动从最初的发放贷款、承销债券、销售产品、财富管理(围绕着资本的配置进行),到现在以扭曲的方式来配置资本的业务方式,将业务扩展到风险更高、也更为复杂的衍生品交易活动(包括结构性金融、衍生品交易和监管套利)。
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看,它们只是把贷款者与借款者撮合在一起。何时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向市场展现新的利润增长方式,现在仍无定论。
银行经营者需要时间适应新监管要求和调整经营方式,投资者们需要耐心等待他们的应对措施。
再融资压力
有银行业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与2007年修订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下称《旧办法》)相比,涵盖了巴塞尔III提出的最低资本要求、储备/缓冲资本、逆周期资本和附加资本,以及杠杆率要求。资本的计量范围涵盖了第一支柱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而且包括第二支柱资本,资本需要覆盖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从管理范围上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旧办法》则仅包括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的计量范围仅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另外,《征求意见稿》比《旧办法》的资本及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对操作风险权重的上调、小微和个贷风险权重的下调体现了监管对银行资本投向和配置的温和引导。“有些地方比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监管要求更严格,比如办法规定,银监会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提出更审慎的资本要求。”上述人士解释。
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一般认为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相对小,一方面达标时间在2018年;另一方面,对非系统内银行实施高级资本计量并没有给出时间表,缓解了资本计量的压力。而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征求意见稿》要求2013年要达到8.5%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与9.5%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再融资压力较大。
《征求意见稿》对信贷承诺的风险转换系数要求明显降低,而对于被银监会确定为系统性重要银行将于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因此不能从系数调整中受益。其次,新版本对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有所提高。
但有分析师则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与6月份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调整不大。6月份《征求意见稿》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四个方面,对其他商业银行债权权重的提高、其他资产要求100%的风险权重、信贷承诺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明显提高,以及新增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此次《征求意见稿》对前两块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对信贷承诺的风险转换系数要求明显降低,但操作风险要求有所提高。
“根据我们的测算,上市银行平均风险加权资产增加幅度从22.74%下降至20.03%;增加风险加权资产的规模从8.66万亿元下降至7.10万亿元。当然,这些测算基于权重法,若某些银行采取内评法可能减少上述影响。”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受益更明显。大银行的未使用信贷额度比例更高,因此更受益于表外信贷承诺风险转换系数的降低。但是,如果2013年系统性重要银行要求达到9.5%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二轮再融资压力仍较大。
有监管人士表示,相对于6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的影响,我们此次已做出不少调整和让步,降低了对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据了解,有银行根据《旧办法》的测算,资本充足率约下降4%。而此次对于银行业的整体影响约在1%以内。转变经营仍需时日
分析师指出,银行板块2011年的平均PB估值仍略低于1.3倍,之前PB低于1倍的交通银行已经基本回到1倍,净资产目前是银行股股价的下限,但H股的折价如果继续扩大,仍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银行板块这样的估值水平蕴含着报复性反弹的机会,近期可能会有交易性的机会。
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已低于2005年和2008年低点,部分银行2011年PB已经在1倍左右,在宏观经济和行业不出现重大利空时,较好的中报业绩可能会成为反弹行情的催化因素,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基本没有。
但短期的交易性机会并不是多数机构投资者或者股东所追求的,反而可能会成为他们卖出已持有股票的契机。
“近期国务院连续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议,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监管重点是要平衡好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而目前管理通胀更是工作重点。”一位机构投资者指出。
目前来看,流动性推动通胀压力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打压企业利润的情形仍没有进一步改善的迹象,因此今年对银行贷款数额的管理不会放松,使得银行的利润不会有超预期的表现。
上述投资者指出,其实期望银行业绩有超预期的表现,不是寄希望在银行可以省多少钱而是如何赚更多的钱,以此来对冲潜在的不良贷款上升对银行利润的侵蚀。我们还是认为目前的市场价格中包含了一部分不良贷款风险的预期,而到底有多少我们又很难预测。
“据我们了解,第一个地方债务的偿还高峰期是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占了43%;第二个还款高峰期出现在2016年到2018年。而符合一年两次还本付息要求的平台贷款合约不超过50%,而且不少贷款还是固定利率贷款。”他向记者表示担忧。
这一点得到了参与光大银行港股上市人员的认同,“不少机构投资者都指出,光大银行期望的估值含有高额平台贷款风险,在对银行贷款风险普遍预期不好的背景下,一些机构要求以1倍PB左右的基础认购价来购买股票。”
而对于下一步银行业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更多地实现自我主动性提升业绩,有银行业者坦言,这种预期的实现很难给出一个时间期限。
“现在市场都在讨论利率市场化经营给银行带来的发展。但在我看来,资产证券化肯定会优先于利率市场化在银行业中展开。”上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目前,大多数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已经达到或超过2万亿元。正如之前有不少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大量获取资金,来完成监管任务时被监管层认定为扰乱正常金融秩序。
“如果银行都一起行动既有系统性监管压力,又会因为规模太大造成市场风险。而各家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向市场公开资产情况,被市场认可后开始逐步解决自身的资产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他最后表示,“改革向来是逼出来,而不是按预想推进执行的。”
警惕低市盈率“陷阱”
尽管银行股中报业绩超预期增长,但银行股价似乎并不特别给力,记者观察发现,近年以来整体上看银行股的表现并不突出。股市反弹时,平均涨幅不及指数,而股指下跌时,跌幅明显领先大盘。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压制银行股估值的不确定因素,除了越来越收紧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以及未来巨额再融资风险因素,还有就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潜在风险。
华林证券分析认为,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原则来看,即使资本收益率非常之高,但在资产整体的缩水情况下,即使负债不变,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不分的大幅波动。换句话说,即使银行资产目前账面利润很可观,但只要资产泡沫往下降20%-30%,银行资产负债表瞬间就可能因巨额的资产减值拨备,将净资产打入负值。银行业的低市盈率看似安全,但的确存在巨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