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写作倡导抒写生活的“真”,只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善”的、“美”的;个性化写作不是自然主义的模仿。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 个性化写作 真
当前的中学生作文,谈“勤奋”必写马克思、牛顿、爱迪生,谈“逆境”,必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谈“诱惑”必写文天祥、方志敏、朱自清甚至吴三桂、李自成,谈“流行”必写王菲、黎明、刘德华等众明星……加之近些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影响,异想天开、如梦呓般的科幻作文,胡说八道的“故事新编”式的作品,故作深沉的所谓“文化散文”鋪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从当前的中学生作文中,我们很难看到有思想、有真情的文字。这样的作品大多平庸,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这也是学生作文高考很难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重方法与技巧,忽略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一篇作品,无论是文艺性的还是实用性的,都应当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虽然,具体到某一篇作品中,这三者的比重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应当是作者写作时自觉遵守的一个标准。一篇作品要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作用,作者在文中必须说实话,必须求“真”,才可能达到“善”和“美”的层面。只有“真”的文字,才是有个性的文字。
为此,我们应倡导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挖掘生活的底蕴,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或许有人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与吃饭之外,能有多少“生活”。实则不然,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外延则涵盖了人类所有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活动。缺少生活的人,缺少的是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中午回家吃饭,有的吃白菜,有的吃土豆;对于土豆,有人炖土豆块,有人炝土豆丝;同样是炖土豆块,有人用牛肉炖,有人用鸡肉炖,有人用猪肉炖……同样是牛肉炖土豆,选用的佐料,掌握的火候也似乎千差万别。每一道菜都是有个性的,写作也是如此。在文学鉴赏方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文学创作上,“有一千个作者,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提法的前提是,每位作者都要探求自身生活的“真”,这也是个性化写作的要求。
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写了一篇《家的滋味》,文中谈到:她的记忆中很少有父母的影子,因为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为了生计而到远方打工去了,她的童年是在与祖母的相依为命中度过的。她只是在上初三的那一年见到了远方归来的父母,地点是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积聚多年的情感在那一刻,终于化作泪水释放了,她终于短暂地尝到了家的滋味。这篇文章是“真”的,也是“美”的,它取材于当地大量农民工外出谋生计而让衰迈的父母及年幼的子女留守在家的事实,别具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个性化写作倡导学生追求表现生活的“真”,这种“真”,反映到创作上,并不是对生活的自然主义的模仿或照搬,它需要学生艰辛地加工。学生写作,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根据命题要求,立足于丰富的现实生活矿藏,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披沙拣金,想人之所想,发人之所发,写人之所未写。丰富的生活素材经过千万次的筛选,进入学生的创作领域,必能激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并且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示。这样,有个性的文章才是美的。
反思现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点往往是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法技巧层面的东西,诸如审题立意要准确,结构要严谨,语言简洁朴实流畅等。太注重这些,忽视对学生挖掘现实生活的指导,则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敢大胆地思考、探索人生,也就写不出个性张扬的文字来;于是,眼下的中学生作文多为俗不可耐的平庸之作。
个性化写作倡导学生写自己独特的生活生命体验,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充满个性张力的文字都是会使人怦然心动。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第一中学)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 个性化写作 真
当前的中学生作文,谈“勤奋”必写马克思、牛顿、爱迪生,谈“逆境”,必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谈“诱惑”必写文天祥、方志敏、朱自清甚至吴三桂、李自成,谈“流行”必写王菲、黎明、刘德华等众明星……加之近些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影响,异想天开、如梦呓般的科幻作文,胡说八道的“故事新编”式的作品,故作深沉的所谓“文化散文”鋪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从当前的中学生作文中,我们很难看到有思想、有真情的文字。这样的作品大多平庸,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这也是学生作文高考很难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重方法与技巧,忽略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一篇作品,无论是文艺性的还是实用性的,都应当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虽然,具体到某一篇作品中,这三者的比重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应当是作者写作时自觉遵守的一个标准。一篇作品要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作用,作者在文中必须说实话,必须求“真”,才可能达到“善”和“美”的层面。只有“真”的文字,才是有个性的文字。
为此,我们应倡导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挖掘生活的底蕴,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或许有人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与吃饭之外,能有多少“生活”。实则不然,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外延则涵盖了人类所有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活动。缺少生活的人,缺少的是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中午回家吃饭,有的吃白菜,有的吃土豆;对于土豆,有人炖土豆块,有人炝土豆丝;同样是炖土豆块,有人用牛肉炖,有人用鸡肉炖,有人用猪肉炖……同样是牛肉炖土豆,选用的佐料,掌握的火候也似乎千差万别。每一道菜都是有个性的,写作也是如此。在文学鉴赏方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文学创作上,“有一千个作者,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提法的前提是,每位作者都要探求自身生活的“真”,这也是个性化写作的要求。
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写了一篇《家的滋味》,文中谈到:她的记忆中很少有父母的影子,因为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为了生计而到远方打工去了,她的童年是在与祖母的相依为命中度过的。她只是在上初三的那一年见到了远方归来的父母,地点是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积聚多年的情感在那一刻,终于化作泪水释放了,她终于短暂地尝到了家的滋味。这篇文章是“真”的,也是“美”的,它取材于当地大量农民工外出谋生计而让衰迈的父母及年幼的子女留守在家的事实,别具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个性化写作倡导学生追求表现生活的“真”,这种“真”,反映到创作上,并不是对生活的自然主义的模仿或照搬,它需要学生艰辛地加工。学生写作,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根据命题要求,立足于丰富的现实生活矿藏,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披沙拣金,想人之所想,发人之所发,写人之所未写。丰富的生活素材经过千万次的筛选,进入学生的创作领域,必能激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并且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示。这样,有个性的文章才是美的。
反思现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点往往是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法技巧层面的东西,诸如审题立意要准确,结构要严谨,语言简洁朴实流畅等。太注重这些,忽视对学生挖掘现实生活的指导,则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敢大胆地思考、探索人生,也就写不出个性张扬的文字来;于是,眼下的中学生作文多为俗不可耐的平庸之作。
个性化写作倡导学生写自己独特的生活生命体验,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充满个性张力的文字都是会使人怦然心动。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第一中学)